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远征军经典语句
孙立人对英国将军说的“他们就那么想吃日本料理”(仁安羌被围英军想向日本投降时)
描述中国远征军的诗词有哪些
纪念远征军戴安澜将军并中国远征军诗歌千里奔驰御国辱,将军武侯可并驱。
策马南荒平蛮胡,扬威异域破倭奴。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英雄十万书。
出师未捷身先死,四兆军民齐恸哭。
《中国远征军》里面的一句话:如有来生,我愿做一滴水,没有遗憾…求原完整版,谢谢
鲁迅名言集,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滴水,时而随波逐流,享受自由;时而化作坚 冰,淡定冷静,时而直入九霄,伴云逐月,时而停留在花瓣上,折射阳光。
形容解放军的语句
1、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千山都看得极为平常。
2、出处 的诗词《七长征》;3、全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注释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这句话是谁说的
蒋 知识青年从军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征军缺员很多。
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
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
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
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
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
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
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
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正式在各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期限为3个月。
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宣布,1945年4月底,实际入营8.5万余人,后因一部分人补充远征军及出国接受驾驶、跳伞等特种训练,到抗战结束,在国内实有76507人。
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