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轻松的成语
大喜过望】 谓结果比原来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得意忘形】 ①《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 形骸。
”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
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②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欢欣鼓舞】 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皆大欢喜】 人人都很高兴。
原为佛经结束时(流通分)的套语。
【开眉展眼】 高兴愉快的样子。
【乐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
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利灾乐祸】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眉飞色舞】 形容高兴或得意的神情。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
【肉飞眉舞】 犹言眉飞色舞。
形容高兴喜悦的神态。
【闻过则喜】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
谓虚心接受意见。
语本《孟 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无精打彩】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喜出望外】 谓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喜从天降】 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极度高兴。
【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情绪变化无定。
语本《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高诱注:“处,常也。
” 【喜逐颜开】 遇到高兴事而显现出满面笑容。
【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至极点。
【幸灾乐祸】 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
【幸灾乐祸】 同“幸灾乐祸”。
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幸灾乐祸】 同“幸灾乐祸”。
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眼笑眉舒】 形容极度高兴。
【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
嚬,皱眉。
【宜嗔宜喜】 亦作“宜喜宜嗔”。
谓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抓耳挠腮】 亦作“抓耳搔腮”。
①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 样子。
②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规定,要坚持党内什么,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
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发现或接到群众反映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
第三条 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防微杜渐;坚持从严监督和关心爱护相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领导干部是指党政群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
第五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对其进行提醒:(一)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六点要求和改进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群众有意见,但不构成违纪,有必要提醒本人注意的;(二)有信访举报,但情节轻微,尚不构成违纪,有必要提醒本人注意的;(三)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领导班子换届、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巡视等工作中,群众有意见,但不构成违纪,有必要提醒本人注意的;(四)其他有关方面需要提醒领导干部注意的。
第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认为需要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的,根据职责分工由干部工作机构、干部监督机构提出意见,报部领导批准后实施。
对领导干部的提醒,可以采取约谈或者书面方式进行。
第七条 采取约谈方式进行提醒的,一般由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负责约谈,也可以指定其他有关领导负责约谈。
约谈时,要向提醒对象说明约谈原因,听取提醒对象的解释和说明,指出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第八条 采取书面方式进行提醒的,干部监督机构要向提醒对象发送提醒函,并附提醒函回执单。
提醒函要写明提醒的事由、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被提醒对象收到提醒函后,必须按要求填写提醒函回执单,对有关提醒事由、指出的问题等需要说明或者解释的,可以另纸写明,并在3-5个工作日内交给发出提醒函的机关。
第九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对其进行函询:(一)有信访举报,但反映的问题线索笼统,需要本人书面说明情况的;(二)举报反映的问题虽然比较具体,但属于一般性的问题,需要本人书面进一步说明情况的;(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函询的。
第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认为需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的,根据职责分工由干部工作机构、干部监督机构提出意见,报部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对领导干部进行函询,应当向函询对象发送函询通知书。
函询通知书要写明函询的问题以及回复的时间和纪律要求,并注明联系人。
函询对象收到函询通知书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实事求是地作出书面回复。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回复的,要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
对函询问题没有说明清楚的,可以再次对其进行函询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了解。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人事部门可以委托函询对象所在单位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督促:(一)无故不按期书面回复的;(二)两次函询后仍未说明清楚的;(三)发现存在其他问题的。
第十三条 组织人事部门对函询对象的回复材料应当认真审核。
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方式对回复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函询对象确实存在问题的,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虽不构成违纪,但造成不良影响的,或者虽构成违纪,但根据有关规定可以免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对其进行诫勉:(一)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造成一定影响的;(二)不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不按原则和程序办事,造成一定影响的;(三)不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本单位存在明显问题的;(四)不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问题,群众意见较大的;(五)不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六点要求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的;(六)不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七)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妨碍他人依法履行职责的;(八)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群众有反映的;(九)其他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诫勉的。
第十五条 组织人事部门认为需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的,由干部工作机构和干部监督机构提出诫勉建议,经部办公会研究,报同级党委(党组)批准后实施。
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前应当进行必要的核实了解。
第十六条 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一般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一)向诫勉对象发送诫勉通知书。
诫勉通知书要载明下列事项:1、诫勉对象的姓名、职务等基本情况;2、进行诫勉的事由和诫勉期;3、进行诫勉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名称;4、制作诫勉通知书的日期。
(二)对诫勉对象实施诫勉谈话。
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一般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作为谈话人,也可以根据诫勉对象的具体情况指定其他有关领导作为谈话人。
谈话人应当向诫勉对象说明诫勉的事由,听取其对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谈话诫勉要做好谈话记录,载明下列事项:1、诫勉对象的姓名、职务等基本情况;2、谈话人、记录人的姓名、职务等;3、进行谈话诫勉的日期、地点;4、进行诫勉的事由;5、谈话具体内容。
诫勉对象要在谈话记录上签字,并在10个工作日内向进行诫勉的机关提交书面检查。
第十七条 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自诫勉之日起,一年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第十八条 诫勉期一般为6个月,延长诫勉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诫勉期满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存在问题的改正情况进行考核了解。
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延长诫勉期、调整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第十九条 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后,组织人事部门将诫勉通知书及诫勉对象的书面检查材料(均为复制件),抄送诫勉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条 领导干部接受提醒、函询或者诫勉时,必须认真对待、如实回答,不得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严禁追查和打击报复反映问题的人员。
对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构成违纪违法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有关文件以及领导干部的函询回复、书面检查等有关材料由干部监督机构整理归档,其中,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的有关材料要归入干部个人档案。
第二十二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发挥提醒、函询和诫勉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同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组织人事和保密纪律。
对不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共黄石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坚持党内谈话制度,认真开展哪些谈话
党组织与谈心谈话制度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发扬党主、增进党内团结、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并逐步完善定期谈心制度,是在近年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规范起来,转化为经常性、长期性党组织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围对象 1、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2、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
3、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
4、党员与党员之间。
二、方式方法 1、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领导干部所分管的处室,实行一级抓一级、分级负责谈的办法。
2、集体谈与个别谈相结合。
既可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可采取“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
3、一般在领导班子成员内部和支部内进行。
4、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原则上至少每月谈心一人次。
领导班子成员与各自分管的部门负责人至少每月谈一人次。
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谈。
5、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考察干部或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离退休时必谈。
6、对因公出差一时不能回来的党员要约定时间、地点进行面谈。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则实行上门谈。
三、主要内容 1、了解和掌握谈心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2、发现谈心对象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正的办法和要求。
3、征询谈心对象对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自己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
4、交流思想,倾听谈心对象呼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和隔阂,化解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增进彼此间的熟知和信任。
6、其他认为必须谈心的事项。
四、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和人性化的方式与谈心对象进行交流,不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对谈心对象对自己提出的批评意见,必须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得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批评者。
2、诚恳原则。
谈心者彼此间要心无芥蒂、开诚布公,敞开思想、坦诚相见,真心实意、推心置腹,虚心接受对方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求实原则。
评价他人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做到有根有据、实话实说,不得无中生有、任意夸大事实。
开展自我批评,必须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和廉洁自律情况,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实情、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暴露真实思想。
对存在误解的问题,要如实说明情况,及时消除误解。
4、党性原则。
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切实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
要摒弃私心杂念,打消思想顾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问题摆上桌面,把意见提在当面,不文过饰非、敷衍塞责。
开展批评要敢于打破情面,展开健康、积极的思想交锋。
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亮明态度,不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态度,不奉行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处世哲学,不搞姑息迁就、一团和气那一套。
5、与人为善原则。
开展批评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与人为善、以理服人,不得言过其词、恶语中伤,不得借机攻击和诬陷他人。
6、实效原则。
开展谈心活动,必须注重实效。
要通过努力,使谈心真正谈出正气、谈出和谐,谈出感情、谈出团结,谈出干劲、谈出进步。
7、尊重信任原则。
谈心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将自己不希望让别人知道的一些心里感受、情感秘密谈了出来,另一方必须尊重其对自已的信任,注意为其保密,不要随意将其个人隐私泄露给他人。
五、具体要求 1、区别不同对象谈。
谈心对象有职务、岗位、阅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存在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状况的差别,谈心的重点和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2、带着问题谈。
跟谁谈、怎么谈、谈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需谈心前要有精心准备,做到胸中有数。
要选择适当内容,讲究谈心方式,引导谈心对象说出真话、实话,提出过去不愿提、不便提的意见。
要增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千篇一律、不着边际、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空谈。
3、领导干部带头谈。
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架子,主动与其他同志谈心,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吐真情、讲实话,带头落实整改措施、改进工作,为党员群众作出表率。
4、注意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通过谈心把认识统一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学校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上来。
二是与转变教风和师德建设相结合。
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进一步关爱学生、树立为家长服务的理念。
三是与关心党员教师的工作生活相结合。
在着力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还要切实关心党员教师的工作生活,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谈心活动的实效性。
四是与推动各处室、各人实际工作相结合,
四必谈 五必访谈话内容怎样写
是谈心内容“四必谈”。
以“谈出问题、谈出思路、谈出目标、谈出团结”为目的,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谈心内容做到“四个必谈”:问题必谈,主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互指出“四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必谈,主要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价值追求、作风养成等方面,相互分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措施必谈,主要互谈分管工作的基层反映和职工群众期盼,商讨解决“四风”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建议必谈,重点从解决“四风”、干好本职工作、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互谈建议,明确努力方向。
活动中,班子成员既针对“四风”问题征求了谈话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也诚恳指出了对方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通过同志式的善意提醒、推心置腹的交流谈心,真正把问题谈开谈透、找准找实。
是否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和约谈制度需要哪些材料
主要问你的入党动机(千万不要说是家人要你入党,你要表现出对党由衷的敬意和向往)入党以后你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做一名合格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共产党员。
为了能很好地回答领导的提问,务必要多看、多记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