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读书格言卡(简单)
中学生读书计划 一、读书目标: 1.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出发点,要讲求实效,按照学校读书活动实施计划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投入到这次规模较大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去。
2 .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3.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读书活动安排: 1.自购图书阅读,加强业务学习。
本学年我要自己订购一种跟本学科有关的杂志,我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寻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写出反思和随笔来记录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
其他教师借阅或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除阅读自己订阅的两本书籍外,还可以借阅其他教师的教学刊物,广泛涉猎,开阔视野,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另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在网上寻找好的资源帮助学习。
3.读中外文学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名著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平时要多阅读名著,可以提高自身的精神层面,净化自己的灵魂。
本学年自购中外名著作3—5本,每学期精读2-3本。
构建家庭书屋,倡导藏书。
4.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讨论读书的收获与困惑,让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
5.要求自己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半小时以上;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每月上交一篇读书心得或笔记,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6.平时要与女儿一起共读书,创造家庭读书氛围,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计划读书内容 1、经典阅读: 2、选读书目:《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 3、每月必读:《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福建教育》《读者》(原创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二:中学生读书计划 1、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约10页)、多多益善。
2、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计划表”中(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由组长把关),并在作品后面标明需多少天,约在何日前读完该作品。
3、每次阅读后,应及时标明阅读日期及页码,并在“片语感言”栏中写一句话感言,内容是在阅读中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体会。
4、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应适当在作品中对重点、难点、精彩语句作批注(组长可适当抽查组员阅读过的作品是否留下阅读痕迹),还可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阅读札记本》上,每周两篇,每篇约300-500字(定期交组长检查)。
5、每读完一部作品,至少要写一篇专题练笔,即阅读体会(具体要求另附),此内容可作为每周练笔量的一部分。
6、每周一、四早上应将《阅读计划表》和《阅读札记本》一并交语文组长审阅,组长在验收合格后在计划表上签字并标上日期。
7、学习班长、语文科代表应和学风监督员一起,每周抽查一组,老师不定期抽查全班。
8、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总表》中扣分。
篇三:中学生读书计划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以便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特制定船寮高中学生读书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口号 尽情遨游书海,共创美好人生。
二、活动要求 1、制定读书计划书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月制定出读书计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2、制订阅读目标 每生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40篇,每学期能读名著1本以上,并能精读优美短文5篇。
每周至少上图书室一次,每两周写一篇读后感。
三、活动形式 (一)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1、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室最大限度的对学生开放,服务时间尽量合理适应学生的作息时间。
每周一、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以班为单位到图书室统一借还图书。
2、倡导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二)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内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1、每班每周从语文课或自习课中抽出一节专门开设读书课。
2、开展课前5分钟阅读活动。
在七年级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古诗诵读、课文故事演说等活动;八年级开展课前5分钟阅读反馈、名言名句赏析等活动;九年级开展课前5分钟作文阅读活动。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建立读书成长手册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手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读后感、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出读书手抄报: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两期读书手抄报。
3、开展“读书月”活动: 将4月定为 “读书月”,进行成果展示。
4、每班每月推荐1篇优秀学生读后感或作文在校广播台播送或在有关报刊发表。
5、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开辟读书栏目,定期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6、本学期在全校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或读书征文比赛检查读书效果。
五、奖励办法 学期期末评出若干“读书明星班”“读书之星”以资鼓励。
六、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的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保证读书活动的实际效果,特成立学生读书领导小组: 组 长:各班主任 副组长:各班长 组 员:班级小组负责人 组长全面负责读书活动,副组长负责执行读书方案,组员具体负责本组同学读书活动的开展。
组员定期向副组长汇报本小组同学的读书情况,副组长定期将各小组情况汇总后书面汇报给组长。
小学中年级段(即三四年级)对识字写字这一目标有哪些具体要求?
知识目标:1.认字200个字写200个字。
具有一定主识字的能力。
2.注言的积会积累好词好句,并会运用。
3.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基本方法。
5. 学习浏览、搜集有关资料。
6. 爱读课外书,初步养成经常读课外书的习惯,养成“一有时间就想找书看”的好习惯,读过一批适合小学生的中外名著;读过大量有益的课外书刊。
六年制学生不少于350万字,评选“读书大王”,鼓励学生超过或大大超过规定的阅读量。
学会做读书笔记,包括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和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刻画人物的精彩段落)、内容概述、读后感(感受、心得、评价,特别是自己独到的感受和见解)。
7. 稍作准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没有生字的新课文,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会比较有声有色地讲几个故事或笑话。
乐于参与课堂讨论,讨论时能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8. 初步学会精读的方法。
包括借助字典、词典掌握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恰当意思,能用简单扼要的词语概括段意,并在同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主要内容。
学会明确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包括词语、句子、内容、观点以及自己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学会从自己认为作者写得最好的地方汲取语文素养,值得记诵的记诵,值得模仿的模仿。
9. 学会写读书笔记,会写不拘任何形式随时记录自己有所感的日记(随笔、小练笔),作文能达到错别字很少、语言通顺、有条理、内容具体、有真实感。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每学期都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反复修改出一篇佳作。
10.初步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选取、分类、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把所获得的有用信息运用于自己的作文、演讲和辩论发言之中。
11.学会组织专题讨论、出墙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通过主题活动,有意识地锻炼文采和口才,学习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12. 继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明白意思,抓住要点。
2)积极动脑,大胆质疑。
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虚心向别人求教,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按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
5)自觉阅读课外书,注意积累。
6)留心观察,勤于练笔。
7)主动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