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的生长过程
豆类的根系发达,呈圆锥状,有主根和侧根。
多年生豆类的根系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的钙,因此豆类和禾本科植物混播,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豆类的根具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作为本身的营养,茎多为草质,也有基部稍木质化的,如大豆、粉葛等,通常呈圆柱形,少有呈四棱柱形的,如蚕豆。
茎的生长习性有直立、蔓生、攀缘等。
叶为复叶,互生或对生;豆类根据小叶数目不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羽状复叶,如蚕豆、落花生、鹰嘴豆、兵豆和豌豆,后者的顶小叶变为卷须,托叶呈叶状可代行光合作用;另一类的复叶由3片小叶组成,如菜豆、豇豆、扁豆、大豆等等 各种豆豆。
豆类的花依种类不同有白、黄、红、紫等颜色,为蝶形花。
豆类的花一般是自花授粉,但也有异花授粉的,如蚕豆。
豆荚的形状、大小和组织构造差异很大,通常为略扁的长圆形或带形,如豌豆、扁豆、棉豆(金甲豆),有时为圆柱形,如豇豆和绿豆,前者的荚果长可达60~70厘米;刀豆的荚瓣干后很坚硬,而许多豆类的荚果幼嫩时柔软多汁,可供蔬食。
豆类的种子形状、大小差别也很大,有圆球形(如豌豆、鹰嘴豆)、椭圆形(赤豆、眉豆)、扁椭圆形(蚕豆、扁豆)和肾形(豇豆);种皮的颜色在同一种类中常因品种不同而异,种子无胚乳,有两片肥大、含丰富营养的子叶。
豆类的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两种不同方式。
在种子萌发时下胚轴迅速延伸的,子叶即被推出土面,成为子叶出土;反之,下胚轴延伸受到限制的,子叶
描写豆角花的一段话
豆角花故乡的清晨,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土墙上垂下来的豆角花了。
那小小的淡紫色的花瓣,弯垂成柔嫩的船儿,淡紫色的花和淡青的白融合在一起,满了精巧的舱。
渗出的十几朵花儿又彼此缀连在一块儿,藏在翠绿的叶片间,被灰黄的土墙托着,风一吹,便如风铃般抖动起来,淡紫色的清气便飘满了整个小街和小院。
幼时的我,手里总是捏着一两串小巧的豆角花,要么是别在邻家小妹的耳朵上,要么和泥巴、树叶和在一起当“饭菜”,有时就什么也不做,扬着两只小手,举着花儿从院子里跑来跑去。
豆角花下,是我和哥哥的小小乐园。
我们采来一堆各色的野花,编成一簇簇的,编织起我们永远没有结束的故事。
有时会偶尔飞来一只蝴蝶或蜜蜂,似被这花吸引了,缠绕着在我们周围,久久不愿离去。
我的童年,好似被花儿的清气所晕染,连书上常提的“金色童年”都不见了,只透出淡淡的清与紫。
现在,每当再回忆起那段时光时,总要想到那特有的豆角花的颜色,那是我童年的颜色。
豆角花开了又败,败了又开,却只能定格在我童年的清晨。
前几次回家,偶尔路过幼时的花墙,却发现空空如也。
土墙灰黄着,刻着难以言说的沧桑。
我的清香的早晨,终于永远地不见了。
可是,孩子们呢,他们早已离开了这梦幻般的小小庄园,有的甚至无暇望过来一眼。
他们太幸福,也太无奈,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早已填满了各种“关爱”。
于是,把闲暇放进电视和电子游戏,八、九岁的孩子见到小虫要怕得尖叫……他们接受并沉迷于各种诱惑中时,却往往忘记了最大的魔术师——自然。
豆角花太细弱,清气也太淡,怎么能冲破得了那交织出来了一堵堵“围墙”
于是,豆角花的清晨,只能离我们渐行渐远。
真正抹去那缕清香的,却不是抛弃它的孩子们。
厚重的水泥压垮了它的根,污浊的工厂废气排入了小河,让鱼儿也找不到清凉。
天空这块明镜也被烟雾封锁,“清”不见了,豆角花即使开了又如何
早春三月,在他乡,一片荒草旁,我又看见了几串伶仃的豆角花。
我没有却摘它,只是在心中祝愿,故乡的豆角花能再次爬上墙……
描写“豆角”的诗句有哪些
芸豆角长得又大又厚,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地挂在秧架上,好像等着人们来采摘。
豆角的种植管理方法
种育苗:1)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松软、地势高、排水良好、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2~3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应起深沟高畦,畦土要深翻晒白,畦高30厘米,畦宽1.5米左右。
豆角在苗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需适量的氮肥,因此,要施足基肥,尤其是要增施磷、钾肥。
基肥一般整地起畦时,在畦中间开沟施,每667㎡施猪牛粪1500~2000公斤,2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增施一些鸡粪或毛肥。
2)播种:豆角在华南地区进行露地栽培,双膜覆盖在2月上中旬播种;地膜覆盖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播种;露地直播在4月上中旬(即清明前后)进行;秋茬栽培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为适播期。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选择籽粒大、整齐、饱满充实、种皮颜色一致且有光泽、未受病虫害的种子在太阳下晒1~2天。
豆角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但直播豆角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往往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甚至徒长,第1花序节位高,减少结荚数。
特别是春植的豆角,直播后气温低,发芽慢,遇低温阴雨天气容易烂种,成苗差。
育苗移植可适当抑制,促进,提早开花,增加结荚数。
因此,春植有条件的应进行育苗移栽,而夏秋季生长期短,播种期温度高,采用直播较好。
3)播种和催芽:豆角一般采用干籽直播,不需浸种。
如需浸种,可用50~55℃温水浸种15~30分钟,在此过程中须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停止,然后浸泡约需3小时左右,洗净即可。
也可用药剂浸种,防止苗期病害和枯萎病等病害。
豆角一般不需要催芽,浸种后可直接播种,如需催芽,可待种子充分吸足水后,捞出洗净表面粘液,再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毛巾包裹,在25~28℃环境下催芽,约需1~2天。
露地直播时,要先将地块浇透,有足够的底墒后再播,忌播种后再浇蒙头水。
若催芽,露白约60%时即可播种。
播种一般采用点播,直接播种在营养钵中,营养土的配制同苗床土。
播前应浇透水,播种时须平放种子,播后应用营养土盖种,覆盖厚度一般是种子厚度的3~5倍。
要求每个营养钵2~3粒种子,须均匀一致。
4)播种密度:广州地区一般采用畦宽1.6~2.0米(含沟宽),双行植,每穴2粒,春季株距15~20厘米,夏秋季株距12~20厘米,每667㎡用种量1.0~1.5公斤。
也可采用单行植。
2.定植:播种后8~10天,当豆角幼苗第1对真叶刚展开、株高约10厘米时就应及时定植。
露地定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宜在晴天进行。
栽苗深度以不超过苗原有深度为准,保证浇水后根系刚好不会露出土面。
定植后5~7天内应进行查苗、补苗。
3.田间管理:1)水肥管理:豆角水肥管理的原则是:合理施肥,适当淋水,前期预防徒长,后期控制早衰。
豆角开花结荚前对肥料的需要量不多,应适当控制肥水,抑制植株。
春、夏季一般不需淋水,而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秋季比较干燥,可适当淋水。
如果幼苗确实生长太弱,可薄施1~2次尿素溶液或粪水。
豆角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对肥水要求较高,应浇足水,及时追施重肥,可每亩追施复合肥30公斤、10公斤、氯化钾5公斤。
豆荚生长盛期以后,需要更多的肥料,应再追施一次肥。
亦可进行根外追肥,将盛于木桶中,加水浸一夜后,兑上清液喷洒叶面,可减少落花落荚。
盛荚期后,若植株尚能继续生长,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促进翻花,并使已采收过的花序上的花芽继续开花结荚,延长收获期。
2)及时插架:当幼苗开始抽蔓时(株高30厘米左右)应搭架,广东地区一般搭人字架,根据实际情况亦可搭成平棚架、四脚架等形式的棚架。
搭架后要经常引蔓,引蔓时间一般在晴天上午10:00以后进行,按逆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篱竹上,要注意经常绑蔓,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枝应摘去。
当植株生长过旺时,影响通风透光,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3)整枝:①抹芽: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枝应彻底摘去,以保证主蔓粗壮。
②打腰杈:主蔓第1花序以上各节上侧枝,都应在留1~3叶后摘心,以促进侧枝上形成第1花序。
③主蔓摘心:主蔓长20~25节、达2.5~3米时,摘心封顶,这样可控制,促进下部节位花芽形成和发育,防止主蔓过长,造成架间相互缠绕,不通风透气,也不利于采摘豆角。
矮生豆角在主枝高30厘米时应摘心,以促进侧枝发生和早熟。
4)防止落花落荚:落花落荚的原因主要是:①温度过低或过高。
高温(35℃以上)或低温(15℃以下)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使花器发育不良而出现不孕花,引起落花落荚。
②营养不足。
开花期的落花是由植物体营养生长和营养供应发生矛盾所致;中期是由花与花、花与荚、荚与荚之间的养分激烈争夺所致,另外,同一花序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分配不均也可引起落花落荚。
③湿度太高或太低。
湿度的高低影响花粉的发芽力,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影响较小,在高温、高湿或高温干旱时影响较大。
若遇高温、高湿,柱头表面的黏液失去对花粉的萌发诱导作用;高温干旱又会使花粉发育畸形,失去生活力。
④光照不足,通风不良。
豆角对光照强度很敏感,尤其在花芽分化后,当光照强度弱时,同化效率低,落花、落荚数增多。
若栽培密度过大,或支架不当,植株下部郁闭,不仅光照不足,而且通风不良,因而下部落花、落荚比上部更多。
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坐荚率高的优良品种,如农大丰收一号豆角、农大丰收三号豆角,适期播种,使盛花期能避开高温季节。
②栽培密度恰当,采用适当的搭架方式,或与矮生作物间作,如菜心、小白菜、花椰菜等,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改善光照条件。
③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掌握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盛期重施的原则。
④及时采收嫩荚,节省养分消耗。
⑤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植株健壮。
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氨基酸糖磷脂,可减少落花落荚,提高结荚率。
5)适时采收:一般宜在花后10天左右、种子刚刚开始膨大时采收,这样可保证豆荚肉质致密、脆嫩,又能保证产量。
另外,过期采收还会引起植株的养分平衡失调,妨碍上部花序的开花结荚。
一般春植刚开始收获时,每隔2~3天收获1次,盛收期隔天收1次;夏秋植温度较高,要天天采收。
采收时间以上市需要为准则,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其余花蕾,更不能连花序一起摘下。
摘压塌架豆角的过程 我要写一篇作文要描写摘压塌架豆角的过程。
我经历过许多的尝试,也有许多风风雨雨.我的童年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痛苦,也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但是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那一次快乐的尝试,现在回想还记忆犹新. 那一次,妈妈带我去溜冰,到了溜冰场,妈妈让我穿好溜冰鞋,开始一边一步扶着我滑,一边告诉我溜冰的方法.可是我完全听不进去,暗暗地想:溜冰这样简单,还有教吗?溜冰还有技巧,真是可笑! 妈妈扶着我滑了两三圈,我自以为会滑了,于是叫妈妈把手松开,没想到她刚松开手,我就觉得后面好像有人推了我一下,摔了一跤,摔得我眼冒金星,心想,看来妈妈说得没错,不能小看溜冰,可是溜冰确实很难呀,还不如放弃了.但是我看到其它的人溜冰悠闲自在、兴高采烈的样子又舍不得放弃.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蔼可亲地说
磷对豆角的整个生长全过程起到什么作用
什么阶段对磷的需求量最大
缺磷的豆角植株矮小,开花以后对其需求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