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治石瓢与其他石瓢的区别
瞿应绍(1780-1849年)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
最善画竹,兰、柳亦工,兼能书法篆刻。
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
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
… …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
逮瞿物故之后,阙值更昂。
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由此可知,子冶壶素来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几不可得。
所以后人都以子冶石瓢作为经典款去制作,故为子冶石瓢,在还有大师各自有名的石瓢,比如: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
子冶石瓢特点:壶身是较为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口较小,比较秀气,亭亭玉立,把形是较为明确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
希望这样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想定制一个紫砂壶,可以刻字,好诗句,求推荐
茗香自悠远,紫韵恬怡情。
哈,古人关于紫砂壶的诗句就挺多的,你可以找找自己喜欢的类型。
子冶石瓢的来历
名
瞿应绍[清](一七八0至一八四,字子冶,一字陛春,号月壶,晚自号瞿甫署老冶,室名毓秀堂。
上海名士。
道光间贡生,官玉环同知。
最善画竹,浓淡疏密,错落有致,兰、柳亦工。
又擅篆刻,又好刻竹于宜兴茶壶上而“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
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图为子冶石瓢:
石瓢壶泡什么茶好
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典款式,要根据紫砂壶料来选择泡茶的种类。
1泥 泥分为紫泥、清水泥、底槽清三种 【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2、清水泥 【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3、底槽清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4、红泥:红泥又分为红泥、朱泥、红皮龙三种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5、朱泥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6、红皮龙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绿茶,红茶等。
子冶石瓢壶嘴、壶盖、壶把手不在一条线上,这种工艺的紫砂壶值几粒米
小偏差非常正常,属于可接受范围之内,大偏差,则属于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