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登山的句子
1、停下来歇歇脚,拭拭汗,一抬头,啊,湛蓝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猴上树,虎登山,蟒翻身,龙探爪。
4、经过半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山顶。
山上风光真美啊!山下的房子成了方糖,岷江河变成了一条飘带,这时我才领略到一览众山的雄伟 5、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6、会当临绝顶,一峦众山小。
7、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离地才十来米,感觉呼吸不再那么从容,身上已经汗出如浆了,坚持着再行不到五十个台阶,两人已经同时坐在台阶上。
8、到了半山腰坐着就希望再也不要起来了。
下去的时候真希望能一下子滚到山脚下……就这样疲惫。
9、,自缘身在最高层。
10、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不久就感觉到了自己体力有些不支,于是我们在攀登的时候总是不断的休息。
一路之上,谈天说地,博古论长,我们边赏美景边感受名山文化。
但见“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千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更见得“四壁群山居上邱,白云依我欲何求。
瑶池硕果余盘盏,鹫岭玄机遍陇畴”。
如此意境,怎奈得文人诗话多。
山路之上,小伙子们身带饮食之类,姑娘们个个身着运动装,年轻人的朝气初显不服输的劲头,互相加油,虽然汗流浃背,娇喘吁吁。
13、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 14、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顶峰。
“是真高敞处,别有大乾坤”,“更倚天门看城市,茫茫平地皆云烟”,的确,身居高处,自是一番好滋味。
虽居山下,朋友却不怎么爬山,不知是因年龄的的增长还是生活的重担,一旦登上高峰,他更是感慨:高处自有风景在,人生本是多尘埃。
若是万般随它去,何愁风云不变天。
15、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东西,这里面有你的名誉地位权利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16、每天像登山一样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还要记得欣赏每一瞬擦身而过的风景。
17、我们走走停停,谈笑风生,顾不得腿软,汗流满面,兴致勃勃爬到了山顶。
18、站在山顶,极目远望,小城的风貌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晃动的人影若隐若现。
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的遐想。
田间,河塘碧水荡漾。
19、站在山脚下,仰望,群峰巍峨,乱石穿空,树高林深,几片白云游荡在山腰,雨还是淅淅沥沥的打在身上,淡淡的薄雾把上上下下包裹得越发厚重,。
20、我背着一壶水,手里拿着个竹杖,沿着曲曲折折的石阶往上爬,爬山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出发不多久脚掌就磨破了,腿开始打颤,早就精疲力竭了。
我扑哧扑哧的喘着粗气,真是恨不得“胁下生双翼,直飞到山顶”。
21、带着些许的神秘感我们迎着朝阳出发了,踩着石梯在茂密的丛林山而上,心里还真有几分兴奋,现在想来也许是内心深处对山顶的神秘渴望起了作用吧!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爬上了山顶! 22、沿着用石子铺成的蜿蜒的山道,拾级而上,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享受着和煦春风的抚摸,耳闻小鸟婉转的和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明艳的世界。
小草返青,嫩嫩的,绿绿的,朝气蓬勃。
绿树吐芽,在阳光的映衬下绿得发亮,似乎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给我们看。
23、越往上走,风也越大,也越发凛冽,无数只鸟扇着白色的翅膀,鸣叫着在山间盘旋,我知道,是我们惊了它们的梦。
前面的人的脚带起的尘土,迷得我睁不开眼,只好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上走。
我也是气喘吁吁的,遮阳帽早已湿了,身体也渐渐滞重,额头上的汗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24、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离地才十来米,感觉呼吸不再那么从容,身上已经汗出如浆了,坚持着再行不到五十个台阶,两人已经同时坐在台阶上。
停下来歇歇脚,拭拭汗,一抬头,啊,湛蓝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25、到了山顶,风景突变,一览无余。
连绵的山脊,像群牛的脊背,我们踩在碧绿的毛毡上,可以看到山腰上一丛丛的色彩,有时是暗棕,那是一块杉林;有时是亮黄,那是一组将红的枫树;有时又是翠绿,那是大片的松群。
我们爬的山,群山脚下居然还有一片白晃晃的库水,峰回水转,安静怡然,像明镱,像白屏。
对面的山是最让人震撼的,我想小孩们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壮美,因为他们也会停下脚步来,遥望着,感叹着。
26、这是一座少有人登的山,山路羊肠,埋没在浓荫中,拨草寻路,蜿蜒而去,循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我来到了神童泉边,泉水自山岩基部流出,无论春夏秋冬,旱涝交替,她总是流淌的悠悠闲闲,自自在在,水流旱天不减,涝天不涨。
27、善于爬山的人从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犹豫,不气馁不退缩。
虽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风寒之中寻伟岸。
心里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迈。
而对于那些不善于登山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无限风光在山巅,更不懂得伫立在云端“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28、这山的这路现在变成了石级,比多年前好走了。
我一步一步沿石级而上,没有多大功夫,汗水便开始往外渗出。
而那零零星星滴滴答答的雨水,从树上跌落下来打在脸上,有一种爽的感觉。
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鸟儿婉转的鸣唱着,更增加了登到山顶的勇气,即使汗流浃背也丝毫没有减退。
29、泉边少憩,我挥手作别,登顶而去,山势越来越陡,路是几乎没有的了,晴天朗日尚且难行,更何况这湿湿滑滑的雨天,刚刚庆幸终于转过一道山梁,猛然间又有一堵峭壁立于眼前,手揪着树枝,脚踩着石缝,心在打鼓,腿在颤抖,脸上汗水比雨水多,手脚并用,名副其实的爬山,简直是一寸一寸往上挪,迈前脚,拖后脚,终于翻上山崖,顿觉眼前一片开阔,登顶成功,天也放晴了。
一种豪迈,勇毅,征服的快感风起云涌于胸间。
30、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要想下山坡缓些,就走回头路转过来,可是我不想走回头路。
我准备下山的地方,坡很陡,没有路,前面有人从这下去的。
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31、我们登山,身轻如燕,健步如飞。
我们登山,气喘似牛,步履沉沉。
不管怎样的走法,我们都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爽劲的山风,我们在远离红尘喧器的宁静里,以一身疲累,换得了心灵的休整与放松。
32、举首北望,群山苍茫,起伏连着起伏,连绵压着连绵,整个大地像一块五彩斑斓的绿锦,绿出了生气,绿出了希望,几座村庄就像宝珠镶嵌其上,红砖绿瓦,慈祥宁静,孕育出了农人的朴实和善良,一块块麦田,绿中浮黄,麦浪滚滚,又是一个丰收年,汗水换来希望。
33、当我步履蹒跚地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时,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
放眼眺望,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远处的天空云蒸霞蔚,落日从晚霞的边沿和缝隙射出万道金色光芒,绚丽无比,夕阳笼罩下的小城全景尽收眼底,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绿毯似的田园沟壑和炊烟袅袅的村庄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34、实在太累了,就停下来靠着石级旁的护栏歇歇脚,有时也想想事情。
因为这山好像被这座城市忘了,没有人光临,我一个人独享了这份宁静,所以什么事都可以想,也什么事都可以不想。
默头走在这唯一的路上,除了自己粗粗的喘气声,有时候也听得见树木们的呼吸声,甚至感觉它们都在看着自己,那一双双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睛,仿佛置身于城市中央,神情各异。
35、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形容风景很美,自己却没有心情去欣赏美景的诗词有那些
钱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脚低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背 景】[编辑本段]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
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
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注 评】[编辑本段]选自《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及杭州西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太原(现属山西)人。
唐代大诗人。
注有《白氏长庆集》。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渐:副词,渐渐的。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诗 意】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
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
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
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
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
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
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
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
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
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
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
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
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
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形容登山很累的句子
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
爬山心情的句子经典
1. 我抬头看,们已经开始登山了,山不高,不到两千米,有几个,山坡上,虽有高大的树木,却是满是翠绿。
我顺坡而上。
台阶是用木块楔入的,横竖交叉,台阶保持着土质,踩下去喧腾腾,还绵绵的。
人们边登,边闹,全当是玩耍,可是登着登着,声音就静了下来,有的人就蹲在地上,歇息,有的人撑不住,就退了下去。
2. 停下来歇歇脚,拭拭汗,一抬头,啊,湛蓝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已近在咫尺加油
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 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猴上树,虎登山,蟒翻身,龙探爪。
5. 经过半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山顶。
山上风光真美啊
山下的房子成了方糖,岷江河变成了一条飘带,这时我才领略到一览众山的雄伟6.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7. 会当临绝顶,一峦众山小。
8. 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离地才十来米,感觉呼吸不再那么从容,身上已经汗出如浆了,坚持着再行不到五十个台阶,两人已经同时坐在台阶上。
9. 到了半山腰坐着就希望再也不要起来了。
下去的时候真希望能一下子滚到山脚下……就这样疲惫。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1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不久就感觉到了自己体力有些不支,于是我们在攀登的时候总是不断的休息。
一路之上,谈天说地,博古论长,我们边赏美景边感受名山文化。
但见“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千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更见得“四壁群山居上邱,白云依我欲何求。
瑶池硕果余盘盏,鹫岭玄机遍陇畴”。
如此意境,怎奈得文人诗话多。
山路之上,小伙子们身带饮食之类,姑娘们个个身着运动装,年轻人的朝气初显不服输的劲头,互相加油,虽然汗流浃背,娇喘吁吁。
14.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刘墉《方向》15.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顶峰。
“是真高敞处,别有大乾坤”,“更倚天门看城市,茫茫平地皆云烟”,的确,身居高处,天高云淡自是一番好滋味。
虽居山下,朋友却不怎么爬山,不知是因年龄的的增长还是生活的重担,一旦登上高峰,他更是感慨:高处自有风景在,人生本是多尘埃。
若是万般随它去,何愁风云不变天。
16. 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都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东西,这里面有你的名誉、地位、权利、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积东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17. 每天像登山一样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还要记得欣赏每一瞬擦身而过的风景。
18. 我们走走停停,谈笑风生,顾不得腰酸腿软,汗流满面,兴致勃勃爬到了山顶。
19. 站在山顶,极目远望,小城的风貌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晃动的人影若隐若现。
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的遐想。
田间阡陌纵横,河塘碧水荡漾。
20. 站在山脚下,仰望神童山,群峰巍峨,乱石穿空,树高林深,几片白云游荡在山腰,雨还是淅淅沥沥的打在身上,淡淡的薄雾把神童山上上下下包裹得越发厚重,崔嵬。
21. 我背着一壶水,手里拿着个竹杖,沿着曲曲折折的石阶往上爬,爬山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出发不多久脚掌就磨破了,腿开始打颤,早就精疲力竭了。
我扑哧扑哧的喘着粗气,真是恨不得“胁下生双翼,直飞到山顶”。
22. 带着些许的神秘感我们迎着朝阳出发了,踩着石梯在茂密的丛林中传山而上,心里还真有几分兴奋,现在想来也许是内心深处对山顶的神秘渴望起了作用吧
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爬上了山顶
23. 沿着用石子铺成的蜿蜒的山道,拾级而上,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享受着和煦春风的抚摸,耳闻小鸟婉转的和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明艳的世界。
小草返青,嫩嫩的,绿绿的,朝气蓬勃。
绿树吐芽,在阳光的映衬下绿得发亮,似乎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给我们看。
24. 越往上走,风也越大,也越发凛冽,无数只鸟扇着白色的翅膀,鸣叫着在山间盘旋,我知道,是我们惊了它们的梦。
前面的人的脚带起的尘土,迷得我睁不开眼,只好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上走。
我也是气喘吁吁的,遮阳帽早已湿了,身体也渐渐滞重,额头上的汗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25. 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离地才十来米,感觉呼吸不再那么从容,身上已经汗出如浆了,坚持着再行不到五十个台阶,两人已经同时坐在台阶上。
停下来歇歇脚,拭拭汗,一抬头,啊,湛蓝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26. 到了山顶,风景突变,一览无余。
连绵的山脊,像群牛的脊背,我们踩在碧绿的毛毡上,可以看到山腰上一丛丛的色彩,有时是暗棕,那是一块杉林;有时是亮黄,那是一组将红的枫树;有时又是翠绿,那是大片的松群。
我们爬的山,群山脚下居然还有一片白晃晃的库水,峰回水转,安静怡然,像明镱,像白屏。
对面的山是最让人震撼的,我想小孩们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壮美,因为他们也会停下脚步来,遥望着,感叹着。
27. 这是一座少有人登的山,山路羊肠,埋没在浓荫中,拨草寻路,蜿蜒而去,循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我来到了神童泉边,泉水自山岩基部流出,无论春夏秋冬,旱涝交替,她总是流淌的悠悠闲闲,自自在在,水流旱天不减,涝天不涨。
28. 善于爬山的人从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犹豫,不气馁、不退缩。
虽知高处不胜寒,却偏要在风寒之中寻伟岸。
心里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迈。
而对于那些不善于登山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无限风光在山巅,更不懂得伫立在云端“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29. 这山的这路现在变成了石级,比多年前好走了。
我一步一步沿石级而上,没有多大功夫,汗水便开始往外渗出。
而那零零星星、滴滴答答的雨水,从树上跌落下来打在脸上,有一种爽的感觉。
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鸟儿婉转的鸣唱着,更增加了登到山顶的勇气,即使汗流浃背也丝毫没有减退。
30. 泉边少憩,我挥手作别,登顶而去,山势越来越陡,路是几乎没有的了,晴天朗日尚且难行,更何况这湿湿滑滑的雨天,刚刚庆幸终于转过一道山梁,猛然间又有一堵峭壁立于眼前,手揪着树枝,脚踩着石缝,心在打鼓,腿在颤抖,脸上汗水比雨水多,手脚并用,名副其实的爬山,简直是一寸一寸往上挪,迈前脚,拖后脚,终于翻上山崖,顿觉眼前一片开阔,登顶成功,天也放晴了。
一种豪迈,勇毅,征服的快感风起云涌于胸间。
31.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要想下山坡缓些,就走回头路转过来,可是我不想走回头路。
我准备下山的地方,坡很陡,没有路,前面有人从这下去的。
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32. 我们登山,身轻如燕,健步如飞。
我们登山,气喘似牛,步履沉沉。
不管怎样的走法,我们都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爽劲的山风,我们在远离红尘喧器的宁静里,以一身疲累,换得了心灵的休整与放松。
33. 举首北望,群山苍茫,起伏连着起伏,连绵压着连绵,整个大地像一块五彩斑斓的绿锦,绿出了生气,绿出了希望,几座村庄就像宝珠镶嵌其上,红砖绿瓦,慈祥宁静,孕育出了农人的朴实和善良,一块块麦田,绿中浮黄,麦浪滚滚,又是一个丰收年,汗水换来希望。
34. 当我步履蹒跚地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时,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
放眼眺望,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远处的天空云蒸霞蔚,落日从晚霞的边沿和缝隙射出万道金色光芒,绚丽无比,夕阳笼罩下的小城全景尽收眼底,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绿毯似的田园沟壑和炊烟袅袅的村庄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35. 实在太累了,就停下来靠着石级旁的护栏歇歇脚,有时也想想事情。
因为这山好像被这座城市忘了,没有人光临,我一个人独享了这份宁静,所以什么事都可以想,也什么事都可以不想。
默头走在这唯一的路上,除了自己粗粗的喘气声,有时候也听得见树木们的呼吸声,甚至感觉它们都在看着自己,那一双双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睛,仿佛置身于城市中央,神情各异。
36.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37. 的确,爬山可以放松紧张的心情,让劳累的大脑得到解放。
放步石阶之上,浏览山情诗画,放飞心情,感受到是生活的多彩。
珍惜现在,珍惜所有,让心灵放开,把脚步放大,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会永远同你结伴而行。
描写爬山的时候累的句子
举步维艰;步履蹒跚;上气不接下气;腿上如灌了铅;汗如雨注;心跳腾腾地;手脚并用;顶在哪里,还有多远;还要多长时间能到顶;歇一会吧;我的娘诶
走不动了;快扯了;喝水;吃点。
抽根烟。
咋还没到呢
形容山中风景优美的句子
雨似停未停,一地落在世间,在周围的青山仿佛这细细的雨丝也是绿的,从中软软地洒下,林子的泥土夹杂着清新的气味,草叶慢慢地探头,在树根,在灌木丛,在你的脚下,安静地蔓延着不为人知的浅绿,像淡淡的水粉。
山上,树木被春风摇醒,睁开睡眼,张开了柔嫩的臂膀,扭着腰肢。
一阵微风吹过花儿们翩翩起舞,那舞姿可真是美极了。
往前走是一片松树林,绿得仿佛要滴油,树下松针铺成的地毯,比那天鹅绒地毯还要舒服。
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淙淙流动的一条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沁人心扉,抬眼望蓝天白云高山飞鸟,好一个活力四射的盛夏
温暖的春雪没有一丝寒意,悠然的雪花反而黑这早春的夜晚带来一种诗意的宁静。
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
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