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清凉的句子一句话

形容清凉的句子一句话

时间:2015-09-12 23:22

山中访友 选段 答案是什么

【急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清凉 )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汩汩 )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飞流 )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 陡峭 )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 悠悠 )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 淘气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热切:形容人的一种热情而恳切的心理状态。

急切,热情而恳切。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3. 选文采用 拟人、排比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4.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

5. 用“——”划出文中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句话。

喂,淘气 的云雀,叽叽 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6. 这段话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来写,好处是 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六年级复习题

二、在错别字下面画线语重心常(长) 思朝起伏(潮) 莫民其妙(奇) 养遵处优(尊)惹人叽笑(讥)阴谋鬼计(诡) 悬崖俏壁(峭) 惊心动魂(魄)三、辨字组词沧(沧海) 惟(惟利是图) 徘(徘徊) 秧(秧苗)苍(苍天) 唯(唯一) 菲(芳菲) 英(英雄)四、按要求写词组1、写近义词:幸而-(幸亏) 聪明-(聪慧) 优美-(美丽) 歉疚-(愧疚)2、写反义词:枯萎-(茂盛) 轻松-(沉重) 复杂-(简单) 空虚-(充实)五、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孰为汝多知乎。

(反问)2、为是其智弗若也

曰:非然也 。

(设问)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比喻)4、我躺在床上,时间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拟人)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六、先写出词语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全国 善:擅长句子的意思:奕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这里只天气很热。

句子的意思: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适合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七、判断错对。

1、《学奕》是要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对)2、《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是因为孔子认为两小儿的话都有道理,自己一时也无法分辨出谁对谁错。

(对)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错)4、“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奇妙的枯萎了”是因为种树人太懒惰,不去打理。

(错)5、“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对)6、《顶碗少年》中作者对少年的屡次出错感到气愤,认为他不敬业,没练好基本功。

(错)八、把下列各组中的三句话组成一个单句,意思不能遗漏。

1、(1)明天上午他要去火车张。

(2)他要去火车站接哥哥。

(3)他哥哥从北京回来。

明天上午她要去火车站接从北京回来的哥哥。

2、(1)六年级举行了班会。

(2)这次班会是昨天下午举行的。

(3)这次班会是以“环境和我”为主题。

昨天下午六年级举行了以“环境和我”为主题的班会。

九、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个描写某个人动作的句子。

小明一会儿翻箱倒柜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上窜下跳,真烦人啊。

2、写一个描写早晨的句子,用上“生机勃勃”这个词。

清晨朝阳照得整个校园闪闪发光,带着露珠的花草树木更显得生机勃勃。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近的其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是课文(桃花心木)中的一段,作者是(林清玄),这篇文章告许我们的道理是(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本文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4、“邯郸学步”相传是(战国)时候的故事,讲的是(燕)国的一个青年人来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

这个成语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本的本事也弄丢了。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指出特点。

车水﹙马﹚龙 亡(羊)补牢 沐﹙猴﹚而冠 闻﹙鸡﹚起舞﹙鹤﹚立鸡群 万﹙象﹚更新 ﹙蜂﹚拥而至 ﹙狼﹚狈为奸特点:所填的词都是一种动物的名称。

四、写出下列带点的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带点的字:老﹙1﹚这青菜太老了

﹙不新鲜﹚﹙2﹚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长久﹚﹙3﹚这件上衣颜色老红。

﹙深﹚2、带点的字:正﹙1﹚这是正整数。

﹙大于零的﹚﹙2﹚这幅画挂正了。

﹙不歪斜﹚﹙3﹚他是新上任的正局长 ﹙主要的﹚五、用“然”字组词,分别写在下列句子中。

1、在一个沙尘暴虐的停电的夜晚,我听到一个汉子在嘶着嗓子迎风引吭。

﹙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的夜里﹙竟然﹚能听到如此了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2、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点,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3、客家民居的土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

4、四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5、傣家人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6、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庙会的赛马、赛骆驼比赛﹙不是﹚为挣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着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2、元宵节晚上,孩子们﹙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北京﹙虽然﹚是城市,﹙但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4、维吾尔的姑娘小伙﹙不仅﹚漂亮,能歌善舞﹙也﹚是出了名的。

5、看着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即使﹚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七、判断下列正误1、《北京的春节》一文是老舍写的,全文的结构以时间为线索。

﹙对﹚2、北京里过春节和乡下里不一样。

﹙错﹚3、《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对﹚4、客家民居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错﹚5、维吾尔人做的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壤里烤熟的,说明维吾尔人非常善于烹饪 ﹙错﹚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雨下着。

﹙改为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针一样的小雨悄悄的下着﹚2、飞机在蓝天上飞翔。

﹙改为夸张句﹚﹙飞机在蓝天上像闪电一样地飞翔﹚3、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神气吧。

﹙改为反问句﹚﹙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难道不会更有精神气吗

﹚4、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

﹙仿写带连续动作的句子﹚﹙如果你到山里观光,走进林中,坐在树下,便闻到绿色的清馨。

﹚5、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改为肯定句﹚﹙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兴﹙致﹚勃勃 舍己﹙为﹚人 ﹙聚﹚精会神 天﹙昏﹚地暗垂头﹙丧﹚气 斗志﹙昂﹚扬 五﹙颜﹚六色 怒﹙气﹚冲冲A、描写人物的:﹙兴致勃勃、舍己为人、聚精会神、垂头丧气、斗志昂扬、怒气冲冲﹚B、描写景物的:﹙五颜六色、天昏地暗﹚五、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明: A、亮光; B、比喻正义或有希望的;C、明亮; D、坦白,没有私心;1、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B)2、爸爸经常说,他做事光明正大。

﹙D﹚3、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光明的水晶球。

﹙C﹚4、多么喜人啊

这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A﹚六、选词填空剧烈 激烈 猛烈 强烈1、 天黑了,我走在公路上,突然一道﹙强烈﹚的灯光照过来,刺得我睁不开眼。

2、 我的心﹙剧烈﹚地跳起来,用恐怖的目光瞅了瞅父亲。

3、 ﹙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4、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地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

八、修改下列病句。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的十分很晚。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的很晚。

﹚2、整个团指挥所都焦急地钻出地堡。

﹙整个团指挥所人都焦急地钻出地堡。

﹚3、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事件。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九、按要求写句子。

1、灯光照耀着建筑。

﹙扩句﹚﹙绚丽的灯静静地照耀着宏伟的建筑。

﹚2、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一种伟大的力量把他的心占据着。

﹚3、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闫振三。

﹙缩句﹚﹙侦探问闫振三。

﹚4、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改为陈述句﹚﹙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6、 我们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只要我们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一﹙顶﹚帐篷 一﹙根﹚火柴 ﹙诱人﹚的嫩芽 ﹙温暖﹚的太阳一﹙阵﹚海风 一﹙股﹚香味 ﹙明媚﹚的春光 ﹙愉快﹚的心情一﹙艘﹚轮船 一﹙星﹚火光 ﹙美丽﹚的景色 ﹙逝去﹚的日子四、选择带点字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想:1、动脑筋,思索;2、推测,认为; 3、希望,打算;4、怀念,想念;1、天下着这么大的雨,我想他不会来了。

﹙2﹚2、他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农村锻炼,因此很想家 ﹙4﹚3、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1﹚4、我很想到首都北京去一趟 ﹙3﹚穿:1、破,透;2、通过﹙孔隙、空地等﹚3、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体连贯起来;4、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5、一位参加训练,他的鞋底磨穿了。

﹙1﹚6、她穿过马路,把鞋弄丢了。

﹙2﹚7、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4﹚六、修改下列病句1、通过主题班会,激发了我们了爱祖国的感情。

﹙主题班会,激发了我们了爱祖国的感情。

﹚2、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全掌握了。

﹙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我全掌握了﹚。

3、我们中队图书角里有《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故事大王》《红领巾》等杂志。

﹙我们中队图书角里有《儿童时代》《故事大王》《红领巾》等杂志。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北京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七、按要求写句子1、她怀着对未来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缩句﹚﹙她睡熟了。

﹚2、在这个荒岛上,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改为双重否定句﹚﹙在这个荒岛上,要想活下去,就不得不想办法。

﹚3、凡卡的生活很悲惨。

﹙改为感叹句﹚﹙凡卡的生活多么悲惨呀

﹚4、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

﹙改为“被”字句﹚﹙船长被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

﹚5、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什么用。

﹚八、补充下列名言1、正直是﹙道德之本﹚。

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3、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活着的。

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安徒生﹚,我们还学过他的﹙丑小鸭﹚。

2、《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作品中的﹙鲁滨孙﹚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你认为它能够生存下来,靠的是﹙顽强的毅力、生存的信心、乐观的信念﹚,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在不幸处境中,能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

﹚3、《凡卡》一文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对往事的回忆。

课文中心思想是﹙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社会的黑暗。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而不舍)2.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里程碑)3.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司空见惯)4.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无独有偶)5.看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见微知著)6.因长期操劳过度而得病。

(积劳成疾)二、给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1. “哗——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清洁工在扫地。

(C)2. 波义耳制成了试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A)3. 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里来的呢

(B)三、判断下面说法。

1.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成功,表明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之梦终于实现了。

(×)2. 类似“始终”这个由一对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还有“详略、增减、优劣、深浅、曲直”。

(√)3.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一句中后面几个词语都是并列关系,次序可以调换。

(×)4.“我们全部都气炸了”这一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的操场很小。

(改为夸张句)我们的操场只有巴掌大小。

2.今天的作业必须写完。

(改为双重否定句)今天的作业不得不做完。

3.哀叹、嘲笑,能改变落后的现实吗

(改为陈述句)哀叹、嘲笑,不能改变落后的现实。

4.这里的土壤水肥充足。

庄家获得了丰收。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因为这里的土壤水肥充足,所以获得了丰收。

一、给下面句子中“花”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花:A.用掉;B.像花的;C.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D.错杂的颜色或花样。

1.坏人的花言巧语骗不了我们。

(C)2.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我们。

(A)3.漫天飞舞的雪花儿像一个个洁白的小精灵。

(B)4.妈妈为我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花裙子。

(D)二、用“珍”字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不能重复。

1.我们十分(珍视)我们之间的友谊。

2.博物馆里陈列了许多艺术(珍品)。

3.你给我最(珍贵)的礼物——真诚的友情,我将永远(珍藏)。

4.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刻苦锻炼。

5.我校百花园里有几棵小松树,植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都十分(珍爱)。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尽管离期中考还有一段时间, 。

(2)要是长大成人了,我 。

2.缩句。

(1)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他高兴。

(2)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我们少先队员的红领巾。

献血染红了红领巾。

3.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读了这一课,我们怎能不受教育呢

读了这一课,我们受到了教育。

(2)即将离开小学校园,我怎么忘得了与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呢

即将离开小学校园,我也忘不了与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四、填空。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2.《鸟鸣涧》的作者是唐朝王维,他是山水田园派的诗人。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

3.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新来的王老师》一文中,王老师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的用意是:鼓励蔡林,告诉蔡林:差生同样可以成才,帮助他重拾信心,好好学习。

5.《老师领进门》一文中,从老师所编的故事可以看出:一老师很有口才;二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词语是﹙A﹚A、载歌载舞 哄堂大笑 恼羞成怒 豁达乐观B、忧心忡忡 死得其所 千钧一发 南袁北辙C、亡羊补牢 花样繁多 一气呵成 张灯结采D、南征北战 秩序景然 心不在焉 勤俭持家三、把下列词语不中完整1、填上反义词。

﹙生﹚离﹙死﹚别 ﹙南﹚腔﹙北﹚调 弄﹙巧﹚成﹙拙﹚﹙有﹚备﹙无﹚患 能﹙文﹚能﹙武﹚ ﹙异﹚口﹙同﹚声2、填上近义词五﹙湖﹚四﹙海﹚ 三﹙番﹚四﹙次﹚ 花﹙言﹚巧﹙语﹚四、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1、人们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了﹙观看﹚这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

2、周总理审阅稿件时,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3、詹天佑的塑像建成了,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瞻仰﹚。

4、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俯视﹚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夏天的傍晚,我们﹙不是﹚去树林里游戏,﹙就是﹚去小河边游泳。

2、这道题﹙如果﹚把数量关系摆出来,﹙就﹚好多了。

3、我想﹙与其﹚在家里闲着,﹙不如﹚到图书馆看书。

4、﹙如果﹚有充足的水源,我们﹙就﹚能大规模的植树种草;﹙如果﹚有充足的水源,我们﹙就﹚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由此征服沙漠的主要武器是水。

六、判断正误。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易逝的散文。

﹙对﹚2、《手指》是丰子恺的作品,它是一篇童话。

﹙错﹚3、《灯光》一颗的开头采用倒序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结构紧凑。

﹙对﹚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我国古代诗人司马迁说的。

﹙错﹚七、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转述句。

﹙1﹚我对小明说:“我和你一起去看望老师。

”﹙我对小明说,我和他一起去看望老师。

﹚﹙2﹚值班室的同志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值班室的同志对我说,总理叫我去。

﹚2、改为陈述句﹙1﹚我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难道还不应该专心学习吗

﹙我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应该专心学习。

﹚﹙2﹚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像那雪中挺立的红梅吗

﹙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正像那雪中挺立的红梅。

﹚3、修改下列病句。

﹙1﹚经过老师的教育,张晓智同学明确和端正了学习目的。

﹙经过老师的教育,张晓智同学明确了学习目的。

﹚﹙2﹚喜讯传来,全校师生立刻欢腾起来。

﹙喜讯传来,全校师生立刻欢乎起来。

﹚八、补充下列句子1、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中的“辩日”是指﹙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

﹚另一个孩子的理由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谁伸进了热水了。

﹚2、《北京的春节》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

稍稍有些多,不好意思,但这些都是老师叫我们打字到ppt里面的,是一字一字的打,望采纳

文成县2012学年六年级(上)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1 2011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终质量检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 (测试时间:90分钟) 等第 (评定标准:共100颗★,85-100颗★为优秀,得75-84颗★为良好,得60-74颗★为及格,60颗★以下为不及格。

) 一、看拼音写词语。

(共8颗★) hōnɡ kǎo chuǎn xī kuí wǔ xuán yá qiào bì ( 烘烤 ) ( 朦胧 ) ( 魁梧 ) ( 悬崖峭壁 ) chán chán táo zuì chún shú hú lún tūn zǎo ( 潺潺 ) ( 陶醉 ) ( 纯熟 ) ( 囫囵吞枣 ) 二、比一比,组词。

(共4颗★) 健( 健康 ) 喇(喇叭 ) 赐(恩赐) 粼(微波粼粼) 键( 琴键 ) 嗽 (咳嗽 ) 竭(竭力) 嶙(瘦骨嶙峋)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共3颗★) ⑴比喻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

(饱经风霜) ⑵(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抑扬顿挫) ⑶夏天过去,冬天来到,形容过了很长时间。

(暑去寒来) 四、按要求写词语。

(共6颗★) 1.写出近义词。

埋怨( ) 藐视( ) 枯竭( ) 2.照样子写词。

起.起落.落 ( ) ( ) ( ) 3.写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 ) ( ) ( ) 4.写出形容文学艺术的四字词语:( ) ( ) ( ) 五、按要求写句子。

(共8颗★) 1.改病句: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紧张了。

我们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紧张了。

2.根据《詹天佑》这篇课文,用上“虽然„„但是„„”造句。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詹天佑毫不动摇,建造铁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2 3.“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改为更温和的语气。

“你好,请让一让,我想过去。

” 4.扩句:嘴角流露着微笑。

(至少扩两处) 母亲的嘴角流露着不容察觉的微笑。

六、想一想,填一填(共5颗★)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共1颗★) 2.(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共1颗★) 3.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很美,让人想起了苏轼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共2颗★) 4.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来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共1颗★)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见回顾拓展四,答案不唯一) 七、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共15颗★)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这句话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是渺小的 )。

(共2颗★)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是(鲁迅 )说的,含着的意思是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在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处处受挫 。

选自课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共2颗★) 3.《怀念母亲》是著名学者 季羡林 写的,“母亲”既指 亲生母亲 ,又指 祖国母亲 。

文章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 。

(共2颗★) 4.“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倍感亲切,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情谊)(答案不唯一)。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中的很多句子都运用了这种手法,我还想写一句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答案不唯一)(共2颗★) 5.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 3 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⑴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共2颗★) ⑵用“ ”画出文中真实的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

(共2颗★) ⑶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月亮初升,海面洒满银光)、(月亮升高,穿过缕缕微云)、(月光照耀,海面上波涛汹涌)三幅画面。

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们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让人入迷。

(见教学参考书)(共3颗★) 八、读短文完成练习。

(共16颗★) 人生感悟: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 “我明白。

”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光辉思想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

他(不仅、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 还、而且)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 “我一定竭尽全力。

”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

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优秀人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

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

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

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所以)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4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 1.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的□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共2颗★)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共2颗★)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 苏格拉底的生命),第二个“蜡”是指(苏格拉底光辉思想的传承者)。

(共2颗★) 4.“我明白。

”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光辉思想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助手明白了 苏格拉底想让自己的光辉思想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他不明白 苏格拉底想让他推荐自己。

(共2颗★) 5.文中画“ ”的句子应该这样理解:苏格拉底为助手没有勇敢地推荐自己而失望;而助手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尊重、推荐自己而对不起他自己。

(共2颗★) 6. 我能用简短的话语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共3颗★) 答案不唯一 7. 读了这则人生感悟,你想对你自己(或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

(共3颗★) 答案不唯一 九、习作。

(共35颗★) 1.应用文 建议书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共3颗★) 它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再写上(称呼),然后写建议书的具体内容,最后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 日期 )。

(共2颗★) 2.习作 生活中,除了同学、亲人,还有很多事物可以做我们的朋友,比如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岩石瀑布等。

请以《以 为友》为题,选择已经与之为友的或希望与之为友的人活事物,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打字不容易,赞一个行吧

美文欣赏

野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荷叶的不写了,今天回答荷叶的,都说了好几次了

点评一下这篇作文,不好的地方帮修改一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清凉 )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汩汩 )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飞流 )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 陡峭 )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 悠悠 )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 淘气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热切:形容人的一种热情而恳切的心理状态。

急切,热情而恳切。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3. 选文采用 拟人、排比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4.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

5. 用“——”划出文中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句话。

喂,淘气 的云雀,叽叽 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6. 这段话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来写,好处是 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