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然表示形容词词尾的文言句子有

然表示形容词词尾的文言句子有

时间:2017-07-06 17:13

文言文中的 形容词词尾是什么意思

形容词词尾文言文中,充当词尾的常有“焉”“然”“者”“其”“乎”等几个词,现举例如下 一、焉用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作“…的样子”“…地”。

例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 二、然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词尾,相当于“…地”。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②、有大石当中流…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2、用于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照应,可译作“…的样子”。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②、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 三、者句前有“若”“似”“如”等词,译作“像…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 四、其形容词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①、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涉江》)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涉江》) 五、乎形容词词尾,可译作“…地”。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

急用

《促织》一文的文言知识归纳。

(包括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意、通假字)

你是高中生吧,这篇文章我刚刚学完- - 《促织》文言文整理 (一) 通假字 (1)手裁举 通“才” (2)昂其直 通“值” (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4)而高其直 通“值” (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 (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 (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二)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 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 (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 每天 (6)力叮不释 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 每天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 (3)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 装、放置 (5)儿涕而去 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 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 穿着皮衣 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受穷 变富 (12)仙及鸡犬 成仙 使动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 意动用法 (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 (3)益奇之 认为…奇特 词类活用(其它) 薄产累尽 形作动,赔尽 近抚之 形作动,靠近 蟹白栗黄 形作名,白肉 黄粉 成述其异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 啼告母 动词作状语 同义复词(同义连用) (1)里胥猾黠 狡猾 (2)死何裨益 益处 (3)填塞门户 充满 门口 (4)唇吻翕辟 嘴唇 (5)急逐趁之 追赶 (6)虫跃掷径出 跳跃 (7)不复聊赖 依赖、寄托 (8)自增惭怍 惭愧 (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 停止 (10)僵卧长愁 向后倒下,躺 (11)百计营谋不得脱 谋求 一词多义 责 (1)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 责任, 差使 (5)受扑责时 责罚 靡 (1)靡计不施 无,没有 (2)虫尽靡 败退 顾 (1)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 (2)徘徊四顾 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 发 (1)窃发盆 打开 (2)探石发穴 掏 (3)无毫发爽 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售 (1)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 买 岁 (1)岁征民间 每年 (2)成有子九岁 年龄 (3)不终岁 年 故 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 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 令 令以责之里正 县令 急解令休止 使,让 上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上级 上于盆而养之 放置 益 死何裨益 好处 成益愕 更加 掷 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 虫跃掷径出 腾跃 异 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 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 过 裘马过世家 超过 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 强 乃强起扶杖 勉强 少年固强之 迫使 中 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 中绘殿阁 当中 然 然睹促织 然而 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 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俄见小虫跃起 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 随即,跟着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一会儿 (4)斯须就毙 一会儿。

(5)未几,成归 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 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 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 吃一顿饭的工夫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3)省略句 又试之鸡

文言文中。

“然”字有哪些意思

从造字来讲,“然”是一个形声字。

上面部分是声旁,读作“yàn”旁是“灬”(即“火”)。

它的本义引火点着”,所以《说文解字》将“然”字解释为“烧也”。

如:以须炉火然之也。

(《墨子·备穴》)\ 后来“然”引申出其他意义了,人们就造了“燃”字来表示它的本义,以示区别。

在文言文中,“然”字常常有如下意义:\ ①用于形容词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如:\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②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那样”,如:\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黄生借书说》)\ ③表示“是的,对的”之意,可用作形容词:\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如果是动词,则翻译为“认为……是对的”,如:\ 沛公然其计,从之。

(《高祖世家》)\ 有时候也可以用“然”来表示肯定的回答:\ 然,有是言也。

《论语·阳货》\ ④“然”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然而”,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两个含有“然”字的短语:“然则”和“然后”。

“然则”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然后”意思是“这样以后”,与现在的副词“然后”不同,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则”和“然后”的相同之处是:在肯定上文的同时,引出下文。

\ 在现代汉语中,“然”字继承了上述大多数用法,如:\ ①不以为然(然,对)\ 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 ③飘飘然(然,……的样子)\ ④事情虽小,然不可轻视(然,然而)

形容词词尾为able有哪些

还有哪些形容词词尾

-ableadorable, available, acceptable, doable, eatable-fulbeautiful, painful, doubtful-lylovely, likely,-ybossy, rosy, funny

“一带澄然如秋水中”的“然”的意思是什么

“然”在文言文中还有哪些意思

是“澄然如秋水”,语出“一带澄然如秋水”,意思是:一条澄清的水带就如秋水一般。

然: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一般”、“像……一样”。

澄然如秋水:清澄的样子如同秋水;或:清澄如秋水一般。

然 rán动词义1、会意兼形声字。

下形上声。

四点是火的变形。

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

本义:点燃;燃烧。

是“燃”的本字(古字)。

然,烧也。

——《说文》若火之始然。

——《孟子》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

——《管子·弟子职》夜然脂照城外。

——《三国志·刘馥传》2、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淮南子·览冥》3、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4、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

——《史记·陈涉世家》愬然之。

——《资治通鉴·唐纪》5、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

——《大戴礼记》6、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淮南子》连词义1、但是;然而。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唐· 柳宗元《三戒》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史记·项羽本纪》2、虽然。

表示让步关系。

3、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

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史记》4、然后;才。

形容词义1、是;对。

然,应也。

——《广雅》子曰:然。

——《论语·阳货》不侵为然诺者也。

——《史记·张耳陈馀传》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晏子春秋》代词义1、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孟子》助词义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译为“……的样子”。

庞然大物也。

——唐· 柳宗元《三戒》康肃忿然曰。

—— 宋· 欧阳修《卖油翁》2、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也有“……的样子”之意。

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4)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礼记》词义1、姓汇总(1)亦作“”。

“燃”的古字。

燃烧。

(2)喻花果等的颜色鲜艳耀眼。

(3)明白。

(4)正确;认为正确。

(5)常作表示肯定的答语。

(6)犹宜。

合适。

(7)应允,许诺。

参见“然信”、“然诺”。

(8)代词。

如此;这样。

(9)兽名。

猓然的省称。

《周礼·春官·巾车》:“駹车雚蔽,然髤饰。

”郑玄注:“然,果然也。

”贾公彦疏:“云然,果然也者,果然,兽名。

”一说,然应读为“麑”。

(10)副词。

犹乃。

竟然。

表转折。

(11)副词。

犹然后、才。

表承接。

(12)连词。

犹但是、然而。

表转折。

(13)连词。

犹虽然。

(14)助词。

用于句末,与若、如等配合,表比拟。

犹言“那样”、“似的”。

(15)助词。

用于句末,犹焉、也。

表肯定。

(16)助词。

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

表状态。

(17)姓。

战国时有然友,见《孟子·滕文公上》。

一直都不明白像Studierende,Kinder这样的词说是按照形容词词尾变化,但具体是怎么变

先给你列几个表吧。

1. 形容词强变化,用于没有冠词的情况。

m n f Pl.N -er -es -e -eA -en -es -e -eD -em -em -er -enG -en -en -er -er2, 形容词弱变化,用于有定冠词等词类的情况。

m n f Pl.N -e -e -e -enA -en -e -e -enD -en -en -en -enG -en -en -en -en3, 形容词混合变化,用于有不定冠词等词类的情况。

m n f Pl.N -er -es -e -enA -en -es -e -enD -en -en -en -enG -en -en -en -en你问题中说的Studierende, 是第一分词的名词化形式,就是按上表,以形容词的方式变化的。

例如,单数第一格:der Studierende(那个男学员),ein Studierender(一个男学员), die Studierende (那个女学员),eine Studierende(一个女学员) 复数第三格: den Studierenden(那些学员们), meinen Studierenden (我的学员们)但,你提到的Kinder是das Kind(孩子)的复数形式,不是形容词,不能按上表变化。

按名词变, 其基本形式为,das Kind, -es, -er,因此: Sig Pl.N Kind Kinder A Kind KinderD Kind KindernG Kindes Kinder也许你还有问题,欢迎追问。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