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侵华史
日军侵华的历史很长,不应只从1931年,甚至是1937年算起 因为太长,1939年以后的历史参照楼上的回答 小日本1894年开始侵略中国 1894年(甲午年) 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
据日本中冢明教授1994年7月22日披露,他发现的历史资料证明,甲午战争完全是经日军周密策划后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历史资料记载,日军拘禁朝鲜国王后,强迫他请求日军将清朝的势力赶出朝鲜半岛,然后日军以此为借口,“向清国开战”。
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与中国清朝北洋舰队在黄海交战,中国海军在海战中受挫。
10月26日日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并相继攻占大连、旅顺、营口,牛庄等地。
11月22日清政府通过美国公使向日本提出媾和。
1895年 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月17日中国战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关签订了。
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对日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投资设立工厂;(6)日本享有单方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等特权。
在这项条约上签字的清朝政府代表为李鸿章,日本政府代表为伊藤博文。
5月4日日本因俄、德、法等国的干涉,决定“放弃”辽东半岛。
11月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了。
条约规定,清朝政府以白银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日本军队从辽东半岛撤出。
1896年 3月-5月日本在沙市、厦门、苏州、杭州、重庆等地相继设立领事馆。
7月21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1897年 3月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苏州日本租界协议书。
5月13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杭州租界协议书。
6月30日日本在辽宁牛庄设立领事馆。
1898年 4月22日日本政府照会清朝政府,强迫清朝政府声明不割让福建予他国。
24日,清朝政府复照日本政府,声明中国不割让福建予他国。
7月16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汉口日本租界协议书。
8月1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沙市日本租界协议书。
8月2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及附属议定书。
1899年 4月2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福州日本租界协议书及其附件。
10月2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厦门日本租界协议书及其附件。
1900年 6月15日日本内阁决定向中国派遣25000名官兵,作为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武装干涉的八国联军的主力。
8月14日由日本等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8月24日日舰“和泉号”的陆战队在厦门登陆。
28日,又从台湾派两个步兵连侵占厦门。
1901年 4月3日日本在南京设立领事馆。
9月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等11国在北京签订,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天津、山海关沿线的12个地区,赔款白银4.5亿万两,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9月2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重庆日本租界协议书。
1903年 1月1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续约。
4月2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签订扩大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
1904年 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
10日,日俄战争爆发。
12日,清朝政府宣布对日俄战争保持中立。
俄国战败,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惜权和“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的干线、支线及其沿线属地上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1905年 4月4日日本在长沙设立领事馆。
10月17日日本在辽阳设立关东总督府。
12月22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东三省事宜条约。
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同意根据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并在中国东三省增加开放城市和港口,安东和奉天之间军用铁路由日本经营,禁止修建与“满铁”平行的线路。
1906年 5月-11月日本先后在安东、奉天、广东新民设立领事馆。
11月26日日本设立“南满洲铁道公司”(简称“满铁”)。
12月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日本归还营口的协议。
营口是在日俄战争时被日本占领的。
1907年 2月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扩大汉口日本租界协议书。
3月-11月日本先后在哈尔滨、吉林、南京、汕头、长春设立领事馆。
4月1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新奉(新民-奉天)和吉长(吉林-长春)铁路的协议。
据此,清朝政府将以高价收买日本所营新奉铁路,并向日本借款修建吉长铁路。
5月30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设立大连海关协定。
协定规定,由日本人任税务司长;从海路运进大连的货物,不征进口税;经旅大运往中国内地的货物,要征收进口税。
6月28日清朝政府通知日本,同意根据1905年中日关于东三省事宜条约,开放风凰城、辽阳、宁古塔、珲春、三姓、海拉尔、爱辉等7个城市。
1908年 3月13日日本就日本私运军火船第二“辰丸”号在澳门海面被清舰扣留一事,向清朝政府递交备忘录。
3月15日,清朝政府决定致歉和赔偿损失。
这一事件激起广东等各地人民的不满,掀起抵制日货运动一年之久。
9月10日日本在辽阳、铁岭设立领事馆。
1909年 9月4日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有关间岛问题协议,规定开放吉林省的龙井等地。
同日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有关东三省5个问题的协定,承认日本政府在抚顺、烟台两地的采煤权;安春铁路沿线及“南满”铁路干线的矿务,由中日两国合办;承认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为“南满”铁路支线等。
11月4日日本在吉林省龙井设立间岛总领事馆。
1910年 2月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两国邮政关系协议。
清政府承认日本政府在中国设邮局的合法性。
3月24日杭州发生与日本商人冲突事件,有7家日本商店被毁。
6月8日,清朝政府赔款白银1万两。
4月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架设鸭绿江铁桥协议。
1911-1919年 1911年 10月16日日本外相内田康哉指令日本驻清公使通知清朝政府,日本将供应付伐辛亥革命所需武器弹药。
11月25日日本天皇批准出兵干涉中国的辛亥革命。
1912年 1月中国革命政府向三井物产会社借款30万日元,购买武器。
1913年 10月5日中日双方就修建“满蒙铁路”问题交换公文。
10月6日日本政府承认中华民国。
1914年 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把中国山东省的胶州租借地无条件转让给日本。
8月17日日本铁道守备队在郑家屯附近与中国警察发生冲突,日本向该地进驻一个连的军队。
9月2日-11月7日日军先后占领了山东的龙口、潍县、青岛等地,占领胶州湾及胶济铁路全线。
1915年 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会见袁世凯,针对中国政府要求日军撤出山东的照会,提出了秘密条款,共有5号,分为21条,即“二十一”条。
其5号的主要内容有:(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2)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延长为99年,承认日本在“南满”及东蒙的特权;(3)将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九江、南昌和潮州之间有修筑铁路权等。
5月25日袁世凯除对第5号声明“容日后协商”及第4号用命令宣布外,与日本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
7月14日日本在九江、济南设立领事馆。
8月6日中日就重新设立青岛中国海关问题签订协议。
1916年 8月13日日军非法进驻郑家屯,与奉天28师发生冲突,即郑家屯事件。
1917年 2月-3月日本在赤峰、通化设立领事馆。
11月2日日、美双方就中国问题交换公文(兰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日本尊重美国提出的中国“门户开放”、“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11月9日,中国通知日、美两国,中国不受其协定的约束。
1918年 1月日本“满铁”开始管理吉林-长春铁路。
5月16日日本政府与段祺瑞政府签订日华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要求中国陆军与日本陆军共同向苏联后贝加尔州及黑龙州出兵,并给日军提供方便。
6月-8月日本在郑家屯、成都设立领事馆。
8月8日日驻华公使向北京段祺瑞政府提议共同向满洲里方面出兵,北京政府表示同意。
1919年 1月27日凡尔赛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特权。
5月4日北京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 口号,展开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9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北京政府的徐世昌提供财政支援。
9月29日日本在湖北宜昌设立领事馆。
1921-1928年 1921年 5月13日日内阁会议决定从山东铁路沿线撤军。
5月17日日内阁决定支援张作霖,以确保日本在满蒙的利益。
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等9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
会议共签订了7个条约和协定,主要的条约有:(1)共同镇压远东人民,首先是镇压中国人民,为此美、英、法、日签订;(2)争夺海上霸权,按一定比例规定海军力量的美、英、日、法、意;(3)根据美国的《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共同掠夺中国的《九国公约》等。
会议期间,中日签订了关于解决山东悬案协定,规定胶济铁路由中国借款赎回,胶济租借地及附近地区归还中国;开放胶州租借地为万国商埠。
1922年 1月-12月日本在芜溯、张家口、满洲里设立领事馆,在青岛设总领事馆。
1923年 1月日本和中国商定给胶济铁路证券贷款4000万日元。
3月中国驻日代理公使向日本外相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日本拒绝。
中国各地相继示威游行,要求收回旅大。
6月日本水兵在长沙枪杀示威的码头工人,造成惨案。
1925年 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打伤十余人,成为“五(三竖一横)”运动的导火线。
1926年 3月12日日本4艘驱逐舰驶入大沽口,配合直、奉军阀天津,反对以冯玉祥为首的临时政府。
1927年 3月24日日、美、英、法、意等国军舰炮轰北伐军业已占领的南京,死伤两千多人,造成南京事件。
4月6日日本币原外相指令其驻华公使,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南京事件。
4月11日,日、美、英、法、意5国驻武汉领事反诬北伐军造成南京事件,要求处分肇事者,被武汉政府拒绝。
4月22日日首相田中义一发表施政演说,叫嚷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不能置之不理”,并指示日公使,对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蒋介石予以“道义声援”。
5月28日日政府发表出兵山东的声明。
从旅顺调遣陆军约2000人到青岛。
上海等地掀起反对日本侵占山东、抵制日货运动,9月,日本被迫从山东撤军。
6月27日-7月7日日本政府在东京举行东方会议。
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于7月 25日呈送日皇一个秘密奏折说:“吾人如欲征服中国,则必先征服满洲及蒙古。
吾人如欲征服世界,则必先征服中国……当吾人得以统治中国全部资源之后,吾人将更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及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
8月15日日本外务省政务次官森格、关东军司令官和日本驻华外交官在大连开会。
决定以300万日元贷款的条件,唆使张作霖取缔排日运动。
10月13日-11月8日蒋介石访问日本。
11月5日,与田中义一首相会谈,蒋要求日本协助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12月13日日、英派遣军舰掩护广东的李福林反动军队,镇压广州起义。
1928年 4月19日日本政府决定第二次出兵山东,并向第六师团发布动员会。
2日,发表向山东再次出兵的声明。
5月3日日军向济南发动进攻,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济南惨案”,亦称“五三惨案”。
同年10月,中日就此惨案举行谈判,1929年3月29日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组成调查委员会,就地调查解决,南京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之生命财产安全;协定换文两个月后,日军撤出山东。
5月18日日本分别通知北平和南京当局,重申“如战争波及满洲时,为了维持治安,将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
北京的张作霖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此表示抗议。
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军阀混战中失利,在被迫从北京乘火车撤回东北的途中,经过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设的炸弹炸死,是为“皇姑屯事件”。
12月29日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决定东三省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以示由国民政府统一中国,日本表示抗议。
1929-1933年 1929年 6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承认南京国民政府。
1930年 5月6日中日关税协定正式签订。
根据协定,日本仍享有优惠国待遇;中国国民政府获得关税自主权,但又规定对110种进口的日货暂不加税。
1931年 2月日本在郑州设立领事馆。
7月初日本制造万宝山惨案。
日军在长春县万宝山地区强迫朝鲜侨民挖掘良田引水修坝,枪杀和逮捕当地农民。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悍然对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撤至山海关内。
19日,日军侵占沈阳。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更加得手,迅速进攻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 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又称上海事变)。
28日夜间,日军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
驻防上海的中国十九路军奋起反击,开始了淞沪抗战。
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4度更换司令。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淞沪抗战遭到破坏。
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
3月24日,在美、英、法、意等国的干预下,日本与中国国民政府在上海开始停战谈判。
5月5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又称)。
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安亭、昆山、苏州一带地区驻军,而日本可进驻“若干”军队。
3月9日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宣告成立。
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
10日,溥仪致函关东军司令,“委托”日军维持国防和治安、管理铁路,并聘请日本顾问。
3月13日蒋介石就伪“满洲国”的成立发表谈话说,“东北成立伪国,完全为日方一手包办。
政府虽痛恨溥仪等等为傀儡,但如讨伐,即难免扩大战争,考虑结果,暂不颁讨伐令”,继续执行其不抵抗政策。
3月16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宣称:伪“满洲国”的“一切政令”,须经过驻地的日本军部及特务机关许可,方能实行。
1933年 3月日本和伪满政府签订“委任经营合同”,将伪满所有铁路及铁路所属全部财产,交给“满铁”。
3月日军攻占热河省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
东北军曾在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因蒋介石镇压抗日运动,使日军长驱进犯滦平地区,直逼平津。
5月31日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
根据协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今通县)、香河、宝抵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并划上述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地区力非武装区,这样,中国国民政府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区,便利于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
7月-10月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密谋联合“围剿”滦东抗日武装力量,进攻方振武、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
10月8日-24日日本为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派代表与中方代表在北平、南京、东京多次会谈。
国民政府答应与伪满通车、通邮,并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12月11日4艘日舰开入福建马江,协同蒋介石军队占领厦门,镇压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的抗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
1934-1936年 1934年 3月1日伪满政府和日本政府就伪满实行帝政交换公文。
同日,“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溥仪在长春称帝,年号“康德”。
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以对记者谈话方式发表对华政策的“非正式明”,说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地位”,不容许其他国家对华采取共同行动;维持“东亚和平秩序“为日本单独的权力,无须他国干涉;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唯有加以排斥,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日本亦不得不反对。
10月21日日本召开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五相会议,决定调整日华关系,“实现日、满、华三国互助合作”,使中国放弃反日政策,根绝排日运动。
1935年 1月22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国会发表演讲,说要与中国“亲善”。
日驻华使节据此 于29日、30日先后会见汪精卫、蒋介石。
2月22日,蒋介石发表谈话,认为广田“有诚意”,表示要“制裁反日行为,以示信谊”。
其后,汪精卫也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中日间纠纷,并派王宠惠赴日会谈。
2月27日,蒋、汪联名训令严禁反日活动。
5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宣布,双方外交关系由公使级晋升为大使级。
5月29日日本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借口中国国民政府援助义勇军孙永勤部队,向国民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掌握在华北的实际统治权,同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
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中国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正式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3日答复。
7月6日何应钦在与日方秘密会谈后,复函梅津表示接受全部条件,通称《何梅协定》。
根据协定,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
10月-12月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10月22月,日本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据县城。
11月7日,策动宋哲元等进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1月25日,策动殷汝耕等汉奸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南京政府。
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反而指派宋哲元等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会长,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1936年 1月21日日本广田弘毅外相发表对华三原则的演说,这三原则为:“日中提携、承认满洲国、共同防共”。
5月6日日本和伪冀察政委会秘密签订华北防共协定”。
协定规定。
中国军队不得进驻冀察两省,日军驻扎华北铁路沿线,日本派人担任伪军的政治和军事顾问。
5月12日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以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首的内蒙少数上层分子,成立伪蒙古军政府。
11月23日绥远驻军傅作义等部奋起抗击侵犯绥远省东北区的日本侵略军,收复百灵届(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这一事件被称为“绥远事件”。
12月12日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的努力调停下和平懈决,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日,关东军发表声明,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防共政策。
同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国民政府“如与张学良、杨虎城妥协,日本政府不能置之不理”。
1937-1938年 1937年 4月6日日本外相、藏相、陆相、海相决定“对华政策”和“华北问题指导方针”主要内容是使南京政府逐步放弃容共。
依赖欧美的政策,促其接近日本,特别是在华北主动协助实现“日、满、华合作”。
7月7日日军悍然炮攻宛平城和进攻城外的卢沟桥,挑起卢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
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影响下,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抗战。
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抗成。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
7月19日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军事委员会会议,决定对日作战。
7月28日日军开始对华北发动全面进攻。
宋哲元等退出北平,日军侵占北平。
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
上海守军在上海人民积极支援下奋起抵抗。
这一事件还严重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利益和蒋介石的统治,国民政府被迫实行抗战。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严惩南京政府的声明。
日本海军首次出动飞机轰炸南京。
8月15日中国政府颁布对日抗战总动员会。
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5日日本海军发表封锁全中国沿岸宣言。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与日军板垣师团4000余人作战,歼灭日军三千多人,俘战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是为“平型关战役”。
这一胜利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11月11日日军攻占上海。
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被杀害者达三十万人之多。
1938年 1月16日日本近卫文磨首相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对华声明(第一次近卫声明)。
声明说,“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之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
3月下旬日军第10师团向台几庄发动进攻。
4月3日,中国军队以40万优势兵力,包围进攻台几庄之敌,并击退由临沂增援之敌第5师团一部,至4月6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两万余人的胜利。
3月28日在日本扶植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鸿志为“行政院长”。
6月24日日本召开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五相会议,决定“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方针”:集中国力直接解决“支那事变”,“在本年内实现战争目的”。
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东。
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
11月3日日本近卫文(上麻下吕)首相发表“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第二次近卫声明)。
11月20日高崇武、梅思平同日本影佐大校在上海签订以反共卖国为内容的“日华协议记录”。
协议规定,日本政府将此“协议记录”发表后,汪精卫等人应立即同蒋介石断绝关系,并声明为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日华合作和执行反共政策,在适当时机建立新政府。
11月26日日军占领深圳。
12月18日汪精卫从重庆逃到河内。
20日,汪在河内发表声明向日本投降。
12月22日日本近卫首相发表“近卫三原则声明(第三次近卫声明)”,强调要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要和“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向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1939-1944年 1939年 2月10日日军在海南岛登陆。
5月31日汪精卫到达日本。
在日期间,与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和陆军、海军、外务、大藏等大臣举行会谈,汪在会谈中表示将“号召国民党及其他各党派和无党派同志,设想在南京成立推行和平方针的国民政府”。
6月6日日本“五相”(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会议决定成立“中国新中央政府”的方针。
同时策动蒋介石投降,说蒋介石“亦可参加新政府”。
9月20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设立“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
用一段话写一种你熟悉的花,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最使人欣赏不够的开着的鲜花。
爬上山坡,走进公园,迈进庭院,那盛凋谢的百花丛中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置身于菊的海洋中,有谁的心不能被陶醉呢
你看它,五彩缤纷,落落大方,争芳奇艳。
白的、红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
片片弯曲的花瓣,团结紧密,显得高雅纯洁。
万紫千红的菊花啊,你羞羞哒哒地低着头,显示出你特有的文静庄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坚强不屈……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一簇簇桂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地竞相开放着。
这桂花又名“十里香”,雅称“金秋香魂”。
叶子衬托着小米似的金色小花,有三四片花瓣。
这好像几个胖娃娃躺在摇篮里笑眯眯的望外瞧;又像绿色的绣花布上点缀着一粒粒金子;还像害羞的小姑娘,在枝中若隐若现,有的躲起来了,有的露出了半张脸对着我们微微地笑着。
一阵微风吹来,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
桂花也随着风儿的吹拂翩翩起舞,真如神话传说中的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壮观极了。
阳春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盎然春意之中,去户外赶春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休闲之时信步郊外观赏桃花,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在林林总总的万花丛中,桃花虽然算不上名贵,但也称得上娇艳.正如人们赞美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样,虽然寒彻骨,但留扑鼻香,赞美的是梅的坚强与勇敢.而对于桃花而言,风霜雪雨之时,她闭花羞月,隐去了自己的身影.唯有在春天的怀抱里,桃花吸吮着得天独厚的阳光,依恋着春风拂来的暖意,才会以俏争春,争齐斗艳,向人们展示她阅尽人间春色的风骚.
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两种个有什么特点啊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结合吴地园林,举例谈谈吴地绘画、书法在园林构建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9月份旅游景点推荐(9月八个地方一定要去)9月份去哪旅游好呢,9月份正值夏秋之交,是一个不冷不热的好季节,各地将一一呈现一派金黄色的秋景。
秋高气爽,赶紧出去寻找那一道属于自己的金黄色风景线吧。
下面客运站的小编就来推荐九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一、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 九寨沟推荐理由: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谰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
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
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初秋时节走进九寨沟,不仅温度气候适合,还能看到秋日的景色,超赞!九寨沟的秋天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片片火红的枫叶,团团黄栌的叶片、郁郁葱葱的青松、辉辉煌煌的杨树,沐浴在一片金黄黛绿之中,绯红的救兵粮,晶莹的小檗果,犹如串串夺目的玛瑙,镶嵌在五光十色的壁毯上,山水云天,交相辉映,织成一幅使人心醉的金秋画卷九寨沟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9-11月。
玩法提示:享受九寨沟的红叶铺山,彩林满目,高山海子,藏羌风情。
二、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 丽江推荐理由:丽江最佳旅游时间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观点,想要什么样的风景就什么时候去。
不过,九十月份虽然是旅游旺季,虽然是在丽江这个旅游热门胜地,但九月份的丽江还是不容错过,即使身处热闹,但漫步古城,依然古朴优雅,悠闲自在。
衣:随身携带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晒品、雨具。
在丽江,特别是雨季,一定别忘了带件外套,如果是夏季毛衣就不必了。
但防晒品是必须的,丽江海拔高于大理,可别小看那的紫外线,我曾经擦了防晒霜,晒了一天的太阳,就全黑了。
食:个人觉得丽江古城里的美食比不上大理和昆明的,大概是因为古城里很多东西都已经国际化了,各种西餐厅、咖啡馆、比萨店层出不穷。
非要算得上特色小吃的话,那就是鸡豆凉粉和丽江粑粑。
住:和在大理一样,住一定要住在古城里,多如牛毛的客栈不用多说,只是在古城中心的相对要贵些。
房价有3、40元一床(多人间)的,也有120元的标间,而且要视客栈的地理位置和是否为节假日来定。
总的来说不是很贵。
行:大多数人是从游完大理后到丽江,回去的车费和来时差不多。
也有的游客直接从昆明飞到丽江。
丽江机场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版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贵阳等航线。
丽江机场位于城外,可以坐机场大巴(在市内某个酒店买票,具体忘了,到当地问一问即可)30分钟的车程就到机场了,这是一个小机场,但周都是山的机场挺让我难忘的。
三、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 厦门鼓浪屿推荐理由:现在的鼓浪屿是无数小资文艺青年的向往地,已经成为他们旅途中必去的一个景点。
而这个时节,躲过夏日的骄阳、秋日的落寞,走进鼓浪屿,漫步岛上,在弄堂街区,在个性小店,无车马之喧,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日光岩——岛上海拔最高峰,可以登高俯瞰整个鼓浪屿的全景。
日光岩绝对是游览鼓浪屿的必去之处,俗话说,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日光岩顶峰一直径40多米的巨石凌空耸立,成为厦门的象征。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于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鼓浪屿上有许多值得一看的老别墅,这些老别墅写满了沧桑的味道。
这里既有风格纯正的欧美风情建筑,也有少量保存完好的燕尾式或马鞍式的典型的红砖闽南民居,而大多数的别墅或者普通民居却是中西并蓄的风格。
他们依起伏的地势而建,沉静而质朴,散发着百年古朴的优雅。
四、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呼伦贝尔大草原推荐理由:世界三大草原,有上千个大小湖泊,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
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玩法提示: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五、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稻城亚丁推荐理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有一片红草地,被誉为“天堂的颜色”,仅于每年秋季向世人展现他的妩媚。
那红到极致的炫目几乎成了每个驴友记忆深处不能抹去的色彩。
红草地处于景色绝美的大香格里拉环线中,周围环绕着神山圣湖,以其绝美景致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们为之痴狂,不远万里只为了那一抹艳丽的红。
玩法提示:带上摄影器材,寻觅最后的香格里拉六、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新疆喀纳斯湖推荐理由:喀纳斯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有南国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号称是西域之仙景,油画中的世界。
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色彩各异。
每至9月中至10月中是喀纳斯的纯金时节。
天高云淡,蓝天如洗,层林尽染,满目流金,深绿的山坡上透出一片片黄枝红叶相间、青山白雪相连的色块,投映在翡翠石般的喀纳斯湖上,光彩夺目,令人沉醉。
玩法提示:亲临变色湖、寻觅喀纳斯水怪七、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西藏林芝推荐理由:9月中至10月底是林芝地区的最佳旅游时间,秋天到西藏,不可不到林芝,远有雪峰入云,近有苍松翠柏成林。
山坡上青山绿水间,成群的牛羊也不过如蓝天中云朵般的点缀;山脚下,金黄的杨树与火红的枫叶交织,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玩法提示:赏巴松错湖神湖、感受别样的江南八、9月份去哪旅游好之南京栖霞山推荐理由: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玩法提示: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END注意事项秋天旅游注意事项旅游前准备:1、小型指南针一个,荒野山林中可以让您有明确的方向。
2、秋日活动一般运动量比较大而且多在野外,备些吃的零食有备无患。
3、秋游勿必带常用药及外伤药:创可贴、紫药水、药用酒精棉球、消炎粉等,还可备一丝巾,既防风又可在必要时做绷带使用。
4、选择登山等活动,因为运动量比较大,山顶和山底的一般会有温差,而且山顶的风大,气温变化也大,带件外套防止着凉。
旅游中注意:⑴秋季空气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在旅途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传染病,比如在火车中和公交车内避免和咳嗽的乘客讲话,经常通风换气。
⑵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症的盛期。
不要接近可能引发过敏的鲜花。
对于不明的野花最好不要去采摘,更不要随意把野花带回家,或是随意插在头发上。
不要选择有风的时候外出旅游,因为风可加速花粉的揉散。
⑶秋天外出旅游,若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会使皮肤皱裂、变粗,影响容貌。
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净,多吃蔬菜瓜果,增加体内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使皮肤不至于干燥皱裂;外出旅游最好戴顶帽子遮住太阳照射,并适当擦些含酮防晒霜;旅途照相化妆,只须采取简易化妆法,适当化点淡妆就好。
⑷秋季外出旅游时莫忘预防旅游病。
比如登山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气温及氧气压将大大降低,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者、急性中耳炎以及怀孕妇女最好不要去高山旅游等。
所以,要合理安排旅游时间,尽量避免中午时分外出 。
特别推荐一定要采纳
请问“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是谁的诗句
沉溺江南名街的小吃丛林江南自古繁华地, 名街、老店、美食不胜枚举,曾有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南京夫子庙、无锡崇安寺并称为江南四大小吃丛林,当然江南的名街远不止这些。
到了现代,口味变了,吃法变了,传统被许许多多的沧桑巨变肢解的支离破碎,但还有人忘不了那些老街老店,归根结底,吃不仅仅是吃,还在于品环境,品氛围,老街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人们惦记着这些老街,不论它是否旧容渐逝,也不论它是否在粗糙的商业包装下显得不伦不类,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在人们孜孜以求的热情当中,在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之中,这些昔日的老街能更加细腻起来、精致起来。
南京夫子庙,食在桨声灯影中中国文坛著名的两位才子曾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结伴同游秦淮,回来写了同名的文章《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两篇文章一起读,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文艺青年在歌妓云集的画舫上张望和局促,船家忙活着挣钱急不可待,歌妓和伙计穿梭往来兜揽生意……距今近一个世纪的文人们也已然寻觅不到那种夜曲悠扬、夜半微醺、红粉知己的诗情画意,如果现在还有谁是冲着许许多多着实风流,又着实雅致的诸如桃花扇等历史影象去的秦淮河,回来也只有慨叹:美景当然还在,风味是早已不同了。
乌衣巷、王谢古居、魁光阁……这些名字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现实中的夫子庙景区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暨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是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也是居民和游客喜欢的购物和品尝小吃的场所,虽然娱乐的内容远比不上当日之风雅,但热闹程度毫不逊色。
秦淮河有着太久远的来历,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
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
追溯夫子庙秦淮河最有光彩的时候,数六朝时代,那时秦淮河人文汇聚、商贾云集,相当繁华,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都是高门大族所居之所。
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各种酒楼、茶馆、小吃……与此同时,青楼妓院应运而生,从此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再后来有了知情知性的李香君和柳如是,有了侠骨芳心的马湘兰和寇白门,《桃花扇》里描绘此时景象“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现在的秦淮河边还可以看到李香君的故居,只是很大一部分改成了新式建筑。
民国时期,这里曾经是流行歌曲、京戏、文明戏、大鼓、好莱坞电影、新式话剧、评弹、说书,以及其它各种艺术形式的汇聚地。
往前走不远,便是夫子庙了,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说来有趣,民国时期的市府所在地,就在夫子庙,紧邻的秦淮河灯红酒绿、繁荣“娼盛”曾令市政府大丢面子。
景区现有1034座各具风姿的假山,为明代遗物。
白鹭洲公园据说是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
园中有藕香居、烟雨轩、水榭、假山等景点,其中尤以桥为特色,园内宛如襟带的小桥竟有15座之多。
中华门为明都城南门,明清两代叫聚宝门,是南京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城门规模宏大,设计巧妙,结构复杂,共有四道券门,三道瓮城,另外还有27个藏兵洞,并有马道可骑马登城,在我国城门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贡院西街不可不去,这里有南京地道的风味小吃:板鸭,小笼包,酥烧饼、鸭血汤等。
南京人嗜食鸭,以桂花鸭最为有名,因于每年桂花盛开季节制作而得名,据《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 咸鸭肫筋道爽口,鸭血汤清清爽爽,都是温柔秀美的南京姑娘钟爱的小食。
夫子庙的点心小吃似乎生来就是为秦淮画舫中笙歌夜半的人们用来点饥的。
七家点心店的点心,以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他们是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奇芳阁的什锦菜包、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黄裳在《金陵五记》中曾说过:“那拥挤的人群,繁盛的市场,那种特有的气氛,是只有夫子庙才有的”。
此话不假。
杭州河坊街,咂摸古都会风味杭州自唐以后,商业日渐兴旺,经过五代吴越、南宋的经营,到明清两代,以清河坊为中心辐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街区。
清河坊确切的地理位置是今天的中山中路与河坊街交叉的四拐角处,当年这里分布着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店、万隆南肉火腿店、天香斋茶食糖果店、张允升百货店、方裕和南北货商店、瓮隆盛茶号等著名的老字号,无论是居家生活的杭州人,还是匆匆而过的外地游客,这里是他们首选的购物场所。
最值得一提的是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这里建起了与北京同仁堂遥相呼应的庆余堂中药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1956年才关门的保和堂药店也在杭州河坊街的华光巷口,传说中与白娘子有过一段爱情的许仙曾在这里当过伙计……当年,河坊街不仅是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
有“五花儿中心”的美称,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一直是杭州最繁华的商贸中心。
现在的河坊街连接延安南路和中山中路,经过整体的策划布局,房子焕然一新,虽然这种“修旧如旧”的方式因为没有时间积累的文化底蕴而显得生硬和单薄,但那些老字号老房子还有保留,值得一访。
在四拐角的西南面屋顶带有西式露台的三层楼建筑,是孔凤春香粉店,创始人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孔氏三兄弟,三兄弟瞅准杭州女性爱美的心理,前店后场,生产鹅蛋粉,生发油、雪花膏等化妆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其鼎盛期,除了杭州城内的老主顾外,每到香汛季节,大批香客来杭州烧香还愿,大多数人也要到孔凤春买点化妆品带回去,柜台前经常人挤人拥。
宓大昌药店与孔凤春隔街对峙,创办于同治八年(1869),从产地新昌购来色纯味厚的烟叶,来自萧山、绍兴一带挑脚和代客带货的航船齐集于河埠,异常壮观,同时它的邮购范围遍布全国,在外商卷烟倾销中国市场的二十世纪初期,宓大昌始终保持着兴旺的销售势头,被誉为驰名全国的“杭烟”鼻祖。
与宓大昌烟店毗邻的翁盛隆茶号,创始于清雍正三年(1725),以经营西湖优质龙井茶闻名。
这是一座门楣上饰有绣球注册商标的五层高大洋房,翁盛隆茶号进茶必采头茶,加工精细,名茶荟粹,当年可是门庭若市。
对面的五层洋房是南北货店方裕和。
创办人方仰峰为沪上巨商,他看中这里一年四季西湖游客不断,离杭前必会购买土特产,所以专营“雪舫蒋腿”、蜡烛、干果、蜜饯等百货,果然声誉日隆。
四拐角西北处的万隆南肉火腿店经营正宗金华火腿和其他酱鸭、蒋肉、香肠、醉瓜等。
坐落在孔凤春边上的方回春堂药店是典型的明清江南传统建筑,外有青砖石库门墙,有高大阔气的营业大厅、制药作坊、主人住房。
张允升百货商店是杭州最早的百货店,相传有二百多年历史,前店后场,产销丝线、帽子等,主要货源来自上海,还和上海无敌牌牙粉、牙膏、蝶霜及其他城市等店联合。
四拐角不远的大井巷中的朱养心膏药店、王老娘木梳店、张小泉剪刀店也都有数百年历史。
巨商胡雪岩的胡庆余国药号更是弛名远近,中山中路的邵芝岩笔庄经营各类毛笔、画笔和文房四宝,九芝斋为老字号食品店,经营糕点、月饼、蜜饯等。
在杭州河坊街祠堂巷还可寻访到一处老式宅院,它就是和岳飞、张苍水同称“西湖三杰”的于谦故居。
故居由入口空间、主体院落、内院及附属用房构成。
入口设在西面,进门为门厅,迎面墙壁上刻有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写的于谦“石灰吟”诗。
过小门便是故居主体部分,包括忠肃堂、于氏古井等。
忠肃堂坐北朝南,风格简洁庄重。
由主院落向东穿过圆洞门进入内院为一小园,内有水池、琴台、思贤亭,是一个具江南特色的院中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