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几句描写江湖的句子
1、真正的寂寞是在骨子里的,是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2、尘世变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势必是一场鏖战
4、御剑江湖载酒行,美人如玉翩若鸿。
十年一剑情如梦,赢得生前身后名。
5、我只是隐约地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剑客,缓缓的收起自己的剑,抬脚踏出了自己的江湖路。
6、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江湖的恩怨。
7、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
8、才子佳人,英雄泪,江湖是假,情惟真,多情空余恨。
9、无情万般不能,苍天太残忍,相见注定要分。
10、让心存江湖的人,继续江湖的梦吧。
11、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12、梦里的号角遍地响彻,英雄陌路,侠骨柔肠,百转千回。
13、惊人,惊情,惊梦,惊心,怆然暗惊后再看时,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恍如隔世。
14、从不曾离开的是江湖,越陷越深的是江湖。
15、二十年前有个苍老的声音:“我会原谅你们的,因为你们还年轻,因为你们还不懂。
” 16、英雄不会读诗书,就在梁山泊里住。
虽然生个泼皮身,只杀贼来不杀人。
17、御剑江湖载酒行,江湖邋遢不知名。
笑听风雨身后事,与君携手发狂吟。
18、那么多的过客,或孤单的一人浪迹天涯,或携眷双双归隐,这首江湖的歌,如今还有谁在唱。
19、在这里,重写我们的初相遇,抹去争不过天的恨别离。
20、我不知道什么叫江湖,我只知道,并且一直记得,我们相遇,然后分离。
2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22、江湖上的人们何尝不都试着习惯用自己的剑说话呢
23、这人生,无非如是。
而心情,却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轻狂年少。
24、江湖,一个说来容易,却并不容易的字眼。
25、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6、鲜衣怒马,追逐江湖,无需恩怨,不问情仇。
<天道每日赋词之六>清风一笑永不言败的江湖OL一切因你而起,一切又因你而灭。
儿女情长,忠肝义胆,潇洒在人间。
走不尽江湖路,洒不尽英雄泪,七尺男儿,饮酒寻欢,龙吟剑指天。
血染鞘,斩群妖,一息尚存人不倒,红尘笑,问天道,江湖路上谁逍遥。
<天道每日赋词之五 如梦令·兄弟·江湖>如梦令相逢何需多言,共饮一壶老酒。
醉了便睡过,那管明日春秋
兄弟,兄弟,他乡你还好否
<天道每日赋词之四 念奴娇·负刀长啸·江湖>念奴娇负刀长啸·江湖负刀长啸,血在烧,睥视江山万里,谁是英豪
千古传,仅叹武神风骚。
回首粲然,笑破敌胆,一怒众生小。
狂.........<江湖行>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
化为蝴蝶。
<书剑恩仇录> 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
<笑傲江湖>
形容江湖的句子
血月凄剑划风破月晓空,祭酒不惧饮不羁。
血溷奇点月雾蒙,御剑江湖愁余清。
还有一首仙剑的(上面的是我写的)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
初式清啼长空破,云光碧凝远岚平。
逍遥游 意气凌霄不知愁 愿上玉京十二楼 挥剑破云迎星落 举酒高歌引凤游 千载太虚无非梦 一段衷情不肯休 梦醒人间看微雨 江山还似旧温柔 谪仙 瑶宫寂寞锁千秋 九天御风只影游 不如笑归红尘去 共我飞花携满袖
求几句描写江湖的句子
1.Wo.Lo 2.剑是凶器,剑技是杀人的伎俩,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语言去掩饰,那始终是事实 3.一直以来承蒙照顾,在下是流浪人,又要,再次流浪了,再见 4.恩……很白 5.我回来了 6.滚开
如果不想死的话
7.啊
8.我要补偿你所失去的幸福......阿巴... 9.以死来赎罪根本没有用。
因为这条命,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
为了那些因为我当初年少 轻狂而丧命的人们,为了巴救的这条命,为了她的幸福,为了现在还活着的人们,拼上我的剑与心,继续走完这战斗的人生
这就是巴的笑容教给我的答案。
10.拿剑与心一赌,完成我这战斗的人生,这就是再下寻找出来的答案 11.假若,在这染满鲜血的刀,以及成为牺牲品的生命背后,有个谁也可以安心生活的新时代,我会——替天行道,仗义杀人 12.为了薰,我愿意再一次做回杀人者
13.在下是流浪人,是漫无目的浪迹天涯的剑客。
14.左之,维新还没有结束……维新的体系成立于十年前,明治新时代确是由那时开始,不过,真正需要幸福的人现在仍活在饱受欺压的旧时代中。
所以在下虽然势孤力弱……便仍会竭尽所能,为他们挥出逆刃刀。
15.维新要一年亦可能要十年……又可能永远无法完成……在下不知道。
但在下相信,这样可为明治维新的牺牲者做点补偿……为刽子手拔刀斋杀死的人做点……补偿…… 16.既然我说过要杀你,你就必定要死
17.她只笑了一次,自此之后就没笑过了。
连声音也未听过……不过,没关系,一次已足够。
正因为此,在下……要让最爱惜的人、好朋友、眼中所有人都能欢笑。
所以,我要更努力,踏出新的一步
18.我不再杀人,也不容许别人杀人。
只要再下能力办得到……也不会让任何人死掉
19.飞天御剑流算什么。
绯村剑心又如何
我连挚爱的人也保护不了
薰…… 20.一起生活吧
虽然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熬多久……可以的话,不仅是形式上……而是,真正一起…… 21.巴,在这次动乱中你所失去的幸福……我必定竭力补偿…… 22.这并非离别,而是启程;不是终结,只是开端……可能会感到怅然若失,但在所难免…… 23.如果你认为战胜的一方,就是强的一方……他的话是真的……那就表示志志雄他是对的了
如果在一、两次战斗中,就能找到真理……那任何人的生存方式都不会有错了。
真正的答案,不能在战斗中得知,而是在你……赎回过往罪孽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
24.也许在你的眼中,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
但对在下来说,他却是无限宝贵的新时代主人翁。
25.创造时代的并不是“刀”,而是使用刀的“人”。
26.在下何时都是认真的,否则,对手便不会觉得……在下说的话是认真的。
27.活着的意志比什么都强
28.如果你认为战胜就能掌握真理,那么你就和志志雄一样了。
对与错,应该由历史来决定。
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认为是对的事,然后为此战斗……不过我认为那个强者生,弱者死的……弱肉强食时代,绝对是错的
绝对错
29.虽然我们无私仇,但为了新时代,你们不得不死
30.虽然只是一把剑,但已足以用来保护……在下身边的人…… 31.我要保护巴的幸福……昨天才许下这誓言
不管任何地方任何人等,一概无关
谁阻挡我的去路就要死
32.把巴还给我
33.尽管你制造或使用的机关多么精妙,在你未尝到血腥痛苦前,你所干的一切……就如血腥一场…… 34.只要超越极限……才有机会攀至顶峰
35.虽然只是一把剑,但已足以用来保护……在下身边的人 36.“杀人偿命”……是赎罪的方法之一……不过,死者已死,偿命亦无济于事……如能用剑来多救人……才能做到真正的赎罪
“刽子手拔刀斋”就是这样活到明治时代的。
37.我又开始失常了
抑或是以前失常,现在开始恢复正常呢
38.你曾经问过我如果你有刀在手我会不会杀你,答案是“我不会”。
我不会杀你。
无论在任何情形,我也决不会杀你……只有你……绝对不会…… 39.倘若我此刻封刀,以前所杀的人便死得毫无意义。
巴告诉我,人人都苦心经营渺小的幸福,在能缔造更大幸福的新时代建立前……我仍会继续挥剑。
40.切断挂念之情,忘记他吧……这样做,你才会得到幸福。
江湖的意思
【释义】 1。
江西湖南: 唐朝时,禅宗马祖道一住在江西,各地学禅的人,都风起云拥到江西去访道;湖南石头和尚-------希迁,唐朝比丘,禅宗大德高僧之一,曹洞宗的创始人,著有,流传于世,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两人都是当时众望所归的大禅师。
由于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社会上就称参禅的人叫作‘走江湖’。
‘江湖’这两个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就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2.江河湖海: :“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鸱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 宋· 姜夔 :“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 清 叶燮 :“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 3.泛指四方各地: :“太傅牺叔 士孙喜 清洁江湖之盗贼。
” 三国 魏 曹操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 宋 苏辙 之一:“流落江湖东复西,归来未洗足间泥。
” 清 钮琇 :“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
” 4.指民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
” 5 .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东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
” 清 方文 《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 唐玄宗 看,说 李白 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
” 6.引申为退隐: 唐· 贾岛 《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 7黑社会秩序: 在现代的年代,江湖两个字远远不是表达狭义的地方了。
现代人说的江湖,往往是说的黑社会秩序。
8有人的地方: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出处】 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
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
人即是江湖。
什么是江湖
恩怨即是江湖。
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
这就是江湖。
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
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
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
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
等到完成了一些近于苛刻的条件,你就可以拜风清扬、张三丰、达摩祖师、王重阳、杨过这样的传奇人物,学到令人艳羡的武功。
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
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诚如斯言,记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水墨山水、纯真作品,因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变得沉重。
追溯庄子,历来以寓言的形式阐述玄妙的真理,可谓寸字寸金。
江湖,而非溪海,正因为溪水不能容纳更多,给人的感觉更是潺潺细水、清澈见底,我们不能忍心看到浑浊;海,又失之巨大,猛烈而骇人,心中只有敬畏,感觉望而却步。
只有江湖,才能真正表现意境,江有溪之隽永绵长、且有奔渤之势,复杂的水境泥沙混杂;湖,另有海之深沉,无穷的生命蕴涵之中。
人之悲哀,就在于江湖。
【“江湖”的词源 】 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张远山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
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
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
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山林’主要属于隐士,‘绿林’主要属于强盗,真正属于侠客的-,只能是‘江湖’”;“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
只可惜此书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言必称“江湖”,却未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
一 此书第七章《笑傲江湖》开篇曰:“谈武侠小说,无论如何绕不开‘-江湖’……‘江湖’属于‘侠客’;或者反过来说,‘侠客’只能生-活在‘江湖’之中。
这种近乎常识的判断,其实大有深意。
只是人们-很少深入探究为什么‘侠客’非与‘江湖’连在一起不可。
”随后对-“江湖”一词进行了词源学探索。
陈平原对“江湖”一词的释义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
”这一浮泛释义的症结在于,他找到的最早出处是-秦以后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他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 “江湖”的词源,于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
故《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 由于没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陈平原的以下解说就不得要领了-:“有感于范蠡的超然避世,后人再谈‘江湖’,很可能就不再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三江五湖,高适诗‘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杜-甫诗‘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杜牧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其中的‘江湖’,就隐然有与朝廷相对之意,即隐士-与平民所处之‘人世间’。
‘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 从并非“江湖”一词之源头的西汉《史记》(尽管所述的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一下子跳到八百年后唐代诗人高适、杜甫、杜牧带有“江-湖”字眼的诗句,再跳到三百年后北宋范仲淹关于“江湖”的名言,-时间跨度千载以上,陈平原依然没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因为-他找错了方向。
他应该到《史记》以前去找,而不是到《史记》以后-去找。
所有元素型的文化观念都必须到先秦典籍中找到源头才算数,-这应该成为学界的基本常识。
先秦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时代,就因为它-提供了后轴心时代的一切文化元素。
由于找错了方向,又实在无计可施,陈平原只好把“江湖”的词源问-题悄悄搁过一边,回到“笑傲江湖”本题:“《史记》为游侠作传,-没有使用‘江湖’这个词……唐人重新把侠客置于江湖之中,这一点-很了不起,基本上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发展路向。
……唐代豪侠小说中-已出现‘江湖’这个词,并把‘江湖’作为侠客活动的背景。
”〔2-〕由此一路向下,一直论到二十世纪的新派武侠小说,论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
由于对“江湖”的词源语焉不详,陈平原就给了读者-一个错觉,似乎“江湖”一词是迟至唐代豪侠小说才正式出现的。
二 “江”、“湖”两字分开使用时单独成词,作为专名固然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作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词既不是“-江”、“湖”两个专名分开解释后的简单相加,也与“三江”、“五-湖”的共名无关。
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江”、“湖”两字仅仅是词素,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
-更重要的是,“江湖”这一专名的特殊意义,决非从唐代豪侠小说到-当代武侠小说对此词的事后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时代早就有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相对。
因此并非先有“-侠客”,后有“江湖”,而是先有意义特殊的“江湖”,后有纵横笑-傲的“侠客”。
这是因为,此词的真正词源出自始终不被儒家中国承-认为正式经典的中国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在《十三经》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江湖”一词——不过说有易,说无难,海-内外硕学博闻者若有异议,切盼教正。
《庄子》全书使用“江湖”一词凡七处,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江湖-”,按顺序依次如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内篇·逍遥游第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内篇·大宗师第六》,重言又见《外篇·天运第十四》)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内篇·大宗师第六》) 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
(《外篇·至-乐第十八》,重言之异文又见《外篇·达生第十九》) 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
(《外篇·山木第二十》) 以上五条(两条略)中哪条是“江湖”的原始出处
抄一段-拙著中的旧文: 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
但他们两个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两种力量: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主宰了庙堂政治。
—-—顺便一提,与庙堂相对的“江湖”一词,也源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的这个大葫芦寓言。
被人视为〃江湖〃一词出处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倒是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两个“江湖”虽然语意相近,毕竟还是第一个更符合后世通用的“江-湖”。
〔3〕 拙著《寓言的密码》之所以仅引两条,因为《庄子》内篇为庄子本人-亲撰,外篇为亲炙弟子据庄子遗稿与闻见整理编纂,杂篇为再传弟子-与庄门后学所发挥。
而且只有第一条直接论人(惠施),后四条(加-重言二条)皆以物(鱼、鸟、狐、豹)喻人。
所以我认为首条出现最-早,是“江湖”一词的真正词源。
江湖中国的通天教主庄子,无可争-议地拥有“江湖”一词的知识产权。
三 陈平原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实际-上是把伪经当成了真经。
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语,固然是关于“庙堂”、“江湖”的最-大名言,但它不仅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而且范 仲淹的儒家立场-使他更不可能把“江湖”的文化意义解释清楚,而是一定会对“江湖-”的真正文化意义进行歪曲和篡改。
儒家庙堂所推销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扬-的文化人格是傲视王侯的“真人”。
“江湖”的文化意义,与范仲淹-的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兼容,所以范仲淹对“江湖”的解释完全不足为-据。
范仲淹笔下的“江湖”并非文化中国的真江湖,而是政治中国的-伪江湖——这个政治中国的伪江湖立意要消灭的才是文化中国的真江-湖。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暂处江湖的真-儒家的卑琐政治人格,却远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乐处江湖、傲立江-湖的真道家的伟岸文化人格。
那些“每饭不忘君恩”的儒家,即使因不被帝王接纳或失宠于帝王而-暂处江湖,也不是真道家,充其量是伪道家,所以时刻想着钻营夤缘-进入庙堂。
真正的道家不可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