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道教徒弟怎么谢师父的话语呢
道教 道由经传,经由师授,经无师不明,恩师如父,弟子要尊师重道。
如连答谢师恩的话语 都要向旁人取要,弟子学的是甚
纵使语言华丽,但心不诚,意不坚,还有何用
道教表文怎么写
道]祈 赐文 甲 文 疏 伏 以 天清地灵日月光明智慧玄 一泗 南胆部洲 主事 家住 市县 街路 巷 弄 号 楼: 敬备清茶香花 糖饼列在案前 伏望慈纳。
通天玄窍。
神必降临。
香烟拜请 神威显赫 焚香拜请 合坛诸官将 八卦祖师 观音佛祖 孔子先师文昌帝君 关圣帝君 孚佑大帝 朱衣星君 魁斗星君 福德神 大岁 星君 文曲星君 六丁六甲神兵将大将军 府监下情 祈求庇佑智慧开窍 科甲功名得配天地 删述六经五文 垂宪万世 学贯玄精 乌篆虫书 启宇宙之文明 祈求赐福 启聪明 述降来临 虔心拜请 来者焚香总拜请 归於圣金送众仙 奉送 奉送 奉送 天 年 月 日 时 吉旦消灾疏文伏以圣智圆通唤醒黎民归正道。
神恩远被渡人智筏出迷津。
今据××省××县(市)×××(对方姓名)本命生于××年××月××日××时,诚惶诚恐。
稽首顿首。
谨以素筵、香茶、鲜花之仪。
为消灾植福之事。
虔诚敬献于南宫孚佑帝君恩主。
九天司命真君恩主。
先天豁落灵官恩主。
精忠武穆王恩主。
暨列位恩师之座前空念鸾下,生居中士。
愧未能超行正道。
每误入邪征,以致灾害及身。
甚至疾病缠绵,无计可申。
转恩××××堂(主神祭祀是坛,如三清坛,观音坛)列圣诸真,飞鸾显化。
济世救人。
大开觉路。
指点迷津鸾下×××(对方姓名),自效劳以来。
兢兢业业。
始终贯彻。
以报洪恩。
无如年来坎坷时常。
精神萎靡。
愿求讽经以后,却病延年。
灾消祸解。
家门清泰。
疾病康安,永无恶曜之侵临。
定有吉星之护体。
无任恳祷之至。
谨拜奉闻。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为父母求寿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先天豁落灵君;文昌梓潼帝君座前。
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持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生母(父)×××(求寿者姓名)年当××岁,气力渐衰。
劬芝未报。
合适短难知。
为人子者实抱隐忧。
伏乞×××堂(供俸主神的神坛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
飞鸾敬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大溥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姓名)为母(父)求寿。
稍答亲恩。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赐生母(父)以登寿考,再延寿数。
赦弟子不孝前愆。
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求子接嗣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文昌梓潼帝君座前。
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持功过之柄。
叼念弟子宿业深重。
生前失修。
叹伯道之无儿。
悲潘安之孤独。
膝下稀微。
椿萱爱孙心切。
天伦畅乐修夫妻育子志殷。
兴怀不寐。
耿耿聚衷。
伏乞×××堂(供俸主神的坛即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大溥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求嗣以接宗支。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继承宗祧,胡万斯年,垂裕后昆,世世相传,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求功名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
文昌梓潼帝君座前,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持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二十年寒窗。
三更灯火。
勤修罔懈。
仕途多乖。
未得寸进。
官阶聚玉腰金。
总难步超,儒生扬眉吐气。
每含下第之羞。
徒抱凌云之志。
固穷素守栓材摈斥,求进无门,声价难增。
伏乞×××堂(供俸主神的坛即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
飞鸾启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大溥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求名,显祖耀宗以振门楣。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得一官半职,服务官界。
得追杨震之高风。
免效李广之奇数。
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 九叩上申。
求病愈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
文昌梓潼帝君座前,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持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身体素弱,时欠健康。
任服药石。
难得回春。
终年坎坷时常。
渐见形容憔悴。
恐因修省疏漏,以致病疫牵缠。
忧心耿耿。
时抱隐忧。
伏乞×××堂(供俸主神的坛即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
飞鸾启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普度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祈安却病延年,消灾解厄。
元辰光彩,命宫安泰。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得病躯健全身早平安。
灾随电扫,福同云生。
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消前世冤孽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
文昌梓潼帝君座前,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司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宿孽未除业障缠身。
梦想颠倒。
运命频年多乖。
丛集愆尤冤孽前世所结。
或多杀生灵。
或多亏阴骘。
以致到处不谐。
莫知所自。
伏乞×××(供俸主神的坛既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飞鸾启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普度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求消前世冤孽。
并解当世业障。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得罪业消除,转祸为祥,身心安泰,诸患不侵,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 九叩上申。
焚香拜请,藉此吉日良时,天张地开,当空结座高台,立案焚香,香烟沉沉,神必降临,香烟升起,神通万里,一心拜请年值功曹、月值使者、日值功曹、时值使者、传香童子、奏事童郎、为沐恩信士 XXX 传奏。
竭辗钫埗纺吩鸫筇熳稹⒅芴熵グ怂匏拗鳌⒈倍肪呕市侵鳌⒛隙妨切侵鳌⒘滋珰q大将军、XXX 之本命元辰(XX年)太岁XX大将军、XX(本)年值年太岁 XX大将军心香三炷 仰叩鸿恩 今据 XXXXXXXXXXXXXXXXXXX(住址),沐恩信士 XXX 招膬H藉此吉日良时,敬备香花菓品,清茶并金银财宝等,恭迎 斗姆元尊大天尊、本命元辰贺谔大将军、南北二斗众星主降临,受 沐恩信士 XXX虔心站矗登笊窆馄照眨樒礞傉饷鳎霞野蔡斩S体健,诸事顺意,贵人显助。
至心拜请,仙圣垂慈,护我灵光, 慈亲康寿体健、举家和顺、去厄解难、 永锐 可消灾解病康复、疾患远离、工财两顺,贵人显助。
神灵护祐 阖家安泰 灾祸离身 福泽常临 恭此 上闻 沐恩弟子 XXX 招 三叩上禀 天 XX 年 X 月 X 日 吉 时
求道教各神仙的圣诞、得道等等节日
圣诞: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二月十五天尊(太上老君)圣诞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元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五腊日: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德腊,十月初一民岁腊,十二月初八王侯腊 (道教据古代“腊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创五腊日)清明节:清明日玉皇圣诞:正月初九王母圣诞:七月十八九皇会:九月初九东岳大帝圣诞:三月二十八文昌帝君圣诞:二月初三真武大帝圣诞:三月初三关圣帝君圣诞:五月十三张天师诞辰:正月十五许真君诞辰:正月二十八吕纯阳祖师诞辰:四月十四王重阳祖师诞辰:十二月二十二邱长春祖师诞辰:正月十九众天尊神仙圣诞日 众天尊神仙圣诞日一月一日元始天尊圣诞一月一日绛老生辰一月二日汉昭烈帝圣诞一月二日祭符家神一月三日太古真君圣诞一月三日华山圣母圣诞一月三日北斗翼圣真君下降一月三日孙真人先师千秋一月三日万神都会一月三日孙天医真人圣诞一月四日接神(接旨) 一月五日接财神一月五日邓伯玉真人飞升一月五日清静散人圣诞一月六日清水祖师圣诞一月七日真武上帝下降一月七日三官检校日一月八日江东神圣诞一月九日玉皇大帝万寿一月九日南堂太君圣诞一月十二日五年千岁罗千岁一月十三日刘猛将军圣诞一月十五日门神千秋一月十五日正一清应真君张天师圣诞一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大帝圣诞一月十五日张灵源张元精二真人飞升一月十五日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一月十五日佑圣司命真君圣诞一月十五日迎紫姑一月十六日伏魔钟馗圣诞一月十六日古公三王千秋一月十八日五殿阎罗王圣诞一月十八日佳里萧垄香一月十九日五通仙圣诞一月十六日五妃娘娘千秋一月十九日北阴圣母降一月十九日金道人飞升一月十九日长春祖师圣诞一月二十日水德星君圣诞一月二十二日封海一月二十二日韩文公圣诞一月二十三日封五镇一月二十三日善财童子一月二十三日嗣天师张衡飞升一月二十四日赵子良公千秋一月二十五日木德星君圣诞一月二十八日感天大帝圣诞二月一日祭芒神二月一日羽圣真君降二月一日刘真人千秋二月一日一殿秦广王圣诞二月二日亚圣孟夫子圣诞二月二日祭泗水神二月二日福德正神千秋二月二日陆修静天师升仙二月二日蒙恬祖师圣诞二月二日文昌梓潼帝君圣诞二月三日龙神朝帝二月六日东华帝君圣诞二月七日三斗下降二月七日宜春仙翁升仙二月八日三殿宗帝王圣诞二月八日张大帝圣诞二月十一日祠山张大帝圣诞二月十二日虎爷千秋二月十三日葛真君圣诞二月十四日闾丘仙升仙二月十五日太上万寿二月十五日精忠岳武穆王圣诞二月十五日九天玄女圣诞二月十五日薛洞元女真人升仙二月十五日三山国王圣诞二月十五日孙思邈真人升仙二月十六日洞真先生解脱二月十六日九天使者降二月十六日开漳圣王圣诞二月十八日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升仙二月十八日四殿五官王圣诞二月十九日观音圆通自在天尊圣诞二月二十一日顾真人升仙二月二十二日祭马神二月二十三日保德真君圣诞二月二十三日广泽尊王例祭二月二十五日金真人升仙二月二十五日玄天圣文明真帝圣诞二月二十五日虚静冲和真人圣诞二月二十六日赵子龙千秋二月二十六日南宫辅佐真君赵恩师圣诞二月二十七日蒋大士佛化二月二十八日苏仙公诰封静慧真人二月二十九日天妃升仙三月一日二殿楚江王圣诞三月二日祭马谡三月二日陆修静真人圣诞三月三日北极玄天上帝圣诞三月三日西来现三月三日祭吴凤三月三日五年千岁吴千岁三月四日五年千岁张千岁三月五日夏禹王圣诞三月八日辅信王公诞辰三月八日五年千岁赵千岁三月八日六殿卞城王圣诞三月八日李八百真人升仙三月八日杨公祖师圣诞三月九日尹真人飞升三月九日蓬莱仙升仙三月九日祭灵山祠三月十二日华阳真人升仙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圣诞三月十五日玄坛赵元帅圣诞三月十五日先知祖师诞辰三月十五日雷霆驱魔大将军圣诞三月十六日阴林山祖师祭典日三月十六日准提道人诞三月十八日白龙生日三月十八日南天廖天君圣诞三月十八日中岳大帝圣诞三月十八日三茅真君圣诞三月十八日梨园祖师爷圣诞三月十八日卢茂真人升仙三月十八日祭黄石公三月十八日祭夏禹王三月十八日后土娘娘圣诞三月十九日太阳星君圣诞三月二十三日天上圣母圣诞三月二十五日祭五星三月二十五日五公真人佛诞三月二十六日度昺真人升仙三月二十六日鬼谷仙师圣诞三月二十七日七殿泰山王圣诞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圣诞三月二十八日仓颉先师圣诞四月一日八殿都市王圣诞四月一日南方七宿下降四月八日释迦牟尼文佛圣诞四月八日九殿平等王圣诞四月八日太子爷圣诞千秋四月十日祀郝圣姑四月十二日李勇将军圣诞四月十二日蛇王生日四月十三日三皇帝君降四月十四日南宫孚佑帝君圣诞四月十五日李铁拐仙翁升仙四月十五日钟离帝君圣诞四月十五日张法乐子升仙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圣诞四月十八日金山忠烈王圣诞四月十八日华陀仙翁千秋四月十八日北极紫微帝君圣诞四月十九日张重华郑景世仙翁升仙四月十九日李托塔天王圣诞四月二十三日观音圆通自在天尊示现四月二十五日武安尊王千秋四月二十六日南鲲身李王千秋四月二十六日神农大帝圣?br> 四月二十七日十殿转轮亡圣诞四月二十七日十殿转轮亡圣诞四月二十七日南鲲身范五王圣诞四月二十八日天休日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圣诞五月一日五年千岁封千岁五月一日南极长生大帝圣诞五月一日平仲节仙翁升仙五月一日东方朔仙翁圣诞五月一日陶宏景仙翁圣诞五月二日保生大帝飞升五月二日文天祥夫子圣诞五月三日天竺观音示现五月三日定远帝君圣诞五月五日五年千岁侯千岁五月五日孟尝君诞辰五月五日吊屈原五月五日巧圣先师圣诞五月五日南天骆恩师圣诞五月六日五年千岁薛千岁五月七日五年千岁耿千岁五月十一日天下都城隍圣诞五月十二日五年千岁卢千岁五月十二日凤邑城隍尊神圣诞五月十三日台北霞海城隍圣诞五月十三日关平太子圣诞五月十五日南天使者龚恩师圣诞五月十六日刘安中真人升仙五月十七日汉高祖圣诞五月十七日萧府太傅千秋五月十八日灵宝天师圣诞五月十八日张天师圣诞五月十八日太极左宫真人升仙五月十九日九天马真君圣诞五月二十日马府千岁圣诞五月二十五日太平真人升仙五月二十九日协英灵显安镇忠惠王圣诞五月二十九日许威显王诞辰五月三十日四皓降现六月一日清灵真人降六月三日彭祖升仙六月三日韦驮尊者佛诞六月六日崔府君圣诞六月六日祀榖神六月六日北祖府君圣诞六月六日九天主簿李恩师圣诞六月十日海蟾祖师圣诞六月十日金粟如来圣诞六月十一日田都元帅千秋六月十三日太以真人朝九六月十五日佛啰神诞辰六月十五日飞衣铜神生六月十五日东华帝君圣诞六月十五日南投城隍祭典六月十五日灵官王天君圣诞六月十五日海蟾子成道日六月十五日太虚现六月十五日台中城隍祭典六月十五日护国军师刘诚意伯诞辰六月十六日宝陀示现六月十六日潘仙升仙六月十八日梨园祖师降六月十八日池府千岁圣诞六月十八日十二面观音世现六月十九日白衣观音示现六月十九日观音圆通自在天尊成道六月二十日立祠律吕神六月二十三日太上清凉宝海庆音观音圆通示现六月二十三日南极王夫人降六月二十三日火神诞辰六月二十三日祭火德星君六月二十四日玄灵高上帝万寿关圣帝君圣诞六月二十四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诞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爷千秋六月二十四日谢灶神六月二十五日辛天君诞辰六月二十六日九华安妃降金曲坛七月一日丁府八千岁诞七月一日许远真人受真七月七日麻姑降七月七日祭百虫将军七月七日祭机神七月七日魁星诞辰七月七日陶安公升仙七月七日祀牛女二星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七月八日徐府七王圣诞七月十一日雷府千岁圣诞七月十二日骊山老母诞辰七月十二日救难真君诞辰七月十三日延平郡王诞辰七月十三日阎罗天子包青天诞七月十三日太上广庆观音示现七月十五日地官大地圣诞
关於师恩的诗句
谢师恩 来源 作者: 王处一 体 词 谢师提挈沉沦外。
生死难交代。
不堕轮回界。
诸天运度,化生无相,一点圆明在。
荡摇浮世常安泰。
闲把琼芝采。
护法君威力大。
流铃掷火,扫尘千里,屏尽诸魔害。
报师恩 来源: 作者: 丘处机 体裁: 词 一横嘉景日常新。
古柏森森四季春。
福地清高稀俗事,名坛时复会仙宾。
人人尽喜生中国,户户虔心敬上真。
唯愿诸公皆省悟,同登无漏出红 报师恩 俗瑞鹧鸪 王哲 地仙中仙与天仙。
认得三田月正圆。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
撇*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
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 报师恩 俗瑞鹧鸪 王哲 地仙中仙与天仙。
认得三田月正圆。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
撇*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
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 报师恩 藏头 拆起云字 王哲 言云语莫听闻。
眼味香不属君。
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
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
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报师恩 王哲 为何不倦写诗词。
这个明因只自知。
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
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
密锁玄机牢闭户。
唤来便去赴瑶 报师恩 俗瑞鹧鸪 继重阳韵 马钰 弟兄雠解遇风仙。
从此和同喜面圆。
不习儒风不义手,便遵道教便擎拳。
九主弱决救离於地,七祖起升得上天。
更对师前当发誓,化人修善结 报师恩 继重阳韵 藏头 拆起云字 马钰 云言语已曾闻。
下山侗再告君。
诀传来成造化,情咄去没毫分。
圭烂饮醺醺醉,卯相吞灿灿雯。
义显彰真宝录,京山上个眠云。
报师恩 继重阳韵 马钰 今朝跪领本师诗。
秘密玄机喜得知。
勘破万缘忘假相,涤除六欲起真慈。
男婚女嫁休心日,意灭情忘舍俗时。
恭从吾师云水去,将来决定到天 谢师恩 王处一 谢师提挈沉沦生死难交代。
不堕轮回超法界。
诸天运度,化生无相,一点圆明在。
荡摇浮世常安泰。
闲把琼芝采。
护法君威力大。
流铃掷火,扫尘千里,屏尽诸魔害。
谢师恩 赠皇亲四官人 王处一 出尘同结逍遥伴。
更不争长短。
自有元初真容面。
增延福寿,妙通玄奥,品位重迁换。
静调龙虎常交战。
灵宝攒心转。
四大光明同一炼。
升烟降雾,电驰雷震,瞥地神童现。
谢师恩 赠众道友二首 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
不落升沉绊。
试问青州云侣伴。
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
福星空外明昭焕。
应化真无乱。
宝璧瑶花通内观。
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谢师恩 王处一 随缘顺化行方便。
岂敢微生倦。
唯望英豪皆向善。
遵崇内教,外施洪行,各把顽心炼。
两肩童子相攀恋。
报应头头显。
家道兴隆多喜宴。
同跻福寿,永除灾障,勿昧修真愿。
谢师恩 请观额度牒 王处一 须知尘世光阴短。
当种福兴仙观。
浩劫长存功德案。
添名注寿,补还愆过,出了阴司管。
庆云缭绕恩无断。
霞友云朋唤。
共赏仙花香烂熳。
流霞泛饮,醉归何处,宴息蓬莱馆。
谢师恩 赠福山县仁寿保善众 王处一 福山仁寿堪予羡。
各各施方便。
感得天公垂照管。
迁恩布德,灭衍消过,福禄随年转。
搜真去假心无变。
渐渐通修炼。
俱得拿云亲手段。
先亡往逝,尽令超度,满却平生愿。
谢师恩 李悟真索 王处一 大都七宝真如体。
不可空抛弃。
玉藏常收无根水。
纯阳锻炼,滴成珠露,变化真祥瑞。
三般妙物腾空戏。
雪暖金花丽。
无色神容方显异。
鸾骖凤驾,一升霄汉,占断清凉位。
谢师恩 答皇亲见召 王处一 三冬凛冽彤云布。
六出飘飞絮。
地冻天寒难进步。
满途冰雪,唤回童稚,且向茅庵住。
贵州大醮无推诉。
必要功圆聚。
远逝新亡皆济度。
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会朝元去。
谢师恩 警俗回心 王处一 好儿好女心头气。
生死难相替。
不测无常先到你。
皮囊臭烂,骨骸分散,空惹冤家泪。
悟来不使心猿戏。
慧剑磨教利。
六贼三尸都趁离。
炎炎紫焰,载搬丹宝,上献三清帝。
谢师恩 文登丹霞观二首 王处一 市民官吏同兴观。
立志皆无倦。
起建丹霞功不浅。
修真修浩,绝除贪爱,一点重明显。
混元三界光辉满。
了了登云汉。
下拔存亡都著岸。
施弘正道,永超无碍,有个灵童唤。
谢师恩 王处一 保身功德须圆满。
认取元初面。
早把前程同了干。
三田运度,二仪交泰,上下光明贯。
知音推举相邀唤。
此理诚幽远。
皆作天元真法眷。
神超云外,更留名姓,记在丹霞观。
谢师恩 赠赣榆善众 王处一 神光欲列真仙法,道德休轻弃。
默养玄珠无玷*。
五般光彩,一轮圆相,见了生惭愧。
两条玉路分天地。
个内呈嘉瑞。
跃入云霄朝玉帝。
永无生灭,到兹方契,般若经中偈。
报师恩 虢县渭南*里 丘处机 一方胜景满川稀。
水竹弯环四面围。
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
争歌稚子春风舞,*巧灵禽晓树啼。
社内人家三十户,崇真修道压
道教三十六解禳灾表文怎么写
三十六解禳灾表文,以下列举一些,格式共你参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灾疏文伏以圣智圆通唤醒黎民归正道。
神恩远被渡人智筏出迷津。
今据××省××县(市)×××(对方姓名)本命生于××年××月××日××时,诚惶诚恐。
稽首顿首。
谨以素筵、香茶、鲜花之仪。
为消灾植福之事。
虔诚敬献于南宫孚佑帝君恩主。
九天司命真君恩主。
先天豁落灵官恩主。
精忠武穆王恩主。
暨列位恩师之座前空念鸾下,生居中士。
愧未能超行正道。
每误入邪征,以致灾害及身。
甚至疾病缠绵,无计可申。
转恩××××堂(主神祭祀是坛,如三清坛,观音坛)列圣诸真,飞鸾显化。
。
大开觉路。
鸾下×××(对方姓名),自效劳以来。
兢兢业业。
始终贯彻。
以报洪恩。
无如年来坎坷时常。
精神萎靡。
愿求讽经以后,却病延年。
灾消祸解。
家门清泰。
疾病康安,永无恶曜之侵临。
定有吉星之护体。
无任恳祷之至。
谨拜奉闻。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求病愈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
文昌座前,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持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身体素弱,时欠健康。
任服药石。
难得回春。
终年坎坷时常。
渐见形容憔悴。
恐因修省疏漏,以致病疫牵缠。
忧心耿耿。
时抱隐忧。
伏乞×××堂(供俸主神的坛即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
飞鸾启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普度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祈安却病延年,消灾解厄。
元辰光彩,命宫安泰。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得病躯健全身早平安。
灾随电扫,福同云生。
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九叩上申。
——————————————————————————————————————————————————————————————消前世冤孽疏文××省××县(市)居住弟子×××(施术者法名)谨以素筵、鲜果、香花、清酒之仪。
敬献于九天司命真君。
先天豁落灵君。
文昌座前,伏以,神恩广大无感不通。
圣泽巍峨有求皆应。
稽查善恶之权。
主司功过之柄。
窃念弟子宿孽未除业障缠身。
梦想颠倒。
运命频年多乖。
丛集愆尤冤孽前世所结。
或多杀生灵。
或多亏阴骘。
以致到处不谐。
莫知所自。
伏乞×××(供俸主神的坛既称堂,如供俸三清,就称三清堂)飞鸾启示。
始知帝恩开施格外。
普度洪慈。
故虔心发愿。
×××(施术者法名)谨为弟子求消前世冤孽。
并解当世业障。
伏冀恩主鉴此愚忱。
据情启奏。
俾得罪业消除,转祸为祥,身心安泰,诸患不侵,无任恳祷之至。
瞻仰之至。
天运 年 月 日×××(施术者法名) 九叩上申。
————————————————————————————————————————————————————————————————————————————————————————————————————等等
道教礼仪都有哪些
在参拜时需要注意什么
道士礼叩分为三礼三叩、三礼九叩两种。
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
其具体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足离跪垫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二寸,足尖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状。
行礼为: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无名指根节(子纹),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梢节(午纹),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此即外呈“太极图”,内掐“子午诀”,其寓意为“抱元守一”。
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
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环绕,同时躬身。
叩首为: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下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时着垫上,二肘尖与两个膝盖同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手背上。
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如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
如此三礼三叩毕,足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长,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三礼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礼。
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等道教节日,住观道众做祈祥、祝寿接驾道场时,方丈、监院拈香行此三礼九叩大礼。
道士叩拜,是对太上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即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
道士必须参加各种道场活动,衣冠整齐,虔诚祈祷。
不得打闹嘻笑,要庄严从事。
道士出家后还需“冠巾”。
“冠巾”是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
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
冠巾也叫“小受戒”。
行冠巾礼时有数师在场,如冠巾师(高功)、度师(即恩师、师父)、拢发师、引进师或引礼师等。
道教网:道教内分为那些职位,分管那些事物
道教的称谓 道教称谓,可以分为道教法坛、道教神仙、道教教徒、道教宫观及丛林执事等若干方面。
一、道教法坛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
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
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 高功:又称“法师”。
是斋醮科仪中为主的执事。
根据斋醮规模的不同,有时一位,有时三位。
经师:是斋酷科仪中诵念经法、击打法器的执事。
全真派醮坛一般要用八位,称为“八大经师”。
提科:负责提音接韵。
表白:负责奏陈表文。
其他还有侍经、侍香、侍灯等。
箓坛:是正一派道士授受经箓的法坛。
称为“万法宗坛”。
箓坛设有三师: 传度师:举行授箓科仪的主持者。
监度师:一般由正一派世袭的张天师担任。
保举师:负责保送正一道士参加受箓。
戒坛:是全真派道士授受戒律的法坛。
称为“玄都律坛”。
授戒由传戒律师和八位大师共同完成。
传戒律师:又称“传戒本师”、“律师”。
由传戒丛林的方丈担任,负责为戒子讲说戒律、传授戒法。
律师的选拔非常严格,必须受满三坛大戒,接过“方丈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始可荣膺此职。
传戒八大师为: 证盟大师:负责为戒子(即受戒道士)解说教义经典、经忏威仪等。
监戒大师:负责监察戒子言行,不许违规犯戒,对不法者有权责罚。
(以上传戒律师、证盟大师和监戒大师,又称戒坛“三师”,是戒坛最主要的三位。
) 保举大师:一般由传戒丛林的监院担任,负责保举戒子参加受戒。
演礼大师:负责传授戒子登规演礼及戒坛威仪等。
纠仪大师:负责为戒子纠正礼仪规范。
提科大师:负责戒坛诵经拜忏诸事。
登篆大师:负责为戒子取道号,填写“登真箓”(即戒坛考揭之后按名次排列所编纪念册)。
引请大师:又称“迎请大师”。
负责主持戒坛斋醮科仪,担任高功。
三、道教徒 道教徒指信仰道教的宗教职业人员。
道教徒现在泛称“道士”或“道人”,不过多用于书面语。
言谈中多称“道长”,尊称“仙长”、“道爷”等,俗称“老道”。
道教相信通过修炼可以羽化登仙,故此又称道士为“羽士”、“羽衣”、“羽人”、“羽客”等。
道士所戴道冠为木制黄冠(一云道教衣冠与黄帝之时相同),因而又称“黄冠”(一般指男道士),女道士则称“女冠”(偶尔也称“女黄冠”)。
现在一般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
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
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ingheng)。
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
现代道教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道派,遂有“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之称。
全真派道士擅长斋醮,尊称“法师”。
道士散居民间从事斋醮活动者,称为“散居道士”。
有的道士娶有家室,又称“火居道士”,俗称“连家道”。
台湾道教基本上全属正一派,其中从事度生一类吉庆醮事者称为“红头道士”,从事度亡一类丧葬仪典者称为“乌头道士”。
道行高超的道士,称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
对于隐居修炼的道士,尊称“大隐”或“高隐”。
历史上著名的高道,过去的皇帝多封赠以“先生”、“真人”或“天师”之号。
“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的尊称,东汉时称传道者为天师,张道陵创立正式道教称为天师,其后代子孙世袭“张天师”称号。
道教历史上功绩卓著的名真高道,道教徒尊为“宗师”或“大师”。
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
结伴修道的人称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称为“道侣”或“烟霞侣”。
在家信仰道教的群众,称为“居士”或“信士”。
道士入道之后,沿用原来姓氏,表示继承中华民族古老传统,不背亲,不绝伦,不忘祖宗。
入道之后改用道名,即在原姓之下,第一个字由宗派字谱上取,第二个字由师父按照教义来取,组合起来就构成了道名。
道名之外,可以另取道号,一般是“某某子”或“某某道人”。
问讯道士姓氏称“仙姓”,问讯名字称“上下”,问讯宗派称“仙派”。
道士所居住室,称为“丹房”或“丹室”。
道士寿终,称“羽化”、“解化”、“仙化”、“仙去”、“仙逝”等。
道士外出寻师访道,称为“参访”,现在各地道教团体之间的访问团,也称“参访团”。
道士外出遨游,称为“云游”。
到其他道观留住,称为“挂单”。
在某所道观入道的道士,称为这所道观的“法眷”。
四、道教宫观 道教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
早期道教庙,有“治”、“靖”、“庐”之称。
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市白云观)、庙(如河南省篙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他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
道教宫观的组织形式,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 子孙庙:又称“小庙”。
这种庙宇可以收徒弟,代代相传。
但是不得悬挂钟板,没有传戒权利,一般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
假如子孙庙悬挂钟板,则称“子孙丛林”或“子孙常住”,具有半“十方丛林”性质,允许道友挂单。
十方丛林:又称“十方常住”。
这种庙宇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具有传戒特权。
但是不得冠巾收徒,由子孙庙收的徒弟前来挂单留住而组成道众,在丛林互相参学。
因此丛林的道士流动性很大,道门有谚“铁打的丛林,流水的道友。
” 现在道教的丛林,和过去有些不同。
许多十方丛林,也在冠巾收徒。
解放之后,除了一九八九年底北京市白云观举行过开坛传戒,其他十方丛林还没有恢复传戒活动。
从前道士前往丛林挂单需要背诵道教经典,现在只要具备手续证明即可。
五、丛林执事 道教丛林,有着一整套系统的管理体制,道士在丛林中分别担任不同的执事,各负其责,共同维护丛林的正常秩序。
丛林各执事称谓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丛林之最高领导者。
亦称“住持”。
《庄子·天下篇》成玄英疏:“方,道也。
”《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
”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
方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的职责,方丈的选拔也很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而且接过“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严,受全体道众拥戴,始许选为方丈。
又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
《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 监院:俗称“当家”。
道教丛林主持一切事务者。
监院由全体道众推选,可以连选连任。
如果本丛林无此人才,亦可到其他宫观去请。
监院若不称职,方丈有权撤换之。
《三乘集要》:“监院乃常住之首领,道众之宗主,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廉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良善,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者,乃可当此大任。
” 监院之下,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即: 都管:辅助监院统领丛林一应大小事务。
《三乘集要》:“都管乃常住之总统,必才智兼全,方能主之。
凡一应大小事务,一年四季散单(即发钱)、出入帐目、往来人情,无不提理。
” 都讲:负责讲说经典、威仪等。
《三乘集要》:“都讲管理圜堂钵堂(道众静修之舍)、诸经讲义、威仪等事。
非有道学之士,不可当此任也。
” 都厨:负责管理道众食堂。
《三乘集要》:“都厨乃管理厨房各项派遣,大众三餐,日日清单多寡,以免剩斋糟践,倘有添减单客,分派莱羹,各件斋肴。
须要秉公之士,以当此任。
” 以上为“三都”。
静主:管理圈堂。
《三乘集要》:“静主管理圆堂修行坐静之人,常谈圣真言教,不言杂语。
非通道德之士,不可任矣。
” 堂主:管理十方堂(或称“云水堂”,道士挂单之所)及钵堂。
《三乘集要》:“堂主管理云水客来,挂单之士,并管钵堂持戒威仪规范,监察不许犯戒违律等事。
必须明达正真之士,乃可任也。
” 殿主:管理殿堂事务。
《三乘集要》:“殿主乃恭洁精虔之士,时当洒扫,殷勤香灯,虔洁供器,谨慎时刻照管,并监理经师。
” 经主:负责经堂诵经。
《三乘集要》:“经主当选洞明经典、法律、科仪、规范、忌讳、礼法,非高明精洁恭虔之士,不可任也。
凡修奉经典,关系教门兴颓,未经师传者,不许入经堂。
” 化主:负责募化。
《三乘集要》:“化主以助常住不足之处,或兴工,或添培各款,全仗此任。
须要熟记因果,能言之士,对答应付,尽心协力,观其形势,谨慎恭敬,当此大任。
” 以上为“五主”。
庄头:分为“内庄头”与“外庄头”。
内庄头负责各种农具之保管与维修,外庄头负责组织劳作,及四季庄稼耕种收获之事。
库头:管理仓库财物。
《三乘集要》:“库头所管一切斋品,海味山珍,油盐酱菜,及器皿财物,金银珠玉等件。
必须公直清廉之士,司当此任。
” 堂头:管理斋堂(即食堂)。
负责斋堂香火、化供出食、击点让斋,过堂道众如有碗响筷落,堂头有权压签罚之。
钟头:负责早上开静、晚上止静之时击大钟。
击钟须念“鸣钟渴”。
鼓头:负责早上开静、晚上止静之时擂大鼓。
擂鼓须念“天尊圣号”。
门头:负责开关山门及出入稽察。
常住公物不许私自带出山门,夜间不得擅开山门。
茶头:负责烧水烹茶。
早上开静烧水,晚上止静封火。
水头:负责打水。
火头:负责灶火。
饭头:负责做饭。
菜头:负责做菜。
仓头:管理原粮(即未经加工的粮食)。
磨头:负责磨粮食。
碾头:负责碾谷物。
园头:负责看管菜园。
囿头:负责打扫厕所。
槽头:负责喂牲口。
净头:负责洒扫庭除。
以上为“十八头”。
十方丛林,还设有其他重要执事: 总理:协助监院、都管统理内外公务。
《三乘集要》:“总理常住大事,兼内外钵堂事务,协理当家、都管,总司大众功过,赏罚秉公无私。
” 知客:负责接送来往宾客及参访道友。
《三乘集要》:“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
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 巡照:监察丛林内外一切事务。
《三乘集要》:“巡照必须广博正烈,乃可司之。
常住内外一切事务,可行可止,监院寮房,规令森严,协理知客、庄主司其权,每逢朔望催众上殿,云集毕率众朝渴方丈。
” 巡寮:主管丛林人事安排。
《三乘集要》:“巡寮乃办理常住一切公干,安排执事,巡察一切杂事,查管众知事,抽补升迁,提调机密。
” 海巡:负责查理公事及调解纠纷。
《三乘集要》:“海巡乃查理执行一切公事,经堂斋堂、各殿香灯、各寮杂件、窜寮口角、透露常住不公之类。
须秉公之士,可任矣。
” 监修:负责庙宇维修并兼管庄农。
《三乘集要》:“监修乃整修一切,兴工造置楼房殿阁或河堤墙垣等类。
并兼理庄头常住庄农。
” 公务:管理房地山田及借贷还贷诸事。
《三乘集要》:“公务主理填写田地房租,催讨四境租课,一切欠贷,银钱货物,讨理阴地扩经理地界、山树一切等件。
” 迎宾:亦称“号房”。
负责对挂单道友进行考问、登记。
《三乘集要》:“迎宾乃接待十方往来云水,细查来历,恐混不法之徒,假扮庄严,冒充玄裔,须仔细抽问经典、宗派三代及口音,一切等查,如若不虚,写明年貌身躯,送上客堂再问。
须精明之士,可当此任也。
” 主翰:负责书写文稿、绘图等事。
《三乘集要》:“主翰乃笔墨精明,善写各款,大小概书,又能补葺笺窗,画图成象,山水异物,花草之类。
须清高翰香、洋水清云之士,可任也。
” 书记:负责书写表疏、信函。
《三乘集要》:“书记当选洞明道典之士,可任此也。
凡一切表疏申状,必须依科书格式虔诚恭写。
不可自作聪明致冒渎圣真,违者罚。
兼书一切信函。
” 典造:又称“典座”或“点造”。
负责办理斋馐饮食。
《三乘集要》:“典造乃精修神前供献,调理客饭饮食。
非勤洁之十,不可当也。
” 账房:管理账目。
《三乘集要》:“账房乃管理各簿,进出总司,银钱支销,公事费用,账目清白。
凡一月对神清算一回,账簿清明,分支不漏。
” 其他还有高功、提科及表白(见前介绍),连同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库头、总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监修、公务、迎宾、主翰、书记、典造、账房等,又称道教十方丛林“二十四位大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