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采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
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
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
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
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
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
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
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
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
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
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
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尼采不讲人生体验,对尼采来说,生命就是权力意志。
如果灵魂不洁净,干净的手又有什么用呢
《新约》:当手不干净时,砍掉它。
放弃污浊的东西,自己才能洁净。
权力意志——永恒轮回 海德格尔认为权力意志是尼采学说的核心,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永恒轮回是核心。
突然一天亢奋起来,发现了同一者的永恒轮回。
永恒轮回的前提:同一者。
四季轮回、凤凰涅盘,西方人的观念。
海德格尔的解释:同一者的永恒存在,永恒轮回就是生成,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生成,同一者的永恒轮回意味着一个存在的有限存在。
按照黑格尔的看法,永恒轮回是螺旋上升,越升越高。
在黑格尔的体系里,起点就是终点。
尼采在写《悲剧的诞生》时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
同一者的永恒轮回是一个生成的世界。
存在:曾经存在的东西。
我们是一个永恒的轮回,面对生成的世界,唯一的就是遗忘。
当我们还没有到永恒轮回的时候,记忆就是一切。
超人世界,主动遗忘,儿童般的游戏,进入赫拉克利特永恒的活火之中。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 论救赎、乞丐、残废 所有的序言,隐含之意,对智力的挑战,尼采二十四岁就是巴塞尔大学的教授。
尼采:‘我这本书是写给所有人,但叶没有写给任何人。
能理解我的大脑两千年后才会出现。
尼采:小人会被淘汰掉,小人不可能不朽——永恒轮回。
能真正进入永恒轮回的人,只能是一个高贵的人,拥有权力意志的人。
讲尼采很难,讲尼采的东西首先要熟悉文本,不像讲柏拉图或者海德格尔 尼采达到了某种高度,才能写出这样的格言。
尼采是真正的哲学家,处于疯狂赫孤独的状态。
尼采思考整个西方的文化赫历史、思想,每天都处于痛苦之中,每天喝毒水,每天写作时,都处于痛苦——身体的痛苦。
三,抨击虚无主义 看透了历史,全部的历史——上帝死了
真切经受到了欧洲文化的痛苦,伟大的无神论者,看到了一个东西正在来临——虚无主义 围绕着基督教及其文化、价值的艺术、文学的消亡。
尼采的悲痛,王国维的悲痛。
尼采:埋葬死者,开辟欧洲200年的历史。
只有他看到了历史的奥秘:欧洲文化崩溃了,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欧洲已经陷入了崩溃,我哟阿使它崩溃,建立一个新的欧洲文化
诊断:认为他自己是和耶稣一样的先知,把在他之前的哲学一扫而空。
他要以一种新的方式——修辞的方式来写作哲学。
尼采是一位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两种虚无主义:积极的虚无主义和消极的虚无主义
积极的虚无主义要建立新价值,以永恒轮回为基础的新的价值。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三种变形:骆驼、狮子、孩子 精神——严肃的精神
骆驼:承载所有的文化,愚蠢嘲笑它的智慧,沙漠中,骆驼变成了狮子,孤独的荒漠中。
康德:头顶的灿烂星辰,心中的道德律令。
实然和应然。
为什么狮子要变成孩子
孩子是一个开端,神圣的开始。
整个的欧洲文化就是骆驼,已经压跨了人类。
需要一个凶猛的野兽,用铁锤去思考,砸碎所有的东西,产生出好钢。
鲁迅、,积极的虚无主义,摧破一切,打破原有的价值,建立新的价值。
天真无邪的孩子,是一个新的开端,不再相信旧道德、旧礼教,所有的对立都不存在了,孩子那里只有一种天真的游戏,虽然还没有成长,但已经意味着开端,最中讲成为超人。
维持现状的人只能是渣滓,人是从动物到超人的绳索,放弃传统、意义,建立新的价值,成为超人。
孩子、酒神、超人 孩子在凤凰涅盘之后产生超人 彻底的虚无主义的态度摧毁虚无主义,建立了新的价值。
迄今为止,他只干了思考的事情。
预言家要预言未来,必须回顾过去。
:欧洲第一位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世界,对理性主义的信仰乃是虚无主义的开端。
尼采:哲学家、先知,他看到虚无主义的历史,以前的欧洲历史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他要用一种积极彻底的虚无主义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的价值世界。
未来哲学,他将自己定义为最伟大的哲学家。
以格言的方式来拒绝小人、猥琐的人来进入他的哲学,否则就将是他最痛苦的事情。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第二卷 谈女人 :1,老了 2,会忘 3,老了,会印证 所有女人一切的奥秘:怀孕
老太太:到女人那里去,带上鞭子
自己千万不能丧失自己高贵的意志,有很多东西会妨碍哲学家的思想,男人靠近女人,并不是女人诱惑了男人,如果不抽打女人,就抽打自己吧
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重要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受生存竞争学说的某些影响,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发展为权力意志,并提出了超人的理论,从而赋予唯意志论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
在哲学上,成了德国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施本格勒的历史哲学的先驱,并对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集中表达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和超人理论,是尼采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哲学著作,尼采哲学的精 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意志”是压倒一切的。
正像“德国高于一切一样”,他的光辉与 黑暗都是系于这个意志,而这意志又是反辩证法的,尼采主张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类行 为的唯一绝对动因,人生就是权力意志的追求。
要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的伟大精髓,《权力 意志》不可不读。
�� 《权力意志》强调自然界中的生命的丰盈、过剩。
他认为世界不是一个万物求生存的消极过程,而是一个万物求生命力扩展的积极过程。
尼采把审美现象和生命力的强度联系起来。
他认为,“权力意志”造就最强的人,这样方能粉碎社会一切骗人的、病态的、仇视生活的东西。
为破旧立新,他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如何理解尼采的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屈原《离骚》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加缪《局外人》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吗
是的。
具体又属于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
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
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
只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
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
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
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否认 意义的存在,强调 不确定性——这两条都是后现代所强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