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朱子治家格言古文评论

朱子治家格言古文评论

时间:2018-09-28 01:42

小学二年级可读国学经典有哪些

二年级的孩子一定的理解能力了是古文对于他们来说依然不容易。

给二年级孩子看的国学书,最选一些短浅有趣又经典的小古文,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图文并茂,孩子才有兴趣学。

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国学书,最后这些是我觉得适合三年级孩子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系列。

前两个是名篇必读,但是不全面,(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可以作为课外书来读,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配上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最适合三年级的孩子看了。

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完整、作者、诗名)

1.悯农二首 白居易春种一,秋收万颗子。

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午, 汗滴禾下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朱熹朱子家训的作品争议

是《》。

《》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清]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 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 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 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 须加温恤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兄弟叔侄 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 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 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 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 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 悔误必多颓惰自甘 家道难成狎昵恶少 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无念 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 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 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 祸延子孙家门和顺 虽饔(yong)飧(sun)不继 亦有馀欢国课早完 即囊(nang)橐(tuo)无馀 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 徒非科第为官心存君国 岂计身家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每天早晨,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

那时屋子里面还是黑暗的,先用水来洒湿堂前阶下一带地方的灰尘,然后用帚扫地

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要整齐清洁。

到了黄昏时,便要休息;睡觉以前,门户有要关的,或要锁的,必须自己去查看一下。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白话):我们对于所吃的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它的所以得来是不容易的;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白话):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留连

  (白话):自己享受,必须约节

请客来吃酒,食切不可没有限度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白话):饮食用具,质朴结实,又洗得干净,虽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

饮食的东西,节约而做得精美,就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珍贵的肴馔。

  (原文):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

  (白话):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

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白话):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

  (白话):家僮、奴仆,不可雇用俊美貌的

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白话):祖宗虽然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的举行;子孙虽是笨拙的,、四书,却要诵读,并要把其中的「微言大义」,记在心里,做为世的方针。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白话):自己做人,要节俭朴实;教训儿子们要有合宜的方法,使他们有向义的志趣。

  (原文):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白话):不要贪不义的财

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白话):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人们,要温慰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白文):对人刻薄而起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乱了伦常的人,会立刻见到灭亡的。

  (原文):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白话):兄和弟,叔和侄的中间,要把多的分出来,补助少的。

一家人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应有严正的规矩和庄重的言辞。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白话):听信妇人数挑拨话,而伤了骨肉之亲的感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

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白话):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

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妆奁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白话):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装起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白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

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

处世,不可多说话

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原文):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白话):不可恃势力来欺陵压迫孤儿寡妇

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的屠杀牛羊鸡鸭等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白话):性情乖张古怪,却自以为是的人,做错了事情,终于懊悔,一定是多的。

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白话):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

屈意敬奉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再想

  (白话):听人向你说话,不考察他的用意,便相信它

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的坏话呢

总要忍气耐烦的再三思考

因为一点事情起了口角,怎知不是我自己的不对

必须平心静气的自己反省

  (原文):无念

受恩莫忘

  (白话):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而望酬报

受了人的惠,不要报答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白话):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的地步;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白话):他人有了喜欢吉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的意思

人有了祸患的时候,不可有幸灾乐祸的心肠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白话):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是沽名钓誉,不是真正的行善。

做了事,而怕他人佑道,就是有意做大恶,不是偶然做了的坏事。

  (原文):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

匿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白话):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恐怕要在己的妻女身上呢

怀恨在心而暗中用计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白话):家里和气干安,虽然穷得吃不饱,也是令人觉得多喜欢的。

钱和其它要纳税捐,赶快的缴完,即使袋子里没有剩余的钱也会自然得到极大的快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白话):读古人的书,要有志气来学圣贤的行为,不止为了科举的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计谋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白话):我们守住本分去工作,守份安命,不妄求;顺时势以进行,听自然的成就。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白话):如果能够这样的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有关家风,家书,家训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诸葛亮《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藩家书》、《傅书》、《弟子规》、《钱氏家训》等拓展资料:1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2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4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5 《傅雷家书》是200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6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7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

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

弟子规原文中关于节俭的部分是什么

《弟子规》上讲,“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我们跟人家争的是德行、学问还有才艺,如果不如人,我们要自己自励,要努力上进;如果是说衣服、饮食、我们的享受不如人,那有什么所谓

就像巴菲特,这么有钱,世界首富,仍然是生活这么节俭。

所以胡主席“八荣八耻”里面讲到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朱子治家格言》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有一口饭吃的时候,我们有衣服穿的时候,知道来之不易,这里头凝聚著多少人的血汗,我们怀著感恩心去受用,更不能去糟蹋。

毛主席普通的睡衣一件用了二十年,有七十三个补丁,你看老一代革命家这种风范。

在现代这时候提倡节俭有更重要的意义,节约资源,珍爱地球。

我们的地球就这么大,如果我们穷奢极欲的去使用资源,浪费资源的话,那就是有今天没明天。

所以我们希望永续的发展,我们留给下一代子孙一个美好的环境,那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节约。

如果我们不节约,危机一定会产生。

像美国所有的经济政策都是在促进消费,这是导致这次经济危机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