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一句格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示例〗~,一着不到,满盘从起。
★《玉娇梨》第十二回参考资料:中华在线词典
问一句格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示例〗~,一着不到,满盘从起。
★《玉娇梨》第十二回参考资料:中华在线词典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成语
在线新典现已经20959个汉字52万个词语。
中华在线词典目前共收录了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词典、现代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12部词典中的汉字15702个,词语36万个(常用词语28770),成语31922个,近义词4322个,反义词7691个,歇后语14000个,谜语28071个,名言警句19424,
中国词语里成语共有多少个
1、 培根: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孙中山: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2、 西德尼·史密斯: 大量的友谊使生命坚强,爱与被爱是生活中最大幸福。
土耳其: 东西越新越好,友谊愈老愈好。
维吾尔族: 甘蔗从顶往下越吃越甜,友谊的时间越长越诚挚。
约瑟夫·鲁: 何为爱情
一个身子两颗心;何为友谊
两个身子一颗心。
英国: 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莎士比亚: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西塞罗: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丽,更会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培根: 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欧洲: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
培根: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罗·布朗宁: 友谊是个无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
英国: 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
欧洲: 真正的友谊的要素,在于体谅别人的小过失。
欧洲: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时。
参考资料:中华在线词典
关于积累的名言警句
1、积土成山,兴焉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荀子2、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
——邓拓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4、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爱因斯坦5、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
——戴吉伯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7、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8、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10、人的影响时刻短而弱小,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11、韬略终须建新国,发奋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12、没有经历,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培根13、“尘俗有时刻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盗取别人时刻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分,即使是那些兴奋的好人,仍是该如忌讳疾病地逃避他们。
——卡耐基
求助:关于“英雄造时势”的名言和诗句之类(越多越好)~~~~~~~~
这个不是唯心主义吗
~~你找这个干什么~~~是不是辩论方面的问题,如果是的话,别找什么诗句。
去翻中华汉语大词典,找找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时势.然后在立意上下功夫。
辩论是要引经据典,不是找诗句。
还有就是诡辩,玩文字游戏。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辩题,是一个历史哲学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辩论进一步深入之前先来肃清几个重要概念。
原来我准备的一辩的辩词 首先,什么是英雄
英雄者,杰出之人物也。
我们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英雄,就是那些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人物。
秦始皇是英雄,因为他统一了中国;列宁是英雄,因为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政府;瓦特也是英雄,因为他改良了蒸气机,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俯仰古今,我们发现,样影响历史发展的英雄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几乎每一次历史的进步,每一种历史局面的开创,都有着英雄不可磨灭的功绩,正是因为他们的睿智和历史眼光,才能从众多生命中脱颖而出,他们往往具有认清现实情况的能力,能够去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所以说是英雄利用了时势,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时势,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就是最好的例证。
他充分认清了中国当时所处的形势,提出了“黑猫白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的伟大思想,讲了其他人所不敢讲的,做了其他人所做不到的,他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因此,没有就没有我们今天经济的繁荣,没有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祖国的富强。
所以我们坚信,在英雄和时势之间,是英雄造时势,决不是时势造英雄啊。
其次,什么是时势
时势者,当时之社会形势也。
我方认为,社会由人组成,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人才是执行行为的主体。
这显而易见体现出了一个内因与外因的问题。
英雄人物,他是内因;而时势作为一种客观形式或社会状态,只是外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也就是英雄人物是变化的根据,时势这个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发生变化的。
孰重孰轻,不辨自明也。
历史上,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渐次强大,改变了当时的局势,为后来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彼得大帝这一历史英雄对俄国的改革,改变了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落后状态,使俄国进入了欧洲强国之列。
(在他在位期间,俄国出现了第一张印刷的报纸,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第一个科学院等等) 综上所述,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我们难道还不能认清是英雄造时势吗
英雄对于历史的前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英雄是石,敲出希望之火;英雄是火,点燃历史之灯;英雄是灯,照亮人类之路;英雄是路,引领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