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艺术家的词语有哪些
就是三代上家人从事艺术事业的家例如: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艺术世她爷爷是市滑稽团的,滑稽团虽然早不排戏了,但常在本地电视台的一些自制短剧里跑龙套;她阿姨退休前是浙昆剧团里的演员;她还有个小舅会画几笔写意,那来头可就大了,据说当年得过已过世的大画家潘天寿的真传。
古文中形容艺术和品质的词语
常见古今词一览 1.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卑鄙——品性。
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不必——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一定. 4. 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不好——坏。
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初一——农历每月第一天。
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表顺接的连词。
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 从事——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 地方——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非常——表程度很深的副词;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感激——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更衣——换衣服。
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故事——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
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豪杰——才能杰出的人。
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横行——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
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交通——①往来通达。
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
((冯婉贞)) 结束——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
(《后出师表》) 鞠躬——弯身行礼。
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具体——不抽象,不笼统。
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会计——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 慷慨——①大方,不吝啬。
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
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可怜——①值得怜悯。
②不值一提。
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开张——商店开始营业。
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老大——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
(《柳敬亭传》) 南面——南方,表方位。
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烈士——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
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美貌女子。
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向前行动或发展。
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 其实——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秋季。
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妻子——配偶(女方)。
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肉食——肉类食物。
食肉。
“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山东——山东省。
指战国时秦国肴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束手——无办法,与“无策”连用。
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睢不辱使命》)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虽然如此,尽管这样。
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无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牺牲——为正义而死。
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茼列传》) 宣言——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
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学者——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往——过去。
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 殷勤——热情而周到。
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有意—— 有心思;故意。
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约束—— 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荷纂丈人》) 丈人—— 指岳父。
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丈夫—— 妻之配偶。
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 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 智力——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中间——当中。
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原地区。
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祖父——父之父。
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用心——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无日——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 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 往往——常常;①处处。
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鱼肉——鱼的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②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春秋——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①年龄。
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 (《中山狼传》) 留意——当心,注意;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 (《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举手——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①动手。
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口舌——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 不避——不躲开;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 (《柳毅传》) 致意——表示问候;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重复;①扭转形势。
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 从容——不慌不忙;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物品价格低;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于是——承接连词;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行为——举动;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以为——认为 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作文——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写文章。
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
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
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
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
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
”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品德低,含贬。
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
”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如《水浒传》(第十二回):“(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行凶。
”而现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
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告诫(也有谢罪的解释)。
\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艺术世家什么意思
1、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2、我们这些小淘气会不顾家长的再三忠告,三五成群来到小石湾,脱下裤头,赤条条地钻进水里。
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一个个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3、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 4、那少女的心就像秋天绵绵的细雨,久也晴不起来。
5、忧愁,像蛛网似的,紧紧缠住了她。
7、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8、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9、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10、他仿佛受了莫大委屈似的,激动得脖子旁边的大动脉都看得见跳动。
11、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像久旱的庄稼一样没有精神。
13、那激动的神情,仿佛一位艺术收藏家在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一样。
14、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16、他说到这里,激动极了,从脖子红到脸,太阳穴的青筋胀得像豆角一样粗。
17、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18、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19、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陈涉世家 文中照应宜多应者”的句子是哪一句
文中照应“宜多应者”的句子是: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形容“篆刻”的句子有哪些
滕王阁序中写洪州世家云集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