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不信任人的成语
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 疑神 风唳 东猜西疑见神见鬼 神经过敏 大惊小怪 疑鬼疑神 疑鬼疑神见鬼 疑邻盗斧 疑四 独断专行 独断独行刚愎自用 专横跋扈 刚褊自用 刚戾自用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自以为是 狠愎自用 深闭固拒 我行我素依然故我 满腹疑团 满腹狐疑 疑云满腹 顾虑重重迷惑不解 疑疑惑惑 疑惑不解 八公草木 八公山上风兵草甲 半信不信 半信半疑 将信将疑 半疑半信将信将疑 疑信参半 似信非信 迟徊不决 迟疑不决迟徊观望 迟疑观望 持疑不定 持疑不决 迟疑未决犹豫不定 东猜西疑 恫疑虚猲 恫疑虚喝 欲言又止首鼠两端 举棋不定 疑心生暗鬼 .
《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具有怎样的作用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
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
“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古代诗词常用叠字,但唯有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词,起调连用十四个叠字,字字闪光发亮,获得了千古好评。
李词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张端义《贵耳集》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叠字者。
”茅暎《词的》说:“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
”吴承恩《花草新编》说:“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
”沈谦《填词杂说》说:“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阕,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
”总之,历代词家络绎不绝地在《声声慢》妙极奇绝的叠字面前拱手,推服赞赏之至。
但是,所有这些赞叹,都只是见其皮相而未能探其实质; 并且大都说得模糊空泛,没有细究其具体内容。
那么,《声声慢》起调十四个叠字,究竟有哪些奇妙之处呢
我以为—— 第一妙处便是深情绵邈,回肠九曲。
词主抒情,寡情则劣,深情则优。
《声声慢》的主旨是抒发女词人对北宋灭亡、家乡沦陷、丈夫病逝、孤身漂泊的深悲大痛,而十四个叠字开篇就定下了全词深悲大痛的基调。
“寻寻觅觅”既是写行动,也是写心态。
清晨起床,她便痛感身无所依,心有所失,禁不住四面寻觅起来。
这是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不自觉的行动,究竟要寻觅些什么,她自己似乎也不甚明白。
可能是和平环境里京城的一片繁华,也可能是夫妻间的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可能是夫妻珍藏而在战乱中被焚被劫的大批宝贵的金石书画……总之,一场战乱,一场浩劫,国家的、自己的美好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她也被沉重的悲愁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她仍然不能忘记,仍然深深地烙印在心坎上,仍然要努力寻觅回来。
寻觅的结果怎样呢
“冷冷清清”是词人度外界环境的感受,国如此,家如此,眼前的风光景物也如此,现实的一切都是“冷冷清清”的。
“凄凄惨惨戚戚”又加重一层,着重描写词人的心境;由国家衰微和身世飘零所引发的孤独、凄凉、冷漠、哀愁,全都在这六个字所造成的氛围中呈现出来。
总之,这首词起调十四个叠字既未写悲愁,也未写眼泪;但却蕴含了社会人生无穷无尽的酸甜苦辣,令人不忍卒读。
其次,十四个叠字在情感进程上使用了点染法,“寻寻觅觅”一起点,接着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对环境和心境加以重笔渲染,一层进逼一层,而丰富的感情内容又深蕴不露,呈现出别具韵味的含蓄之美,烘托出强烈的哀怨悲愁气氛。
同时,在语言运用上,每一个字又都是从生活口语中提炼出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也没有扭捏作态,具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美。
最后,在音韵安排方面,依照传统音韵学分析,十四个叠字中,除“觅觅”外,其余十二字的声母全属齿音;除“惨惨”外,其余十二字的韵母全属齐齿呼韵母,读来有一种微弱呻吟的沉重感觉,这种声情紧密地配合了女性深悲大痛的文情。
由此看来,十四个叠字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语言形式分析,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的确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与李清照同时而年轻的南宋词人葛立方,也写过一首大量运用叠字的《卜算子•席间再作》词:“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王奕清《历代词话》引《草窗词评》说:“葛立方《卜算子》词,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
”实际上葛词是根本不能与李词“并绝千古”的——主要原因在于葛词乃是酒筵间游戏之作,虽然叠字也用得“妙手无痕”,但却是虚情浅意,徒具叠字形式而无真切感人的内容。
况且这种量子叠法在前人诗作中——如《诗经•王风•黍离》和《古诗十九首•清清河畔草》,曾经大量出现过,用得也较葛词美妙,所以葛立方《卜算子》词的运用叠字,似乎也有依样画葫芦之嫌,谈不上什么创意出奇。
元代散曲作家乔吉也曾作过一首全用叠字的《天净沙》曲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样的叠字毫无 真情实感可言,纯粹是一种文字堆砌的游戏。
清代一位女词人双卿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叠字词:“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遥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据说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世姿,嫁给农家为妇,婆母凶狠,丈夫暴虐,词人不堪劳碌虐待而死。
全词极写女主人的孤苦伤悲,字字血,声声泪,完全是血与泪的控诉。
总共九十五字的词篇,叠子多达五十八个,有名词叠、动词叠、形容词叠、代词叠,叠法灵活多变,毫无堆砌板滞的感觉,的确是全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新创造。
认真探究起来,这首词运用叠字虽然很精到,在叠字的数量和用法的灵活上甚至超过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但从总体上来说,却仍不及李词其调十四个叠字凝练、含蓄,所包蕴的情感内容也不及李词丰富和深刻。
由以上几首叠字词作看来,叠字的使用虽然要讲究技巧,但却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它的关键还是在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真假和深浅。
如果假情浅意,则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仍然只能写出失败之作;相反,如果真情深意,只是随心而发,随笔而出,也自然匠心独运,用得恰到妙处。
李清照《声声慢》词起调十四个叠字之 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成功的经验主要也就在于真切而深刻地表达了女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得细腻而丰富的心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