检察机关怎样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要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由软变硬,实现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必须从改革体制、建立新的机制、完善立法、提高干警的法律监督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下大力解决好制约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瓶颈问题。
(一)改革现有体制,解决检察机关的后顾之忧,使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履行监督职责必须以物质保障作基础。
检察机关现行体制说是“条块领导”,则实际上是地方领导,地方掌握着检察机关的人、财、物,人员配备、经费预算、干警职级调整都是地方说了算,这使检察机关实质上受制于地方的行政权力,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安徽省阜阳市“白宫”举报人李国福生前遭到了原区委书记张治安和区检察院原检察长汪成的合谋陷害。
一个被媒体所关注的细节是,涉案的区检察院检察长汪成一开始并不同意张治安的作法,但张治安对其施压,曾以撤职相威迫。
汪成检察长最终选择了“以身试法”,而不敢“以身试权”。
所以要使检察机关敢于监督,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不受地方行政干预,就要改革以地方领导为主的体制,改变检察权“地方化”问题。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
这样才能解除基层检察机关的后顾之忧,使检察官不会听命于当地主要官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敢于监督。
( 二 )提高检察干警素质,使检察机关更善于监督要善于监督,就必须提高检察干警的素质,提高素质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解决好认识问题。
把过去重协调配合、轻监督的想法转入到以法律监督为中心的思想认识中来,牢固树立业务立检思想,要教育干警充分认识自身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自觉增强监督意识,增强预见性,加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强化监督的力度。
第二,解决好会监督的问题。
不懂监督,工作起来就不会监督,所以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要强化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二是要结合本职业务,培养锐利的监督眼光,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善于在各种细节中找出疑点,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效地进行法律监督;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培训,传授一些先进的、成功的监督方法,并重视岗位练兵活动,注重法律监督能力的训练,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
四是加强自我监督。
自觉地把法律监督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 人民 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搞好检务公开,实行 阳光检务,把 人民监督员制度落到实处,增加执法办案工作的透明度。
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
( 三 )完善诉讼监督立法,紧紧围绕法律,依法进行监督首先是国家立法机关必须尽快完善加强法律监督的有关法律规定,补充完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尚未完善和健全的有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保障性规定。
尽量细化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监督相配套的有关细则,使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为强化法律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尽快补充和完善现行《刑法》因新情况而出现的立法空缺,对刑法中不完善的法律条款,建议人大常委会尽快作出补充和修改。
三是鉴于目前检、法两家司法解释有相互矛盾的现状,应该规定检、法两家的司法解释权不能单独行使,发布司法解释必须联合发布,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和统一。
四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人员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能力、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能力和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以及公安侦查活动、法院审判活动、监管场所执行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能力、职务犯罪预防能力、办案的决策组织指挥能力,以监督能力的提高促进依法监督。
( 四 )建立健全诉讼监督机制,做到规范监督检察官运用法律武器优质高效、全方位地打击犯罪,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运作,即要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
检察工作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检察职能是否正确履行和充分履行。
否则,我们的工作势必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有可能造成执法犯法、违法办案的现象。
所以我们一要注重规范化建设,以加强信息化带动诉讼监督工作规范化,通过刚性制度规范程序,提升监督效能;二是注重监督全过程公开,将监督贯穿到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全过程,认真落实阳光检务,以公开公正提升执法公信力;三是推进侦查一体化机制、预防一体化机制、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完善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推进诉讼监督工作的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健全和完善办案质量保障体系,以引导检察机关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人民检察院执行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1.监督执法部门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
2.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
检察院招公务员面试题一般有哪些技巧
一、对每一个面试题都应该首先弄清回答应把握的要点,明确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面试考题,思考准备时理清思路,要点准确,要做到不含糊、不罗嗦、不庞杂,要直截了当,重点突出。
二、历年各地市县检察院人员招聘真题;三、各地市县检察院人员招聘考试视频及视频讲义;四、各地市县检察院人员招聘考试面试讲义及模拟题;五、各地市县检察院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时事政治;六、各地市县检察院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讲义及模拟题;七、各地市县检察院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讲义及模拟题;八、各地市县检察院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交通法规常识讲义;参阅下这些复习资料啊,91文职网里面有打包下载的。
检察机关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哪些方面
检察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检察机关的优良传统,是检察机关完成政治任务和履行法律职责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在新的形势下,检察机关要正确履行职责,发展检察事业,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一)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检察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
我国的国体和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我国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我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是我们最根本的政治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必须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脱离或削弱党的领导。
(二)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检察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回顾新中国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取得的每一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
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坚持和依靠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检察机关面临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更大的发展机遇,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难以回避的困难和矛盾。
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检察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因此,检察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把检察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必须自觉地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有力保障。
在当代中国,能够推动法制现代化的唯一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并提出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公正执法,坚决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
这一切,都为支持和监督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检察机关如何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一)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党的领导要求检察干部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为了有效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和西方国家各种法治思想的消极影响,抵制“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确保检察干警执法思想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执法目标不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不被错用,我们就必须坚持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牢占领检察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检察干警,使检察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牢固树立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意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观念的倾向;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脱离群众,骄傲蛮横、盛气凌人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的意识,始终坚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滥用职权,执法不公的倾向;牢固树立检察工作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始终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甚至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真正把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好,成为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二)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执法为民的政治方向。
检察机关坚持党的领导,就要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执法为民。
坚持执法为民,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宗旨在检察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也是检察工作的永恒主题。
司法不公必然损害人民利益,损害法律权威,损害党的形象。
检察院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一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在法律监督中体现宪法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二要坚持公正司法。
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真正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要坚持执法为民。
把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执法观念上牢记为民宗旨,在执法过程中落实便民措施,在执法效果上实现利民目标。
要真心实意地关系群众的疾苦,把群众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怀着深厚的感情执法办案,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困难。
(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力量。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法治通州”、“平安通州”、“和谐通州”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法律监督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善于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破解检察工作中的难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用公正的司法,保障公平和正义;用严格的执法,促进依法行政;用权威的司法,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通州”、“和谐通州”。
(四)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建设高素质的检察干部队伍。
要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为党的检察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要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建立健全保持检察机关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检察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优秀品格,培养惩恶扬善、弘扬正义,扶正祛邪的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地为党和人民掌好检察权。
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突出检察官职业特点,强化教育培训,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水平,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秉公执法的优秀检察官。
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检,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确保依法行使职权,坚决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惩治权钱交易、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司法腐败行为,纯洁检察队伍。
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带头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要坚持从优待检,从政治上多加爱护,工作上多加指导,生活上多加关心,切实解决干警的实际困难,调动和保护好检察干警的积极性。
(五)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检察机关坚持党的领导,就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紧跟上级党委和上级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善于结合检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法律监督工作。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检察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要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服务大局要求我们检察干警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及时研究我国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结合点,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此文《江苏法制报》2007年9月24日《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