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老人沧桑的句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中值得让我们感慨的爱。
大爱无疆,爱在每一个角落,它散布在爱侣间,亲人间,甚至是陌生人间。
让爱温暖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天都将是美好的一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我们用心的去爱周围的一切,而生活,也会因此爱你。
1、关于爱的小故事——100字奶奶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到最后,已不认识所有的人,孙子劝爷爷找个保姆,爷爷却说:“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再说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嘛。
”“可是奶奶已不认识你了
”爷爷沉默半晌道:“但我认识她呀
”2、关于爱的小故事——100字浴室里,一位老人被已是中年人的儿子搀扶着坐下。
儿子低声说:“爸,我先脱,等下我帮你。
”老人顺从地点点头,安静地坐着。
这时,旁边有人说:“老人衣服多,脱起来慢,你快,先帮他。
”那儿子正式说:“让老人等我,岂不把老人冻了
”一时间,浴室里安静得出奇。
3、关于爱的小故事——200字“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
”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 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4、关于爱的小故事——400字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
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
”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着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5、关于爱的小故事——500字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
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
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
”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
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
“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
”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着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
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着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
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着了。
通过脸上皱纹的描写,突出老年人的外貌特点
爷爷奶奶工作了一辈子,现在都退休在家了,他们是大家羡慕、称赞的恩爱夫妻。
每天他们都按照自己制订的生活计划,劳逸相结合,有规律地过着和美的生活。
可是最近,我突然发觉,爷爷、奶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有时独自对着窗外唉声叹气,有时拿着照相册独自发呆…… 我很纳闷,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
为了弄明白原因,我和妈妈平时都长了心眼,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弄明白了,不是我的淘气招惹他们不高兴,而是他们恋旧了,想自己的儿时的同学、好朋友了。
看着日益消瘦的爷爷、奶奶,我们全家都很为他们着急,怎么帮他们呢
当我很无奈的时候,突然被电视播放着一条新闻吸引住了,“互联网,找亲人”,啊
我怎么没想到互联网呢
台湾老爷爷思念故乡的亲人,他通过互联网找到亲人,我也可以尝试呀
为这种想法我兴奋不已,连忙打开电脑,我把爷爷、奶奶的儿时的一些资料打在电脑上,然后通过互联网发出。
一连几天,我都时刻牵挂着,每天浏览最新的日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出的有回应了。
我连忙把搜集的信息告诉了爷爷奶奶,他们激动不已,戴着老花眼镜很仔细地看着,不时地点着头,不时地又摇着头,我心里真得没底,急切问道:“爷爷奶奶快告诉我呀,他们是不是你们儿时的朋友啊
”“看信息应该是的,就是怕怎么联系见面呀
”看着他们那幅着急样,我忍不住笑了,指着电脑说:“上面有发帖人的联系电话呀,快打,打了不就知道吗
” 爷爷、奶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好朋友了,他们现在经常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每次谈说中,大家都一个劲地称赞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到:“现在的小孩子真聪明,先进的网络的确需要先进的人才啊,我们要跟上时代,也要学会上网喽
”这不,爷爷、奶奶现在也是电脑迷了,报纸上刊登出的新闻他们早就在电脑上看到了,还学会了玩网络游戏和玩QQ……看着他们那幅得意样,连我都羡慕死了,现在他们的生活有了互联网,生活过得更幸福了
爷爷奶奶的幸福生活2008-10-02 14:04爷爷奶奶的幸福生活爷爷奶奶就这样平淡的过着一辈子。
他们的人生很平淡也很平凡,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奶奶做为劳模去见毛主席的路上认识了爷爷,相濡以沫六十年。
从南京自己主动下方回到这里,吃过观音土,吃过很多让人不能想象的苦,可是那样的日子里,却有很多让人回味的事情。
在那重女轻男的时代,最疼爱的却是小姑姑。
叔叔小时候打调小姑姑的一个门牙,被爷爷追着满地的跑,碰见奶奶的时候,谎称帮爷爷买烟,吓得几天没敢回来。
大伯叔叔姑姑还有我爸爸,生活中的苦,折磨不了他们,哪怕曾经睡在破庙里,都是别样的记忆的乐趣。
可是终于有一天,人突然发现老了,老了,头发早已不是灰白,而是银发,牙齿早已脱落,却是满嘴的假牙。
精神虽然不计,却还是忙个不停。
两个人总是闲不住,老忙东忙西。
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去散步。
还是老样子喜欢管闲事,哪怕是路上的枯树枝,他也要把它拾起,怕绊着别人。
爷爷的脾气也变得更倔。
谁的劝告也听不进去。
碰到家里来人,早上2,3点就起床想去东西,晚上还要看几回时间。
我知道他是内心欢喜,奶奶开始回忆,回忆一切的一切,还有她那遥远的故乡的一切的一切,哪怕是鸟蛋还是打鱼。
还有那故乡的熟语和那个让我永远也忘不掉离水就断气的故事奶奶爷爷喜欢看电视,奶奶最喜欢看的是新娘18岁,曾经一直看到凌晨两点。
可是她这个电视已经看了五六次,看的她已经会背台词,可是爱是百看不厌,每次我回家,她说让我用电脑在放那个小丫头给她看,她喜欢看小丫头和检察官在一起,。
奶奶看电视时,爷爷也做在一边坐着,可是坐着坐着就打起瞌睡,我每次都故意的晃晃手,看爷爷是不是睡了,爷爷每次醒来都会说我没睡,真的没睡。
爷爷喜欢打麻将,奶奶很反对,爷爷说人老了,更要动脑子,要不然会得老年痴呆症,所以得多打麻将,奶奶哭笑不得,说你要是打瘫痪了别让我服侍,爷爷就说,没事,我还有女儿和儿子。
每次问他输赢,爷爷总是说谎,后来我们得出经验,只要爷爷说我今天不输不赢,那就是今天输的很多,要是说今天赢了一点,其实只是平手,难得说自己赢了很多,o(∩_∩)o…,那也只是赢了一点点,这就是爷爷的谎言。
还有好多好多他们的故事,好多好多他们的笑话,他们很喜欢子女绕膝的生活,很喜欢儿孙满堂的场景,很喜欢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那顿团圆饭,哪怕饭后的是那躲不开的繁重的家务,哪怕饭后大家都奔向了麻将桌,而忘了他们的期盼。
今天是爷爷80岁的生日,子孙满堂的情景,爷爷兴奋的睡不着,那漫天的礼花如爷爷的心情一样的绚丽。
可是爷爷病了,病的很严重很严重,可是我还是相信一切一切都会好起来,真的会好起来,真的会好起来------继续过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关于人间真情的小故事50字以内
我亲是一位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妇女。
她在我的一直是一位刀子嘴,豆的母亲形象。
我真的行爱我的母亲,真的。
听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十分爱动。
天天爬上爬下的,妈妈经常要追得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才行。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好动、淘气、爱打架。
我的父母在我的身上所花的心血是别人的好几倍,特别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个把什么事都分得清清楚楚的人,说一不二。
她对我的‘政策’是学习自主,对我十分宽松,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她去一点也不放松。
我妈妈原来是万棉厂的织布工人,经常上夜班很辛苦,我妈妈是十分好强的一个人,工作生活上几乎样样都不会输给别人。
年年都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
可是在20XX年终于因为劳累过度得上了心脏病,后经手术治理之后,不得不离开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办理了病退手续。
记得我妈妈在住院期间,那时我才九岁,妈妈在病床上任然不忘我这个让她操劳了无数次,花费了无数心血的儿子
当我走到她的病房时,她强行支撑起病体,无微不至的问起我的情况。
面对着妈妈,我第一次伤心的痛哭流涕。
在妈妈病重期间,妈妈先想到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我,她的儿子。
从这件事里我就深深地体会了妈妈对我的爱。
现在,妈妈任然像以前一样,常常习惯性的抚摸着我的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超儿,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大啊
”我回头看看妈妈,本来黑亮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夹杂了不少白发,脸颊上也有了少许皱斑。
我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苍老了。
一定是因为我啊
我的心忽然有一股说不清的痛,坚定地说:“快了,妈妈。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
可是我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她。
她生我养我不求回报,事事最先想到的是我,有好的给我,坏的自己扛,这,就是我的母亲。
我永远爱你,母亲
福利院老人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的栖息之所。
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
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
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同学们分成了四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
有些老人患有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
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
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
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
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
慰问了老人们。
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
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
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
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
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
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
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
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1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
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
我们上了2楼,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
很是伤心难过。
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
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
“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到下午3点了,我们依旧不忘初来的目的,寻访老红军。
我们去门访找到了那位阿姨,问了她敬老院里是否有老红军。
很可惜,没有。
我们顿时感到有点失望。
可阿姨告诉我们有一位过百岁的党员。
大家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想去访问下那位百岁老人。
我们来到那位老人住的蓬屋顶房,我们等候在门口阿姨进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们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们是大二的学生’,今天我们来看看您
”,百岁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
他笑着说“好
好
”,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
他一一点头表示欢迎。
这是一个几米大的房子,地是水泥地,旁边有个写字台和几个水杯。
墙壁上挂着一副“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
字体显的各位苍劲有力道,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
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
他说道:“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可对长征十分了解。
老人说到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的
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我们一边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我们不禁从心里充满了敬佩
后来我们问他:“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
”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一个百岁的老人思维还那么清晰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
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
照完相以后,老人对我们说:“你们照片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
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
”“好的,好的,没问题。
我们过两天洗好后给您送来
”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告别了老党员,告别了敬老院,告别了这里曾几 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
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别样 的心境。
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
而是怀着一颗赤诚之 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
我想那个时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一幕幕感人的现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们 志愿者的手,在志愿者亲自给他们喂饭穿衣时的喜悦,说出的那句话:不是“儿 女胜似儿女”。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 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
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 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历史的功臣。
而他们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
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们可能会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
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
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
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
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
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
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
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 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败,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
现在我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
一定会的。
现在离那次慰问敬老院已经相隔有段时间,可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位百岁面前老人,老党员。
他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面前。
我想如果有空的话,我一定会去在看望他老人家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接近百岁。
他是历史的见证人,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见证人。
又是长征的见证人。
长征------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单长征本身那么简单,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是那批有梦想的人们留下的传奇。
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他人服务,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的一种精神。
志愿者------一个新时代的名词,那是一帮有志青年,怀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但与过去相比不变的依旧是那。
从意义上来说,这时我们成长了。
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否可能在那个时候又会想起那时候的老人,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
这一切都是问号,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
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形容后辈的成语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给后辈造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给后辈造福。
【后来之秀】:hòu lái zhī xiù,秀:特别优秀的。
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作宾语;指年轻人。
【后生小子】:hòu shēng xiǎo zǐ,指年轻晚辈。
作宾语;指年轻晚辈。
【子孙后辈】:zǐ sūn hòu bèi,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作主语、定语、宾语;指子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