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师爱国”
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想起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
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
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有句老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
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不管家现在多么贫穷或是多么不尽人意,我们都必须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家庭。
而且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
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
我们某校回归后努力为我们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作为某校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
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尊敬的老师!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
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祖国的昌盛,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生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的合格中学生吧!
话题为“爱国爱校 尊师重教”的作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演讲稿)
尊师重教亘古不变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
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
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
”“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
”回顾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
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
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
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
”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还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意为: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
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然而尊师难以持之以恒。
初学尊师并不难,但是学生逐渐学有所成,甚至超过老师时,尊师就很勉强了。
这也是有些人终不能成大气候的根本原因。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风,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鲍日新 尊重教师重在行动 尊重教师的劳动。
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师的人格。
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
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
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
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礼仪行事。
见到老师应问好、行少先队礼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
张文菲 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美德。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
北宋时,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颐俩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们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长期在洛阳讲学传道,开创了宋代四大学派之一的洛学。
当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程颢死后,杨时又被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同窗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个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同窗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尊师爱校,从我做起的主题
党委书记 王秋生(2003年12月29日) 2003年,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抓了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2004年要重点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 “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大学生上。
“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老师的教育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文明学生。
学生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与教职员工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双管齐下,坚持不懈地抓好。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文明学校的需要。
应当肯定,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
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纪律、知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十分突出,少数同学有时情绪比较偏激、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热爱学校、不爱护公物、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睡懒觉、说谎话脏话等等,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相去甚远。
如果我们对这些不健康思想、不文明言行听之任之,姑息迁就,就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负责任,就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师范院校比一般高校更为重要。
这是由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教师这一特殊性决定的。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教师。
现在是否树立远大志向,爱党爱国,爱教爱校,文明修身,明礼诚信,遵纪守规,勤奋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下一代优秀人才。
广大学生要认识到,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不仅是学院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搞好一切工作的必备前提。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就是要求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素质的文明大学生。
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文明人终身必备的修养和美德。
在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学生首先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
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尊重老师并不是要学生恢复旧时代所谓的师道尊严,不是泯灭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我们要培养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文明学生,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平庸之辈。
学生要看到多数老师都在尽心竭力辛勤执教,因此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充分尊重老师,服从老师合理的批评、积极的教育和科学的管理,真心实意地监督和帮助教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他们搞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参与和推进学院工作。
教职员工工作中难免有不足和疏漏,学院事业快速发展中的许多工作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广大学生要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即使一时不理解,有不同意见,也要本着尊重老师、帮助学院搞好工作的良好愿望,通过正当途径反映和解决。
这样做,既是对学院工作和教职员工的高度负责,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可或缺的过程。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尊师爱校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的统一。
爱校绝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在求学成才阶段,爱学校,爱集体,爱老师,爱学习,勤于修身,举止文明,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很难想象,连自己的母校、所在的集体都不热爱,不关心,对学院、系、班乃至宿舍工作不支持、不参与,怎么会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怎么能成为文明的人、高素质的人
忻州师院是每个师生共同的家园,忻州师院的发展是每个师生的共同愿望。
学院各项工作搞好了,事业发展了,学生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
我们打造精品校园,创建文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提高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和继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所以,学生要确立“今天我以学院为荣,明天学院因我自豪”的思想,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尊师爱校,勤学守纪,时时、事事、处处支持和配合好学院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不只是学生的事。
除了学生按照学院的部署认真去做,各级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靠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和影响学生逐步登上文明的阶梯。
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思想言行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对此,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加理解,从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科学施教。
尤其是对缺点比较突出的学生,不能厌恶嫌弃,而要更加耐心细致地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全院要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地进行。
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郁氛围,加强舆论引导,使这一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
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和各系要协调配合,做好部署、指导、检查、督促工作。
要引入竞争机制,树立先进典型,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纳入这一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务求实效。
在新的年度,只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和“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我相信,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等各项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更大成就,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和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一定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新年来临之际,祝全院师生节日愉快
祝学院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a> <\\\/span>
急求一篇关于规范学生行为 尊师重教的作文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
谢谢您,老师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
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我当怎样地感谢您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日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
我怎能不感谢您? 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感谢您,老师
您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我青春的色彩;您用执著的信念,铸成了我性格的不屈……老师,我生命的火花里闪耀着一个您
鸟儿遇到风雨,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风雨袭来,总是躲在您的怀里--我的师长,您是我遮雨的伞,挡风的墙,我怎能不感谢您
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收获的今天。
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老师。
您送我进入一个彩色的天地,您将我带入一个无限的世界……老师,我的心在喊着您,在向您敬礼。
把精魂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老师,您只知道给予而从不想收取,我怎能不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老师,在今天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光芒里,依然闪烁着您当年点燃的火花
往日,您在我的心田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今天,才有我在科研中结出的硕果――老师,这是您的丰收
您谆谆的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育。
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
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
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真空、坚定、谦逊、朴素――这是您教给我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地做人――给时刻关怀着我的导师
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