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描写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时间:2017-06-14 20:09

爱莲说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型,成语都有什么?

能查到的内容如下朋考。

爱莲说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词,长枝蔓。

例句:不蔓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例句:香远益清 古今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宜:   古义: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一词多义:  之: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置之度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或舒缓语气   焉:语气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兼词(故日月星辰移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鲜:少 ( 陶后鲜(xiǎn)有闻);新鲜,(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艳,(芳草鲜美)   直:挺立 (中通外直);只,仅仅 (岂直五百里哉)   特殊句式   【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污秽。

  【文章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省略句】   濯清涟而不妖(谓语 “ 濯 ”前面省略了主语“莲”)

《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诗句是:

1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2、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 下面这些可能能帮助你啦~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4、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10、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1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2、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3、“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4、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5、作者用隐逸者-菊花来正面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

  16、作者同时运用了富贵者-牡丹来反面衬托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17、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4.一文中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一文点题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描写“陋室”环境恬静丶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公园花展,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4、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10、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1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2、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3、“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4、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5、作者用隐逸者-菊花来正面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

  16、作者同时运用了富贵者-牡丹来反面衬托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17、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希望能帮上您

有关《爱莲说》的题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北宋 家。

“说”是一种文体。

既可以 ,也可以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可爱者甚蕃 (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 )④.香远益清( )( ) ⑤.亭亭净植( )( ) 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余谓菊( )( ) ⑧.花之君子者也( ) ⑨.陶后鲜有闻( ) ⑩.宜乎众矣( )阅读理解(选做题:有能力的同学选做)3.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植(种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4.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

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3、我国古代文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请你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不汲汲于富贵”这一意思的句子。

4、你最欣赏莲花的哪一种品格,说说理由。

5、写菊花和牡丹有何用意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7、《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8、文中两个“独”字都 ,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 。

9、文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谦、德声远播的句子是哪句

写一句类似的名言警句。

10、“噫”的作用是什么

11、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再举一例并简述其内涵。

1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4、概括莲花的品质。

15、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16、按原文填句子。

①写莲花高洁的句子:②写莲花质朴的句子:③写莲花正直的句子:④文章写生长环境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⑤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⑥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今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

):⑦象征君子美好姿质的句子:⑧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莲的品质(中心句)

17、文中成语:18、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3、我国古代文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请你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不汲汲于富贵”这一意思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你最欣赏莲花的哪一种品格,说说理由。

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

因为这句不仅写出了莲的高贵品质,在恶劣环境中能洁身自好,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5、写菊花和牡丹有何用意

用菊花从正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

用牡丹从反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

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意是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

7、《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质朴、正直、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志洁行廉端庄、不轻侮;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8、文中两个“独”字都表现了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 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9、文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谦、德声远播的句子是哪句

写一句类似的名言警句。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10、“噫”的作用是什么

“噫”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

一叹爱菊者“鲜”,“鲜”不仅有“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11、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

①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③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多一些高尚之举。

这样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关“君子”的名言警句,再举一例并简述其内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此句讲的是为人态度或个人修养)1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14、概括莲花的品质。

高洁、质朴、正直、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志洁行廉端庄、不轻侮。

15、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16、按原文填句子。

①写莲花高洁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②写莲花质朴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③写莲花正直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文章写生长环境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⑥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今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象征君子美好姿质的句子。

爱莲说的练习题及答案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 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参考资料: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