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个字的词语
有志者事竟成、哀莫大死十步笑百步、水至清则无鱼、不得其解、出淤泥染、风马牛不相及、太岁头上动土、吉人自有天相、老死不相往来、求人不如求己、百闻不如一见、士为知己者死、化干戈为玉帛、惶惶不可终日、英雄所见略同、万变不离其宗、手无缚鸡之力、热锅上的蚂蚁、不可同日而语、事实胜于雄辩、士可杀不可辱等。
一、哀莫大于心死 [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 【解释】: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自】:战国 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译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而人死是排第二名的二、五十步笑百步 [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枪一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
以五十步笑百步,那怎么样
三、水至清则无鱼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自】:汉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译文】:水过分清澈就不会有鱼,人至察则无徒四、百思不得其解 [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 【解释】: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译文】: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啊五、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解释】: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
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濯清连而不妖
关于战场的古诗
万里赴戎,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一样.○南朝梁·曲辞《木兰诗》 天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枪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 万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风 殷地:使大地震动.两句写军威雄壮,万鼓齐鸣,如雷声震动大地,千旗飘扬似风扬火势.○唐·高适《塞下曲》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来解围 恩遇:朝廷特别优惠的待遇.恒:常.○唐·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节,节操;为保卫祖同而死.岂顾勋:哪里是为了功名.○唐·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后句写将军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唐·高适《燕歌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两句写行军队伍中传出嘹亮的笛声,一行红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颠.○唐·陈羽《从军行》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五关:即甘肃玉门关.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这两句说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关,天天只有马鞭和战刀伴随自己.○唐·柳中庸《征人怨》 更催飞将追骄虏,奠遣沙场匹马还 莫遣句:不要让敌人有一个逃回.○唐·严武《军城早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扬新令:发布新命令.○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将近覆灭.卒:兵卒.日滋:日渐增多.师:军队.○唐·韩愈《张中传后叙》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庸·刘商《行营即事》:“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兵:刀兵,指战争.○唐·孟郊《寒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刀名,此指军刀.关山五十州州:指当时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唐·李贺《南园十三首》:“~.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甲光句: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烽烟静:指战争结束.不遣:不使.○庸·高骈《南征叙怀》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鸢yuān:一种猛禽,俗称老鹰.两句说战鼓刚起,战斗还没开始,乌鸦和老鹰就凭经验知道将有许多尸体供它们啄食了.暗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唐·于洲洲《塞下曲》 朔风吹雷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朔风:北风.刀瘢bān: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饮马长城窟: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此句由此化来.○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同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解甲:卸去盔甲,即投降.○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yān然:山名.勒:刻石.燕然未勒:谓没有破敌立功.《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迫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宋·范仲淹《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即羌笛.悠悠:悠扬.○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 银山:形容众多土兵铠甲闪闪发光.○宋·陆游《出塞曲》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狂胡:指金兵.草:起草.○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河汉:银河.尘:战争烟尘.○宋·陆游《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三国演义》第八回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毋:不.戎首:指发动战争的祸首.○《礼记·檀弓》 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洗兵:洗刷兵器.刷马,刷净马身.两句意谓洗净兵器和战马,停止战争.○晋·左思《魏都赋》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天河:银河.洗甲兵:洗刷兵器.两句说怎么能够挽银河之水,洗净兵器而停止战争.○唐·杜甫《洗兵马》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兵气:战争景象.销:化.○庸·常建《塞下曲四首》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兵:兵器.○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甲:盔甲.○唐·杜甫《蚕谷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1161午,金主完颜亮挥兵南侵,直至长江北岸.废池乔木:荒废的城池和占老的大树.言兵:谈论战事.○宋·姜夔《扬州慢》
描写格斗的句子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要回家做晚餐,母亲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着,想起芋梗油焖豆瓣酱的美味。
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我站起来,望向雷声的来处,发现天空那头的乌云好似听到了召集令,同时向山头的顶端飞驰奔跑去集合,密密层层的叠成一堆。
雷声继续响着,仿佛战鼓频催,一阵急过一阵,忽然,将军喊了一声:冲呀
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撒豆成兵一样。
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
说是雨幕一点也不错,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整齐的拉成一列,雨水则踏着军人的正步,齐声踩过田原,还呼喊着雄壮威武的口令。
平常我听到大雷声都要哭的,那一天却没有哭,就像第一次被鹅咬到屁股,意外多过惊慌。
最奇异的是,雨虽是那样大,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依然普照,母亲也没有跑的意思。
妈妈,雨快到了,下很大呢
是西北雨,没要紧,不一定会下到这里。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西北雨就到了,有如机枪掠空,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我的全身已经湿透,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象,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打在身上,微微发疼。
西北雨淹过我们,继续向前冲去。
奇异的是,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极了。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事实上空旷的田野也无处可躲,她继续把未采收过的芋梗采收完毕,记得她曾告诉我,如果不把粗的芋梗割下,包覆其中的嫩叶就会壮大得慢,在地里的芋头也长不坚实。
把芋梗用草捆扎起来的时候,母亲对我说:这是西北雨,如果边出太阳边下雨,叫做日头雨,也叫做三八雨。
接着,她解释说:我刚刚以为这阵雨不会下到芋田,没想到看错了,因为日头雨虽然大,却下不广,也下不久。
我们在田里对话就像家中一般平常,几乎忘记是站在庞大的雨阵中,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说:打在头上会痛吧
然后顺手割下一片最大的芋叶,让我撑着,芋叶遮不住西北雨,却可以暂时挡住雨的疼痛。
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西北雨就停了,我随着母亲沿田梗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沟里奔流,整个旗尾溪都快涨满了,可见这雨虽短暂,是多么巨大。
太阳依然照着,好像无视于刚刚的一场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的蒸发,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
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
这西北雨是很肥的,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我们做田人,偶尔淋几次西北雨,以后风呀雨呀,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
田梗只容一人通过,母亲回头对我说。
这时,我们走到蕉园附近,高大的父亲从蕉园穿出来,全身也湿透了,咻
这阵雨真够大
然后他把我抱起来,摸摸我的光头,说:有给雷公惊到否
我摇摇头,父亲高兴的笑了:哈……,金刚头,不惊风、不惊雨、不惊日头。
接着,他把斗笠戴在我头上,我们慢慢的走回家去。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晶亮的横过天际,天空中干净清朗,没有一丝杂质。
每年到了夏天,在台湾南部都有西北雨,午后刚睡好午觉,雷声就会准时响起,有时下在东边,有时下在西边,像是雨和土地的约会。
在台北都城,夏天的时候如果空气污浊,我就会想:如果来一场西北雨就好了
西北雨虽然狂烈,却是土地生机的来源,也让我们在雄浑的雨景中,感到人是多么渺小。
我觉得这世界之所以会人欲横流、贪婪无尽,是由于人不能自见渺小,因此对天地与自然的律则缺少敬畏的缘故。
大风大雨在某些时刻给我们一种无尽的启发,记得我小时候遇过几次大台风,从家里的木格窗,看见父亲种的香蕉,成排成排的倒下去,心里忧伤,却也同时感受到无比的大力,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情。
台风过后,我们小孩子会相约到旗尾溪看大水,看大水淹没了溪洲,淹到堤防的腰际,上游的牛羊猪鸡,甚至农们就会默然肃立,不能言语,呀
从山水与生命的远景看来,人是渺小一如蝼蚁的。
我时常忆起那骤下骤停、瞬间阳光普照;或一边下大雨、一边出太阳的太阳雨。
所谓的三八雨就是一块田里,一边下着雨,另外一边却不下雨,我有几次站在那雨线中间,让身体的右边接受雨的打击、左边接受阳光的照耀。
三八雨是人生的一个谜题,使我难以明白,问了母亲,她二言两语就解开这个谜题,她说: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总有一个顶点;河流再长,总能找到它的起源;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永远活着;雨也是这样,不可能遍天下都下着雨,也不可能永远下着……在过程里固然变化万千,结局也总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可能同时接受着雨的打击和阳光的温暖,我们也可能同时接受阳光无情的曝晒与雨水有情的润泽,山水介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能适性的、勇敢的举起脚步,我们就不会因自然的轻易得到感冒。
在苏东坡的词里有一首《水调歌头》,是我很喜欢的,他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在人生广大的倒影里,原没有雌雄之别,千顷山河如镜,山色在有无之间,使我想起南方故乡的太阳雨,最爱的是末后两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心里存有浩然之气的人,千里的风都不亦快哉,为他飞舞、为他鼓掌
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
语文题
(高分悬赏
)(今晚前的我还会追加分数
)
1、三十:( 而立)之年 六十:(花甲 )之年 七十:(古稀 )之年 2、从“雷声、春风、晚霞”中选两个词语填在括号里,并依照例句仿写。
例句:那声音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那( 雷声)像( 战马奔腾不息),像( 呐喊震动我的心怀)。
那( 晚霞)像( 琥珀绚烂了天空),像( 烈火炙痛了我的眼睛)。
3、猜意思 有一次,骆宾王请客,却有一位挚友未到。
于是,他在一张请帖上写了一首诗:“自西走向东边停,峨眉山上挂三星。
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画一点青。
”写完便差人送去。
那个朋友一看,深受感动,便欣然赴宴。
你知道骆宾王的意思吗
答:意思是一心奉请。
4、写出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词语的意思。
这本故事书可有(意思)啦
(情趣;趣味 ) 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知道。
(意图,用意 ) 妈妈把我的生活照顾的非常(周全)。
(周到,全面 ) 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大家(周全)。
( 帮助) 我俩关系很(亲近)。
(形容词,亲密而接近 ) 我总想找机会(亲近)他。
( 动词,亲密地接近 ) 5、照样子,写词语。
衣冠楚楚(文质彬彬 ) ( 逃之夭夭) ( 仪表堂堂)、 心服口服(今夕何夕 ) (出尔反尔 ) ( 得过且过) 6、放翁 谁( 陆游) 作品(《渭南文集 》) 半山 谁( 王安石) 作品( 《王文公文集》。
板桥 谁( 郑燮) 作品(《 文昌祠记》) 诚斋 谁(杨万里 ) 作品《诚斋集》 ) 7、“战国七雄”除秦之外,其他六国是齐楚燕韩赵魏 8、指出下列诗句中括号内所指的人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元二使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李广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天下谁认不识(君) 董大 旧时(王谢)堂前燕 王导和谢安 风雪(夜人归) 芙蓉山主人 9、根据解释写成语 挑战法律(以身试法 ) 就范( 束手就擒) 10、井然有序中“井”的意思 : 针锋相对中“锋”的意思 :针尖 若有所悟中“悟”的意思 :了解,明白 聚精会神中“精”的意思 :注意力 一丝不苟中“苟”的意思 :苟且 神秘莫测中“莫”的意思 :不能,无法 九霄云外中“宵”的意思 :高空,天空 11、抽象的反义词是
(具体 ) 12、下面诗句中写的是哪个季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夏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春) 13、填上表示“看”的字 熟视无(睹 ) 举世(瞩 )目 1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 不可理喻) 15、在括号中填上一个四字词语,但要使左右的两字又分别能组成一个四字词语 网罗( 人)( 才)( 难)( 得)糊涂 名满( 天)(下 )( 太)( 平)盛世 在所( 不)(辞 )( 劳) ( 苦)功高 16、杜甫的作品: ( 三吏) ( 三别) 累死人啦
关于象声词的好词好句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淅[xī]沥[lì]等。
雷声 隆隆:象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
殷:象声词,形容雷声,如:殷其雷。
轰隆:象声词,形容雷声。
雨声 滴沥:象声词,雨水下滴的声音。
哗啦:象声词,如:雨哗啦地下,也可以说哗啦啦。
水声 咕[gū]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潺:象声词,水声潺潺。
淙淙:象声词,流水的声音。
如:泉水淙淙。
滴答:或嘀答,象声词,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咕[gū]噜: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如:咕噜咕噜。
哗:象声词,如:流水哗哗响。
汩[gǔ]汩:水流动的声音。
如: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扑哧:又噗嗤,象声词,形容水挤出的声音,如:扑哧。
鸟声 布谷:象声词,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似“布谷”。
喳[zhā]:象声词,如:喜鹊喳喳地叫。
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呖[lì]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嘤[yíng]: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噌:象声词,如麻雀噌的一声飞了。
哑:象声词,哑哑,形容乌鸦叫声。
嘎[gā]嘎:象声词,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
咕[gū]:象声词,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戛然:象声词,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刷啦: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扑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忒[tēi]儿:(方)象声词,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如:乌鸦砉的一声飞了。
叽:象声词,如:小鸟叽叽叫。
虫声 唧[jī]:象声词,如:唧唧(虫叫声)。
禽声 喔:象声词,形容公鸡叫的声音。
嘎[gā]嘎:象声词,形容鸭子叫声。
也作呷呷。
咕[gū]:象声词
形容声音的成语
答案检举 靡靡之音 余音绕梁 珠圆玉润 字正 抑扬顿挫 惊天动地 雷钧 轩然大 燕语莺声 娓娓动听 玉石之声 细弱游丝 如雷贯耳 声如洪钟 哀声叹气 唉声叹气 嗳声叹气 鼻息如雷 不断如带 大音希声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咄嗟叱咤 扼腕叹息 耳听八方 发聋振聩 发蒙振聩 沸反盈天 沸天震地 风风韵韵 蜂目豺声 凤鸣鹤唳 俯仰唯唯 改弦更张 鼓吹喧阗 鼓乐喧天 鼓衰力尽 怪声怪气 怪事咄咄 鬼哭狼嗥 鬼哭狼嚎 鬼哭神嚎 鬼哭神号 寒蝉凄切 撼天震地 鹤鸣九皋 轰雷贯耳 欢声雷动 绘声绘色 击玉敲金 寂然无声 戛然而止 剑首一吷 剑头一吷 解弦更张 金鼓喧阗 金石丝竹 警愦觉聋 聚蚊成雷 咳声叹气 铿锵有力 铿镪顿挫 口沸目赤 狼嗥鬼叫 狼嚎鬼叫 狼号鬼哭 朗朗上口 历历在耳 裂石穿云 林籁泉韵 聆音察理 龙鸣狮吼 锣鼓喧天 绵言细语 袅袅余音 喏喏连声 屏声息气 气竭声嘶 气竭声澌 泣不成声 潜移默化 强聒不舍 悄然无声 敲金击石 敲金戛玉 琴瑟不调 轻吞慢吐 轻言轻语 阒然无声 群雌粥粥 人声鼎沸 如雷灌耳 如泣如诉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乳声乳气 散伤丑害 神嚎鬼哭 神号鬼哭 神号鬼泣 声如洪钟 声色俱厉 声振屋瓦 石破天惊 书声琅琅 书声朗朗 顺风而呼 死声活气 随声附和 滔滔汩汩 天惊石破 天震地骇 铁中铮铮 瓦釜雷鸣 宛转悠扬 万籁俱寂 唯唯诺诺 瓮声瓮气 无伤无臭 无声无臭 无声无色 无声无息 下气怡声 响彻云表 响彻云际 响彻云霄 鸮啼鬼啸 心潮澎湃 喧宾夺主 鸦默雀静 鸦雀无声 鸦雀无闻 燕语莺声 洋洋盈耳 杳不可闻 怡声下气 抑扬顿挫 音容如在 音容宛在 音容笑貌 应弦而倒 莺声燕语 有气没力 有气无力 怨声载道 在谷满谷 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震天动地 掷地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