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教小学生的起步作文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1. 配画读书笔记,引导写话兴趣。
写摘抄读书笔记时,我要求学生配上关于文字内容的一幅画,就是积累四个字的词语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来。
积累春天的四字词语时如:群芳吐艳、姹紫嫣红、郁郁葱葱画一幅春天的图画;积累太阳月亮的四字词语时如: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月亮的样子;积累山的四字词语时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等,这样既激起了孩子们摘抄笔记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想象能力。
久而久之,只要他们看到一幅画面,就能想象的说出很多情景,提高了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
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写作活动。
如:组织写作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向广播站投稿;引导学生办好办内的手抄报和墙报等。
采编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其他孩子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
3.要学会亲身体验。
著名作家刘厚明曾经说过:“写文章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实情感,离开了亲身的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
”为此,我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多写生活中的事,以小见大,写出生活气息,写出真情实感。
例如,我要求学生写自己在家做过的一次家务劳动,为了使文章真实可信,富有情趣,我让学生回家先亲自实践,到校后再指导。
学生们写出了《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炒菜》等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抓住时机引导写作深秋天早晨经常有大雾天气,碰到这样的天气就先上写作课。
让学生先说雾中的感受,再引导修辞方法,用比喻句使文章更具体生动;冬天下了雪时,就不失时机走出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堆雪人、打雪仗;夏天遇到电闪雷鸣的大雨天气,就及时引导孩子们感受大雨前后的情景,雨停了就看一下校园内景色变化。
自己亲身经历了再经过及时指导,他们就有话可说就愿意去写、有内容可写,同时也养成了随机观察的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说话活动1.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图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图书来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不断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断积累好词佳句。
通过读书,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为我们的作文提供指导。
总之,多读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写文章便有“源头活水”。
2.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
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经过这样长期坚持这样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了。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比赛。
如讲故事、讲笑话、说见闻趣事等,提高孩子们的说话口语交际能力。
四、精心评价,提高自信实践证明:作文讲评致力于抓基础,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使孩子们尽快消除对作文的陌生感与畏惧心理,保证孩子们迈出快乐写作的第一步,老师的评语也很重要。
1.评语一定要因人而异。
对于后进生文章的闪光点,要抓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运用得好都要给予鼓励,以此来培养写文章的自信心;对于作文较好的写作兴趣浓厚的孩子,可用婉转的口气对文章中的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指导以高的标准去修改,促使他们更大的进步。
2.评语要多种多样。
如:可以侧批;抓一个句子批;抓一个词语批等。
使每一个学生能在老师的评语中找到自信和不足之处,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
先要分析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由于学生年龄小,字词的积累不是很丰富,只是简单借助于书本上的一些词语,即使是课外积累的词句也很有限,完全不能达到写作所需要的词句量,因此,写作时就会错字太多,影响全篇。
八九岁的孩子对文字记忆力不是很强,当心里有一大堆话想要表达时,总有一大堆生字困扰着他们,这样就容易出现许多错别字,打断他的思维,使他的条理显得混乱。
有时候学生虽然观察了,但是因为没有写作的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细致耐心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芝麻开门,文思涌动,写出好文章。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
到学校了解性听习作指导课,坐到学生中间。
要参加实验的教师指导完毕,学生拿出草稿本,开始动笔习作。
翻翻身边学生的大作文簿,无意间发现已经写的几篇习作都卷面清晰,无一处修改。
再看学生草稿,惊讶地发现,孩子的作文草稿本也几乎没什么修改符号,可是,同一题目的习作,有的同学写了2遍,有的写了3遍。
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直接在大作文上直接写呢
实验老师说,学校不允许的。
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只写一遍草稿,然后在草稿上修改呢
实验老师说,习惯了,三年级还没教修改符号呢。
仔细想想,一篇大作文写上好几遍——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干干净净的大作文簿,其实是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了又写之后的誊写之作。
这样的做法坏处有二:一是耗时多,无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可以想象,三年级学生书写速度不快,单誊写一篇两三百字的习作大约就要一节课,再加上写草稿,修改草稿,教师作前知道,一次大作文训练没有三四节课是拿不下来的。
如是,学生其它领域的学习与经历势必减少。
二是打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起步作文重在兴趣,古人讲写“放胆文”,先少讲规矩,让学生放开文笔,自由发抒。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乐于书面表达,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都意在培养、呵护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不宜多要求,多打草稿,一而再、再而三,学生看似改好了习作,却积蓄了挫败感,产生畏难情绪,可谓得不偿失。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要做的事确实很多。
首先是解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激发用笔记录生活,表达所思所感的兴趣。
尽管还没有开始真正地上作文课,但许多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已经形成,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家人不正确的引导,高年级学生的渲染什么作文=榨文,写作文实在受罪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负面影响。
加上写作时需要特有的独白式语言,不同与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对话式语言。
孩子对洋洋洒洒上百字,几百字的文章要出自自己之手,自然心怀疑惧。
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并不是一挥而就的。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就要在发动学生说话练习之后动笔写写,记录自己所说的话,或者是同伴的发言,只要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完整,就是好的。
让孩子慢慢地对自己能用笔记录比较长,比较多的话有信心。
这期间,教师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绝不是显得你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是恰恰显出教者的智慧他们毕竟是7、8岁的孩子,语言的发展还没有完成,怎能用一个成人的水平去衡量呢
教者的溢美之词,对这些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可贵呀,也许就在此时,在教者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孩子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被点燃。
作文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对作文的恐惧被消除
三年级第一堂作文课就是带孩子体验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让学生了解作文本,我带着孩子们比一比,作文本和以前用过的本子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发现了诸如大小,格子等的不同);摸一摸,感觉纸面的光滑;抖一抖,听听纸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说说各自的想法。
还相机介绍了修改行的作用,告诉他们,这里是老师和他们合写合改作文的地方,好词好句就在这里将被老师画上红圈;还和孩子们一起给批改栏起名玩了整整一节课,第二节课才让孩子写如果让你向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这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大哥哥大姐姐才经常用的本子,你会怎样说
虽然这次作文连题目也没有,孩子们却都完成得很好。
学生组织应如何起步
有设备,有活动。
活动要能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只要有人气。
你的组织就成功了
起步作文好难教,谁能告诉我怎么教好学生写好起步作文
你可以帮孩子,多看一些作文书,看完一页就问他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或者然他多写些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