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桃花的诗句
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
人面不知何处去,。
——唐.崔护: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韩愈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唐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唐 杨凭《千叶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唐 周朴《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齐己《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 苏轼《桃花》
形容桃花的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描写花品质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开在深秋、意志坚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雪花 各有所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 品质高洁比较耳熟能详并且我暂时想到的就这些算是给LZ增加贡献度咯
赞美花的品质的诗句
1、春天,纷繁花在晨光中开得格外喧密密层层,宛如一片朝霞。
2株,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3、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4、门口有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似的。
5、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6、到了春分,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
7、桃林蓓蕾初绽,密密的枝丫上好像挂满了银色的微型的灯泡,串串洁白的花苞珍珠似的晶莹闪耀。
8、桃花园的桃花,远观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近赏俏丽妩媚,似少女初妆。
9、车到山脚下,上万株桃树缀成粉红与雪白相间的花潮,沿着绿色的田野,向我们眼前奔涌而来。
10、惊蛰以后,桃树枝头的蓓蕾惊醒了,东一枝西一枝,那些嫣然微笑的花朵,喷出醉人的芳香。
11、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12、桃花凋谢了,枝头残留着几片花瓣,仍像点点跳动的火苗。
赞颂桃花品格的名言 诗句 及桃花的品格 象征意义
嗯、、、桃花有品格吗
要知道,桃,是一个很绯色的字眼桃色新闻,桃花眼等等、、、桃花象一个妩媚且风流成性的女子,无法用品格来形容吧。
倒是梅花,迎春什么的。
自己写的一首诗,写迎春的,希望你喜欢迎春冬末已发先桃杏,百卉竞秀隐花容从来懒得争宣研,一身惟独许东风
桃花的品质有哪些呢、
我们文学社要写一篇作文
通常都是品格纯洁 高傲神马的。
。
。
我觉得另辟蹊径吧........ 或者就从古诗词入手.
描写桃花的诗句有哪些
桃花在诗中的意象 2.1 作为春天的意象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
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
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
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桃花》)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
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
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
因此,怜花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南朝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
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
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
清代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的思想感情。
2.2 作为美人的意象 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
《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以桃喻人的先声。
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唐代的“”(《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
而唐代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愁”(《庭前桃诗》)则用湘女之泪、无言描摹桃花的姿态。
清代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
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2.3 作为桃源的意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
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
因此,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
如宋代的陆游曾经胸怀报国大志,然壮心未酬,两鬓先斑。
到了晚年,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很是向往。
他的“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泛舟观桃花》)和“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
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
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棹莫匆匆。
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
”(《连日至梅仙坞及花泾观桃花抵暮乃归》)都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的生动写照。
宋末元初的谢枋得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庆全庵桃花》)中,把自己隐居地庆全庵比作桃源,将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之人,像桃花源中一样不记时日,看到桃花开放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
诗人看到落英缤纷,花落流水,就担心会有“渔郎”问津,害怕暴露“桃源”所在,表现了作者隐居的坚定态度。
赞美桃花的诗句
1、《题都城南庄》[ 唐 ]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桃夭》[ 先秦 ] 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3、《大林寺桃花》[ 唐 ]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4、《桃花》[ 唐 ] 周朴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译文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可惜初春的狂风地吹过以后,那美丽的花瓣却只化成片片血红的颜色点缀在青苔之上。
5、《桃花溪》[ 唐 ] 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