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一个人读书认真”的句子有哪些
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好学不倦、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1)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释义:释:放开;卷:书本。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白话文:光武当了兵马的总督,便书本不离手。
2)学而不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ué ér bú yàn。
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处:东周春秋末期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白话文:慢慢的认识它,学习不知道厌倦。
3)好学不倦,汉语成语。
拼音: hào xué bù juàn基本解释:倦:厌倦。
好:爱好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出处:宋苏舜钦《荐王景仁启》:“好学不倦,才行卓越。
”白话文:喜欢学习不知厌倦,才能有卓越的才能。
4)孜孜不倦是汉语成语,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性沉。
”白话文:于是潜心研究典籍,性子沉下来,不知疲倦。
5)乐此不疲,拼音lè cǐ bù pí,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也说“乐此不倦”。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白话文:君王说:我以此为乐,不知道疲惫。
描写一个人读书认真的句子
只见她聚精会神地埋头计算,脑门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教室里不时传来老师的讲课声和同学琅琅的读书声,好似一支和谐的合奏乐曲。
教室里寂静无声,只听见笔尖在纸上“沙沙”地走着,就像是轻轻地、小声地说着体己话。
日光灯下,宽敞的阅览室里,坐满了黑压压的读者有的伏案疾书,有的闭目沉思,有的口中念念有词。
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
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每当我做作业时,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形容一个人爱读书的句子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是长进。
2识有如人体血液一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4、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书是阶梯。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10、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1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1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8、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20、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1、善读者日攻,日扫。
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22、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23、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2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2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26、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27、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2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9、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3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1、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3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33、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4、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35、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3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38、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39、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40、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41、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4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4、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4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4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47、书是益友。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很认真的一段话,
描写一个人做事很认真,那么这段话里必须要有一些表明认真的词语,成语为佳,写文章要善用成语,如下:认认真真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呕心沥血 孜孜不倦 夜以继日 继晷焚膏 悬梁刺骨 引锥刺股 枕典席文 废寝忘食 聚精会神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风夜匪懈 风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苦心孤诣 囊茧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其次,段落中善用修辞使文章更加齐整,气势、形象,常用修辞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问……示例:他在画画的时候专注极了。
什么事也打扰不了他,你看,调皮的小猫甩着尾巴在他脚边跳来跳去,他好像没看见一样;细密的汗珠从他聚精会神的眼睛旁边缓缓流下,他好像没感觉一样;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从厨房里端出来,他好像没闻到一样;妈妈叫了他一声让吃饭了,他也好像没听到一样。
他只专注在他的画里,一会换一种颜色的笔,一会拿橡皮蹭两下,描描这,圈圈那。
抛砖引玉。
表现一个人读书认真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形容人表达能力强,很会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娓娓而谈等等
关于读书的成语
成:专心致志、废寝忘餐、学而不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 zhì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自:南宋·朱熹《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译文:现在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的话,就学不到。
二、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
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自: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译文:还详细说明废寝,斜日晷忘餐。
三、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四、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五、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译文: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形容一个人很没用的成语
不舞之鹤 :舞:舞蹈舞蹈的鹤。
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百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毫无用处。
例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
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近义词百无一用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
讥讽无能的人。
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衣架饭囊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
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不务正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