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设计师很努力”的唯美句子
1、一切随心,有心去感悟空间。
2、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创意源于文化,创意源于自己。
3、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悠闲自在的情境。
4、设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设计是一种追求品味的生活概念5、让灵感自由释放,创造一个心灵渴望的空间6、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7、设计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一种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方式。
8、设计就是空间、色彩、设计回归本位。
9、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10、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平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11、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12、形式追随功能13、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14、一切设计由概念出发,围绕功能进行细节设计。
求一些豪迈壮阔的经典诗句
骑马倚斜桥满袖招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底风大道望不遮时系写醉流霞。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鹦鹉洲头浪淘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成语与儒家文化
成语对儒家文化的体现 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体现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品德修养,和处事原则方面的成语典故,比比皆是。
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子路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成人”,孔子说:“在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在逆境面前,也不忘自己平日的诺言,这是最起码的成人标准了”;“见贤思齐”(《论语.里仁》),指遇到比自己贤能的人不应嫉妒,要学习对方的美德,使自己改进向善,成为贤能的人;“过化存神”(《论语.学而》),意为君子所经过的地方,人们都会受到他的感化,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
“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指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指正大刚直的精神,孟子说: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此外,还有“见义勇为”、“博施济众”、“与人为善”、“择善而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求语文小说阅读所有答题模版
小说 考点一:人物形象 ① ※常见题 1结合全文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答: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1、 从内容上: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描写 2、 从表达形式上: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对比,衬托 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2、 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3、 分析作者写人物的方式 4、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PS:1、首先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考虑人物与故事的真实性的关系 ②考虑人物与故事情节、其他人物、主题的关系 考点二:情节结构 ① ※常见题型: 1、 情节的作用 2、 情节的概括 ② 情节运行模式 1、 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 摇摆:一波三折(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③ 情节设计的技巧 节奏,巧合,串联,并联,突转,悬念 ④ 情节的作用 1、 对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使主题由隐而显 2、 对人物塑造:发展或表现了人物性格,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3、 对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线索,伏笔,照应前文,设置悬念,使情节波澜 考点三:环境描写 ① ※常见题型: 1、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② 景物描写的方法 1、 描写角度:视(远近,上下,高低),听,嗅,触觉 2、 手法: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象征,修辞 ③ 场景的作用 1、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季节)(前段) 2、 渲染气氛 奠定情感基调 3、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前中段) 4、 暗示升华主题(最后段) 5、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 6、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考点四:小说主题 ①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②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设置了悬念 2、 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 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 概括主题术语 1、 歌颂、赞扬、张扬了什么 2、 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 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 表达了什么情感 6、 答题套话: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鞭挞…)….. 考点五:艺术手法 ① ※常见题型: 1、 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 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② 鉴赏技巧 1、 表达方式 ⑴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⑵叙述顺序的安排 顺序,倒叙(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做铺垫照应,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内容丰富),补叙,平叙(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⑶描写的特点 白描:以小见大 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 表现手法 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 3、 结构安排 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