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气节丰收的谚语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惊蛰闻雷米似泥 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米价便宜。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米价便宜。
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写收麦子的诗句
(第一首)“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端午前夕,田野里的小麦焦黄一片,麦穗粒粒饱满,压弯了麦苗。
青绿色的小麦在夏天日光的的滋润下,展露了它的金黄,一阵夏风吹来,熟透了的小麦苗在田地里左右摇摆着,在夕阳的余辉下宛若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丰收时节持续有一个多月,庄稼人在这段时间内与打麦场为伴,完成小麦的收割、碾压、扬场,晾晒等工序。
农忙过后,雨水不期而至,打麦场上洒落的麦子抽了芽,绿绿的,绒绒的。
打麦场上长满了墨绿的麦苗,郁郁葱葱,这大概有庄稼人汗水的浇灌吧
〃〃时光的车轮早已滚滚而过,不会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记忆中的打麦场早已隐没了形迹,从此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但是打麦场里却镌刻着庄稼人的记忆,凝结着庄稼人的辛勤与智慧。
(第二首)打麦场就在村庄的东头,这里是乡村一年四季最忙碌的地方,在广袤无垠的豫南大平原上,打麦场一片连着一片,就像漫山遍野的庄稼,淳朴的村民把梦想种植在希望的田野,把收获的喜悦留在喧闹的打麦场上。
〃〃“大麦黄了小麦黄,男男女女都上场。
”打麦场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劳动场景,打麦场留下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丰收的喜悦热情和期望。
〃〃
形容收获的诗句
“春种一粒粟收万颗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悯农作者:李绅年代: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
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
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什么词形容丰收
【仓箱可期】仓箱粮工具。
粮仓有望装满。
比喻丰收大望。
【麦穗两歧】麦长两个穗。
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麦秀两岐】岐,同“歧”。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
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着。
同“麦秀两歧”。
【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
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着。
②唐教坊曲名。
【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
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年丰岁稔】稔:庄稼成熟。
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两歧麦秀】一根麦长两个穗。
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穰穰满家】穰穰:丰盛。
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
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岁丰年稔】稔:庄稼成熟。
指农业丰收。
亦作“岁稔年丰”。
【时和岁稔】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用以称颂太平盛世。
同“时和年丰”。
【岁稔年丰】稔:庄稼成熟。
指农业丰收。
同“岁丰年稔”。
【岁物丰成】物:谷物;丰成:大丰收。
指丰收之年。
【五谷丰登】登:成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同“五谷丰登”。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盈车嘉穗】盈:满。
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
形容粮食丰收。
形容小麦的诗句
1、关于麦子诗句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注释 ⑴刈(yì):割。
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
荷:背负,肩担。
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
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拿着。
遗,遗失 ⑾悬:挎着。
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
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
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
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3、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简析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描写丰收的四字词语
形容丰收的成语:盈车嘉穗、五登、穰穰满家、硕果累累、麦穗两歧、硕累、丰望、仓箱可期、稻谷飘香、春华秋实、满载而归等。
1、仓箱可期读音:cāng xiāng kě qī解释:仓箱:盛粮食的工具。
粮仓有望装满。
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翻译:还需要再建造一千座仓库,还需要再打造一万辆车厢。
2、盈车嘉穗释义: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
形容粮食丰收。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周》:“成王五年,有因祗之国,去王都九万里,又贡嘉禾,一茎盈车。
”翻译:周成王五年的时候,有一个因抵小国,不远万里来到王都朝拜,进贡了很多粮食水稻,长得非常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
3、麦穗两歧解释:一根麦长两个穗。
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西汉·范晔等《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翻译:百姓作歌说:“桑树无乱枝,麦穗有双歧,张君实施政务,百姓们欣喜到极点。
”4、硕果累累拼音: shuò guǒ léi léi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
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就。
出处: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
”5、穰穰满家读音:ráng ráng mǎn jiā解释:穰穰:丰盛。
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翻译: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