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一个故事的高潮部分放到结尾有什么表达效果?
练习说明一、熟读课文。
用第一人称讲述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各自的言行神态,探讨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有什么评价。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心理,理解小说的主题。
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
用第一人称讲述,要在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补充。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其他原因,等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得出结论。
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是评价而不是批判。
二、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
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悬念─→结局(技巧)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
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
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逻辑)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
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
(心理)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
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情节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
于勒在海外发财了。
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
(技巧)三、这篇小说在选做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现照录如下。
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文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
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
事情是这样的……原文结尾是: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事手法的效果。
四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
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探究。
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