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雪景的句子有什么

描写雪景的句子有什么

时间:2013-12-29 15:47

一,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说说看,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岳阳楼记》文章中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

文中写景的句子很精彩,景物特点如下:1、“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有气势。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描写雪景的句子

1.只有雪才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纯洁。

  2.雪下得那么深,下的那么认真

  3.一场雪下不尽冬天的冷漠。

  4.那年,我们一起看雪的时候,你对我说过爱。

  5.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倒印出我克在雪中的伤痕  6.因为你,我懂得了成长,可你,依旧是我的伤。

  7.一场雪下不尽冬天的冷漠朝如青丝暮成雪  8.雪,温暖了整个冬天。

  9.今天,我用雪化心刻下你的名字。

今世,我的心已刻满你的名字。

  10.肮脏的心灵,被洁白的雪覆盖住了  11.忽然下的一场雪,飘得那么纯洁,将我埋葬在你的世界,冰封了我爱的期限,却让痛,成为永远。

  12.雪掩盖了世界的荒芜,却掩饰不住自己的苍白冰冷。

  13.踩在覆盖白雪的草地上,“喳,喳。

”的声音像是谁疼痛的哀叫。

  14.我探出头,看见窗外那纯洁的雪花飘落,又是一场轮回的结束,一切又回到远点,开始……  15.纯洁的雪,终究是白了我的整个世界。

  16.我想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能跟心爱的人一起看场雪。

  17.雪那么大、是不是上天白了头。

  18.你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会陪我、如今你在哪里

你的身边又是谁

  19.想你的时候、就像雪一样落在身上、从未离开过  20.雪伴随忧愁散落一地,雪化了,那心中的羁绊呢  21.一场雪飘的那么纯洁将我埋葬在你的世界陷入你善变的谎言我的爱已被搁浅。

  22.下雪了,多想和你一起雪中漫步,一个不小心就白了头  23.雪中看心,心灰意冷。

一切都是白色的,一切只为你。

慢慢看雪,等待,  24.长街吻过千堆雪,你却未看我一眼  25.“真正的爱情不在于你知道他(她)有多好才要在一起;而是明知道他(她)有太多的不好还是不愿离开。

”  26.再冰凉的雪也是会融化的,我相信你也会融化的。

  27.下雪了,那个你你那边是否也在下着雪,你在雪中是否收到了我对你的思念

  28.知道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吗

因为它忘记了原来的颜色。

  29.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

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

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

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

  30.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31.一场雪,有多少心里想着希望有人可以陪她看雪。

  32.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场雪,与去年一样都是那么的美,只是耳边少了你的耳语。

身边少了你的身影。

  33.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34.走过枫叶林,飘落的枫叶似雪般纷飞,而我终是以一人结束。

  35.雪停了,心凉了,结束了。

  36.劲风如刀雪似剑,夜漫长路人稀现。

口吐白练眸坠雪,离乡心牵家中寒。

  37.下雪了真的下雪了呵呵好冷的天好美的雪好痛的心  38.风伤秋落孤寂雪起还是我。

  39.每个人,都有命运赋予自己要走的路。

这条路有时候宽阔,有时候狭窄。

不过,只要平心静气,满怀希望地走下去,必然有一条路为你敞开。

  40.你尝过雪的味道么,凉凉的,一下子就能透到心里。

  41.雪下了你不在,回忆都变空白,爱被覆盖以后,幸福还要多久,才找到有人收留  42.纯洁的雪,洗濯了肮脏的世界,邂逅的只是安静的大地。

  43.雪舞思念起

  44.以前常想:都说“七年之痒”,那第六年呢

现在我知道,第六年的时候,我们在猜测第七年时会不会“痒”。

  45.夜空雪花飘,落地人心颤。

你既已无情,我又和来悔。

情殇已了然,此地雪依旧。

  46.飘落的雪,带着思念的伤  47.世界上没有不融化的雪,也没有永远不变的爱情~人心都是会变的  48.十一月末的雪,惨白的一败涂地。

  49.“金钱是个颇有神力的照妖镜,小人、伪君子在它面前皆原形毕露;爱情是个手法高超的化妆师,爱人、年轻人受它影响都容光焕发。

”  50.一场雪落不尽冬天的冷漠。

雪很美,但很凉,凉到心底。

  51.如果有一个属于我命中注定的人的话,真希望那个人就是你。

因为再也没有人比我更喜欢你了,只希望你能看穿这一点。

  52.雪落了,草黄了,树枯了,你走了  53.原来我认为,雪是最纯的。

然而那都是表面,雪化了,终究是一摊污水。

就像人。

  54.大风从北吹向雪的边界我是卧在你背上永恒的苍凉。

  55.那年冬天的雪,渗透了谁的心、

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阅读答案

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3分)激愤恼恨→ → → 20.选文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分)2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22.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3分)23.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3分)《雪一化就有路了》阅读答案19.(3分)胆怯怀疑 怀疑动摇 平静释然20.(3分)这里是指搬弄是非、给|“我”造成心灵伤害的人,但也是可以原谅的人。

21.(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22.示例一:夜深了,大雪慢慢地停了下来。

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

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示例二:雪慢慢地小了,雪片儿像春天的落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

23.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充满阳光的心灵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描写雪的伤感句子大全

1、定:左右 一:全 强:尽力 客:客居2、一个“绝”字,写出了雪后西湖的静寂、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3、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4、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5、“痴”包含了对痴的赞赏、说明作者痴于山水之乐的闲情雅致、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意境6、“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随世俗的闲情雅致、高洁的情怀----------------------------------------------------------------------------------------------------望采纳.

湖心亭看雪优秀教案

一、导入 今天很高兴家见面。

作为见面礼大家一,礼轻情意重。

老师念几句,学们认真听:“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像。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谁能知道这是写什么的

答,雪。

对,这是的《沁园春.长沙》 那么谁能说说,写雪景的还有什么诗句

答,a,b,c. (此时大概用去三分钟) 那么你们看到过雪了吗

请你说说你心中的雪景

如果老师和你们去看咱们向往的雪景,会是怎样的心情

答,心中的雪景美丽,纯洁,一片银色的世界,心情愉悦兴奋。

教师总结,正因为我们很期待,心情很高兴,所以眼里,心里的雪景一定非常美丽。

(此时用时三分钟左右) 大家都说了自己的雪景,那么,我们再一同去认识另外一位朋友,看看他眼里,心里的雪景是怎样的? 他就是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此处可问,谁能简单介绍他

如果没有,你就接着说,他是一位有着和周敦颐一样情志的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感叹世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啊。

这位大家曾被清政府请出做官,但他拒绝,隐居到山野中度玩余生。

(板书旁边:明末清初)从他的选择中,同学们看到了他什么个性

不屈。

(板书旁边:不随流俗,孤傲),这样个性情志的人,和我们所看到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

好的,大家可能有点迫不及待要去认识他了二、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小声的读一遍,再结合课下注释,认准生字词,并找出你不懂的词句,用笔做好标记。

1、好了吗

那么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能力,集体读一遍。

注意一定要读准字词,把握节奏。

(此处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老师纠正,并且范读一段。

(1分钟)再让学生读(3分钟)教师点评,不错。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张岱描写雪景的句子。

(板书 :景)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句话怎么翻译,谁会

答,..。

教师反问,这句中的难解的字词是哪个

绝。

(板书:绝:消失。

俱:都。

)那么这句话就好翻译了,直译出来就是:“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湖中的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此时2分钟)教师问:作者是从感官的什么角度来写雪

答,听觉,视觉。

这句写出了作者去看雪的环境。

接着问:用些词来说说这个雪景的特点。

答abc。

教师板书:空阔,冷寂 2、那文中还有没有描写雪景的句子

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师说,我们一句一句看。

谁能来翻译雾凇这句

学生答。

(如果沉默,可以补充说,结合课下注释)(仍然像解释上面那句一样,先问疑难字词是什么,然后板书出来,再完整的给学生说一遍。

)(板书:一:全)那么下面这句的翻译可有点难度了,看谁能来挑战。

答...。

教师评,恩,准确,或不够准确。

请问大家这句的疑难在哪里

可能不会说,老师问,一痕中的痕怎么解释

那一点

两三粒

接着说,作者什么时候去看的雪景

文中有提到吗

学生答是日更定。

教师问:怎么解释

(是:这。

更定课下注释有,就不写了)哦,作者是凌晨去看雪,天色还有些暗,所以所看到的雪景朦胧的,而且作者看到的这些景物时,他的立足点在近处还是远处

对,远处,而且非常远,连湖心亭也只有黑点那么大小。

人影就像米粒般大小了。

(那么这句话得翻译请同学们要记清楚了,....。

在提到如何解释一痕的时候,可以问(痕,点,芥,学生找个量词来替换,条,座,叶)然后再问,怎么一座湖心亭就只有一个点了呢

长堤有一条痕迹

然后再说看的时间和立足点 此处大概5分钟。

这三处得雪景请同学来读读,并且划分这两句的节奏,老师纠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注意思考,用什么词概括他的特点。

(1分钟)板书 凄清 冷寂 空阔 肃杀然后问,作者有用华丽的辞藻吗

那么寥寥数笔,刻画出的景用的什么方法

有同学知道嘛

(如果不知道,提醒看课后练习一的提示)板书:白描 教师再补充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和小,动与静,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现在总共20分钟左右。

我们眼中,心中的雪景都是美丽的,作者怎么眼中的雪景却别有意境呢

他是带着怎样的情绪去看雪景的

(板书:情)同学们从文章中找找,(有的可能找到后面去了,你就提醒那是他看到雪景后的心情,要找去时的) 独,孤独,(板书:孤独,孤寂)怎么不叫【朋友

无知音,明末清初,不愿降服清的统治。

而且,我们刚才也提到,他去看雪景的时间,是凌晨,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

万籁俱寂的严冬的早上,怎么样出门的

(翻译句子。

)对。

出门还要带上暖炉,分明是不适合出门的时候,他偏要出门,可见他做事的风格

答...。

(板书 不随流俗)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

孤独的心是多么的伤感。

也正是有着这种情绪他眼中的景才比我们同学们眼中的雪景多了许多冷寂和凄清,情中寓景,景中含情,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借景抒情。

板书补充出借和抒) 作者躲避俗世的心是多么强烈啊,不随流俗的方式,常人恐怕难以理解。

请同学们把第一段再读一遍,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

分组读。

此处大概5分钟。

此时可能才用35钟左右。

剩下的时间请同学们也尝试着用文字表达你心中的雪景和你的心情,实践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要求100字左右。

一会请同学起来读你的作品。

课堂小结:今天 时间把握离下课还有3分钟左右,布置作业:1.复习第一段的字词句。

2.思考:作者孤寂的心,不随流俗的行为,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吗

三、课堂小结:借大自然来舒展自己的内心,自古以来就没间断过。

当现实不和心意,或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他们就宁愿把自己融入到山山水水中,寄情于他们,来寻找心灵的依托。

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雪景的句子:描写雪景的句子有哪些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课练及单元测试三 七 饮 酒 江苏滨海县第三中学 韩松 陆可爱 一、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 1、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 3、心远地自偏 4、飞鸟相与还 5、此中有真意 6、欲辨已忘言 二、填充题 1、陶渊明:名 世称 ,是 时期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流传最广的是描绘淳朴宁静的农村景色和歌咏村居生活的 诗,诗风为 。

2、对“问君何能尔”做出富有哲理底蕴回答的一句诗是 。

3、“ ”两句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心远地自偏”的刻意阐发,而极精确地表现诗人超然冥邀,神逸方外的悠闲之情全体现在一个“ ”字。

4、把流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高潮,主观心境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丝丝入扣,浑然一体的诗句是 。

而对他所歌颂的田园生活作总结,又充满哲理的诗句是 。

三、分别选择下列各组中不正确的一项 1、( ) A、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陶渊明早年即弃官归隐,躬耕终生。

C、《饮酒》是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共二十首,课本中选的是其中第五首。

D、东晋的黑暗社会现实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和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2、( ) A、《饮酒·结庐在人境》写诗人远离世俗,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表现了诗 人对黑暗政治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B、本诗将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

C、本诗最大的特点语言平淡,不加雕饰,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D、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理解是:这里有人生的真义,想要 辨别却忘记了说话。

四、语文课上老师批评不认真听讲的小明时说:“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你却开小差,这与整体气氛很不协调,你的心思在哪里

”小刚插话说:“这真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小刚引用得很不得体。

请你设计一个语境,使小刚引用的这句诗能恰到好处。

(50字左右)五、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完成题目 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①荒草:杂草 ②荷:扛 ③草木长:草木丛生 ④愿无违: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所表达的意思同《饮酒》中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

2、解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表现出了物我融为一体的意境,请说出选诗中也有此意境的一句4、选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 ( ) A、本诗叙述了诗人的躬耕生活。

B、诗中叙事、抒情、议论达到有机的统一。

C、“悠然见南山”和“种豆南山下”两句中的南山指的是不同地方。

D、选诗语言平淡,明白如话,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三 八 春 望 一、填充题 1、杜甫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他的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

” 2、“春望”作题的意思即 “烽火”即 。

如成语 中“烽火”即此意。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国破山河在 2、城春草木深 3、家书抵万金 4、浑欲不胜簪 三、选择题 1、选择下列关于《春望》一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该诗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乱的极端沉痛的思想感情。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两句诗就把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和盘托出。

D、全诗都统在“望”字中。

四、阅读《春望》完成题目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城春草木深”中“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写出了满目凄然的景象。

B、写出了春天到来一眼望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C、草木葱茏令人向往,表现诗人的欣喜之情。

D、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无限留恋之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颔联表现诗人在现实基础上的幻想,花和鸟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思想。

B、颈联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其道出了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心声,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C、诗人虽自身安宁,但想到边疆的战士,举目四望、睹物伤怀、对花溅泪、闻鸟惊心。

D、“白头搔更短”描写了诗人已近暮年的情景。

3、诗的前两联中“山河”、“草木”、“花”、“鸟”四景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请你以这四物为对象,作一段景物描写。

(150字左右)五、阅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诗后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诗的内容看,该诗同《春望》相同都表现诗人忧国伤乱的感情。

B、从表现手法看,该诗叙事、抒情相结合。

C、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

D、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2、比较《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和该诗中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说说各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根据古诗朗读的节奏,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 A、初\\\/闻涕泪\\\/满衣裳 B、漫卷\\\/诗书\\\/喜欲狂 C、白日放歌\\\/须纵酒 D、便\\\/下襄阳\\\/向\\\/洛阳三 九 卖 炭 翁 一、填充题 1、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号 他的诗歌语言特点 。

2、该诗是白居易《 》组诗中的一首,描写了 , 旨在揭露 。

诗题下原有 一句,点明了本诗的主旨。

二、下面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诗人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面色,鬓发、手指,勾勒出一个历尽辛劳,备尝艰苦的烧炭老汉的形象。

B、“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句理解为:卖炭换钱作什么

为的是身上的衣裳口中的馍。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句中“泥中歇”反映了卖炭翁心力交瘁、疲于奔命到了歇不择地的地步了。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可见宫使并没有掠夺,只是换取。

三、阅读《卖炭翁》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有“\\\/\\\/”划分选文的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薪 鬓 辗 辙 3、分析第四句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4、我国古代诗歌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很多,试举一两例 四、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完成后面习题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以 为喻,抒发了 之情。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一联在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并为这一联重新设计一段语境。

(100字左右)3、诗中“离离”、“萋萋”、“荣”在诗中都表示茂盛的样子。

请你用其中任意两个词写一段话。

(50字左右)四 O 泊 秦 淮一、填充题 1、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同 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2、这一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所作,被誉为唐人 中的精品。

3、“后庭花”即 简称,后被世人视为 。

二、简答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为全诗创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诗中字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几层含义

三、请你根据“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作一段景色描写。

(不超过100字)四、阅读理解 江 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全诗由两幅不同色调的画面组成,第一句为第一幅画面,描写了江南的 景色,后句为第二幅画面,描写江南 景色。

2、诗中体现江南春光特色的词语有 、 、 、 ,另外,诗人还通过虚写的 景同实写的 景,相互映衬使景物有立体感。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泊秦淮》中 一句表达了相同的意境。

四 一 过零丁洋一、给加点字注音 1、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 A、“辛苦遭逢起一经”——所有经历的辛苦遭遇都起因于一次经历。

B、“干戈寥落四周星”——在兵荒马乱的战斗中整整过了四周年。

C、“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

D、“惶恐滩头说惶恐”——昔日曾在惶恐滩头述说惶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文天祥是南宋文学家,《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此诗以示他弃暗投明的志向。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C、作者在这首诗中将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D、诗中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两个具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这里巧妙相对,其目的是表现诗人的才华。

三、我国古代诗歌中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诗句很多,请举一二例四、本诗中以形象比喻说明国家和个人的遭遇,巧妙运用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四 二 如 梦 令 一、填充题 1、李清照号 是南宋时期 派代表词人,如梦令是 名。

2、《如梦令》追叙了作者一次酒醉划船回家,误入荷塘的情景,以“ ”统领全词。

二、选择题 1、从描写的景色可以判断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 A、早春 B、初夏 C、深秋 D、隆冬 2、下列哪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作者天真的情趣和急切的心情

( ) A、沉醉不知归路 B、兴尽晚回舟 C、误入藕花深处 D、争渡,争渡 3、下列关于这首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按“晚归à沉醉à误入à争渡à惊鸟”的顺序来构思的。

B、通过追记一次有趣的游赏,表现作者活泼率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C、作者抓住一时一事,用白描手法,融情于景。

D、“兴尽晚回舟”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三、阅读下列一首词,完成题目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1、填空 这首词以 为词牌,词中 一句可以看出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在相同的心态下创作的。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属于词中的短调。

B、本篇抒写作者惜花的心情。

C、“绿肥红瘦”生动地描绘出盛夏雨后景色的变化。

D、全词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观察的细致。

单 元 检 测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8’1-8题每题2’)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车马喧(xuā n) 悠然(yōu) 称敕(chì) 斜晖(huī) B、不胜簪(zā n) 叱牛(c hì) 红绡( x iào) 停泊(bó) C、寥落(l iáo) 冰辙(zé) 轧路(yà) 两鬓(bī n) D、东篱(lí) 分辨(b iàn) 烽火(fōn g) 搔挠(sháo) 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结庐在人境(房屋) 而无车马喧(喧扰) B、国破山河在(国家) 白头搔更短(挠) C、卖炭得钱何所营(经营)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D、辛苦遭逢起一经(一部经书) 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 3、下列作品从体裁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饮酒·结庐在人境》 B、《春望》 C、《卖炭翁》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下列关于诗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代是我国诗歌的繁荣时期,从诗歌反映的内容看,主要可以分为边塞诗和田园诗。

B、词在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

C、唐代盛行的格律诗属于古体诗,它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规定。

D、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如梦令》属于小令。

5、下列对作品、作者及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陶渊明—东晋 B、《卖炭翁》—白居易—唐 C、《泊秦淮》—杜牧—宋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 6、下列对诗词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结庐在人境》写诗人远离世俗,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

B、细细品味《春望》,可见诗人忧国忧家的沉痛感情。

C、《泊秦淮》中“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陈后主创作的这一名曲的赏识。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文笔清新淡雅,融情于景,写得活泼而富有情趣。

7、下列诗句同原文不一致的是 (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坪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8、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 hǐ 高气扬 精神 t uí 靡 9、(14’)名句填空 (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3)烽火连三月, 。

(《春望》) (4)白日放歌须纵酒, 。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在天愿作比翼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6)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7)古代诗词中描写春的诗句很多,请举两例。

10、(10’)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同 齐名,时称小“李杜”, 和 则也被称为“李杜”。

(2)《卖炭翁》从表达方式看属于 诗,诗题下原有小序 。

诗中 , 一句最能反映卖炭翁被生活所迫困苦不堪的境况。

(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争渡”的人舟、惊飞的“ ”构成了一个情趣横生的美妙境界。

(4)“烽火”在古代常指代战争,如成语 就形容战火到处燃烧。

11、(2’)根据“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诗所表现的意境作一段景色描写。

50个字左右12、(2’)下面是首绝句的诗句,顺序已被打乱,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 ) ( ) ( ) A、野旷天低树 B、移舟泊烟渚 C、日暮客愁新 D、江清月近人 13、(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名句描绘了祖国的山川秀美,而如今,环境正日益受到破坏,请以“水”“野生动物”“森林”“土地”为对象各拟一则环保为话题的公益广告词,每则不超过15个字。

水: 野生动物: 森林: 土地: 14、(2’)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从你熟悉的唐诗中举出两例。

二、阅读理解 (一) (12’)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重逢。

15、这三首词以“ ”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的总忆,那么第二首就开始转入对 的回忆。

第一首重在写景,第二首也以写景为主,而第三首主要写 。

16、第一首词含蕴的点出“忆”的主题的词句是“ ”,为人所传诵的名句是“ , ”。

17、第二首词中点出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色是什么

答: 。

18、第二首词中与“早晚复相逢”相照应的语句是什么

答: 。

19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二)(10’) 论诗五绝(之一)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20、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新鲜: (2)风骚: 21、“才人”在诗中指什么人

答: 22、与“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意相应的字哪一个

答: 23、诗人否定李杜诗篇的目的是什么

三、作文(30’) 你热爱生活吗

你关注生活吗

生活是个大课堂。

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请你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活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以内。

第七单元 《饮 酒》 一、1、喧扰2、如此,这样 3、僻静 4、结伴 5、人生的真义 6、辨别 二、1、潜 靖节先生东晋 田园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2、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1、B 2、D 四、略 五、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隐 2、早晨起来清除田间杂草,晚上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夕露浴我衣。

4、C 《春 望》 一、1、现实 子美 诗史2、在春天远望 战火 烽火连天 二、1、国都 2、茂盛 3、家信 4、简直 三、D 四、1、A 2、B 3、略 五、1、A 2、略 3、B 《卖 炭 翁》 一、1、乐天 香山居土 平易通俗,明白晓畅2 、《新乐府》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宫市”掠夺的本质 苦宫市也 二、1、D 三1、第一层(1、2句)写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第二层(3、4句)揭示卖炭翁的矛盾心理 第三层(5、6句)写卖炭翁运炭上市的经过 2 、xī n bìn n iǎ n z hé 3 、揭示了卖炭翁矛盾反常的心理,是为了进一步表现他的生活已陷入了绝境。

4、略 四、1、草 送别 2、显示了友情的真挚久长,贴切生动,且蕴含哲理,耐人寻味。

3、略 《泊 秦 淮》 一、1、李商隐 2、绝句 3、玉树后庭花 亡国之音 二、1、为全诗创造了柔和幽静而又迷蒙冷寂的气氛 2、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之亡 二是揭露座中那些欣赏亡国之音的达宫显贵腐朽堕落,视国家命运不顾 三是让人们从陈代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三、略 四、1、江南春光明媚 江南春雨绵绵 2、莺啼 绿映红 酒旗 烟雨 远 近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二、1、A 2、B 三、略 四、以形象比喻说明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是第二联,巧妙地利用地名描写自己忧虑不安心情的是第三联,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真切,感情深沉,蕴涵丰富 《过零丁洋》 一、 1、 l i á o 2、 x ù 二 、1、A 2、B 三 、略 四、略 《如 梦 令》 一、1、易安居土 婉约 词牌 2、常记 二、1、B 2、D 3、A 三、1、如梦令 浓睡不消残酒 2、C 单元检测 一、1、A 2、B 3、D 4、C 5、C 6、C 7、B 8、趾 颓 9、略 10、(1)李商隐 李白 杜甫 (2)叙事 苦宫市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4)烽火连天 11、略 12、BCAD 13、略 14、略 15、忆 对具体事物的回忆 人16、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7、月中桂子和潮头 18、何日更重游 19、对江南生活、美景的留恋和向往,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 20、(1)希罕(2)原指《诗经》《离骚》此处泛指诗歌 21、各时代的文坛领袖 22、代 23、突出诗人不迷信古人,要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的新诗,领时代风骚的观点。

三、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