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诗句:关于恋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合的诗句~~谢谢各位达人
在这个既清楚,又模糊的世界了,我认识了你。
你轻轻地来,伴随着深邃地眼哞而来,你走到了我地的身边,跨进了我的心扉。
爱说,爱笑的你总是让人很回味。
于是,你成为了我QQ世界中伴侣。
每每上网,看见你的存在,便令我心奋不已。
每一次,我们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天南地北。
从学习到生活,从生活到彼此的......你说我们遥做一辈子的朋友,我笑了。
情诗二在爱的路上潇洒的我,潇洒的遇上了比我更潇洒的你。
我的潇洒象风、你潇洒的却象雨。
我在与你潇洒的相处中、我却发现我潇洒的爱上了你。
但我宁愿我潇洒的风,潇洒的停下,让你潇洒的雨——静静潇洒的落下、潇洒的淋在潇洒的我身上,让我感受更潇洒的潇洒——没有别的——请你潇洒的与我相恋——情诗三春天是相恋的季节,因为一切都孕育着生机。
夏天是热恋的季节,因为一切都充满了火热。
秋天是牵手的季节,因为到处都是金黄的落叶。
冬天是相拥的季节,因为彼此相拥能够抵御一切寒风。
而我,春夏秋冬都是一样的
春天,孤独的等待花开。
夏天,在暴雨中独行。
秋天,一个人走在落叶中,凄凉。
冬天,看着相拥的恋人独自打着寒战。
情诗四人生总会有雨天和晴天,但总会雨过天晴的。
我就象是一把伞,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会在你身边。
如果有一天,当你想起有谁爱过你,那其中一定有我一个。
如果有一天不再有人爱你了,那一定是我死了。
情诗五多少次,我在你经过的路上徘徊、忆你我曾经共有的时光,期望着,也许,你会经过,给我一段至美的邂逅。
多少次,我在梦中轻呼你的名字,以为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个字。
声声念念,凄苦无人识。
道不尽来时路呵,怕到时相逢却不识,怕彼时经已成陌路。
对你太痴心,换来的是遗憾,不懂得收起,情长路难步近。
对你太真心,怎么又可放弃,内心的爱恨,只会心底泪渗。
离别你,我已太伤心,岁月使我无法掩饰心中悲愤,爱几多,伤几多......你可曾问过我,对你说,我已太伤心,痛楚让我心灰意冷。
爱与梦去,爱几多,伤几多,留下回忆的人是我,伤心的人更伤情诗六当你的笑颜,像旭日照亮天边,我心花一朵、两朵、三朵、四朵、开得妖艳。
当你板着脸,像乌云复盖天边,我眼泪一点、两点、三点、四点、落在脚边。
Oh baby baby 我真的真的好累,你的心一变再变千变万变,从不疲倦,但我的感情,绝不是轻率随便。
依然会,一步、两步、三步、四步、紧紧跟随,海角天边。
BABY,当我说:I'll be your man你却说:一见钟情,一厢情愿,太过危险。
干瞪着双眼,看着你慢慢走远,我的心,一片、两片、三片、四片......情诗七Red berries grow in southern land.In spring, they overload the trees.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They would receive fond memories.情诗八在这个世界上,我用心灵对你说话:我爱你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你应该明白真正的爱是说不清的,说请楚了就不是爱,我不知道我爱什么,只知道我爱你这个人,爱你的一切。
从我们第一次见面起,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你,我时刻都在思念的苦刑下熬煎。
情诗九如果你带给我的只是简单的触动,我想我会比现在更平静一些。
可是,你在修改我的一生。
你的出现打乱了我的过去,它们似乎全变了,在你的目光注视下,它们有了新的形状,新的气味,它们按你的方式重新排列起来......在我看到你的那一刻,我竟那样的虚弱,虚弱得像烈日下的一丝蒸气,我奇怪我还能对你微笑,那个微笑几乎耗尽了我全部的力气......那我们大家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
情诗十请你,去一个没有尘嚣的地方,只有你和我的影子,在那里自由地飘荡。
请你,寻找流浪的足迹,不需要青春美丽的行囊,只为告别无尽的忧伤。
请你,在情感的荒漠里,自然会长出一排白杨,迎风成长。
交 谈握一握手,让血液交流我们就算是好朋友了从此我的心不再上锁你可以随随便便进进出出拿取你所需要的一切有什么事就给我来信好了你沿着的线路行走总会直接找到我平时我喜欢在书里度过喜欢夹支烟在稿纸上走来走去实在烦了就想跟你在一起两颗心对视而坐把爱情泡在茶里细细品味今后我每夜为你写一首诗将手表压在枕头下时间就不会再来打扰,我就可以用脑子专心致志地注视你用钢笔聚精会神地思考你写完春夏秋冬之后我就把所有的日子都交给你了你在我的诗里生活不会寂寞里面有阳光,有忘忧草有我成天在歌唱的灵魂,你相信吗 握一握手,让血液交流,我们就算是好朋友了。
从此我的心不再上锁,你可以随随便便进进出出,拿取你所需要的一切........真正的爱情是没有地域性的,身体暂不能到达的地方,信函能够到达,思念和心能够到达。
有天夜里我为信所围有天夜里我把你所有的来信都重读了一遍当时已是午夜,黑暗侵入邻人的家却不能攻破我的窗户我总觉得,照亮我的不是灯光而是你的信它们优美地排列在我的床上温柔、安详,充满了少女的香味每个字都象是一只眼睛,与我对视流露出你的纯洁、善良和天真我知道,真正的爱情是没有地域性的身体暂不能到达的地方信函能够到达,思念和心能够到达这情形就象那夜,我一伸手就触到了远在北方的你有天夜里我为信所围第二天醒来仍被围着后来再也不能突围出去了最终自从在信上认识你以后自从在信上认识你以后我认识了深深的痛苦那时你的信笺如暖风总是温柔地飘过来轻抚我的孤独而我无法回避当我把目光举向她们其实是在用脑子疯狂地对你注视世界是因为你才富有生气的在你的信笺照耀过的地方总象有花草郁郁生长总会有我的思念郁郁生长你是一首甜蜜的歌已经被我反复吟唱然而我无法无法与你相见只是默默把你的名字握在手里默默把你的目光拴在心上默默把你的欢乐当作我的欢乐默默把你的忧伤当作我的忧伤哦,在这个世界上我回避了许多却无法回避你的诱惑自从在信上认识你以后我认识了深深的痛苦 在这个世上我回避了许多,却无法回避你的诱惑。
自从认识了你以后我认识了深深的痛苦。
干脆把你放在心上吧,那样我就不用老为你担心了....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随着电影吒之魔童降世》大火影圈也再度刮一阵动画热过和《哪吒之魔童降势如破竹的票房增长态势不同,同为动画电影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却在这时宣布撤档的消息。
近日,由汤浅政明执导动画电影《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因市场原因撤出七夕档,新的档期暂未官宣公布,随后该片的官方微博也确认了这一消息。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由片寄凉太、川荣李奈等配音,曾斩获今年上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电影,原定8月7日七夕节在内地上映。
电影主要讲述了消防员雏罂粟港在事故中丧命,当女友向水雏子哼起属于两人回忆之歌时,他又会在水中出现的故事。
看到这个消息挺让人遗憾的,大多数是认为是市场缘故所造成的,不过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只要喜欢就可以继续期待吧
听时光飞舞读后感
听时光飞舞读书笔记【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介绍: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2008年本书与《秦腔》《暗算》《湖光山色》同获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
除了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5【篇三:读书笔记摘抄】
金燕西写给冷清秋德所有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
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
渭城在长安附近。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
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
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
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
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
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
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
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
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
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
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
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
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
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
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
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
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
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赏析: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
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4、《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
高适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
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
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
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4、《西厢记·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赏析:《长亭送别》这折戏充分表现了一对恋人被迫分离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在凄凉的气氛和痛苦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戏剧冲突在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发展。
莺莺的唱词,体现了她大胆反抗而又温顺柔弱的性格特征,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她的反抗和怨恨表现得含蓄深沉,她不仅不能有越礼的行为,同时在情人离别时因有母亲在身边也不能畅抒情怀,这就显示出她性格中温顺柔弱的另一面。
她的痛苦中,不仅有离愁别恨,而且包含着怕将来被遗弃的隐忧。
《长亭送别》充分表现出《西厢记》作为一部抒情诗剧的艺术特色。
开头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词句和意境,运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写情,情景交融,构成凄清哀婉的诗的艺术境界。
下面《滚绣球》一曲,则以主观的情感去驱遣客观的景物,既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语言亦雅亦俗,既华美典丽又通俗生动。
夸张、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是极夸张的句子,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怨恨,真实动人。
《三煞》中从笑和哭、喜和悲、暖和寒构成的鲜明对比里,强烈地表现出人物孤寂难耐的离愁别恨。
而整折戏里,从头到尾处处点染的西风黄叶、衰柳长堤等种种凄清的物象,使整个环境和背景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与人物的感情心境融化为一体,增强了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5、《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
从上片的描写,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一对男女饮酒话别。
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象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
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
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
”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
你看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
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
情人岸边伫立,含着泪,举着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
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但格调较低沉,情调未免太伤感了些。
另外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以铺叙为主,白描见长,勾勒环境,描摹情态,惟妙惟肖。
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衬托,层层推进。
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6、《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
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
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
“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
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
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
“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
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
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
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
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
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
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
物色》)。
“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
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
“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
“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
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
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7、《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赏析:又是精美的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纤手捧来,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胜酒力,也无以推却了。
为了佳人的良情柔意,今宵一准拚他个醉颜酡红。
佳人自然也有以相报:只见她翩翩起舞于杨柳楼头,只闻她的清歌起于桃花扇底、缥缈于晚风之中,公子的杯中始终不空,她也舞到月下楼头、直歌至风儿消歇
若不是佳人这番多情、风流的公子又怎来得这般佳句:月儿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窥她的舞姿;风儿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静听她的娇音。
不过,毕竟是家道中落后感伤的晏小山,如此佳人悦公子,公子怜佳人的旖旎情事,他却总爱放在漫长的别后去追忆,在一盏孤悄的以内灯之下、在相对如梦寐的惊疑惝恍之中…… 8、《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赏析:这首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与灯依旧”与 “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在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9、《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赏析: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
“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
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10、《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
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以对偶句写景,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
“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
“一为别”就成“孤蓬”,实为感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
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
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
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
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
朋友即将告别远游他方,行踪如浮云飘游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到游子的心境。
而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想到同友人的分别已是不可再拖,更是万分留恋
“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
惜别已到“落日”,万般无奈,这才“挥手自兹去”。
“挥手”既指分别双方各自挥手,珍重道别,也指诗人伫立原地,深情凝望,长久挥手,以示难舍之情。
“兹”近接“落日”,指“此时”;遥承首联,指“此地”。
“萧萧班马鸣”一句,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
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中出现的青山白水,使人联想到朋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构思极为新颖。
11、《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
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
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
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
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雨霖铃上阙的意境 和上阙描绘的画面 300字左右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
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
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目前。
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