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山上早晨的句子
早晨到山上散步,灰黄色的雾让人喘不过气来、白天尘土遮天蔽日、晚上的夜色灯光照射下,夜空成了土黄色。
早晨的山上感觉和其他时间不一样,空气清新,鸟鸣悦耳,连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虫的叫声都听得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花香阵阵,春风拂面,感觉好舒服
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
1、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
2、远山近岭迷迷茫茫,举目顾千山万壑之中像有无数只飞蛾翻飞抖动,天地顿时成了灰白色,山林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铺天盖地而来。
3、两岸的山峰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姿态:有时像飘洒的仙女,有时像持杖的老翁,有时像献桃的猿猴,有时像脱缰的野马。
4、群山都落在脚下,显得空旷高远,高得可以同月牙儿拉手,同太阳亲脸。
5、镶嵌在天边的连绵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6、大小冰山千姿百态,洁净的冰面像龟背一样裂成美丽的纹理,却并不破裂,冰面像镜面一样光滑透明,可照人影。
7、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8、南极的冰山,顶部平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齐,颜色是蓝幽幽的。
9、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10、龙首岩拔地千尺,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块巨崖直立,另一块横断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11、俯瞰足下,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12、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13、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14、在阳光下,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离眼前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15、当红日的万道金光照射到冰峰上的时候,像给银光闪闪的冰峰戴上了黄金的桂冠。
16、路两边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小黄花。
17、银装素裹的群山,登高远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无际。
18、其实,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这边的像锋利的尖刀,那边的像驼背的老人,再远一点儿便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19、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烧。
20、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21、远远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闪闪发光的雪莲,不需要任何美丽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完美的奇迹。
22、在这烟波浩渺的大海之中,屹立着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很像笔架,所以叫它“笔架山”。
23、泰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恰如一个巨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视着大地。
24、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调皮的孩子和你捉着迷藏。
25、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26、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掩映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
27、远望天山,山顶千年积雪,像一位久经沧桑的白衣老人安详地卧在那里。
28、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累月戴着白雪的“头巾”,披着白雪的“大氅”,不管春夏秋冬,它总是一身洁白。
29、苍山19座山峰连为一体,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环绕着整个大理,成了一座天然的“挡风屏障”。
30、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伟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骏马,形态各异,险峻陡立。
31、当登上极顶,举目四望时,那壮观的景象使我血液沸腾,整座崂山就像在雾里飘着一样。
32、十渡的山虽没有峨嵋的娇姿、华山的险峻,也比不上泰山的挺拔、桂林山峰的奇异,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风韵——朴实无华。
古人描写水的诗句有哪些
“水之润下无孔不入;火之炎上无物不焚;雷之肃敛无坚不摧;风之肆拂无阻不透;土之养化无物不融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
画障:贴画的屏风。
悬溜:悬流的瀑布。
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极高处。
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
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
壑:土沟。
奇诡:奇妙怪异。
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
昏晓:黄昏、拂晓。
练:白绸。
环佩:身上饰玉。
筑(zhù):弦乐器。
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
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
练:白色丝物。
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大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庄子·秋水》尾闾(lǘ):传说为海水排泄的地方。
万川入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海水也从来没有满溢过;海水排泄,也从来没有干涸过。
后人每用这句子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周而复始的。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国·魏·曹操《观沧海》碣石:指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山。
何:那么。
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即耸。
峙(zhì):挺立。
这是作者穷追袁绍残部路经碣石时所作。
描绘了海波荡漾、山岛耸立,木繁草茂的壮观图景,烘托他当时昂扬的气概。
●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晋·乐府民歌《西洲曲》空绿: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
卷起帘幕天穹自然显得高远,海水摇漾着空中的碧绿之色。
境界壮阔动荡,“摇空绿”三字,奇警。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春天潮水涌入长江,江海连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残夜将尽,朝阳已从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气息。
作者为客日久,日复一日,年一复一年,岁月蹉跎,回乡无日,送书无人,触景伤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绘。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离西阁》旭日浮于沧海,众星挂在银河。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齐州:中州,亦即中国。
九点烟:我国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远望如九点烟。
一泓(hóng):一汪:绘出一幅壮观的九州高空鸟瞰图,可见作者气势不凡的胸怀和浓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涛声孔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声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为壮观。
触:碰、击。
两句把势大声洪的江潮描绘得如在目前,使人惊心动魄。
全词是一幅精采的海边观涛画。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唐·赵嘏《钱塘》中秋:钱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为壮观,历来誉为天下胜境。
写静景的壮阔和动景的声势,都极为出色。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一线:形容浪头象一排白线涌来。
指顾:指点顾盼,喻时间极短。
写江潮水初上的雄浑景色。
李白《横江词》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句,附录于此,以供参照。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几许:多少。
浑:简直。
极写江潮的高大。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潮水汹涌冲来的时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处都象迎接潮水的锣鼓声。
两句描写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怀空。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瑶台:传说中的神仙住所。
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长虹从辽阔的沙滩上奔涌而来,又象天仙在瑶台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琼浆倾泻而下。
以丰富的想象,极状钱塘江潮奔腾之急,声势之大,变化之速。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明·刘基《郁离子》坎井:指浅井。
比喻宽宏大量者不与小人一般见识。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清·陈恭尹《厓门谒忠祠》这是作者写新会厓门怀古的诗。
厓门三忠祠,祀宋末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名臣。
触景生情,怀古痛今,忧时伤国,溢于言表。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时鸟难过。
清·沈受宏《渡海》写尽大海之辽阔。
● 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
清·宋琬《西江月·钱塘门外作》此钱塘观潮之作,以白马奔腾,银山万叠形容潮浪汹涌壮观。
●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
清·张照《观海》乾坤:天地。
浮:融。
双丸:指太阳、月亮。
两句写大海的景观,颇有哲理。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清·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渚(zhǔ):水中陆地、小岛。
磨:摩擦。
炙:烤。
作者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
沿途看到海中壮观的景色:波涛翻滚、小岛朦胧、云天如碧、海面泛红。
诗句的境界开阔、意气豪迈。
溪泉●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杪(miǎo):树梢。
诗句描写山上雨后从树丛间喷出了百道飞泉的奇观。
诗中采用了“高远”取景法,从一个适当的高度,透过近处低处的繁树茂林,看到远处高处的巅崖悬泉,将二者“叠合”在一个平面上,造成了一种新鲜奇特之感。
●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唐·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不让一条溪水奔流,把溪水拦在山间日夜喧闹;待它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溪流已变成堂堂的大水直奔山村。
写溪水到底是拦不住的,可比喻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唐·杜甫《佳人》两句的寓意众说纷纭。
按诗意是比喻“佳人”贞洁自守的节操。
●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唐·储光羲《咏山泉》恬(tián)淡:安静清淡。
以山间的清泉比喻自己的安闲自得。
●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唐·湘驿女子《题玉泉溪》红树:枫叶秋天变红,故称。
弹夜弦:比喻溪水潺流之优美音响。
●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唐·杜甫《绝句六首》江水流动,月移石影;山溪空寂,云雾傍花。
活画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 积之涓涓,泄之浩浩。
宋·王安石《风俗》积;蓄。
涓涓:形容水流的细长。
泄:排泄。
言简意赅,积小泄大,说明累积难而消耗易,对人们治国、理财、治学甚有启迪。
●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舞雩(yú)风:和畅的春风,指作者理想中的境界。
这是作者被贬在海南时所作诗句,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细流:指泉眼爱惜泉水,不愿多流一点。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诗句清新活泼,自然灵巧,是“诚斋体”的典型代表作。
●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宋·张耒《屋东》通:通透袭人之意。
朝晴:拂晓天晴。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辛弃疾《生查子·游雨岩》描绘沿溪行走时的倒影,体物入微,富于奇思妙想。
●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玉泉山》红墙:指富贵之地。
褒颂清泉,宁愿奔向江湖,也不为红墙拘禁,有言外之意。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清·赵愈《溪声》忙底事:到底忙些什么事。
借笑溪声来嘲讽世俗--喜好喧闹而不懂得享受山中的幽静。
●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清·郑燮《访青崖和尚》写秋水的妙句,妙在“带月连星”,实在棋高一着。
江河●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
《诗经·卫风·河广》苇:如芦苇那么小的扁舟。
杭:即“航”。
谁说黄河宽
一叶扁舟就能渡过。
●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沚 《诗经·邶风·谷风》泾(jīng):泾水,发源于宁夏六盘山。
渭:渭水,发源于甘肃乌鼠山,与泾水合流后注入黄河。
湜湜(zhí):水清的样子。
沚沚(zhǐ):止。
泾与渭相比时才显得浑浊,它不流的时候也是清的。
作者以泾水作自比,以渭水比新人。
自己并不丑,只是与新人相比,才显得不美,成语“泾渭分明”源出于此。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湍:急流。
甚:很象。
奔:指奔驰的马。
● 波流将月去,潮水共星来。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将:带。
描写“波流月,潮带星”的景象,波光闪烁,星月交辉,形象生动,用词精警。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出塞》孤城: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是古代从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重关。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八尺或七尺。
写黄河水流的高远,玉门关地势的险要。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眺》江:指汉江。
天地外:形容江流之漫长。
有无: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诗句景色朦胧,掩映动荡,想象丰富,充满浪漫色彩。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唐·李白《赠裴十四》落天:夸张手法形容黄河从高原山岳向平原低处的流向。
写:泻。
以大海喻胸怀,贴切形象。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天上:形容黄河之高,因它发源于高峻的昆仑山脉。
描写黄河源远流长,水势雄壮,奔腾而下,直泻大海,一去不回,寄寓作者对岁月如流,年华不复返的感慨。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唐·李白《公无渡河》昆仑:指昆仑山,东段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发源地。
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传说夏禹治水至此。
写黄河冲决昆仑,咆哮而下,直奔龙门,显示它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声势。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触:碰、击。
盘涡:旋涡。
毂(gǔ):车轮的轴。
秦地:华山一带,古为秦国之地。
雷:雷鸣。
诗人极写黄河奔腾万里的声势。
●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九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亦称九派。
雪山:形容波涛如雪似山。
这是诗人俯瞰长江所看到的壮观景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这是诗人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时写下的千古绝唱。
仰视则闻高山落叶的萧萧之声,俯瞰则见长江骇浪的滔滔之势,而叶落无边,江流不尽,更显得秋风的劲厉,秋色的苍茫,秋声的肃杀,扩大了画面,增强了气势。
作者悲秋的情调,显然如见。
●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怎么得到。
并(bīng)州:古九州之一,传说所产剪刀著名。
翦:剪。
晋代索靖观顾恺之绘画,长叹一声:“恨不带并州剪刀来,把松江半幅白练剪而归去。
”诗人以此赞美王宰的画,典故随手拈来,形象贴切,又毫无痕迹。
●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唐·韩愈《进学解》障:阻挡。
回:挽。
既:已经。
倒:倾泻。
愿意是作者借别人的话肯定他自己,好象阻拦百川使它向东流,挽回已倒下去的巨浪一样。
两句境界博大,气势磅礴。
后人每用来形容扭转乾坤的巨大气魄。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唐·白居易《长相思》汴(biàn):水:曾改道,流经河南、江苏、安徽等地。
泗水:由山东流入淮河,上游四源并流,故名。
瓜洲:城名,在运河与长江汇合处,当时很繁盛。
诗句描写妇人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思绪交织。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唐·白居易《天津桥》眉月:指阴历初三、初四。
新月弯曲如眉,故称。
神女浦:地名。
脸波:眼波。
窈娘堤:堤岸名。
以人的形象比喻景物,独出心裁,惟妙惟肖。
●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泮上》幢(chuáng):仪仗用的一种旗帜。
练:白绢。
俯视深潭,太阳象巨大的赤旗铺在潭底;仰望高空,天面象长长的白练飘在峡顶。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郊野渡口。
野渡晚雨后所见,流露出诗人任其自然,不进不退的处世哲学,与他“扁舟不系与心同”的心境是一样的。
●河源怒触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
唐·温庭筠《塞寒行》河源:黄河源头。
怒触:黄河咆哮的景象。
朔:北方。
●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唐·杜牧《汉江》染衣:形容江水之色映照衣裳。
前两句写江面美色,后两句叹息自己在宦途中奔波消磨,看到悠闲的渔翁,更有无限感慨。
意境含蓄委婉。
●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州》吼:形容惊涛骇浪的声音。
巫峡:西起四川巫山县,经湖北巴东县,绵延四十公里,由长江横切巫山而成。
烧:形容红色云彩的灿烂。
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人不见:指技艺超绝的湘水女神奏完曲子后随风而去。
数峰青:指女神离去后只见江边几座碧绿的山峰。
一曲既终,伊人不见,余音仿佛还在江水之上和峰峦之间荡漾。
这样描写,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交融,情景历历,意与境和谐统一,余味不尽。
● 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五代·张松龄《渔父》白鸟:鹭。
下长川:指鸟沿着江流飞翔。
潇湘: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江。
烟:烟雾笼罩。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宋·李觏(gòu):《忆钱塘江》好是:最美的是。
涵:容。
返照:指江水反映夕阳,满江通红。
水仙:水中女神。
此与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都极写水上残阳之红,各擅其妙。
●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练:白色绸子。
簇:攒聚。
征帆去棹:船只来来往往。
背:形容迎风招展。
矗:竖起。
云淡:形容五彩的船只象笼罩在淡淡的云气里。
星河:比喻长江。
鹭起:南京西南面的长江上有个白鹭洲,白鹭飞舞。
画图难足:画也画不出那么好。
描写金陵一带的长江晚秋景色,极为精采。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垒嶂图》稍:正。
度:过。
乔木:指树林。
一叶:比喻小舟的轻快。
江吞天:指天色倒影在江上,水天一色。
这是首题画诗,虚实远近处理得很好。
●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宋·苏轼《百步洪》鹰隼(sǔn):鹰类的统称。
落:降落猎物。
注:冲的姿态。
柱:琴瑟之柱。
用兔、鹰、马、弦、箭、电珠七种疾驰的事物连喻洪水冲泻,如明珠一串,把百步洪的态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潋滟(liàn yàn):水势浩大的样子。
尊:即“樽”,盛酒的器具。
羯鼓:用羊皮做的鼓。
江水暴涨波光闪动象斟满美酒,雨声急促象千支木杖擂羯鼓。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指长江。
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
以长江比喻时代洪流,既带走千古岁月,也带走千古风流人物。
“淘尽”二字,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穿空:一作“崩云”。
拍:一作“裂”。
极状赤壁的长江天险的景色。
“乱石”为仰视的高峭石壁,写造型;“惊涛”为俯视的奇险江岸,写声音;“堆雪”为远望的汹涌波涛,写色彩。
词句借乱石惊涛之景,抒豪放之情,衬托千古英雄人物的业绩。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郴江:在今湖南省南部,于郴州城东,流主湘江。
幸自:本自。
潇湘:即潇水、湘水,合流后称湘江。
郴江原自绕郴山而流,为什么不甘寂寞而向北流下潇湘去
暗示我今日被贬南方,无法北归触景伤怀,其何以堪
作者把无法排遣的愁苦渲泄到山水之中了。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是处:到处。
苒苒:即冉冉,逐渐推移的样子。
在秋风秋雨中,一切红的绿的都已黯然失色,大自然把美好的景物一步步推向消亡;只有滔滔长江水,静悄悄地向东流去。
写天地的无情,大江的永恒。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宋·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蓬莱阁:在山东蓬莱县北丹崖山上,下临海岸。
涵容:包容。
百川入海,天地之大无所不包;早晚潮涨,海水浮动而来,境界壮阔生动。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宋·王杲《浪花》浸寒空:形容水天一色,深秋意寒。
碎残红;形容浪花映晚霞。
有人请王宗作咏物诗,以“浪花”为题,兼押“红”字,他一挥而就。
秋水、晚风、波心、残红层层渲染,句句扣紧主题。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悠悠:又长又远的样子。
以无穷无尽、日夜奔流的长江比喻社会发展,是传诵千古名句。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银山:白浪如山。
笔力雄迈,收句以小见大,咫尺千里。
“放入”二字形象而有气魄,使人们读后胸怀广阔,目光旷远。
与唐代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宋代苏轼《南堂》“挂起西窗浪接天”,宋代周紫芝《凌敲(间嚣)晚眺》“开窗忽拥大江来”,一样笔法。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
宋·张炎《南浦·春水》不了:冲洗不掉的意思。
古人曾说过:“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
”这里以云、山、花、香等到美不胜收的春景衬托出春水之美。
作者因此词,而得“张春水”之佳名。
●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银山成雪片。
宋·杨万里《池日移舟入江》波:浪。
银山:比喻雪白而高大的浪头。
极度的夸张和比喻,大气磅礴。
●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元·郑元祜《寄金山普衲》“推月上”既写明月的升起,双状江涛之汹涌,极为精到。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江:指长江。
长江从群山中流出来,山势与水流一样,都向着东方。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明·吴本泰《送人之巴蜀》云开:云开雾散,也有云雾劈开的意思。
巴江:由四川巫山到湖北巴东一带的长江。
一字流:形容水路狭窄,两岸山峰陡峭,当中如水流一线,用字警炼。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明·李攀龙《送子相归广陵》低:舟帆低垂。
度:过。
写一个日暮惊涛骤起的场面。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明·顾绛《龙门》亘地:横贯。
此一门:指山西与陕西之间的龙门山。
●江水东流自朝暮,芦花瑟瑟西风度。
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第谁能顾。
清·吴伟业《芦州行》自:向。
度:过。
江水日夜向东流,西风芦花秋瑟瑟;今日清兵过江,豪门大族都置国难于不顾了。
借景抒怀。
写明亡之事,可见历史与自然界一样,都是无情的。
●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后又嫌湘水奔。
清·魏源《三湘棹歌三首》三湘:指湖南境内的三条河流。
语句明白晓畅,寓意颇有哲理,可作为事物不能两全其美的一个佐证
形容群山的句子
描写群山的句子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烧。
2、俯瞰足下,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
3、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4、群山都落在脚下,显得空旷高远,高得可以同月牙儿拉手,同太阳亲脸。
5、两岸的山峰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姿态:有时像飘洒的仙女,有时像持杖的老翁,有时像献桃的猿猴,有时像脱缰的野马。
6、居高放眼看去,天际屹立着皑皑的雪山冰峰,在阳光下十分耀眼.7、十渡的山虽没有峨嵋的娇姿、华山的险峻,也比不上泰山的挺拔、桂林山峰的奇异,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风韵——朴实无华8、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伟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骏马,形态各异,险峻陡立。
9、路两边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小黄花。
10、大地到处白茫茫的,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上一层皑皑白雪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11、南极的冰山,顶部平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齐,颜色是蓝幽幽的。
12、银装素裹的群山,登高远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无际。
13、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那样晶莹,那样美丽.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似隐似现.一座座山,一片片林,都被雪裹着,在巍峨之中显出清秀,在峻峭之中更见超逸.14、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
15、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16、傍晚,夕阳西下,余辉映山顶,把雪峰染抹得象一位披着红纱中的少女,亭亭玉立;月出,星光闪烁,月光柔溶,使雪山似躲进白纱帐中,渐入甜蜜的梦乡,显得温柔、恬静.17、其实,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这边的像锋利的尖刀,那边的像驼背的老人,再远一点儿便像含苞欲放的莲花……18、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19、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20、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21、泰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恰如一个巨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视着大地。
22、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23、远山近岭迷迷茫茫,举目顾盼,千山万壑之中像有无数只飞蛾翻飞抖动,天地顿时成了灰白色,山林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铺天盖地而来。
24、在阳光下,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离眼前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25、当红日的万道金光照射到冰峰上的时候,像给银光闪闪的冰峰戴上了黄金的桂冠。
26、龙首岩拔地千尺,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块巨崖直立,另一块横断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形容风景怡人的句子
弃剑封刀 ,大隐归闹市 ,自觉逍遥 。
断江湖旧梦 ,任六界风飚 ,金窗肃户看妖娆 。
情丝暗生、心事难描 。
佳期晚、怕流年暗消年少 。
春到 、人难老 。
回首仙家 ,自是人间好。
旧雨新知, 两难分付 、别有一丝烦恼 。
几度轮回误尘缘 ,换巢鸾凤教偕老。
羡鸳鸯 ,纵千金难买一笑。
星沉月落夜闻香,素手出锋芒,前缘再续新曲,心有意,爱无伤,江湖远,碧空长,路茫茫,闲愁滋味,多感情怀,无限思量。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王维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风景怡人心舒畅 景亦思甜花无双 绝世仙境红尘忘 美不胜收画中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 而那静谧的山野,却千年万年的守候着。
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春夏秋冬,一样的风景,重重迭迭似曾相识。
2. 飞得越高,视野里所容纳的山便越多。
3、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在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4、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满是一股秋天丰收的味道。
5、秋天来了,天气凉爽,天高云淡,景色宜人。
描写风景的唯美句子。
树叶也黄了,风儿一吹,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往下落,地上铺了一层,像金毯子一样,非常漂亮。
一群大雁向南方飞去。
地里的庄稼熟了,稻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农民伯伯笑呵呵。
果园里苹果羞红了脸,梨儿像灯笼一样挂在树枝上,非常惹人喜爱。
公园里菊花争相开放,有白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非常美丽。
啊,秋天真美呀,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6、张家界的山真奇啊!你瞧那座山,中间好像被活生生的劈成两半了。
那个突起的地方是什么?是一把斧头。
咦,听起来好像有些熟悉?没错,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即使这是在华山发生的事,但由于张家界之奇,大自然之奇,我们在张家界也能看到这种景象。
7、而秋天的果园更是引人入胜。
当你站在果园之中你会感受到一阵阵香甜的气息。
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垂在枝头沐浴着露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一个个荔枝粗糙的外壳,透露着成熟,饱含着丰盈。
红红的大苹果像小朋友的红脸蛋一样。
挤来挤去等着人们去摘呢!8、果园中,石榴笑开了肚皮,苹果穿上了红袄,葡萄树上的娃娃们都穿上了紫袍,像一颗颗紫色的水晶。
橘子呢?它们穿上了橘色大衣,在秋风中摇晃……果子们都随风摇荡,像风铃的声音,在果园中回荡,轻轻地,很恬美。
9、校园里还有好几个花坛,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花的清香引来了许多的蜜蜂和蝴蝶,勤劳的蜜蜂在一边唱歌,一边采蜜。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校园里还有很多种绿树,每天他们都坚守在校园了,为学校增添了许多生机。
10、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在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就“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在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我家乡的早晨。
11、假如秋天是悲凉、萧条的。
那么柳树湾的秋天便是美丽、凉爽的。
漫步湾中,枯黄的柳叶蝴蝶般纷纷飘落下来,抬头仰望,呵!好一幅柳叶飘落图!心中的不悦总能忘得一干二净,秋天的柳树湾是我心灵的过滤器,我的心很高很绿。
12、2点多,天由明亮变成了黯淡,慢慢的,慢慢的,天下起了雨。
随着一声巨响,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它落在了屋檐上、楼顶上、土地上,一眼望去,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这种电闪雷鸣的声音越来越大,雨也越下越汹涌,仿佛要把这世间的污垢通通地洗刷掉。
13、听!小鸟在叽叽喳喳唱着动听的歌谣,原来是春姑娘来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湾中的柳树都抽出了新芽,远远望去,像穿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衣,我不时给柳树们送来水分,它们的生命力十分旺盛。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14、海面上很平静,一望无际的水上。
只有粼粼的微波。
大海好像是一位好客的主人,用带着微笑的脸旁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有几艘帆船,银白色的帆张着,像海鸥的翅膀似的。
在黄昏的照耀下,海面闪着金光。
海边聚集了不少海鸥,他们有大有小,在阳光下,羽毛闪闪发亮。
有的略弯双翅,在空中翱翔,有的振动翅膀,伸直双脚,在空中飞舞,还有的迅速划过,仿佛在天际划了一条条长长的条纹,它们的身体配上蔚蓝的海水和蓝天白云,让人觉得,犹如在画中一般。
15、家乡有许多果园果园里有许多样的果树:苹果树。
桃树。
梨树。
杏树等等。
苹果树在春天的时候就发芽了,绿油油的很亮眼,很漂亮。
()到了春天末的时候树儿就开花了,比芽儿还漂亮,到了夏天书上有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实,让人看一眼就想一口给他吃完,当然也少不了我们这群野孩子,我们一个在树上摘,摘了就往下扔,下面有一两个接的,合作的很好。
16、傍晚,夕阳好像一颗熟透了的大苹果,高高地挂在天空,使得天上都是灿烂的色彩。
在清脆的下课铃响后,同学们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大家的三三两两地在校园外漫步晚风徐徐送来一阵花儿的清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更觉得夕阳无限好。
这就是我家乡的傍晚。
17、农场里,飘着牛毛细雨,农民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雨中物农,四周茫茫一片,看不清人们的脸。
雨停了,美丽的蘑菇撑起一把把彩色的小伞,随着温和的春风翩翩起舞。
太阳公公出来了,它散发着温暖灿烂的阳光,为春天增加了一丝生机!看!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悄悄钻出地面,欣欣然张开了眼,欣赏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18、刚刚还是蔚蓝的天空,骤然已泛起红晕,那是霞吧。
一条半圆形浅红色的光线横穿乾坤,俨然立在那里,边缘有丝若有若无的黄色线,将它衬得完美无瑕。
19、刚一出门,你就能感受到携着花草味的幽香,仿佛在提醒你忘记昨天的烦恼,投入崭新的美好的一天。
这里的道路设计和中国一样,不算宽,沥青的颜色很深,斑马线和车行道十分清晰,但你会觉得看起来“不习惯”,因为路面没有了被车压出来的裂纹,少了那此起彼伏的路坑,而是一种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美。
20、我们三人来到山脚下,一股秋天的方香切入我的心扉,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前行,弯弯的山路上落满了树叶,脚踏在上面发出了沙沙的声响。
两边的小草也在为换上金色的外衣做着准备,一个个低着头无精打采地随风摆动,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奔放。
野菊花、苦菜花、三叶草花……21、转眼间,冬天就到了。
冬天的柳树湾光秃秃一片,抬头就能望到天,从湾的这头可以一眼望到那头,踩着由落叶铺就的“地毯”,抚摸着柳树那苍老的“皮肤”,似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动,爱玩的我常常和伙伴们在这里嬉戏,想要为这片柳树湾带来一些久违的欢乐。
22、走进宽阔的大门,眼前是一座庄严地雕像,它是桂花小学的标志。
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希望之星。
三位带着红领巾的少年,代表着全校的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雕像的一旁,是绿化带,有很多小动物的雕塑。
它们提醒着每一个同学,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几株迎客松,在每个清晨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经过绿化带,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塑胶跑道,它平坦,色彩艳丽。
每周,我们在这里上体育课,跑步,锻炼身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
遗民泪尽胡尘里, 表达了对金兵入侵的人民的怀念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