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祖因江山的句子

形容祖因江山的句子

时间:2019-05-12 10:09

求一首极度豪放的诗词或者是极度婉约的诗词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诗词《沁园春·雪》赏析

【赏析】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以“望”字统领下文,直至“”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

”其中“山舞银蛇,”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溢于言表。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几句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还看今朝。

”句中的“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关于战场的古诗

万里赴戎,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一样.○南朝梁·曲辞《木兰诗》 天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枪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 万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风 殷地:使大地震动.两句写军威雄壮,万鼓齐鸣,如雷声震动大地,千旗飘扬似风扬火势.○唐·高适《塞下曲》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来解围 恩遇:朝廷特别优惠的待遇.恒:常.○唐·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节,节操;为保卫祖同而死.岂顾勋:哪里是为了功名.○唐·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后句写将军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唐·高适《燕歌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两句写行军队伍中传出嘹亮的笛声,一行红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颠.○唐·陈羽《从军行》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五关:即甘肃玉门关.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这两句说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关,天天只有马鞭和战刀伴随自己.○唐·柳中庸《征人怨》 更催飞将追骄虏,奠遣沙场匹马还 莫遣句:不要让敌人有一个逃回.○唐·严武《军城早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扬新令:发布新命令.○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将近覆灭.卒:兵卒.日滋:日渐增多.师:军队.○唐·韩愈《张中传后叙》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庸·刘商《行营即事》:“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兵:刀兵,指战争.○唐·孟郊《寒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刀名,此指军刀.关山五十州州:指当时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唐·李贺《南园十三首》:“~.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甲光句: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烽烟静:指战争结束.不遣:不使.○庸·高骈《南征叙怀》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鸢yuān:一种猛禽,俗称老鹰.两句说战鼓刚起,战斗还没开始,乌鸦和老鹰就凭经验知道将有许多尸体供它们啄食了.暗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唐·于洲洲《塞下曲》 朔风吹雷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朔风:北风.刀瘢bān: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饮马长城窟: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此句由此化来.○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同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解甲:卸去盔甲,即投降.○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yān然:山名.勒:刻石.燕然未勒:谓没有破敌立功.《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迫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宋·范仲淹《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即羌笛.悠悠:悠扬.○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 银山:形容众多土兵铠甲闪闪发光.○宋·陆游《出塞曲》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狂胡:指金兵.草:起草.○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河汉:银河.尘:战争烟尘.○宋·陆游《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三国演义》第八回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毋:不.戎首:指发动战争的祸首.○《礼记·檀弓》 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洗兵:洗刷兵器.刷马,刷净马身.两句意谓洗净兵器和战马,停止战争.○晋·左思《魏都赋》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天河:银河.洗甲兵:洗刷兵器.两句说怎么能够挽银河之水,洗净兵器而停止战争.○唐·杜甫《洗兵马》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兵气:战争景象.销:化.○庸·常建《塞下曲四首》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兵:兵器.○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甲:盔甲.○唐·杜甫《蚕谷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1161午,金主完颜亮挥兵南侵,直至长江北岸.废池乔木:荒废的城池和占老的大树.言兵:谈论战事.○宋·姜夔《扬州慢》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