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与审美有关的古代格言

与审美有关的古代格言

时间:2014-11-21 22:12

求与美 有关的名言, 古文, 诗句

一、“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主要 是依据他的朴素辩证理论,一般地讨论作为艺术美鉴赏对象的“五色”、“五音”, 如果变成了过分的感官享受和毫无节制的满足,就会失去鉴赏艺术美的初衷,甚至 会失去其审美价值,而成为一种事与愿违、伤害身心的精神负担和审美“灾害”。

  老子的美学观,与其哲学观中“道”的学说和政治观中的“无为”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认为凡是那种“服文采、带利剑”(五十三章)之美,就和一切有为的东西一样,只能对人有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都是说“有为”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而只能是自然本身,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之道才能体现。

这样的美,就表现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即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处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处显现的;一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

这就是合乎“道”的美。

老子的这些见解,接触到审美的境界问题,揭示出审美活动中一种超越对艺术的简单感知的审美体验,开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自然”、“真美”、“意在言外”、“全声之美”等理论的先声,也奠定了与儒家美学双峰对峙的道家美学的基础。

  二、“乐由心生”:  《乐记》中对音乐的本质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认为:  “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  荀子有《乐论》一书,可相印证。

  以上都是可以各看到一个系统的,下面是些散句:  1、见舞《大武》,曰:‘美哉

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史记·吴太伯世家》“  2、美,甘也。

——《说文》  3、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龚自珍《病梅馆记》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八佾》  5、钟嵘的《诗品》也从诗的角度系统地论述美。

他反对人为的声律,提倡自然声律,保持诗歌的自然美。

其“自然英旨”指的是自然精美,也就是真美。

关于审美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秋瑾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罗曼·罗兰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

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屠格涅夫 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潘菽 永远得不到安宁,永远得不到满足,老是追求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情节、计划、忧虑和烦恼永远萦绕在脑际——不管这是多么离奇,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个人就是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去制订人生计划的

狄更斯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

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爱迪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谢觉哉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

高尔基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歌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巴斯德 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贺拉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罗曼·罗兰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巴尔扎克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 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

居里夫人 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

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

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

太晚了。

安德鲁·加德 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约里奥.居里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车尔尼雪夫斯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选择作者如同选择朋友。

——W·狄龙 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

——J·艾肯 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

—— H· D梭罗 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 B·富兰克林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 W·哈兹里特 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 C·科尔顿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

究竟该读哪些书

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巴比达 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鲁 迅 动则生,静则乐。

------杨万里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庄 周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瞿秋白 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无名氏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胡 宏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席慕蓉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三 毛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佚 名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 金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弗洛伊德

文心雕龙,十句名言

逍遥以针劳笑以药倦。

南朝·梁·《文心雕龙·》。

针劳:诊治劳累。

药倦:医倦。

这两句大意是:通过安闲自在来消除劳累,通过谈话说笑去医治疲倦。

人的体力或精神的疲倦劳累,大多是由于连续劳作,大脑和肌肉高度紧张所致。

使身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人谈天说地,神情愉快,这种积极休息,可以使大脑和肌肉松弛,精神趋于和缓,疲倦劳累也就会自然消除。

这两句可用以指导人们消除疲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缀文者:指作者。

观文者:指读者。

披文:阅读、分析文章。

入情:进入作品规定的情景中,指被打动。

这两句大意是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

这两句话从作家、作品、读者三方面论述了审美活动的完整过程,并强调了真情实感对于作品的重要性。

可供引用论述或说明只有当作家胸中感情澎湃,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能写出好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

如果仅仅为文而文,矫情造饰,那么即使勉强成文,也不会具有感染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操:掌握。

声:指音乐。

器:指武器。

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掌握了上千支曲子之后,方能通晓音乐;只有观察过上千口宝剑之后,方能识别武器。

刘勰这段话的原意是: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一部文学著作,首先必须阅读大量作品。

《意林》引《新语》:“子云(扬雄)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刘勰语盖自此化出。

我们今天在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工作中,仍须提倡刘勰的这一唯物的观点。

鉴赏文艺作品,既要善于识别香花与毒草,还要善于鉴定砾石与宝珠。

提倡“观千剑而识器”,就是强调比较。

刘勰的这种强调亲自实践.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充分比较来鉴别事物性质的观点,同佯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章:章节。

易:变换。

代:取代。

这两句大意是:修改章节比童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

修改文章,既要保持原作的内容风格,又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确实是十分艰苦时。

有时为了修改一个字、一句话,付出的劳动地重写一篇文章还多。

可引用用以反映修改文章的艰苦。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络裁》。

权衡:衡量。

掼益:减少增加。

斟酌:考虑。

芟(shān山):腿除。

弛、:解除。

这几句大意是: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韵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

~几句告诉戎们:文章写成后,要反复修改,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务使文字精练,中心突出,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值得记取。

粗率的急就之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敷:铺陈,排列。

殊:不同。

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

古人写文章讲究熔炼剪裁,即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同时,又讲究铺张扬厉,即表情达意务求淋漓尽致。

因此好文章有时泼墨如云,有时惜墨如金.可见“删”和“敷”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

什么时候该简,什么时候该繁,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面定。

这两句可供论述文章要认真剪裁,力求繁简得当时引用。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梁·刘《文心雕龙·熔裁》。

疏:粗蔬,指文意联系不紧密,中间有多余的、无关宏旨的语。

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琉;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古人云,“文不惮改”,而在修改时,要注意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这样,文章才会精练细密。

这几句可供论述文章删削的基车原则时引用。

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书记》。

孵(quē缺):欠缺。

这两句大意是少一个字意义就不完整,多一句话辞采就受妨害。

文章写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见其简洁凝练。

炼字斟句如能达到述个水平,文章的语言文字就无可再改了。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俪:对偶。

采:辞采。

百字:五言诗二十句,指全篇。

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

《文心雕龙·明诗》是专题论诗的。

它分别论述了各代的诗,指出了各代诗的特点及其优点、弱点,不乏精辟的见解。

~讲的是南朝刘宋初期的诗风特点:讲究对偶,讲究辞采,刻画细致,用辞新颖.对东晋的诗风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特别是“俪采”二句对讲究骈俪辞采的诗风作了典型的概括,因此常被人们征引。

物色尽而情有采。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物色:景物。

本句大意是:景物描写得十分详尽而感情的抒发还含蓄有余。

我国古代抒情的诗文作品,历来讲究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同时坯大都注意写景时穷形尽相,务求充分,而抒情则含蓄蕴藉,作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句可供引用论述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也可用以表现丰富而含蓄的辞采。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少:指语言简练。

总:总括。

这两句大意是:用简清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把事物的情态状貌表现无遗。

这两句的原义是赞美《诗经》的语言虽极其简练,却具有根强的表现力的。

在这两句之前,作昔还举了很多倒子,如:“‘灼灼曲’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

‘##’学草虫之韵,‘皎日’、‘#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这里的“灼灼”、“依依”、。

喈喈”、“##”等,确实是“以少总多”,把桃花、杨柳之状貌,黄鸟、草虫之声情,绘声绘包地刻画出来了。

现在可引用~以说明文学作品言简意骸的重要性,或用于赞美某些作品的言约义丰。

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晦塞:同“晦涩”,隐晦难懂。

隐:指含蓄。

秀:指精警。

这几句大意是:把晦涩当作深,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

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

可见“晦涩”和“雕削”,都是文章的大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夸:夸张。

节:节制。

饰:修饰。

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这两句大意是:夸张而有分寸,修饰而不捏造。

夸饰(或称夸张)是一种修辞方法,指用夸大的字句来形容事物,以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文辞的表现功能。

但夸张和修饰都必须适度,如果过了头,反会使人感到荒诞虚假,其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戚:忧愁,悲哀。

偕(xié斜):在一起。

这两句大意是: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

这里说的是一种渲染的写作手法。

在写抒情性的诗文时,作者将感情凝于笔端,对欢乐或悲伤的情态进行绘声绘色的刻画,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将随着你酃充满感情的辞采,或悲或喜,不能自己。

文以辫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议对》。

辨:道理明晰。

事:指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和列举的事实。

核:准确。

这几句大意是:文章以说理明晰、行文简洁为高,不以冗长繁复为巧;文中所阐述的道理或列举的事实以明白准确为要,不以艰深隐晦、难于理解为奇。

这几句是针对论说文而言的,论说文都是阐述某种观点和说明某些道理的,因此,首先在内容上应该观点明确,道理清晰,而且作为论据所列举的事实要准确翔实,使读者易于接受。

其次在写法上要注意行文简洁明了,既不能冗长繁复,使自己的观点反而隐而不彰,又不能一味地追求艰探隐晦,难于为人们所理解。

本名句可供说明论说文的创作原则时引用。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论:此处是写的意思。

循声:顺着声音。

貌:样子,此指山水的形貌.节候:节令物候。

披文:阅读文辞。

见时:感受到时令的特点。

这几句大意是: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

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在创作写景状物的篇章时,要尽可能地描写得细致准确,形象逼真,要能使读者阅读时仿佛可以身临其境。

也可引用形容某些作品描写精彩,生动传神。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彪炳:文采焕发。

疵(Cī雌):缺点,毛病。

明靡:明白细腻。

玷(diān店):白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清英:清新英挺。

这几句大意是:一篇文章文采焕发,是由于章节没有毛病;章节明白细腻,是由于句子没有缺点;句子清新英挺,是因为文字没有虚妄。

刘勰认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因此,要使全篇好,必须“章无疵”;要使章节好,必须“句无玷”;要使句子好,必须“字不妄”。

确实,要写出好文章,谋篇布局、炼字琢句的工夫不能忽视,粗制滥造是写不出“彪炳”之文的。

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搜:搜集,寻求。

裁:剪裁,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

这两句大意是:搜集句子时切忌颠倒,剪裁章节时贵在顺序。

忌颠倒和贵顺序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写文章时要文理通顺,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无论是集句成章还是积章成篇,都不能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缺乏逻辑性,使读者不知所云。

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谋篇布局时应该切记。

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启行:原义是起程,出发,这里指文章的开头。

逆萌:预先发端。

绝笔之言:指文章的结尾。

追腠(yīng硬):追继,承接。

这几句大意是:文章的开头话中,就应该预先稍稍显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结尾处的语言,也要能承接照应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

这几句以骈四骊六句法,指出散文创作在谋篇安章上文气贯通、意脉不断、前后呼应的重要性。

可供引用论述作者在构思时应注意文章首尾照应,一气呵成。

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义:道理。

圆通:圆熟通达,指既合乎常道,又能自圆其说。

辞:文辞,语言。

枝碎:支离破碎,指语言枝蔓横生,细碎繁杂,不能围绕中心,简明扼要。

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强贵圆熟通达,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文辞最忌讳支离破碎,冗长繁杂,脱离中心。

写文章如果总是阐发一些奇谈怪论,既违背常情,又不能自圆其说,自然很难有说服力。

而道理虽正确,但语言繁复庞杂,散漫不着边际,也难算好文章。

因此作者就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强调“~”。

可供说明写作论说文应注意的事项时引用,当然也可用于说明其它散文的创作方法。

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屈平:屈原。

洞监:明察,深入地理解。

风骚:原指《诗经》、《楚辞》,这里泛指诗赋等文学作品。

抑:或者,也许。

这两句大意是:屈原之所以能深入地领悟诗赋等表情达意的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来,或许是江山对他有所帮助吧

楚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开阔了屈原的眼界,陶冶了屈原的情操,唤起了他对乡士的热爱,因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几乎都渗透着对祖国的深情,历来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作者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说~。

本名句可用于说明山水风光、自然景物时作家创作的重要作用。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采:文采。

“繁采”指词藻华美而繁多。

味:体会,玩味。

这两句大意是:华美的词藻过于繁多而真情实感很少的作品,让人品味起来必然生厌。

在文学创作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缺乏真情实感、一味堆砌辞藻的作品,往往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可供论述内容苍白、感情贫乏的诗文没有艺术感染力时引用。

为情而造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造文:作文。

本句大意是:为了抒发思想感情才去写诗作文,这句以简洁的语言,说出了“情”与“文”的正确关系。

人们先有了某种感触、认识,然后再去写诗作文,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如果反过来“为文而造情”,或为文而造文,那么写出来的作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必然苍白无力。

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可供引用强调真情实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

义:道理。

典:明白正确,合乎常情。

弘(hōng红):大,此指雄辩,有感染力。

约:简练。

这两句大意是: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练,才显得优美。

在原书中,这两句是阐述铭箴文(类似今天的格言、警句、座右铭式的两种文体)的创作原则的,这种文体不仅辞约义丰,而且对位工整,因此优美而易于记诵。

本名句意思与“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相近,可供引用说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志:思想。

言:语言。

文:文采。

信:真实。

辞:文辞。

巧:美好。

这两句大意是:思想内容要充实,语言要有文采,感情要真实,文辞也要美好。

这是强调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干巴巴的语言,单调而艰涩的词汇,绝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即使有美好的心志,丰富的感情,但言粗辞拙,可读性差.也很难打动人心,感染读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客,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钠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文心雕龙名言语录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吐纳:偏义复词,指吐,发出。

眉睫(jié节):眼毛,指眼前。

这几句大意是:(创作活动进入艺术构思时,想象飞翔得很远)默默地聚精会神地思考,思绪可上接千年前的生活;悄然转动眼神,视线好像看副万里外的景物;吟咏之间,发出了珠圆玉润的声音;凝思之际,眼前就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象。

这几句讲创作构思时,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飞越千载,神游万里,任意翱翔,随心驰骋。

想象飞腾起来了,各种念头会随之而来,这时就会出现文思泉涌的现象。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这两句大意是:一想到登山,作家的感情就倾注到高山之中;一想到观海,作家的情意就洋溢于大海之间。

在文学创作对程中,神思起着重要作用。

创作构思时的想象,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受客观事物实际形态的制约,任意翱翔,浮想联翩,作家能移把自己思想感情融入于被想象的事物中,“……”。

这两句常引来说明神思、想象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性,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文思敏捷,灵感丰富,才情横溢。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意得:指文思涌现。

命笔:执笔写作。

理伏:指文思阻塞。

投笔:掷笔。

卷:收。

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

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

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

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这两句大意是:把感情倾注于客观景物就像赠与一样,客观景物触发的意兴就像酬答一样。

这里说的是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眼睛观察景物,而景物又触发了作者的意兴,使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获得了刨作的题材,写出了情景交融的作品。

作者用“似赠”、“如答”形容“情往”、“兴来”的过程,既形象又恰切。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文心雕龙好句摘抄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

箴(zhēn珍):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

攻:攻克,这里有治疗的意思。

针石:古时治病的石针,现已失传。

这几句大意是:箴这种文体,是用来规劝告诫、治病防患的,好比针石一样。

这两句以治病防患的针石为喻,强调箴的劝戒作用。

这种文体现在已经没有了,但人们还常把劝戒的话称为“箴言”。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论:古代的一种主要用于说理的文体。

析薪:劈柴。

破理:按木料的纹理破开》这两句大意是:论中的说理应该像劈柴一样,贵在能按照木材中固有的纹理自然破开。

这两句可供引用说明论说文中的观点应顺应事理,能被人们接受,说理时应层层分析,入情人理。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将:要。

赡(shān善):丰富。

这两句大意是:要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务必做到扩大视野,博闻广见。

此条以含蓄的表达方式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不可以孤陋寡闻,独学而无友。

要想成为有才干的聪明的人,必须做到博闻广见,融会贯通。

此句句式整齐、文字简净而说理明白透彻,然而失之文雅,不够通俗,因而限于“典藉文化”的圈子之内,很少行之于口。

古人名言和批注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来冲洗。

——泰戈尔批注:有些事情最好是想流泪就流泪,不必用笑来凌迟自己。

灵魂的孤独是最可怕的,最难捱的。

——蒋子龙批注:一个人若敢于孤独,说明他的灵魂不孤独;一个人若敢于使灵魂孤独,我认为他的勇气和光辉几近于神了。

留在外面总比从里面摆脱出来容易些。

——马克.吐温批注:有时候坚持留在外面更需要智慧与力量。

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美貌,他的美貌只能反映在别人的眼里。

——莎士比亚批注:注意自己的美貌反映在别人眼里成了丑陋;在函数中,除了自变量和函数值,还有一个对应法则。

我爱你是因为你无所不知,但是却沉默不语。

——高尔基批注:我鄙视你是因为你沉默不语,其实你无所不知。

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

——桑费批注:恨你的朋友不一定没有爱,而忘记你的朋友却肯定已没有爱。

不要相信豺狼,你给他一个指头,他会吞掉你整条胳膊。

——谚语批注:也不要相信石头,你给他整条胳膊,他连一个指头也不要。

我宁可看到青年人脸红,也不愿看到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加图批注:我宁可看到青年人的脸色变得苍白,也不愿看到他的脸既不红也不苍白。

美即真,真即美。

——济慈批注:真实往往残酷,假象中未必匮乏人性的光辉。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批注:若要把理性的人变为感性的人,首先的途径是使他成为爱美的人。

使用不当,利刃也会变钝。

——莎士比亚批注:同样是用刀,刀柄不能切东西,而你又不能握着刀刃切东西,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批注:此情只待和酒煮,且共明月一楼辉。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是同样错误的。

——赛涅卡批注:不该相信的人你去相信了,这是最大的错误。

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依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

——泰戈尔批注:功利就是把社会和他人当做机器的同时,把自己变作了机器。

在贫困笼罩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巴尔扎克批注:生活的重负逐渐沉淀所凝成的痛苦,不是别人能轻易言传的。

当生活把人反复折磨之后,有的人就离开了人的是非世界。

我们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往往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幸如此,可悲亦如此。

与书有关的格言或名言

1、只有人的劳动神圣的。

——高尔基。

2、是一切知源泉。

——陶铸。

3、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卢梭。

4、劳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配第。

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6、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童第周。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8、劳动创造世界。

——马克思。

9、不付出劳动就不会有收获。

—— 伦·赖特。

10、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爱因斯坦。

望采纳。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