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诗歌看古代交通工具”文章 急急急急
《在里旅行》作者: 在古代中国,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像郦道元那种写散文的比较少见。
农民一般被固定在土地上,很少有机会出门,除非服役或迫于天灾人祸。
商人较多旅行,但他们是社会边缘被认为不入流。
旅行产业主要靠政府买单。
由于选拔高度,官员大都是兼职诗人,旅行中不免猛干第二职业。
同时,总有批量诗人出于上进心而踏上旅途。
因此说,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
相当高比例的古诗实际人是游记。
本文想谈谈诗人作为旅客的特点,比较散漫,想到哪儿算哪儿。
诗人骑驴 驴是诗人最佳旅行工具,像骑马,“一日看尽长安花”,比较俗。
陆游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酷毙
人仗驴势。
贾岛骑驴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
那壁厢在喝:找死呢
贾岛说,非也非也,我这儿正“推敲”呢。
韩愈心想,咱文起八代之衰,你这笨鸟算是撞对人了,我看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爽。
驴子曰:瞧,撞出了成语,乖乖。
提速 古代旅行,突出一个慢字。
清朝算是效率甚高,八百里加急,一封电报从北京特快违背到广州,也得好几十天,而且驿马倒毙于途不知凡几。
李白相当于铁道部长,说,提速吧,于是“十张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一向看不起杜甫做诗的苦哈哈,但老杜的马拉松也不含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个字跑掉一两千里路。
当然,老杜后来跑到一半就掉头南正职,到死也没着洛阳的影儿。
最狠的韩愈。
“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不过提速这事儿不能抬杠,花木兰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呢。
俄罗斯方块和期权 李贺在路上,想到好诗句,就随手写下来,扔进一个专用口袋,回家取出来再往一块儿拼,有点像在游戏机上玩俄罗斯方块。
打仗的迷信锦囊妙计,写诗的迷信锦囊妙句。
按金融术语,这叫期权,诗人在旅途中仓促难以成篇,就先把期权拿到手再说,买个踏实。
李贺也正因为这个习惯,所以好句子有的是,但好诗相对少得多。
毛主席作诗的时候,特别喜欢向他“借钱”。
你“一唱雄鸡天下白”,像“天若有情天亦老”。
环形跑道 顾炎武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那么些年,看来杜牧也没闲着,但总是围着扬州城跑圈儿。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结果路没少跑,读书却多半稀松,“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检讨书上也说自己没干有益国家有益人民的正事儿。
当然也有话可说:朝廷里乱糟糟的,咱才不蹚那浑水。
环形跑道上的诗人,大都苦闷。
杜甫说“北极朝廷终不改”,可那段时间也正是他最苦闷的时候,虽然在围着皇帝转,但顶多是颗冥王星,远了去了。
还有文天祥,转战抗元的岁月,作诗说自己的心就像指南针,永远向着朝廷,真是比黄连还苦。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 王维和岑参差不多是同时代人,当时好多人都想去西域立功。
王维送别这样一位时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岑参则在把朋友往回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
盛唐生活的幸福,在于社会的多元化,你可以在辋川别墅吟风弄月,也可以去西域大漠求取功名,没有告诉你必须怎么着,才能怎么着,否则别后悔你将来怎么着,等等。
人小诗不大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被贬到广东,后蒙召回,渡汉江时写了这首诗。
宋之问是靠写诗逗武则天开心挣面包的,总之有点“小”。
这首诗情真意切,但还是不免有点“小”。
同是被贬召回,刘禹锡则说:“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爽。
人小,诗也大不起来,走得再远也大不起来。
最好的诗是让人发呆 最好的诗不是让人立刻有所感悟,而是让人发呆。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每读一遍,就发一遍呆。
发了半天呆,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那是深切的感伤,是我所不能体会的,只能发呆。
为了不继续发呆,只好不读。
可忍不住又想读。
如果什么东西可以上瘾的话,发呆应该是一种。
如果我是诗中那位旅人,我怎么受得了。
盲流大军 觉得自己成了,但还没有官做,就得出门上游历天下,结交朋友,当然主要是结交做官的朋友,按客气的说法,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是谓壮游。
这种游历在唐朝的时候蔚然成风,简直可以组成一支盲流大军,李、杜都曾亲历其盛,传下诗篇。
一面自标高格,一面又投门上书:“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不要因为他是李白就不敢说他矫情。
我最关心的是这支盲流大军的经济来源。
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遇到的外校的盲流诗人以交流诗歌为名蹭吃蹭住。
这样说可能太损了,里边也还有几个真诗人。
糟蹋山水 据说诗人里以乾隆皇帝产量最高,大概也是因为他游的地方最多。
诗产量和旅行路线长短基本上呈正比关系。
难得乾隆何时何地几乎从来没有卡壳的时候,就苦了那些山水名胜,好好的衣服招谁惹谁了,硬往上贴补丁。
再加上那笔软骨病般的书法,遂成一浩劫。
其实,走的路越多,写的诗越多,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对。
顾炎武走的路也相当不少,但写诗少,净忙着记笔记了,此处可屯一营人马,彼处可以埋伏,全是恢复之计。
可见,关键是要有闲。
无所事事,那就写诗吧。
这么写下来,诗当然要完蛋。
乱炖 一帮扬州人联句,末了轮到某盐商,必须用“红”字作结。
盐商情急之下随口诌出“柳絮飞来片片红”。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见他下不了救场,说这位董事长其实与古人暗合,诗应该是这们的:“甘四桥边甘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岛,柳絮飞来片片红。
”众人都赞好一首怀古绝句。
东北菜里有一道“乱炖”,就是这个味道。
诗人旅行到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总不免要怀怀古,多半带有乱炖的味道,难怪有诗人讽刺说:“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在一个缺乏历史哲学的国度里,最高明的也就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描写武汉的诗句
描写武汉的有许多,下面家列举一下:《船至武[原] (五律)九省通衢会,中南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高厦岸边逼,长桥江面横;争先为改革,商贸更峥嵘。
《古琴台》[原] (七绝)高山流水古琴台,一曲知音动地哀;初遇却成生死别,抛残玉轸绝琴骸。
《游归元寺》[原] (五律)水碧翠微秀,花繁松柏森;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绝妙两经佛,神奇五百尊;汉西第一境,楚国佛丛林。
《登黄鹤楼》[原] (五律)依稀闻鹤唳,楼上觅仙踪;翘首眺江汉,低头见彩虹;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渺渺千帆尽,滔滔碧浪东。
《游东湖》[原](七律)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
《拜屈原像》[原] (七律)乐平里上啸声湮,漫步沅湘热泪潸;万古悲歌汩水怨,千年祈祷屈平冤;披坚夜行星当烛,仗剑晨游云作骖;一曲离骚唱永昼,九天之上彩螭翻。
《拜行吟阁》[原] (五绝)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
《别江城》[原] (五绝)西辞黄鹤去,不尽古今愁;夕照孤舟远,滔滔碧水流。
《游蕲春古城》[原](七律)吴头楚尾雨湖滨,不息人流拜时珍;玄妙观前赞济世,昭皇寺里谒僧身;卅年涉险成医著,万代施恩感药神;人杰彬彬教授县,东风拂拂又逢春。
《东坡赤壁》[原] (七律)汉川门北彤崖峭,豪放苏公逐浪东;两赋奇文传永世,一词名句遗寰中;古今往事浪中去,风月秋怀杯内踪;不是周郎挥扇处,更胜烈焰照苍穹。
《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