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字的用法
等助词,表示列举,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列举未尽。
用于部分列举,有省略或替代未列举部分的作用。
未列举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项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无法列出。
例如: (1)本次列车开往深圳,途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
(2)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射击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的表现。
(3)他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等。
(4)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大类,包括各种跳跃、投掷、赛跑和竞走等。
二、列举后煞尾。
用于全部列举,有语气停顿、加以强调的作用。
后面往往带有前列各项总计的确切数字。
例如: (5)联合国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
(6)京剧舞台上曾出现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大名旦。
等等“等”的重叠形式,但只能表示列举未尽,而不能用于列举后煞尾。
“等等”,与“等”的第一种用法基本相同,又有以下区别。
一、“等等”有更强的语义色彩,往往强调未列举的项目较多。
二、“等等”有一些特定的使用条 后面一般不能再有其他的词语。
如例(1)、例(2)中的“等”,不叠用为“等等”;如例(3)、例(4)中的“等”,可叠用为“等等”。
即使后面没有其他的词语,有时也不宜用“等”,而要用“等等”。
例如: (7)儿童是幼稚的、活泼好动的、好奇的、爱模仿的、做事喜欢成功的,因而也是喜欢成人
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省略号…〕: 它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的省略部分。
(2)表示思维的进行跃。
(3)表示话语的断续。
(4)表示心情的矛盾。
(5)省略号的前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可直接用,如:A.“汪老师……”B.“汪老师,您是……”(6)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如:A.“学校已放学了。
……”B.“今天,阳光灿烂。
……”(7)省略号的后面一般除了可用引号外,不再用别的标点符号。
(8)用省略号表示省略时,如果用了省略号,一般不要再用“等”、“等等”;反之,用了“等”、“等等”,就不要再用省略号。
(9)省略号还可以表示语断意留。
(10)省略号又可以表示语音含蓄或状态延续、声音的断续或延长、声音被打断等。
括号〔〕: 一般多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
如:A.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现在江西省婺源县人)。
B.结果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鲁迅全集》第二卷《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破折号〔-〕: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转换或递进;(2)表示对前文的解释和说明;(3)表示中断或插说;(4)表示语言停顿;(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声音的延长。
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
并列的词之间用了“和”、“或”之类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
顿号与“和”的作用是一致的。
多个词语并列先用顿号,最后一个用“和”。
如果并列词语结合得很紧,没有必要在行文中用停顿来突出它,则可以不加顿号。
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顿号运用方面常见错误如: 张三,李四,赵五经常到阅览室学习。
(两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 主任都来开会了。
(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
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顿号应该删去。
) 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其主要用法有: a.用在较长的主语后面。
如: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 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b.用在需要强调的简短主语后面。
如:北京,祖国的首都。
c.用在句首状语的 后面。
如: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d.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
如: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e.用在插入语前后。
如: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
f.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
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一般民政部下是不必停顿的。
如: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
g.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h.用在次序语后面。
如: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 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i.用在倒装句中间。
如: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分号〔;〕: 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号之间必须用分号。
如:白天,战士们坚守着已得的阵地;夜里, 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攻击。
在多重复句内, 并列分句之间必用分号。
如:依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国民经济就能够均衡地、顺利地发展;违反这些原则,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快不起来。
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突出名单的需要, 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用分号。
如: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
冒号〔:〕: 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
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
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
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
如: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
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 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
如: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
(冒号应该删去)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
(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在句子万分内部,不能用冒号。
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
”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 “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
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
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句末点号。
破折号〔---〕: 表示对上文的词语的解释或表示语意某种变化。
破折号的第一作用是对上文进行解释。
这种用法与括号相似。
它们的区别是: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坚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与上下文连读下来。
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
行文中表解释说明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这类语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较长,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
破折号的第二个作用是表语意的递进。
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
破折号的第三个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换,批语言表述中一个意思突然转到另一种意思上去,破折号前后不是同一方面的内容。
第四个作用是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
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及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间。
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主要用法有: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语意未尽 e.表示沉默不语 并列词语在句中作定语时, 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它和前后标点的关系。
省略号前边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点号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点号。
省略号后边一般不用点号。
省略号后边有时用点号,目的在于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
书名号〔《》〕:表示文中出现的书名、报刊名、诗文名、歌曲名、戏剧名、绘画名、电影和电视片名等。
书名与一般用双层尖角号表示。
书名号内还要用书名号时,里面的用单层尖角号。
着重号〔.〕: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文字。
着重号用小圆点表示,点在被强调的文字下边,有多少个字,就点多少点。
连接号〔-〕:表示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它是一个小短横,高低居中。
它一般用来连接起止时间、相关数字、两个地名等。
间隔号:标明词语的分界。
它是一个小圆点,放在隔词语的中间,高低居中。
它用在并列的词语构成的标题中;用在词牌名与题目间;用在书名与篇章名之间;用在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各部分之间;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数字之间。
专名号: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团体名等。
它是一条横线,村在专有名称下面,目的在于使之与一般词语区别开来。
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中著作里面。
标点符号使用误区细说!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96年)[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
”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04年山东)[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04年江苏)[点拨]“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三、分号误用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95年)[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系。
14.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如12。
15.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点拨]分号同句号换位,明确层次关系。
四、冒号误用16.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17.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点拨]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
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18.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点拨]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20.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04天津)[点拨]“二字”后用逗号,冒号应换为逗号,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
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
五、问号误用21.非疑问句用问号。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94全国)[点拨]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该句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
2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93全国)[点拨]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注意: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2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点拨]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
以上由三个问句构成。
24.倒装句之间误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93六省市)[点拨]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是一个句子,因而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否则会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
且只能用于句末。
改法: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用问号。
另外,感叹号、句号使用也存在这一错误,如:①多美啊
济南的冬天。
(主谓倒装)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
没精打采的。
(定语和中心语倒装)都属误用。
特别提醒:反问的语气强烈时,可以用叹号而不用问号。
如,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六、省略号误用25.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点拨]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七、破折号误用26.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点拨]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
27.少用了破折号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04年吉林)[点拨]“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否则用括号),前面应加“——”,去掉引号。
八、书名号误用28.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95年)[点拨]书名号表示书报、文章、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属于此,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
2004年广西卷“《幸运52》节目”也含此错。
九、括号误用29.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97年)[点拨]括号里的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不是在注释前面的内容。
此处“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
30.括号位置错误。
①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
(姜夔《白石诗说》)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点拨]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注释句中的一部分,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①句的句号应后移至括号完;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外,②句的句号应提前到“成了路”后。
十、引号误用31.滥用引号。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97全国)[点拨]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32.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点拨]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
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
”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3.加引范围不清。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点拨]此题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34.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点拨]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故①②恰好用反。
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引号中还有需要引用的再用单引号,如32。
汉语拼音中什么情况下首字母要大写
具有下面四种情况,汉语拼音的首字母需要大写:1、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ang Hui(张辉),Z和H要大写。
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
如Wang lao shi(王老师)W要大写,但“老”、“小”、“大”、“阿”等称号,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
如Xiao liu(小刘)X、L要大写,Lao Qian(老钱)L、Q要大写。
A San(阿三).A和S要大写。
2、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如Bei 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 hai(上海),S要大写,Ning bo (宁波)N要大写。
如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onghua Renn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
3、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4、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诗句中有地名的诗句
一、诗句中有地名的诗句有:1.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送范舍人还朝》宋. 陆游 2.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
--《劝我酒》唐. 白居易 3.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兵车行》唐. 杜甫 4.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宋. 王安石 5.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
--《漫兴》元. 王冕 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南曲》唐. 崔国辅 7.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
--《咏傅岩监祠》唐. 梁载言 8.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9.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唐. 权德舆 10.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宋. 陆游二、诗题中有地名的诗有:1.登幽州台歌 邱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7.晚次鄂州 卢伦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8.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双汇冷鲜肉宣传语
双汇冷鲜肉,国际标准,放心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
知了的寿命有多长
蝉产下的卵半个月就孵化蝉。
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17年。
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有着冬暖夏凉的条件,也很少有天敌来威胁,倒也算自在。
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就要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依次蜕皮(叫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同样另昆虫学家大惑不解的是,蝉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时间,在“地狱”恰倒好处的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过渡生并适时离开“地狱”爬出地面。
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尤其是17年蝉,这种蝉都是不多不少,精确地度过17年“地狱”生活才见天日。
要见到它的子女,必须再过17年。
因此昆虫学家们总是像天文学家等待日食和哈雷彗星一样等待着“17年蝉”的出现。
描写公园美景诗句
第一篇溪公园青色石经年,横卧汶溪岁月延暮春黄昏朱亭边拱古松曲径连。
云蒙倒影映斜月,两畔绿荫沉云翻。
长辞旧时糟酒气,换取一舟划得欢。
第二篇:公园清晨晨光初照林荫深,几束光柱伸无根。
条条曲径通幽静,处处漫步气清新。
Hippop和Hiphop的区别
Hip-Pop, 简单明白地说是新派 hip-hop (new skool hip-hop), 原 hip-hop 是指旧派的 hip-hop (old skool hip-hop), 包括了 hip-hop breakin\\\\' 。
现在的新派 hip-hop,即hip-pop融入吉舞 (boogie), 机械舞 (poppin\\\\'), 和很多地方风格, 也从中国功夫, 雷鬼, 锁舞, 甚至七零年代的灵魂舞 (soul train steps) 取材. 其实就是一种强调身体律动的舞步, 非常的随性自然. 有人会贬低新派 hip-hop 说: 这是大家都会跳的舞嘛!--也许这就是POP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因为相对于旧派较具技巧的舞步, 新派的 hip-hop 似乎简单随便的多, 不过新派 hip-hop 重在抓住那感觉, 不是会作那种动作就可以了, 而是能充分配合音乐而更具有舞感! Hip-Hop翻译过来是嘻哈,RAP翻译过来是饶舌,这两个概念不同。
Hip-Hop实际上不是音乐名词而是文化名词,包括说唱、涂鸦、街舞和DJ打碟四部分;RAP起源于60年代,而作为音乐理解的Hip-Hop则起源于70年代初,它的前身是RAP(有时候会加一点R(B)。
Hip-Hop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脚跳,加在一起就是轻扭摆臀,原先指的是雏形阶段的街舞(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霹雳舞),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一种巨大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Hip-Hop文化还包括了那些宽大的衣服、沉甸甸的纯金饰品、平时说起话来就“YoYo what’s up
”的口语习惯——总之就是那种美国贫民街区里黑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范儿”。
Hip-Hop的起源用一个“穷”字即可概括。
为什么要穿大一号的衣服
除了方便运动之外,这种大号衣服的好处就是可以多穿几年;为什么会有涂鸦
这东西最早是街区内各个帮派之间划分势力范围的标志,后来才越来越漂亮精致,发展成了民间艺术;为什么会有街舞
因为他们没钱去舞厅,而且当时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有钱也不一定能在白人的舞厅里玩儿得高兴;为什么纯正的Hip-Hop作品以黑色为主且必带粗口
因为这帮街头黑人青年没前途没希望,他们憎恨的比他们爱的要多得多HIP-POP 是由HIP-HOP 变相的一种街头文化 但是 流行味道比较重一些` 而 HIP-HOP 就是纯街头文化了,起源于黑人运动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具体表现在 说唱 , 雷鬼,涂鸦,街舞 方面,所以一般人认为的HIP-HOP其实不光指街舞,还有很多很多. HIPHOP&HIPPOP而一直以来也没有真正分清楚他们的区别HIPHOP我们相比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了解的人也较多它是一种黑人文化包括了MC(RAPPER),Graffiti(涂鸦),街舞,街头篮球及相关服饰可以说是一个总称以上几种我们都可将其说成是HIPHOP同时HIPHOP也是一种精神我们可以说HIPHOP精神(而不能说成HIPPOP精神,这是错误的!)象征自由,随性,SHOW出自己的一种精神所以我想说我并没有拼错我们再来看HIPPOPHIPPOP可能涉及的范围没有HIPHOP这么广我不清楚这个词的来历可能来由是因为前人将其与HIPHOP混淆所派生的词但现今HIPPOP一词的确存在我们大多把它和音乐联系在一起所以MC老李在这里告诉大家HIPPOP是HIPHOP的一部分HIPHOP包括了HIPPOP我们可以造个句子:HIPHOP爱好者老李是一名HIPPOP歌手~~~~这样一来我想大家都能明白了吧而对于上一篇的HIPHOP FOREVER虽然两个词用在这里都可以但我还是改为了HIPPOP FOREVER因为我特指的是音乐部分也就是饶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