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婺源徽式建筑的句子

形容婺源徽式建筑的句子

时间:2019-09-16 21:12

婺源的地方建筑怎么是徽派风格

婺源,以来徽州“一府六县唐宋时,歙州辖安徽休宁县、绩溪、、祁门和现属江西的婺源六县,州府设在歙县。

)的重要成员,与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

作为大儒朱熹故里,婺源尤其被全徽州居民引以为荣,而婺源被改隶江西,不仅是婺源人的心病,也是全徽州人的遗憾;对于婺源籍学人,则更是“一页痛史”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洪真谋叛”,朝廷发兵三年讨平。

为便于统治,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于二十八年(740)置婺源县,隶歙州。

天宝元年(742),歙州改为新安郡;唐代歙州曾经历多次行政划分调整,婺源均随歙州而从之。

五代十国时,吴武义元年(919)歙州隶吴,婺源属之。

937年吴亡,婺源又随歙州隶南唐。

宋开宝八年(975)南唐灭,婺源随歙州入宋。

太平兴国元年(976),歙州隶江南道东路,后江南道东、西路并为江南路;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为徽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州改路,婺源随徽州路属江东建康道;二十一年徽州路改隶江浙行中书省,二十三年徽州路又改隶江南行台;元贞元年(1295),婺源县改为婺源州,仍隶徽州路。

至正十七年(1357),徽州路改为江南行中书省兴安府,二十四年复改兴安府为江浙行省徽州府,二十六年徽州府直隶中书省,婺源州均隶属。

明洪武二年(1369),婺源州复为婺源县,隶属徽州府。

洪武十三年中书省撤,徽州府直隶六部;嘉靖三十三年(1554)徽州府隶广德道,四十五年隶徽饶道,隆庆六年(1572)隶徽宁道,婺源县均随徽州府属之。

清顺治二年(1645),徽州府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十三年属徽宁道,雍正十一年(1733)属徽宁池太广道,咸丰四年(1854)属皖南道,同治四年(1865)复属安徽省。

其间婺源县均隶徽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婺源县直隶安微省。

三年六月,婺源改属安徽省芜湖道,十七年八月,废道,复直隶安徽省;二十一年十月,隶安徽省第十行政区;二十三年九月,划属江西省隶属第五行政区;三十六年八月,划回安徽省隶属第七行政区。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属华东区赣东北行政区浮梁专区;9月,改属江西省乐平专区;11月,属江西省浮梁专区。

1950年6月,婺源定为丙等县。

1952年10月,属江西省上饶专(地)区(现为上饶市)至今。

所以婺源的地方建筑是徽派风格就不足为奇了

徽派建筑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

一、徽派建筑可以用以下成语形容:1、富丽堂皇:形容徽派建筑的整体特点。

【成语】: 富丽堂皇【拼音】: fù lì táng huáng【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

”【举例造句】: 他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富丽堂皇。

2、变幻无穷:形容徽派建筑的平面布局。

【成语】: 变幻无穷【拼音】: biàn huàn wú qióng【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举例造句】: 它给大海涂上万种色彩,而且变幻无穷。

3、别具一格:形容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

【成语】: 别具一格【拼音】: bié jù yī gé【解释】: 别:另外。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处】: 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举例造句】: 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

二、简介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

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历史上徽商在扬州、苏州等地经营,徽派建筑对当地建筑风格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商力在经商而不在建筑,衣锦还乡之后,以奢华精致的豪宅园林体现身份,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门面,或亦以牌坊筑立褒奖徽州女人守夫的风骨。

徽派建筑讲究规格礼数,官商亦有别。

除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哪里的徽式建筑最有名

徽式徽派,也称为徽派建筑。

以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的古民居最具代表性。

虽然婺源与其他地方都有一些,那也还是徽州原地区的。

我是专业做徽派建筑的,也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谢谢

徽派建筑分布在哪,具体点。

谢谢

是汉族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

徽州古村落很多,宏村、西递、卢村、歙县、牌坊群、、唐模、南屏、昌溪。

,是将附近村镇的明清故居前来集中建的一个景点,分成明朝和清朝部分。

看八卦———呈坎  呈坎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被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地方。

它是按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的,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被誉为“人间天堂、水墨画就的乡村”,中国八卦风水第一村。

  看古祠堂———南屏  南屏曾名叶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

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

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

全村一千多人口,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

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游客誉为“中国古祠堂”。

  看牌坊———歙县  在距歙县县城十余里的棠樾村,古老的石牌坊,一连七座拔地而起,耸立在村头一百多米长的石板甬道上。

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

这种坚实,高大挺拔、恢弘华丽、气宇轩昂,这七座牌坊,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

  看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  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

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

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

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

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建筑的特点

民居的特点: ①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②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③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一是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整体美。

这和当时徽州的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因为徽州是封建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较他处更为森严而完备。

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和宗族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

其时徽州已成为全国风水文化中心,官商士民对封建风水文化顶礼膜拜,笃信不疑,认为村镇的群体布局所勾勒而成的地形轮廓的寓意内涵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文化”素质,关系著宗族的荣辱兴衰。

宗族建筑物统一规划众望所归。

  的群体布局虽然是封建族权制约下的产物,带著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其美学效果却是隽妙无比,让人大开眼界的。

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

众所周知的紫园山庄———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规划严整,排序井然。

让驻足其间的游人耳目一新,肃然起敬。

  二是依山傍水,翠微缭绕的自然美。

徽州地形复杂多姿,境内层峦迭障,溪流纵横,温润的更使这裏山林繁茂,绿意葱茏。

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   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最善於抓住山水作文章。

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脉———溪水及其支流的“细胞”。

群体布局时多重视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雅致,保持的天然和谐。

在这种建筑思想的指导下,徽州“桃花园裏人家”式的村镇随处可见。

它们或铺展於波光潋灩的大河之滨,或蛰伏於云遮雾绕的深山一隅,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视野缤纷。

典型的如休甯县汪村镇石屋坑村,这裏群峰林立,林壑幽美,房屋呈梯式排列,错落有致地簇拥在青杉翠竹流岚飞瀑的怀抱裏,影影绰绰,缥缥缈缈,恍如人间仙境。

  三是清雅简淡、因陋就简的。

长期以来,徽州因地势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维艰。

生活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的徽州人深知养家创业之艰辛,养成了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且写进族规家训,作为家风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传。

因此即便经营成功,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也不以豪侈自喜,倡行节俭。

建造宅第时往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在坚固实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

缘於此,徽州少有富丽堂皇的豪宅华堂是不难理解的。

以当地丰富的粘土、石灰、黟县青石、水杉为主要材料建筑的构思精巧、造型别致、结实美观。

远远望去,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对比鲜明,加上色彩斑驳的青石门(窗)罩和清秀简练的水墨画点缀其间,愈显得古朴典雅,韵味无穷,清淡朴素之风展现无遗。

婺源 旅行 建筑

呵呵,通常微商的商宅门前的台阶是一级,当官的才是三级,商人喻意生意一本万利,官人喻意步步高升。

但现在的建筑经达历代的改制,门口的台阶也经是如何好用如何用了。

主要是为了方便。

马头墙边有石柱你非常细心,但是那石术的横截面你有没有发现全是平的,这是因为古代房子建的较为密集,为了方便邻里间来至于晚上走路里在屋角上碰商,而特意修成的平角,那个石柱也只有一人高点,上面就没有了,其二是婺源的人较为讲究风水,邻里间房角对着大门的话就意味着二家不和睦,会对对方家不利,所以才想的这一种折中的方法。

安徽徽式建筑针对当地地形地势的设计是什么?

歙县明清民居、祠堂随处可见,牌坊存有八十四座。

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

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完整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神韵。

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