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相争的句子

形容相争的句子

时间:2019-04-25 03:14

形容两个人相争是什么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_百度汉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e lì][释义]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

形容前人退隐江湖,江山留给后人争的句子

1、真正的寂在骨子,是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2、尘世变幻,有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势必是一场鏖战

4、御剑江湖载酒行,美人如玉翩若鸿。

十年一剑情如梦,赢得生前身后名。

5、我只是隐约地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剑客,缓缓的收起自己的剑,抬脚踏出了自己的江湖路。

6、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江湖的恩怨。

7、开始想念,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还有那些曾经爱过恨过的人们。

8、才子佳人,英雄泪,江湖是假,情惟真,多情空余恨。

9、无情万般不能,苍天太残忍,相见注定要分。

10、让心存江湖的人,继续江湖的梦吧。

11、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12、梦里的号角遍地响彻,英雄陌路,侠骨柔肠,百转千回。

13、惊人,惊情,惊梦,惊心,怆然暗惊后再看时,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恍如隔世。

14、从不曾离开的是江湖,越陷越深的是江湖。

15、二十年前有个苍老的声音:“我会原谅你们的,因为你们还年轻,因为你们还不懂。

” 16、英雄不会读诗书,就在梁山泊里住。

虽然生个泼皮身,只杀贼来不杀人。

17、御剑江湖载酒行,江湖邋遢不知名。

笑听风雨身后事,与君携手发狂吟。

18、那么多的过客,或孤单的一人浪迹天涯,或携眷双双归隐,这首江湖的歌,如今还有谁在唱。

19、在这里,重写我们的初相遇,抹去争不过天的恨别离。

20、我不知道什么叫江湖,我只知道,并且一直记得,我们相遇,然后分离。

楚汉相争的诗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 【出处】 秦·项羽《垓下歌》 【鉴赏】 我的力量可以拔起一整座的山

我的气魄可以压倒全世界的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一代豪杰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唱的第一句悲歌。

力可以拔山,气足以盖世,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现今常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一个人气势雄伟,威猛过人。

【原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出处】 秦·虞姬 《和项羽垓下歌》 【鉴赏】 汉军已攻下所有的土地,将楚军完全包围起来,四面唱的全是楚国地方的歌声。

楚汉相争,项羽垓下被围,乃作“垓下歌”。

他的爱妾虞姬作此诗相应和。

英雄末路,佳人相对,感慨万千。

“四面楚歌”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到处碰壁,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原诗】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李白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

最初的一刹那可怕的。

没有什么群惊惶失措的群众更可怜的了着去拿武器。

他们叫喊着,奔跑着,有许多倒了下来。

这些被袭击的坚强汉子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们自己互相枪击。

有些吓昏了的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又跑进屋子,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在战斗中乱窜。

一家人在互相呼喊。

这是一场悲渗的战斗,连妇女和小孩也卷在里面。

呼啸着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芒划破黑暗。

枪弹从每个黑暗的角落里放射出来。

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

辎重车和炮车纠缠在一起,更加重了纷乱的程度。

马儿也惊跳起来。

人们践踏在受伤的人身上。

地下到处是呻吟声。

这些人惊惶,那些人吓昏了。

兵土和军官互相找寻。

在这一切中,有些人还抱着阴沉的冷漠态度。

一个女的靠着一垛墙坐着,给她的婴孩哺乳,她的丈夫一条腿断了,也背靠着墙,一面流血,一面镇静地给马枪装上子弹,向前面黑暗中放枪。

有些人卧倒在地上,把枪放在马车的车轮中间开放。

不时爆发出一阵喧闹的喊声。

大炮的巨响淹没了一切。

这是非常可怕的。

([法]雨果:《九三年》第 247—248页) 炮火耀眼,后来阻断了我们的视线。

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

在我们头顶上的空间里,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

在天空下,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

灰色的光芒。

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跟大海一样在抖动。

东方,是极其剧烈的爆炸,南方,是子弹横飞,在天顶,则是一排排开花弹,好象没有底脚的火山一样。

……在那广大无边的地面上,尽是雨和夜色,别的什么也没有,天 ,上的云和地底出来的云,在地面上散落布开,混在一块儿。

([法]巴 比塞;《光明》第175页) 我们用步枪和炮弹来回答向我们疯狂打过来的炮火。

所有防哨和路角房屋的窗口,我们的人都塞上了草褥子,可是里面却因为有子弹打进来都冒着烟。

街垒上不时有一个木偶似的脑袋露出来。

弹无虚发! 我们有一尊大炮,开炮的是几个不大说话的英勇的小伙子。

有一个还不满二十岁,麦黄色的头发,矢车菊蓝的眼珠,遇到有人夸奖他发炮准确,他便象一个小姑娘似的马上红脸。

忽然,窗口上的障碍物一下子落下来了,防御工事在崩溃。

那个开炮的黄头发小伙子号叫了一声。

一颗子弹正打在他的眉头上,在两只蓝色的眼睛当中,仿佛又开了一只黑眼睛。

([法]儒勒, 瓦莱斯:《起义者》第309—311页) 维克多·亨利从凉台上注视着夜袭开始。

破坏、骚动、壮丽的火烧场面、摇曳不定的蓝白色探照灯光、轰炸机马达密集的轰鸣、刚刚开始的砰砰的高射炮声…… 河岸上蹿起新的火苗,四下蔓延,越烧越旺。

远处一片漆黑的泰晤士河上吐出更多的火舌。

但这座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却是一片黑沉沉的寂静。

一架小轰炸机从浓烟弥漫的空中坠落,象一支蜡烛似的燃烧着,两条交叉的探照灯光把它紧紧盯住。

即刻就有两架轰炸机坠落下来,有一架带着一团烈火象一颗殒星似的笔直坠落下来,另一架兜了几个圈子,冒起黑烟盘旋起来,终于在半空中象远处的一串炮竹似的爆炸开来。

([美]沃克;《战争风云》弟 607—608页) 德国人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

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在直径有一哩来宽的、已经被打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象旋风一样向空中卷去,进攻的人浪散开了,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弹坑旁边分散刀:去,还是爬啊,爬啊…… 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榴霰弹的斜着飞出来的、刺耳的尖叫声越来越密地泼在进攻的人的身上,贴在地面上的机枪火力越来越残忍地扫射着。

他们打击进攻的人,不许进攻的人靠近铁丝网。

果然就没有能靠近。

十六道波浪只有最后的三道算是滚到了跟前,但是这三道波浪一滚到破烂不堪的铁丝网(许多用铁丝缠着的烧焦的柱子都朝天空竖立着)前面,就象是被碰得粉碎了似的;变成一条一条的小河、一滴一滴的雨点倒流回来…… ([苏]肖洛霍夫:《静静的 顿河》第524—525页) 1937年8月14日下午,日机轰炸上海。

炸弹落于南京路外滩,华懋饭店及汇中饭店被炸毁。

南京路一带尸骸狼藉,在炸毁的建筑物残迹中,受伤者被压在下面,呻吟惨号。

炸死者血肉模糊,肢体残缺。

几分钟后,虞洽聊路与爱多亚路交叉点,也遭到轰炸。

这一地区也是上海的闹市之一,有不少难民聚集在道路两旁。

炸弹落在这里,附近的房屋大都被炸毁或震坍,停在路边的20多辆汽车全部起火燃烧,电缆被炸断垂落地面,又引起大火,使灾情倍加惨烈。

被炸死者的断肢残躯,四处抛散,鲜血染红了街面。

这次轰炸,共炸死无辜平民1742人,炸伤1873人,炸毁及烧毁的房屋财产难以计算。

1937年8月23日中午,日机轰炸南京路闹市区和浙江路,先施公司被炸,电线折断,多处起火,有215人被炸死,一位年轻的母亲横卧血泊,怀中的孩子只剩下两只血淋淋的脚。

此外,还炸死570余人。

同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

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

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

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

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

月台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

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

日机投掷的燃烧弹使车站及站外的外揭旗和郑家桥燃起大火,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中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

9月18日,日机对上海东区杨树浦等地轰炸,投下多枚燃烧弹,致使那一带的工厂和居民区大火遮天,损失惨重。

这天上午8时,怡和纱厂厂房中弹,打麻机当即起火。

接着东百老汇路、公平路的公所住宅中弹,大火很快蔓延。

此外,兆丰路仓库、百老汇路东一片住宅、培林洋行蛋厂等工业和居民区大火熊熊,被烧成焦土。

在日机的夜以继日的狂轰滥炸下,上海遭到严重破坏。

仅遭日机袭击的文教机关和学校(其中部分又遭轰炸又遭炮击)就达92个,其中被全毁的占75%。

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亦遭到轰炸。

例如,8月18日、19日,日军先后轰炸高悬巨幅红十字旗的直如东南医学院和南翔红十字会第三救护队。

关于轰炸破坏上海的情况,这里摘引一段1938年3月19日上海《密勒氏评论周报》的报道,即可一目了然:被毁的商店至少有10万家,其中包括店主的住宅和财产。

这些商店或被焚毁,或被炸毁,或被轰毁,或被抢掠一空。

我们倘驱车经过虹口、杨树浦、闸北和南市等处,但见两旁街道,尽成废墟,往往延长几里。

在1932年'淞沪战争'后,约一里宽二里长的面积内损害颇重。

这一次,三公里以上的面积内,往往片瓦无存,不足为奇。

在许多地方,破坏的情况,简直难以形容。

两路管理局附近的无数小店铺以及住宅,均遭不断轰炸,摧毁无遗。

最初的一刹那间是可怕的。

没有什么比一群惊惶失措的群众更可怜的了。

他们抢着去拿武器。

他们叫喊着,奔跑着,有许多倒了下来。

这些被袭击的坚强汉子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们自己互相枪击。

有些吓昏了的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又跑进屋子,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在战斗中乱窜。

一家人在互相呼喊。

这是一场悲渗的战斗,连妇女和小孩也卷在里面。

呼啸着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光芒划破黑暗。

枪弹从每个黑暗的角落里放射出来。

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

辎重车和炮车纠缠在一起,更加重了纷乱的程度。

马儿也惊跳起来。

人们践踏在受伤的人身上。

地下到处是呻吟声。

这些人惊惶,那些人吓昏了。

兵土和军官互相找寻。

在这一切中,有些人还抱着阴沉的冷漠态度。

一个女的靠着一垛墙坐着,给她的婴孩哺乳,她的丈夫一条腿断了,也背靠着墙,一面流血,一面镇静地给马枪装上子弹,向前面黑暗中放枪。

有些人卧倒在地上,把枪放在马车的车轮中间开放。

不时爆发出一阵喧闹的喊声。

大炮的巨响淹没了一切。

这是非常可怕的。

([法]雨果:《九三年》第 247—248页) 炮火耀眼,后来阻断了我们的视线。

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

在我们头顶上的空间里,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

在天空下,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

灰色的光芒。

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跟大海一样在抖动。

东方,是极其剧烈的爆炸,南方,是子弹横飞,在天顶,则是一排排开花弹,好象没有底脚的火山一样。

……在那广大无边的地面上,尽是雨和夜色,别的什么也没有,天 ,上的云和地底出来的云,在地面上散落布开,混在一块儿。

([法]巴 比塞;《光明》第175页) 我们用步枪和炮弹来回答向我们疯狂打过来的炮火。

所有防哨和路角房屋的窗口,我们的人都塞上了草褥子,可是里面却因为有子弹打进来都冒着烟。

街垒上不时有一个木偶似的脑袋露出来。

弹无虚发! 我们有一尊大炮,开炮的是几个不大说话的英勇的小伙子。

有一个还不满二十岁,麦黄色的头发,矢车菊蓝的眼珠,遇到有人夸奖他发炮准确,他便象一个小姑娘似的马上红脸。

忽然,窗口上的障碍物一下子落下来了,防御工事在崩溃。

那个开炮的黄头发小伙子号叫了一声。

一颗子弹正打在他的眉头上,在两只蓝色的眼睛当中,仿佛又开了一只黑眼睛。

([法]儒勒, 瓦莱斯:《起义者》第309—311页) 维克多·亨利从凉台上注视着夜袭开始。

破坏、骚动、壮丽的火烧场面、摇曳不定的蓝白色探照灯光、轰炸机马达密集的轰鸣、刚刚开始的砰砰的高射炮声…… 河岸上蹿起新的火苗,四下蔓延,越烧越旺。

远处一片漆黑的泰晤士河上吐出更多的火舌。

但这座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却是一片黑沉沉的寂静。

一架小轰炸机从浓烟弥漫的空中坠落,象一支蜡烛似的燃烧着,两条交叉的探照灯光把它紧紧盯住。

即刻就有两架轰炸机坠落下来,有一架带着一团烈火象一颗殒星似的笔直坠落下来,另一架兜了几个圈子,冒起黑烟盘旋起来,终于在半空中象远处的一串炮竹似的爆炸开来。

([美]沃克;《战争风云》弟 607—608页) 德国人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

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在直径有一哩来宽的、已经被打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象旋风一样向空中卷去,进攻的人浪散开了,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弹坑旁边分散刀:去,还是爬啊,爬啊…… 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榴霰弹的斜着飞出来的、刺耳的尖叫声越来越密地泼在进攻的人的身上,贴在地面上的机枪火力越来越残忍地扫射着。

他们打击进攻的人,不许进攻的人靠近铁丝网。

果然就没有能靠近。

十六道波浪只有最后的三道算是滚到了跟前,但是这三道波浪一滚到破烂不堪的铁丝网(许多用铁丝缠着的烧焦的柱子都朝天空竖立着)前面,就象是被碰得粉碎了似的;变成一条一条的小河、一滴一滴的雨点倒流回来…… ([苏]肖洛霍夫:《静静的 顿河》第524—525页) 词: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

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

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

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

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刀枪入库 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

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赤地千里 赤:空。

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

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

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

指战争的灾乱。

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

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比喻战火或战争。

指战火连年不断。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金戈铁马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

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

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休养生息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以逸待劳 逸:安闲;劳:疲劳。

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枕戈寝甲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

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伐罪吊民 伐:讨伐。

吊:慰问。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

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

指武器。

载:虚词。

戢:聚藏。

把武器收藏起来。

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