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语句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的景色描写
桂林 人们都说:“桂水甲天下。
”乘着木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城徽的象征—象鼻山 象鼻山之所以成为桂林城徽的象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像象鼻子一样的孤零零的一座山静静的站在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
二、面对漓江、山上刻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山洞内是桂林市著名的三宝之一桂林三花酒的酒窖藏地,据说存放最久的三花酒已达百年以上,桂林三花酒酒藏博物馆马上在象鼻山旁开业了。
三、象山公园依然是桂林市民和游客向往的地方。
象鼻山:在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西距文昌桥200米。
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
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
象山以神奇著称。
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
距今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
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
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因在象鼻山的象算稍后处而得名。
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面积44.5平方米。
岩品面江,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是纳凉、眺望江景佳处。
云峰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象鼻山西南麓。
相传唐代这里曾建有温灵庙。
宋嘉定七年(1214年)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
明代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
清代改为寺,名“云峰寺”。
普贤塔: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市区象鼻山顶。
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
建于明代初期。
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南无普贤菩萨”。
远看此塔,像插在象背一支剑柄或置于象背一只宝瓶,故亦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塔通高13.6米。
塔座为双层八角形。
塔身为宝瓶形,上覆伞形盖,顶冠两圈相轮。
此塔造型与周围山水相映成趣,颇为和谐壮美。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风景图片,广西桂林山水资料 桂林山水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难用语言描绘: 桂林山水风景里,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 黄昏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荫道上,会被桂林的妩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享受桂林应当是从容不迫的,如果匆匆而过,留下的可能不仅仅是遗憾。
在品尝不同的米粉后,可以加入正阳街从容的时尚人群中; 也喜欢找一个清新的雨后细细品味愚自乐园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雕塑 或者干脆到阳朔小住,在朋友中“失踪”几天,把自己融入咖啡音乐山水中……
山水风景作文400字
百灵鸟的叫声真美啊,美得让你感觉不到你还在呼吸;百灵鸟的叫声真翠啊,翠的让你感觉不到其它的声音;百灵鸟的声音真甜啊,甜的让你即使嘴里喊一颗糖都是苦涩的。
桂林 桂林是最适合自助游的旅游胜地,它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桂林“三冬无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9度左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游览的好季节。
桂林,无论是晨昏午夜,阴晴雨雾,景致变化无常。
美景层出不穷。
春天,是桂林最冷的天气,但平均气温也在摄氏8度左右,而且以晴日居多。
这时,北方还身披银装,桂林却已是一个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世界了。
春季三月,平均气温在摄氏10度左右,有时也有沥沥春雨,寒风还不时侵入肌肤,但只要身着春装,带上比较御寒的风雨衣,也就能应付自如了。
你如果选择在春季旅游桂林,最好备好雨具。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降雨量集中在4、5、6、7月。
桂林全年降雨量为1900毫米,而夏季降雨量将近1000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一半以上,有“雨桂林”之说。
在雨雾烟岚之中观看桂林山水,更有飘飘若仙之感。
“漓江烟雨”更是世界一绝,如果来游桂林,没能领略“漓江烟雨”,是一大憾事。
漓江两岸的青竹丛,碧翠如滴,浓荫作朵,长长的排成十里长廊,因此,“漓江翠竹”又是桂林夏季游的一绝。
秋天,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是桂林旅游的高峰季节。
此时,天气晴朗,气温适人,波平如镜,是看群峰倒影的最佳季节,江水澄澈,明净若镜,整个江底世界,清清楚楚的呈现在游人眼前,幻化出山托水,水浮山的“船在青山顶上行”的神奇境界。
初冬的十月,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是桂林市的市花——桂花盛开的时节,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洒满枝头,迎风怒放,满城飘香,遍植数十万株桂树的桂林城又变成了一座花城。
桂林的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8度左右,很难见到大雪,在最冷的春节前后,到兴安县的猫儿山、市区边的尧山,在山顶间或可以欣赏到冬雪的景致。
----------------------------------------------------------------------------------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城徽的象征—象鼻山 象鼻山之所以成为桂林城徽的象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像象鼻子一样的孤零零的一座山静静的站在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
二、面对漓江、山上刻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山洞内是桂林市著名的三宝之一桂林三花酒的酒窖藏地,据说存放最久的三花酒已达百年以上,桂林三花酒酒藏博物馆马上在象鼻山旁开业了。
三、象山公园依然是桂林市民和游客向往的地方。
象鼻山:在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西距文昌桥200米。
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
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
象山以神奇著称。
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
距今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
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
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因在象鼻山的象算稍后处而得名。
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面积44.5平方米。
岩品面江,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是纳凉、眺望江景佳处。
云峰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象鼻山西南麓。
相传唐代这里曾建有温灵庙。
宋嘉定七年(1214年)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
明代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
清代改为寺,名“云峰寺”。
普贤塔: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市区象鼻山顶。
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
建于明代初期。
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南无普贤菩萨”。
远看此塔,像插在象背一支剑柄或置于象背一只宝瓶,故亦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塔通高13.6米。
塔座为双层八角形。
塔身为宝瓶形,上覆伞形盖,顶冠两圈相轮。
此塔造型与周围山水相映成趣,颇为和谐壮美。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风景图片,广西桂林山水资料 桂林山水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难用语言描绘: 桂林山水风景里,漓江的清秀脱俗,阳朔的悠闲自在,龙胜资源的万种风情,靖江王陵与灵渠的辉煌神秘…… 黄昏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荫道上,会被桂林的妩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享受桂林应当是从容不迫的,如果匆匆而过,留下的可能不仅仅是遗憾。
在品尝不同的米粉后,可以加入正阳街从容的时尚人群中; 也喜欢找一个清新的雨后细细品味愚自乐园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雕塑 或者干脆到阳朔小住,在朋友中“失踪”几天,把自己融入咖啡音乐山水中……
桂林山水中描写山水的句子有哪些
1.这样的绕着这水,这样的水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4.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5.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供参考。
帮我找一篇作文,记一次游览,要400~450字,谁可以帮我找找
千山游览游千山 在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祖国的60岁生日。
这一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千山。
一到千山正门,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惊喜。
姥姥和姥爷有老年证,竟然免票。
我不到买票身高,也免票。
进了山门,妈妈对我说:“看,国家对你们儿童和老年人多关爱呀
”我连连点头。
这里的风景多美呀
阳光明媚,树木枝繁叶茂。
我们来到了木鱼石、夹扁石、一步登天、天上天……最喜欢的就是可怜松,看起来它非常的坚强,生长在高高的岩石上,它的年龄已经是400岁了,但它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大。
我想它的生命力都可以在岩石里生长,那它要是在土里生长的话,一定可以长成松树之王
要回家了,我真舍不得离开这些美景。
于是到处拍照,我要把美丽的景色带回家
这是一次多么快乐的旅行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