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诗叫……不是养蚕人,完整的是什么
全宋诗 第31部 张俞 卷01 蚕妇昨日到城廓,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还有说是无名氏所做:参见:【四溟诗话卷3】明·谢榛 凡诗债业委,固有缓急,亦当权变。
若先作难者,则殚其心思,不得成章,复作易者,兴沮而语涩矣。
难者虽紧要,且置之度外。
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或成三二篇,则妙思种种出焉,势如破竹,此所谓先江南而后河东之法也。
于濆《辛苦吟》: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
此作有关风化,但失之粗直。
李绅《悯农》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无名氏《蚕妇》诗: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二作气平意婉,可置前列,但互相祖袭尔。
《盐铁论》曰:欧冶能因国君铜铁作金钟大镛,而不能自作一鼎盘。
此论高古,乃三诗之源,夐然气象不同。
关于“蚕”的诗句有哪些
《闺怨》徐彦伯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废居行》张籍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
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江村行》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送严大夫之桂州》张籍 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
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关于蚕的诗句
丝歌》 ——南北朝·鲍令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躯尽,缠绵自有时。
《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有一句古语还是诗歌的说是“养蚕制丝的人穿不上丝绸
养蚕日记(1)2003年5月11我到爸爸的室去玩,看见白胖的蚕,好可。
我对爸爸说:“我想养蚕。
”爸爸说:“好的。
”晚上我回家看见爸爸把蚕已经拿回家了。
以后我每天都要给蚕喂桑叶。
养蚕日记(2)2003年5月12日阴有小雨今天,我一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蚕宝宝喂桑叶,妈妈帮我把一条条蚕轻轻地放在白纸上,然后我把干枯的桑叶去掉把新鲜的桑叶剪成小方块,再把蚕放回盒子里。
我看着它们蠕动的身子,吃得很香很香。
我想:它们今天会睡个好觉。
养蚕日记(3)2003年5月13日阴天今天早晨我和爸爸发现桑叶都不太新鲜了,很着急,心想:蚕宝宝没东西吃了,我们一定要去采桑叶。
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带桑叶回来了,我很开心。
正准备喂,看见盒子里已经有新鲜桑叶了,一张张桑叶被蚕啃得一块一块的,它们正吃得津津有味
原来爸爸已经早带回来了。
养蚕日记(4)2003年5月15日今天我一回家看见蚕宝宝已经脱皮了,我很惊奇。
我问爸爸:“蚕宝宝为什么要脱皮呢
”爸爸说:“蚕长大了就会脱皮,过了几天还要脱皮,一共要脱四次皮,长到白白亮亮的时候就会结茧。
”我明白了,我今后要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养蚕日记(5)2003年5月18日晴星期天,我在家看着蚕宝宝,我觉得它们长大了好多。
全身白白的,一节一节的,一共有七节,每一节上都有小黑点。
它们的脚紧紧的吸住桑叶,好象一个个吸盘。
它们正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
我把蚕宝宝放在手里,我觉得手痒痒的。
它们在吃的时候,我一叫,它们没有反映。
我想:蚕没有耳朵吧
养蚕日记(6)2003年5月21日阴今天我一回家,看见台子上多了一个竹箩,我很惊奇,看见竹箩里有一条蚕爬在由菱形组成的纸板上,它全身透明,从这一头爬到那一头,看上去很着急。
我问爸爸:“它在干什么
”爸爸说:“它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结茧。
”噢
我明白了。
养蚕日记(7)2003年5月23日阴有雨今天我看见蚕宝宝已经吐丝了,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的,它们结出的丝像蜘蛛网,然后把椭圆形的茧沾在那儿,我想:蚕到哪儿去了呢
蚕肯定在里面睡大觉呢
我的蚕宝宝三(3)班杨滢前几天,我从自然老师那里领回来了一条可爱的蚕宝宝,它已经脱了好几次皮,长得白白胖胖的了。
我给它做了个窝,其实很简单,就用一个小纸盒做的,我很小心地把它放进了小窝里。
像捡到宝贝似的,把它捧回家。
一进家,我就大声喊起来:“妈妈,妈妈,我把蚕宝宝带回来啦
”妈妈看了以后说:“你要好好地养它。
”后来,我的姐姐和我一起去采回桑叶,我把桑叶,洗干净,然后晾干,再把蚕宝宝小心翼翼地放在桑叶上,然后很专心地看着它吃,只见它摆动着大脑袋,津津有味地吃着它的美食,没过多久,一片桑叶就剩下茎了。
我每天地换新鲜的桑叶,而它每天都吃得津津有味。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少天,它开始吐丝了。
刚开始,一根、二根、三根,吐的丝又细又亮又长,后来越吐越多,慢慢,形成了一个椭圆形、又白又亮的蚕茧子,而蚕宝宝就在蚕茧子里面,再也不出来了,我看着白白的蚕子,很伤感,这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蚕三(3)谈啸晓我家有三条蚕,它的身体是白白嫩嫩的,它的身体是由八节组成的。
它的身体中间有一条紫色的血管,尾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刺。
我常把的尾巴看成头,头看成尾巴西,因为头和尾巴长得差不多的。
蚕的嘴巴不大,比尾巴小得很多,身体两旁有像眼睛一样黑色的小圈圈,一共有18个黑色的小圈圈。
它的眼睛长在很多皱纹中间,你不细心观察,就很难发现。
它的眼睛,它的嘴巴很像毛毛虫的嘴巴,它一个小时能吃二三片桑叶,你说吃得快不快
它吃得非常快。
我写几个字它就吃了一大块呢
现在,我的三条蚕宝宝已经结茧了,结的茧是一个黄色的和两个白色的。
它们吐的丝太开了,我还以为它们结不出茧子了,但是它们结成了。
大家快乐地生活着
由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多想出来的
诗句是古代的,几百年前的,当时的劳动人民确实受着剥削,并没有钱去遍身罗绮啊,诗人也是有感而发。
这不能和现在相比,我们基本是平等的,只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赚钱,就可以购买最好的衣服穿,即使你在农村种地,你都可以遍身罗绮。
就像你说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收入来买我们需要的,这是因为我们社会是平等的。
田家四季歌中采桑养蚕又插秧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田家四季歌》中采桑养蚕又插秧描写的是农事的场景。
本文是一首描写四季场景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对生活的赞美。
作品原文: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