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人物变化的,渐渐的
写出好段落语句要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写作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作者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1.字词训练。
学习掌握大量字词。
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2.句子训练。
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
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说写一句话。
3.段的训练。
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 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
以此认识客观事 物的发生、发展规律。
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 段的内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
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4.篇章训练。
篇是由段组成的。
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 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开头与结尾、过渡 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
5.生活现场训练。
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文章知识与写作的方法。
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句子
描写人物心理的好句好段1、他不觉得悲,但心中又不知是什么滋味,然而他忽而明白了:他现在心里早就麻木了
他嚼着口中的菜,却觉得那菜似是泥做的,但要真是泥做的,也应该有些泥滋味吧。
2、心里十分紧张,很担心爸爸回来骂我,一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我就感到害怕,真希望我能逃过这一劫。
3、今天下午,外婆拎着一只鼓鼓的提包 兴冲冲地来了。
奇怪,今天外婆为啥这么高兴
我很不明白。
再把外婆上下打量一番,觉得外婆变样了,平时外婆的衣着打扮一直很马虎,可今天,外婆穿上干净的 新衣服,头发也梳得格外整齐,还没说话,眼睛就乐得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好像消失了很多。
外婆一边喘着气,一边兴奋地用手拍打着前胸,显然,她一路 上是跑来的。
4、由于心里害怕,我埋着头快步向前走着。
走着走着,想起电影里敲梆老头受害的情景,呀
那夜不也和今天一样黑吗
坏人的身影和使人害怕的凶器一件件在我脑海闪过。
我控制自己不要想这些,可脑子不听话,又想起《聊斋》中的鬼……我的心“怦怦”地猛跳。
用“渐渐地”造一个关于人物活动的句子
渐渐地,眼泪禁不住地流下来,看着相册,俺想妈妈了。
跪求莫言的《丑兵》的相关阅读题及答案
朋友,新年快乐。
试题:12.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
(3分) 13.用简洁的词语梳理“我”对丑兵的态度变化过程。
(3分) 14.选文对与丑兵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分) 15.选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找出相应的依据,并说一说采用这种记叙顺序的好处。
(3分) 16.阅读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人物,将“我”或者是“小豆子”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3分) 17.选文画粗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8.品析下面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他一把攥住了我的手,使劲地摇着,一边笑,一边流眼泪。
19.你认为文章中的丑兵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案: 13.厌恶(讨厌)、愧疚、怀念(赞扬、感动) 14.先抑后扬。
15.顺叙,“不久,春节到了”、“打这件事之后”、“有一天中午”、“这件事很快让连里知道了”、“那次晚会之后”等;使文章层次清晰、 16.符合愧疚、自责的内容即可,用第一人称。
17.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丑兵遭到了大家的嘲笑之后的伤心、难过的心理。
18.“攥”是仅仅抓住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丑兵想上前线的愿望得以实现时的激动的心理。
19.淳朴(憨厚)、为人热情、做事认真、爱国。
<唯一的听众> 练习题 3,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1)我想定拉的非常好…… 答人发现我缺乏自信心,出于对青年人的爱谎称自己耳聋,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继续拉琴的勇气并让我打消顾虑。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 答:因为我没有把她是聋子的事放在心上,而且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说明我们彼此都是用心在交谈的,所以我渐渐淡忘了她是个聋子。
(3)她慈祥的眼神…… 答:因为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和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老人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的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新教材】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09那个星期天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09那个星期天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挨:①遭受,忍受;②困难地度过(时光);③拖延。
(1)这段时光不好挨。
()(2)他舍不得离开这里,挨到第二天才出发。
()(3)他的心里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用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代替句中的加点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2)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
()(3)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4)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二、课内句子解析。
1.①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
②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第①句体现了“我”________的心情,第②句表现了“我”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都是借助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这句话中对_______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交代一天的结束,主要是表现作者________的心情。
“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_________,“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____________,“我”的内心________。
“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____________之中。
三、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
渐渐用来造句(写人的)
用渐渐造句写人物活动例一:经过思想教育,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太可耻了,太不应该了。
渐渐造句写人物活动例二:小明渐渐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是太不懂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