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故事,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周恩来求学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周恩来从四五岁起,婶母就教他识字读书,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九岁那年,生母、养母相继去世,父亲在外省谋事,收入微薄,幼小的周恩来承担起全部的家庭负担。
他后来回忆到:“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的柴米油盐,外出应酬。
”这使周恩来从小就受到了生活的锻炼。
1910年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上学。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
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1911年暑假,周恩来到同学何履祯家做客。
何履祯家住沈阳南郊的魏家楼子,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
在何履祯的祖父何殿甲带领下,周恩来参观了日俄战争遗址。
1904—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以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进行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战争。
使东北人民处在外国军队的战火和硝烟下,遭受深重的灾难。
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周恩来异常激愤。
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恩来高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
” 1912年周恩来写了一篇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提出教与学的目的,都是为国家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起来。
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
这是《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上登载的周恩来的这篇作文。
这期间,周恩来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并养成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
1913年周恩来随伯父工作调动离开东北到天津。
行前,同学的祖父何殿甲赋诗一首,赞赏与鼓励周恩来,并对其未来寄予无限希望。
后来,周恩来总结自己在东北的生活时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
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 1913年周恩来从沈阳来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在这里他受到系统的教育,培养了多方面的才能。
南开学校创建于1904年,是一所仿照欧美近代教育方式创办的学校,校董严范孙和校长张伯苓都是中国近代爱国教育家。
这里学术空气浓厚,教学作风民主。
南开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仪容举止,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举止礼貌。
教学楼入口处有一面大立镜,上方镌刻着容止格言。
容止格言是对学生仪容举止的具体要求,内容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每个学生走进学校时,都要先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上面的要求。
这对周恩来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恩来当年上课的教室,班里同学的座位是按照学习成绩排名来坐的,学习好的同学坐在前排。
周恩来的座位在第一排。
教室后面墙上挂的奖状是周恩来所在班在全校比赛中获得的。
其中“含英咀华”这面奖状,是周恩来所在班参加1915年3月举行的全校国文比赛取得第一名而获得的。
“含英咀华”四个字是校董严范孙手书的。
周恩来学习刻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周恩来的作文,思想深刻,文笔流畅,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批上“传观”二字,在同学中传看。
1916年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作文比赛,周恩来以《诚能动物论》为题写的作文获得了第一名。
为了团结同学,锻炼自己的组织才能,周恩来和同学张瑞峰、常策欧一起发起组织了敬业乐群会,它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
”敬业乐群会的活动丰富多彩,下设智育部、稽古部、演说部和俱乐部,还有诗团、国文研究团、辩论团、军事研究团、演剧团、音乐团等,还办起图书室,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茶话会,组织会员进行参观、郊游和旅行等活动。
会员最多时达280多人。
周恩来主持出版了《敬业》杂志,他亲自担任编辑,并在这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诗作。
周恩来对敬业乐群会的发起和工作开展尽了极大的努力,但他却积极推举张瑞峰担任会长,自己担任智育部长,后来才担任副会长、会长。
《校风》是南开学校的校刊,周恩来曾担任这个刊物的文苑部部长、记事类总主任、经理部总经理。
他多次在《校风》上发表文章,从中国的内忧外患和道德精神状态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社会已处于危险境地,呼吁青年学生应“闻而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
周恩来认为戏剧是唤醒和教育人民的最通俗的方式。
在南开学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新剧的演出,新剧就是话剧。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同校读书,更不能同台演戏。
南开学校是男校,因此剧中的女角色都要由男生扮演,周恩来敢于冲破封建习俗的束缚,经常在剧中扮演女角色。
这是他在新剧《一元钱》中扮演女主角孙慧娟,这是他在新剧《仇大娘》中扮演范蕙娘。
他还在新剧团中担任布景部副部长。
周恩来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在学校,他和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是1916年国文教师张皞如(前排中)离任时和部分国文优秀学生合影,这是化学教师伉乃如和学生们的合影。
周恩来经常与同学常策欧、王朴山一起切磋学业,锻炼身体,因而成为好朋友,他们刚入学时曾一起照相,1917年毕业前夕他们再次合影。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中学时代。
在南开学校的毕业证书存根上,记载着他的毕业成绩总平均为89.72分。
毕业前夕,周恩来受全班同学委托负责编写同学录,周恩来的小传是由同学常策欧撰写的,文中对周恩来予以高度评价:“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 这是周恩来给王朴山的临别赠言“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十年后,王朴山将赠言刻在镇尺上。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所受的教育和锻炼,为他以后接受新思潮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中学毕业后,即积极筹备赴日本留学。
行前,他到沈阳与伯父辞行,因为这时他的伯父又调回沈阳工作,并回东关模范学校看望师友。
这是他给小学同学郭思宁的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天津南开中学的40字镜铭是什么
南开中学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净,宜庄。
描写《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美的短文
1、怀瑾。
《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
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2、淑离。
《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
BUT谐音疏离。
3、煜月 煜,“照耀”的意思。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4、贤俊。
《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
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
5、余馨 留存的香味。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苏轼《芙蓉城》诗:“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6、若光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7、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8、芳蔼 芳香而繁盛。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9、周晟 晟:音同胜,意为兴盛。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佛龛碑》“自秦创兴,于周转晟”。
10、雅胜 美好。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11、朝辉 朝辉,晨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三国志·魏志》,朝旦为辉,日中为光。
12、娴雅 文雅大方。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辞言娴雅”。
13、悦欣 欢乐。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14、诚贞。
《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
诚贞:忠诚正直。
15、菀青。
《九叹·忧苦》:“菀彼青青”。
此处菀读作yù。
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16、婉柔 温顺柔弱。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不忍诛。
”17、绎心(怿心)。
《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绎:通“怿”,喜悦。
18、恬雅 沉静文雅。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19、曼吟 长吟。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应修人《温静的绿情》诗:“鸟儿树里曼吟,鸭儿水塘边徘徊。
”20、悠柔 悠扬柔和。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
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21、舒志。
《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
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22、伯庸。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譬如作家马伯庸……23、悠然 闲适。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4、文彬 形容既文雅又朴实。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25、飞扬。
《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
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
26、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27、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
”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
’”望舒又名“纤阿”。
“纤阿”,御月者。
28、婉妙 美好;美妙。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29、辰良。
《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
“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
易被读作“乘凉”。
30、高翔。
《九辩》:“将去君而高翔”。
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31、语心 谈心。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有二桂树,垂荫婆娑,花方盛开,月色团圆,香气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语心焉。
”32、雅厚 纯正宽厚。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33、雅亮 正直诚信。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34、颖逸 秀丽超逸。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诗:“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35、志致 志向,志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齐武王演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
36、秉德。
《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秉德:秉持道德。
37、志鹏 形容志向远大。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8、承宇。
《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
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39、婉慧 柔美聪慧。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40、文轩 用彩画雕饰栏杆和门窗的走廊。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选?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李善注:“文,画饰也;轩,殿槛也。
”41、扬波。
《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
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
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
楚辞起名,诗经楚辞取名42、志行 志向和操行。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易·屯》“《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
43、文澜 文章的波澜。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44、悠然 闲适。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5、诚勇。
《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诚勇:内心勇敢。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46、清越 形容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47、星阑 指夜将尽。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48、婉仪 美好的仪态。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49、扬灵(扬舲)。
《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50、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
51、江沅 沅,水名。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52、妙仪。
《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
妙仪:美好的法则,高妙的法度。
53、嘉月。
《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
陶:喜乐;嘉:美好;嘉月:吉日良辰。
54、修能。
《离骚》:“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
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55、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56、清和。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
清和:清美和谐。
57、腾起 升起。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58、腾逸 指才气奔放超逸。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59、嘉树。
《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嘉树:美好的树木。
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60、广志。
《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61、陆离。
《离骚》:“斑陆离其上下”。
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
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62、悠柔 悠扬柔和。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
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63、雅胜 美好。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64、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65、恬简 恬淡简易。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66、云旗。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67、曼衍 连绵不绝。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汉书?晁错传》:“土山丘陵,曼衍相属。
”68、昂驹。
《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昂昂:器宇轩昂。
楚辞起名,诗经楚辞取名69、弈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70、信芳 情志高洁。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71、韫玉 包含美玉。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72、文丽 华丽。
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韩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73、文心 为文之用心。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74、昕昕 明亮。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吚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75、俊彦。
《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
俊彦:杰出之士,贤才。
76、珵美。
《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珵:美玉。
77、硕明。
《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
硕明:天大亮。
78、显荣。
《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
显荣:显赫荣耀。
79、晴飔 晴日的凉风。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文征明《人日王氏东园小集》诗:“晴飔泛丛条,浮阳散修莽。
”80、依斐。
《哀时命》:“云依斐而承宇”。
依斐:形容云层堆垛的样子。
81、素洁。
《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
素洁:高洁。
82、圣哲茂行。
《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
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
茂行:德行充盛。
83、晏晏。
《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
晏晏:漂亮轻柔的样子。
84、淑尤。
《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
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85、耀灵。
《远游》:“耀灵晔而西征”。
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86、怡然 安适自在喜悦。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87、颖逸 秀丽超逸。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诗:“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88、若华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89、芳华 亦作“芳花”。
香花。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90、杜若。
《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
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91、凯风。
《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
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92、振理。
《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振理:拯救,辨别。
93、清芷 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94、婉然 美好的样子。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95、青云。
《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96、雅醇 雅正纯厚,亦作“雅淳”。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97、悦心 愉悦心情;心里喜悦。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98、琦玮 美玉。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鬼谷子?飞箝》:“财货琦玮,珠玉白璧。
”99、悠永 久远。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100、羽丰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语“羽翼丰满”。
101、钟灵 凝聚天地间的灵气。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语“钟灵毓秀”。
102、悦畅 和畅,欢畅。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103、曼语 曼辞。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朝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此例数篇,非雕饰曼语。
”
求好听的古风名字
不是原创,但可以参考一下。
沈清秋,洛冰河,楚晚宁,墨微雨,薛闲,玄悯,燕绥之,沈峤,晏无师,师青玄,师昧(师明净),韩朗,沈巍,韩非离,丰羽岚,凤霄,严争鸣,程潜,如童,韩木椿
一见容止误终生,不见容止终生误,我泪坠尺牍 ,这一场爱恨已透骨,斑驳成书,凤凰特殊是什么意思
《凤囚凰》,是冲着网友对男主角容止的“一见容止误终身”的评价去的。
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将人物的心理刻画描写得很到位。
两个主人公间的情愫也描写的饶有趣味。
楚玉与容止之间的爱恨纠葛、描写得非常细致。
有许多情景和对话描写都非常动人。
楚玉与容止的第一次交葛,是容止凭借楚玉在床边刻的“正”字就判断楚玉的山阴公主的身份是假的。
他将楚玉引入林间,一下子将她压在地上,逼问她是哪家派来的奸细。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般流畅,又处处显示出他的狠。
当无从获知容止想要的答案时,越捷飞已经入林中将楚玉救了,越捷飞打断了容止的骨骼,容止满脸的不在乎……这样的人,对自己身体完全都不在乎的人才真正地可怕……很喜欢作者写容止仅仅提只剑便来救楚玉的那段故事。
整篇小说都在说他如何谋划天下,安插各处的人。
可是没有细致到具体的事情、细节,就会感觉都是苍白的写他如何机智而已。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这段的小故事写得饶无趣味,可是,我却觉得从这段故事起,我才觉得容止确实是真真切切的天下智人,不再仅仅停留在作者一直对他的纸面夸赞上了。
有一段是这样的:一直用微微的刺痛提醒她它的存在:“我明白了……容止,回去之后,你便离开吧。
”这样的话,他还是不要留在她身边的好。
容止又是一笑,那么温柔而从容的,那么高雅而出尘地:“好。
”他说得那么淡,多一个字都不说,光是一个字的回答、就够出尘了,也极致令人心疼的。
转瞬间两人极有可能葬身山崖,容止一个瞬息的刺剑就可以化解一场危机,这样的他不仅仅需要机智和冷静,更需要的是……敢于拿自己的命来赌。
这样的人才真正令人胆寒。
当鹤绝来杀他的时候,他居然还能够无所谓的、为自己扎针。
好似危险根本不存在一般。
容止外表柔弱秀丽,甚至有点儿像女孩子,可他地内心意志却是无人能及地强韧坚固,宛如钢铁,不可摧折。
然后便是容止的那句经典话语:容止没有看楚玉,他望着鹤绝,嘴角绽放狡猾的微笑,可他的眼神深处却隐藏着宛如冰霜的酷厉决绝:“没有人能杀死我,除了我自己。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当初孟珏所说的:.死老天
我绝不遵从你规定的命运,你从我手里夺取的,我一定都会加倍拿回来
我会遇鬼杀鬼,遇神杀神
我跟容止走,不跟你走。
楚玉的这句是决绝的,她相信容止,甚至将生命交予他手上。
觉得一个腹黑的男主,一定有段心酸的童年往事。
容止亦如是,这样的人往往不轻易地将过去的伤痛事情告诉别人。
楚玉和容止在山崖下的时候,有段交谈,很温馨。
他无意间说了自己总笑着即使很痛的时候,是因为童年的往事。
可是旋即又改口和楚玉说骗你的。
他小心翼翼,不让别人见晓自己的过往,这样的人更添怜悯。
后来,在得知容止是作为他师父一个复仇工具来培养的时候,对他的心疼就更止不住了。
楚玉第一次承认自己喜欢容止,是在观沧海面前。
她说:我喜欢他。
观沧海和她说容止非良人的时候,她也是知道的,可是,喜欢就喜欢了,无所顾忌。
楚玉求天如镜以换她回去的代价救容止的时候,不仅仅是放弃了回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放弃了生命。
因为,她若逃不出去,那么最后,她会像历史上的山阴公主一样死去。
她为了容止,跪下来去求天如镜,不顾一切。
床前的表白,“我回不去了,容止,可是我不会后悔,这是我以自己的意志做出的选择……为什么会喜欢上你呢
……“ 容止亦听在耳里。
他在她还未走出屋的时候就惊愕地睁开了眼,其实这时我便觉得容止动了些情的。
便仿似轻轻地飞出一刀:“楚玉,楚……玉……吗
” 不自觉的喃呢,就是凭证。
出逃的那些跌宕起伏,写得十分得出彩。
可谓一环扣一环,环环扣人心弦。
若是拍成电视剧,定是很精彩的这段。
更令人难忘的是雪地里的表白,字字句句记忆深刻。
其实,容止之所以抛花错,他没有用处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花错在其中的搅局,差点毁他大事。
雪地里面,容止白衣胜雪,楚玉披着黑氅。
“容止,我喜欢你……那么,你有没有一点喜欢我
”其实从头到尾,她最想问容止的,也不过是这句话罢了。
“喂,我喜欢你,你是否喜欢我
” 他听见自己缓慢地道:“没有,一点都没有。
”“从前那些话,都是骗我的
”“是的。
都是骗人的。
”他不会道歉。
不祈求宽恕。
所有作为,他一人承担,她若怀恨,可随时报复,他会等候。
“喜欢上你,是我自愿,放弃回家的机会救你,也是我自愿,今天离开你,还是我自愿。
”我不乞求你什么,也绝不想用这些来交换什么,喜欢你是我一个人的事,离开你也是我一个人的事。
””“你不喜欢我,那么我便也不喜欢你好了,就这么简单。
”你若无情我便休。
其实容止那时便已经动了情了,只是他自己还没有发现,要不怎么会不自觉地,捡起楚玉在雪地里断的发呢。
他为她,去阻止观沧海杀她。
容止: 我欠她一份天大人情。
观沧海:你素来无血无泪,什么时候竟成了会顾忌欠下人情的人
”观沧海:你既然不肯说,也就罢了。
别人不知道你,难道我却还不知道么
你这人看似无欲无求,出尘高雅,实际上心思比谁都深,算计比谁都重,倘若不是有所图谋,你又怎么会特意来与我说
容止:你既然说是,那便是了,只是我的图谋,不便告诉你。
他不屑于辩解吧……又或者,即使他辩解了,也没有人相信。
就让人以为,他是这样的人罢了。
见到网友有写道的:从那以后,不,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不知不觉在沉沦。
为了她,他主动对上沧海师兄,阻止他去刺杀她。
为了她,他矛盾地用“观沧海”的心别有用心地接近她,与她共同生活了一年,几次欲走还休。
为了她,为了阻止她跟随王意之离去,他冲动地对王意之起了杀机。
为了她,他在春雨中站了一日一夜,始终理不清纷乱的心神。
为了她,他第一次,情感先于理智而动,在洛水边“打劫”了她,而且用的是“劫色”的招数,并且吻她吻得不可收拾。
终于他了然明悟,他对她终是生了和天如镜和桓远一样的情意,而且激烈地超忽他所料和所控。
可是当他坦然面对自己的情感,回应她对他的感情之际。
她却对他说“我不后悔曾经喜欢,但是现在,我要保护我自己,我要忘记你。
”当她来到平城,他使计和她住在一起,要与她达成一笔“交易”时,她说好,却又与他约法四章,并说等你事成之后,也没我什么事了。
算是恩怨两消,今后再不相干。
再也不想干,她怎么可以如此想如此说。
在她扰乱我的谋划,他的布局继而是他的心后,再对他说再也不相干
楚玉:不知不觉间,楚玉和观沧海越走越近,原本只是偶尔去参观太后求学记,到了后来,每天往隔壁跑的时间比在自家宅院里待的时间还要多,因为观沧海这个人实在太对她胃口了。
观沧海:自然是陪我,我这人毛病不少,好玩又惫懒,多谢楚玉你啦。
楚玉: 对哦,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你有这么多毛病,我居然一直容忍下来了,真是心胸宽广。
观沧海: 那么心胸宽广如你,便一直陪着我吧。
楚玉 :陪你有什么好处
你养我啊
观沧海:这个倒也不难。
那个时候并没有料想观沧海是容止,只是看他两的对话,觉得他们间和合拍。
他为了不让她和王意之,他竟然冲动地想要杀王意之。
这不是他的风格,但是为了楚玉他却乱了他的一切。
他霸道地吻她,终于让她没有来得及上了王意之的画舫。
最后,是为了楚玉,放弃天下。
这是一个局,一个五年前便设下地,针对他一个人而设置的局。
这样一个局,宛如悬于丝线上的千钧,险之又险荒谬绝伦,只将所有胜负堵在楚玉一个人的身上,如果他能割舍楚玉,眼下的局势对他便是完全有利的,没有人能伤害他,没有人能左右他。
这绝不是他江郎才尽才没有谋划到的,而是,他心里有了她之后,便有了遗漏,这个遗漏,是他的致命伤痛。
放弃的那一刻,很坚定,没有犹豫。
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很令人佩服,这样的一个人,他可以得天下,即使放弃也没有任何的不舍。
他在平城败得一塌涂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来到楚玉的身边,只是抱着她,“终于见着你了。
”容止轻描淡写,懒洋洋地道,“想看你一眼,就从平城过来了。
”他抬起手来,指缘轻轻擦过她的耳垂,曼斯条理地梳理她凌乱的发丝。
这样的轻描淡写的话,令人感动至极。
最后那样凄惨地“死去”。
。
。
。
故事的结局好了,但饶音未去……终于明白,网友之所以说“一见容止误终身”的话了,确实,容止好也罢,腹黑也罢了,确实是令人一见误终身。
容止。
我在。
容止。
我在。
那是失而复得的又拼命地希望能够让他确实在自己身边的反复确定。
温馨又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