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消防员的诗句
一身是胆擒炎帝众志成城斗祝融 防患于未燃火一半水一半,热一半冷一半,这是我的工作!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方便了一半,睡觉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是我的生活!训练场一半,火场一半,生一半死一半,这是一名消防员的风采。
没有高薪,没有厚禄,也没有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但有人民赞美我,有祖国召唤我,有高山为我呐喊鼓舞,有长江为我骄傲欢呼。
我不为名也不为利,因为我深爱着这身橄榄绿,深爱着熠熠生辉的肩章。
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战士,我在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
在火魔地带,楼房被烈火烧空,楼房随时坍塌的可能;在我一墙之隔的煤气罐猛烈爆炸,我幸运地躲过一劫;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始终紧握着水枪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是我肩负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我铭记在心。
40摄氏度的炎炎夏日里,冒着高温酷暑,我穿着厚厚的防化服,第一时间冲锋陷阵在抢险救援高速路口事故现场,处理化学品泄露。
是十分危险的工作,高空、井下、河里,每一次接警出动,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0摄氏度的天寒地冻里,我那双被冻麻的手始终紧紧地握着水枪,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从不曾喊一声“痛”,并不是不痛。
我的心中深深地装着国家和人民,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神圣的职责,我用手中的水枪谱写着坚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塑造了无数个“不凡”与“伟大”。
那就是:“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就是做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赴汤蹈火尽显英雄本色,奉献爱心更展铁汉柔肠
写消防员救火过程的作文二百字
1八月五日下午天下着倾盆大雨,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们撑着伞可是大雨还是把我们的衣裤打湿。
我们刚刚走到,就听见后面传来了消防车的声音。
回头一看消防车向我们开来。
我抬头一看,看见天上冒着黑黑的浓烟,我顺着烟的方向看去,看见前面有一幢楼里的一户人家着火了。
这时消防车开过我的身边,在前面不远处停了下来。
叔叔飞快的从车上跳了下来,朝着着火的楼跑去,很快消失在大雨中。
不多久有两个叔叔从雨中跑了回来,他们打开了消防车的门,拿出了水枪,动作利落的把水枪连接上,朝着着火点喷射着。
火被扑灭了,真是太好了。
这都是叔叔的功劳,要是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就少了一份保障。
我要向叔叔们学习那种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
使自己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去年农历二十九日晚上九点多钟,正在看电视,突然爸爸的响了。
爸爸一看号码,满脸疑惑的说:“这么晚了,你叔叔打电话干什么
”话音未落,奶奶和堂弟就慌慌张张的闯进来了。
奶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屋……后面着火了,快……快去救火啊
”我们一听,拔腿就往外面跑,爸爸顺手拿着铁锨。
这时村喇叭响了起来:“广大村民,村西头池塘边着火了,大家赶快去救火
”燃烧的是池塘边堆得厚厚的玉米皮,火势很大,映红了半边天。
当时天气很冷,池塘里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有几个小青年正抡圆了胳膊用锤子砸冰面,其他的人铲土埋火。
火势很大,人们只能从远处往火上扬土,砸的火星四溅。
看到此情景,我想的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用到此多么得恰到好处。
来救火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拿着铁锨、水桶、大锤等各式工具,有的提水,有的埋土,来回奔忙。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火势越来越小,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大年三十下午,正当大家忙着包饺子、贴春联的时候,池塘边玉米皮的死灰复燃,并引着了附近的棉柴。
棉柴可是有几大垛,并且离得奶奶家很近。
火借风势,顷刻间两垛棉柴就被吞噬了。
奶奶一家人吓坏了,如果挨着屋的一大垛棉柴引着,那么房子就危险了。
奶奶望着大火,眼泪滚滚而下,嘴里喃喃着:“完了,完了,俺家房子保不住了。
”爷爷的腿哆嗦着,脸上满是绝望的表情。
叔叔、婶婶沿路边跑边拼命地喊:“又失火了,快来救火啊
”不一会儿工夫,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有的忙着救火,有的忙着往远处抱棉柴,还有的人从家里开来了拖拉机,拿来了大绳,将棉柴套住往远处拉。
经过大家的一番忙碌,大火又一次被扑灭了。
再看看大家,头上冒着热气,脸上滚着汗珠,有的裤子和棉鞋全湿了,有的手上、脸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印子,但面对被熄灭的大火,大家都高兴地笑了,既没人觉得冷,也没人觉得疼。
赞美消防员的作文
只要有群众报警,消防都会及时赶到证了人民安全和财产安有时会威胁到人民的安全,消防战士便不顾自己的安危,冒险冲进危险区。
消防战士不仅仅是救火。
一些交通事故和人们遇到危险需要援助的时候,消防战士都会挺身而出,帮助人们度过难关。
记得2004年的冬天,衡阳的一幢很高的居民楼着火了,而楼房里有很多人被困。
消防部队得到消息,马上派出20多辆消防车赶往出事地点。
消防车赶到的时候,楼上还有10多个人,其中有一个妇女和一个一个月大的婴儿。
可火势越来越大。
消防部队马上派出20名消防队员去楼上解救被困人员。
被困的人全都解救出来了,20名消防队员又上楼查看是否还有被困人员,可就在这时,灾难发生了——楼房突然倒塌了
20名被埋在了底下。
外面的人用吊车挖了一天一夜,最后挖出了他们的尸体,而那20名消防队员已经不醒人世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消防队员那勇往直前的形象永远地留在我心中。
我下决心,一定要做消防战士,来保护人们的安全,为人民服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关于赞美消防员的作文
赞美消防员散文赞美消防员散文听,谁在吟唱,吟唱对党的爱
“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一个个可爱的消防官兵,用最最朴实的话语、用最最真实的行动,向您证明,所谓大爱、所谓中华情。
对党的忠诚,不说在嘴上,不写在纸上,而是将其铭刻在心中,随着血液深深的流遍我们全身。
走进消防部队,接近消防官兵,你们就会领略到一道道别致而壮美的风景,从抗震救灾的大爱无疆,从奋不顾身的火场,从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无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冷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走近消防官兵,你们就会更真切体会到了这段名言的内涵。
我们扼腕长叹:生命可贵,生命也很脆弱,当灾难不期而至时,是我们的消防兵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挡住迎面扑来的灾难,挽救了一个个生命垂危、素不相识的人,把安全和生的希望毫不吝啬地留给了别人,把危难和死亡留给了自己。
那生命的无畏和高尚、那生命的短促和瞬间的纯美,让人心潮难平、让人肃然起敬。
生命的美丽,在生死之间绽放到极致;生命的价值,在生死之间表现得酣畅淋漓;生命的意义,在生死之间得到了升华;生命的真谛,在生死之间得到了诠释;生命的价值不在乎时间的长短,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对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崇高信仰;那些消防英雄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却彰显了生命的纯净和璀璨。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
哪里有灾情,哪里需要救援
描写四川景色的 诗句 词
蜀溪春 蜀景风迟,浣花溪边,谁种芬芳。
天与蔷薇,露华匀脸,繁蕊竞拂娇黄。
枝上标韵别,浑不染、铅粉红妆。
念杜陵、曾见时,也为赋篇章。
如今盛开禁掖,千万朵莺羽,先借朝阳。
待得君王,看花明艳,都道赭袍同光。
须趁排宴席,偏宜带、疏雨笼香。
占上苑,留住春,奉玉觞。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西岭雪山景区 杜甫有窗含西岭千秋雪
歌颂救火英雄的字词
当大地沉睡的时候群人,他们提高警惕,闻警出动;当万家团圆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当一对对情侣花前月下细雨缠绵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只能与战车为友,与星星做伴。
——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消防兵们。
当面对烈火浓烟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只为青春无悔;当面对繁重的任务的时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为铸就忠诚警魂;当面对群众的求助的时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利益,排忧解难;只为履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当面对妻儿老幼的时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满心愧疚,却只能默默想念。
面对凶猛的火魔,面对可怕的死神,面对断瓦残垣的废墟,面对错综复杂的救援现场,他们用汗水谱写忠诚,用奉献诠释青春,用无畏铸就军魂。
花开一瞬,并非不知秋天的萧瑟,只是它更心醉于悄然绽放的美;春水东流,并非不知路途艰险,只是它更向往大海的广博;
怀念先烈的句子要 短的一行就行 大概5、6句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比泰山还重。
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做出伟大贡献的先烈们致敬
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
为新中国解放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们,你们是祖国的骄傲,后辈的榜样。
关于英雄的手抄报
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说一下,邱少云是抗美援朝英雄。
抗战英雄人物有好多啊,像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向阳........ 向阳存瑞、叶挺、徐向阳邱少云 狼牙山五壮士刘忠:1936年黄埔军校11期学员,就读于成都北较场。
分别参加了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长沙会战,期间由排长升为营长,左手臂被枪打穿负伤。
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
于1995年去世,享年83岁。
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
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
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
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
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
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
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
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
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
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
张文志:1934年仍是个学生的他满怀救国热望投笔从戎,在广安加入杨森部队,并考入干部大队,一年半后升为排长。
1936年随杨森部队撤出四川,转战贵州。
从贵阳日夜兼程参加上海保卫战,成为部队中仅剩的军官,并于火线中升为连长。
1939年参加了长沙会战。
同年,调入黄埔军校学习。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
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
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