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急急
求形容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词语。
1、运筹帷幄运:运用;筹:算筹,引申为策划;帷幄:军队的帐幕。
意思是制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指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译文:在营帐里出谋划策 在千里之外战胜敌人 我比不上张良。
2、高瞻远瞩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译文:凡是闭塞视听,思想僵化,不能高瞻远瞩博览古今的人,就像死人一样。
3、远见卓识解释为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
出处:明·焦靖《玉堂丛话·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译文:解缙的才华,类似于东方朔,但是他的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是东方朔所不及的。
4、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
序;次序。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整齐而有秩序。
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
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第二十六卷:“如尤公瑛《寡人之于国也》章文,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5、有条有理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老舍 《二马》第二段五:“ 温都太太 整忙了一早晨,把楼上三间屋子收拾得有条有理。
”
形容一个人有出色领导能力的四字词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有出色领导能力的四字词:1、高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 ]释义:瞻:视,望;瞩:注视。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遂把这些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例句:观察和分析形势必须善于抓住关键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夺取战争和革命的胜利。
2、深谋远虑[ shēn móu yuǎn lǜ ]释义: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 谋:策划,计划。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例句:有雄才大略,能~,是成就大业的基础。
3、足智多谋[ zú zhì duō móu ]释义: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例句: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4、运筹帷幄[ yùn chóu wéi wò ]释义: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
后泛指策划机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例句:第一线工人辛勤劳动,贡献的确不小,领导和科技人的功劳一样不可埋没。
5、指挥若定[ zhǐ huī ruò dìng ]释义: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例句:足球场上,虽然面对强手,开场十分不利,但教练员~,终于转败为胜。
[急用]下列排比句,是单句排比,复句排比还是句法结构排比
首先要明白此题的概念要求。
单句排比,是说各排比分句为单句。
复句排比,是指排比各分句都是由复句组成。
句法排比,是说某一句子成分为排比。
比如宾语由排比组成,等等。
这样明白了,就容易做题了。
下面我们开始做题。
~~~~~~~~~~~~~~~~~ 1* 要紧密联系实际,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006)——句法结构排比 注意 “\\\/\\\/”断开前成分的排比。
2* ……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006) ——单句排比 注意 :如果省略号部分为主语+“要”字,比如“我们要”,则此句排比为句法结构排比。
3* 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优化结构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7) ——单句排比 4*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2007) ——单句排比 注意:此句分析同“2” 5* 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复句排比 6* 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2008)——单句排比 7* 这是13亿中华儿女热切期盼的年份,是世界向中国投来更多目光的年份,是必定镌刻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年份。
(2008)——句法结构排比 注意:此句为明显的单句,并列复句做谓,排比成分为谓语。
所以是句法结构排比。
表扬领导工作能力的话
表扬工作能力的话这样写:他是个内行领导,安排工作有条有理,各个井然有序。
政作上培养出了觉悟高尚的员工,业务工作上造就了许多能工巧匠。
由领导的带领,在上级举办的各项竞技活动中每次都名列前茅。
陈涉世家练习题
一、文章内容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2、本文出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三、语音 四、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强迫。
2、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五、古今异义词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停驻 2、会天大雨 会:适逢; 3、或以为亡 亡:“逃亡”;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发动起义 5、等死:同样 6、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暗中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 9、辍耕上垄上 之:去,往 10、怅恨久之 怅:失望 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倘使 九、特殊句式 1、陈胜者,阳城人也 判断句 2、此教我先威众耳 判断句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判断句 4、号为张楚 判断句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被动句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省略句 十、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十一、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
”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十四、开放性试题 1、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