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中华优秀家教格言

中华优秀家教格言

时间:2014-05-09 20:03

中华家训格言集锦是告诉人们什么

《中华家训格言集锦》是在历代家训格言的基础上,从培育文明家风出发,回应基层宣讲要求,精选古今家教箴言,分别以修身、齐家、教子、处世、为官等门类编选而成,是“讲家训 传美德 树家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有关家风,家书,家训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诸葛亮《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藩家书》、《傅书》、《弟子规》、《钱氏家训》等拓展资料:1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2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4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5 《傅雷家书》是200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6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7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

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

关于家庭的好句或名言

1,成家之道,日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2,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

——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3,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李白《江夏行》    4,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5,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

——桑塔亚那    6,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    7,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8,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9,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

——〔现〕老舍《四世同堂》    10,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扰。

——〔清〕申延《耐俗轩新乐府》    11,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

——明·吕得胜《小儿语》    12,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蒙泰格尼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5,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

——罗素    16,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

——〔法〕卢梭    17,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美)古德《家庭》    18,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19,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伏尔泰    20,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日。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21,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    22,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

——储光羲《采菱词》    23,鸟自爱巢人爱家。

——英国    24,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

——劳伦斯    25,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

——爱默生    26,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

——科克    27,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王勃《山扉夜坐》    2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漠》    29,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

——(清)钱大昕《恒言录》    30,家园,世界的乐园。

——德国    31,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王昌龄《浣纱女》    32,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

——英国    33,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

——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34,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35,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36,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刘长卿《赠元容州》    37,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印《摩奴法典》    38,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

——威·斯汤福德    39,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40,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41,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俄〕列夫托尔斯泰    42,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培根    43,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歌德    44,我相信家庭与外界是决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

——(美)萨提尔    45,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46,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47,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48,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49,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望采纳,谢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中国古代很多家庭注重家教,总结了很多治家格言,进而形成了家风

众所周知,好家风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陪树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一.好家风是中华名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家风是指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中国家庭非常注重门楣家风,重视庭训家教,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呈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有形的文字、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更多的是无形的言传身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

古人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据统计,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就有一百二十多种。

自古至今,为世人尊崇而广为流传的有: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贵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家训》、周怡的《勉谕儿辈》、吴麟征的《家诫要言》、古训《增广贤文》、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大家书”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陈毅《示女儿》诗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良好家风关于修身、治家、立世的思想光芒。

细品中国传统家风,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儒家精髓的聚集,其核心内容归结起来不外乎“五常八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不管是耕读传家、家国天下,还是积德行善、仁孝清廉,好家风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家风是传承道德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

二.家风传承务须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有言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家有各家的传统。

尽管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形成中华优秀道德观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家风既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又有彰显家庭本色的鲜明个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共性。

孔家严谨治学、杨家满门忠烈、岳家精忠报国等,是世人所熟知、景仰的家风个性。

家风具有时代特点。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风典范:封建社会的家风与民国时期的家风有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风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家风会不同。

如:诸葛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陆游《示子孙》“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朱柏庐治家格言》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留给家人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郭德纲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等等。

既各具特色,又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家风有积极的、先进的、开放的、可以直接保留传承,也有消极的、落后的、封闭的、需要改进改造的。

所以传承家风,应该坚持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运用同志教导我们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做到人为我用、推陈出新。

我们应该礼敬传统,让勤劳守信、俭朴持家、睦邻友善、耕读孝义、诗书礼法、厚道正直等良好家风薪火相传。

更应与时俱进,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

惟有如此,家风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为改革开放宏业添砖加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推波助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