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金蝉忽然停在叫声的句子

形容金蝉忽然停在叫声的句子

时间:2014-02-22 10:22

描写金蝉的诗词

知了不饿、感觉安全时就会发出求偶的鸣叫。

让知了不叫,有三种方法:1:人工杀死知了————————这太难了,它们不仅多,而且极难捉,连鸟都很难捉到;用杀虫剂

那得很大的剂量啊,而且只能保证一时的安宁。

2:砍掉大树,使其离开—————这个…乱砍树犯法,而且远处的蝉群仍会让你难以入睡。

3:释放很多螳螂,螳螂捕蝉嘛——生物方法虽科学,但哪儿去弄这么多螳螂呢

再说释放太多螳螂会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构成一定威胁,怕环保局会来抓人。

拿知了没办法啊但仔细想想,对策还是有的:(+表示推荐度)1:++ 戴并关好窗户。

(涨耳朵,戴一宿很疼的)2:+++++ 关窗戴耳机听音乐入眠。

3:++++ 潜意识法:脑子里总想着“知了是可爱的生物”、“这是大自然的声音”,你就不会那么讨厌这些叫声,入眠也就容易得多。

4:++++ 数知了叫声来催眠。

此法仅针对叫声有规律的知了品种有效。

5:+++++ 转移注意力法:想别的事或听音乐。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顺便BS一下那些长篇大论答非所问的人。

一般来说蝉的一生蜕几次皮

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就要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依次蜕皮(叫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蝉是一种半翅目昆虫,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

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

蝉是一种昆虫,又称“知了”。

其种类较多,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后就会钻出地面,风光一时。

成虫仅刺吸植物的汁。

蝉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

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

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

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产四到八粒,一个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蝉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

卵在树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借助阳光的温度,才孵化出幼虫来。

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

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

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蝉为什么喜欢激昂高歌,扯着“嗓门”大喊大叫呢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百思不得其解。

他活了90多岁,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写下10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集——《昆虫记》。

他曾对蝉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并做了极其生动而细致的描述。

对蝉的鸣叫他是这样描写的:“蝉的翼后的空腔里,带着一种像钹一般的乐器。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强声音的强度,这种蝉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确实作了很大的牺牲。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把它们压紧到最小的角落里。

为安置乐器而缩小内部器官,这当然是极热心于音乐的了。

” 然而,法布尔为了弄清蝉究竟为什么要那样没完没了地拉着“肚皮”的钹,起劲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的大“嗓门”,怕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还没有听到,才故意提高“嗓门”呢

于是,他进行了实验,来验证一下雄蝉究竟能不能听见声音。

他站在雄蝉的背后,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大声讲话,使劲吹哨子,拍巴掌,用石头与石头撞击……使用种种响声来吓唬蝉。

可是蝉满不在乎地继续唱歌。

真是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唱只了歌。

后来,法布尔索性找来两枝打野兽的火枪,里面装满火药,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声如霹雳,可是“歌手们”照样悠闲自得地唱着,连一点竟怕和不安的表现也没有。

于是法布尔得出的结论是: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声嘶力竭的鸣叫也完全听不到,它是个地道的“聋子”。

雄蝉聋不聋呢

这是有关蝉的第一个谜。

100多年来,法布尔的结论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

甚至直至20世纪80年代,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关于蝉的部分仍沿用法布尔的观点:蝉是一个“聋子”。

可是,100多年前,人们一直认为雄蝉是能听到声音的。

并给雄蝉冠以“音乐大师”的美称。

甚至直至目前世界上的竖琴都用蝉来装饰并做为标志。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典故:相传,古代希腊有两位名噪全国的音乐大师爱诺莫斯和阿里士多。

这天,两位古艺术家正在雅典展开一场轰动全国的竖琴冠军赛。

论竖琴的演奏技巧,爱诺莫斯要比阿里士多略胜一筹。

哪料到,爱诺莫斯正弹奏得妙音如珠、扣人心弦的时刻,竖琴的琴弦突然断了。

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恰巧飞来一只鸣蝉,把琴声继续下去了。

爱诺莫斯只好顺水推舟,模拟蝉的鸣声而假奏。

由于模拟的太逼真了,弄的真假难分。

爱诺莫斯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为了感谢蝉的“救场”之恩,爱诺莫斯便在竖琴上装饰了蝉,以作标志。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蝉的听觉的看法,蝉要是个“聋子”的话,哪能及时飞来“救场”呢

近年来,许多昆虫学家对蝉是“聋子”的结论表示怀疑。

雄蝉有高度发达的发声器,能发出令人烦躁的高音。

中、小型蝉类的呼叫声一般可达80分贝~90分贝,大型蝉类的呼叫声可高达100~130分贝。

我国四川峨眉山等地的一种震旦马蝉,其群鸣声响彻整个山谷,震耳欲聋,使人不堪忍受。

蝉为何使出那么大的劲儿来叫喊

目的是招引远处的雌蝉前来交配,繁衍后代。

但是雌蝉的发声器官已经退化,它只能听?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叫鄄醴⒊龅难?耄?囱撇蛔錾?U饩鸵馕蹲拧扒槁隆敝?涫敲挥小岸猿?钡模??墙?械ハ蛐陨?敉ㄑ丁R虼耍?鄄趺?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叫时必须能听到自己的叫声,才能知道叫得如何,进行不断地校正自己的叫声,以便更有效地招引雌蝉。

昆虫学家经过解剖发现:蝉两侧腹室的外缘(第二腹节左右侧)各有一个稍突起的听囊,腔内约有1500个听觉单元。

当外界声波激励听膜振动时,听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其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入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相应的听感觉。

雌蝉的听膜虽比同种雄蝉小,但听脊却明显的大,听脊比听膜对声音的敏感性更高。

所以证明雄蝉并不是“聋子”,只不过听觉不如雌蝉玲罢了。

但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雄蝉的声音是由第一、二腹节内的发生机的收缩运动,分别牵动两侧发生膜受迫振动而发出。

盖在发声膜上方的背瓣(即“鼓盖”)和所形成的鼓室以及腹部两块左右对称的腹瓣(即“音盖”)和下面的左右腹室,都有调音和扩音功能,而腹室内壁的上半部为近似白色的皱褶膜,下半部为内倾而近似半透明的听膜,透亮如镜,故称“镜膜”。

而雄蝉的褶膜、镜膜和腹壁膜是接受声波的听膜,又是鸣声的辐射膜,相当于我们使用的单卡录音机,它是两用的,既可以录音,又可以放音。

单卡录音机不能同时使用两种功能,录音时不能放音,放音也不能录音。

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雄蝉是个“半聋子”,即静止不叫唤时能听到声音,若是高亢鸣叫时,它就听不到任何声音。

那么这样问题又上来了。

事实上,多种蝉类都具有合唱(群鸣)的习性。

你不妨仔细倾听一下,蝉鸣都是这样的:先是大家一齐叫,节奏十分整齐,然后一起停叫。

可见雄蝉鸣叫时,显然需要听到其他同类的鸣叫,以便调节自己的叫声,参加合唱。

这样,说雄蝉的镜膜既是听膜又是扩音膜是不可理解的。

看来,雄蝉到底聋不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雌蝉一定是哑巴吗

这是蝉的第二个谜。

表面上看来,捕捉到的雌蝉,都是不会鸣叫的,所以人们都称雌蝉为“哑巴姑娘”。

从上面所讲的来看,雄蝉的“镜膜”兼有收音和扩音的作用,那么,它在鸣叫时,镜膜在扩音,就必然听不到自己的鸣叫声。

这样,雌蝉又不会说话,雄蝉又听不到自己在叫些什么,这不成了雄蝉在瞎叫唤吗

这样怎么会让远处的雌蝉准确无误地找到“男友”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当雄蝉拼命地高歌鸣叫时,能把方圆1000多米内的雌蝉召唤过来。

当雌蝉飞到近距离时,雄蝉不断发出特有的低音量的“求爱声”,吸引雌蝉靠近。

与此同时,雌蝉也能发出低音量应答声。

这样相互默契才能达到交配目的。

只不过雌蝉的这种低音量次声人耳听不到。

不过,它们是否真的用低音量的声音在“交谈”,这还是个谜。

若蝉是怎样计时的

这是蝉的第三个谜。

雌雄蝉交配后,雄蝉很快就衰老而坠地死去,留下雌蝉。

雌蝉用尖尖的产卵器在嫩枝上刺一圈小孔,把卵产在树木的木质内部,还要在嫩枝的下端,用口器刺破一圈韧皮,使树枝断绝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嫩枝渐渐枯死。

这样,有卵的树枝容易被风吹落到地面,以便孵化出来的幼蝉(叫幼虫)钻进土里。

蝉产下的卵半个月就孵化出幼蝉。

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17年。

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有着冬暖夏凉的条件,也很少有天敌来威胁,倒也算自在。

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就要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依次蜕皮(叫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同样另昆虫学家大惑不解的是,蝉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时间,在“地狱”恰倒好处的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过渡生长,并适时离开“地狱”爬出地面。

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尤其是17年蝉,这种蝉都是不多不少,精确地度过17年“地狱”生活才见天日。

要见到它的子女,必须再过17年。

因此昆虫学家们总是像天文学家等待日食和哈雷慧星一样等待着“17年蝉”的出现。

幼蝉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既看不见日出日落,也没有寒冬酷暑,它们是如何计量时间的

这是科学界的一大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

迷信说法知了在窗户上叫是什么预兆

知了 学名 蝉 又名金蝉,古诗有云:《蝉》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有金蝉脱壳之所,所谓窗户上蝉鸣,预表焕然一新,高财高运的意思,是吉兆

窗户上爬了只蝉,早上爬到的 是什么意思呢或者有没有什么预示的

握手啊~~~~此时也有一只蝉在窗子上,而且还一直我就上网搜有没有什么寓意,结果就搜到你的问题了。

多搜几下,找到这个--------知了趴在窗子上是好事情啊。

蝉的寓意是君子,因为在古人的眼中,蝉是只饮露水的,有种清高的感觉 。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

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

蝉与玉一样也有五德的:头上有冠带 是文;含气饮露 是清;不食黍稷 是廉;处不巢居 是俭;应时守节而鸣 是信。

早在魏晋时期,曹植视蝉为“贞士”陆士龙交蝉引为“至德之虫”,故蝉这一意象被文人们赋予高洁之物并以自喻的内涵,唐代尤盛。

金蝉都有什么说法

古人认为金蝉远离地面,而清傲,,只饮露水,为高洁的象征,因此总结出关于金蝉的三个寓意:   第一:是取谐音,金蝉谐音“金钱”,寓意财源滚滚来,一般商人喜欢用这种说法。

  第二:是中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传统说法,称蝉有先知先觉的的含义,寓意知人所不知,觉人所不觉。

一般阴阳家和玄学家喜欢用这种说法。

  第三:说蝉有“蜕变高鸣”的属性,所以,有得中高第的说法,一般学子喜欢用这种说法。

应该就是这些拉 我就知道这么多 呵呵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原文!急

却说三徒,次日天明,收拾前进。

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人情投意 合,决不肯放;又安待,一连住了五六日。

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似脱胎换 骨,神爽体健。

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已,遂行。

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

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 大家须仔细仔细。

”行者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

”好猴王,他在那马前, 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看不尽: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

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

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 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山松 楠秀丽。

薜萝满目,芳草连天。

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

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 巍列日光寒。

那长老马上心惊,孙大圣布施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唬得那狼虫颠窜,虎豹 奔逃。

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 去那里化些斋吃。

”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

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 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

”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 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 受戒,做了我的徒弟。

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

”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 何尝懒惰

”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 怎么得上雷音

”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

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 你,便要念那话儿咒。

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

” 行者将身一纵,跳上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

可怜西方路甚是寂寞,更 无庄堡人家;正是多逢树木,少见人烟去处。

看多时,只见正南上有一座高山。

那 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

行者按下云头道:“师父,有吃的了。

”那长老问甚 东西。

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 去摘几个来你充饥。

”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

快去

”行者 取了钵盂,纵起祥光,你看他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

孙大圣 去时,惊动那怪。

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 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 原体。

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真个今日到了。

”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 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

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

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

他的威气尚 不曾泄,故不敢拢身。

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 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 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 了

”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

”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 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

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

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 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

叫道:“女菩萨,往那 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

”——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

——那女子连 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

特来此处无他故, 因还誓愿要斋僧。

”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

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 自有天报

’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

桃子吃 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

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

”唐僧不信道:“你 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

”八戒道: “师父,这不到了

”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 有甚愿心,来此斋僧

”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

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 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

正西下面是我家。

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

只因无子,求神作 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 老送终。

”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

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有方。

’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 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

这个是不遵妇道了。

”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

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

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 以亲身来送。

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

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 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 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

”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 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

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 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

”三藏也只是不吃。

旁边子恼坏了八戒。

那呆 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 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

”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子拱倒, 就要动口。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 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

唬得个长老用 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

”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 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 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行者笑 道:“师父,你那里认得。

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 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

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 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

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 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

行者道:“师父,我 知道你了。

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

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 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 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 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

那怪物有些手 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 打死在地下。

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 伤人性命。

”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子里是甚东西。

”沙僧搀着长老, 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 蛙、癞虾蟆,满地乱跳。

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

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 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 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 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

行 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 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你怎么步步行凶?打 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

”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

” 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

”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

” 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

终不然你救得我的 大限?你快回去

”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唐 僧道:“我与你有甚恩

”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 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 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原来这唐僧是个 慈悯的圣僧。

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

再休 无礼。

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

”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 不打人了。

”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

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 且充饥。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 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 了。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 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 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 妈妈儿来寻人了

”唐僧道:“寻甚人

”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 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 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 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

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

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 叶。

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折。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 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 十遍。

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 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

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

”行 者道:“他是妖精。

”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 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

”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 件不相应。

”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

”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

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 分两件与他罢。

” 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 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

”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贪恋,如何 不去

”行者道:“实不瞒师父说。

老孙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之际, 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腰 系的是蓝田带,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为人。

自从涅 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 也难见故乡人。

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 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

也是跟你一场。

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

” 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

” 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

”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 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

”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又伏侍师父 上马,剖路前进。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

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 “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

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 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 口,使碎自家心。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 变做一个老公公,还真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 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

那个是祸的根哩。

”唐僧道:“怎 么是祸根

”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 寻将来了。

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 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

”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

”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 又念经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 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 女婿。

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

全然不知下落, 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 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 不过我。

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 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 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 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 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 这一番却要打杀他。

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 在云端里照应。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 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 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悟 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 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 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 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 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山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 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 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 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 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 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常言道:‘事不过三。

’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 无耻之徒。

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 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 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 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 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 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

唐僧道:“我再不念了。

”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 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 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 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 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 誓,老孙去罢。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 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涂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 放心。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 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 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 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

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 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 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

你回去罢。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 何才去。

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 得水声聒耳。

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 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