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拳法精湛的句子

形容拳法精湛的句子

时间:2016-03-08 16:09

形容“拳法”的句子有哪些

中国武术各门各派,创造的各种拳法剑法,多的数不胜数,还有一些仁人志士

描写“拳法”的句子有哪些

飞花摘叶俱可伤人神出鬼没 一剑卦喉箭无虚发 百步穿杨 踏雪无痕 来去无踪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些应该差不多

初学者学什么拳法好

不知你是男是女

现代跆拳道根本没用,全是花架子,出腿虽快,但没有力量。

我一黑带哥们,他是北京大学联赛第五,三分钟内被我K.O。

我是练截拳道的。

传统实战跆拳道在中国又学不到。

柔道,首先小个子占便宜。

其次,技术一样的情况下,就要靠力量了。

最根本的,如果遇到意外,你如何近身,进不了身如何使用招式

除非你练柔术,不过柔术在日本也不多了。

合气道,虽然可以不用近身,也适合没有力气的人练,但我可以保证,你别说一个月,就是三个月也不一定能用上。

传统武术随便就可以把合气道的招式破了。

空手道,相对比较死板,讲究一击必杀,对力量的要求较大,也不是一两个月可以学会、用上的。

散打,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尽管比较厉害,内涵不多,身体条件很重要,想以弱胜强基本没戏。

如果你是男的建议形意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

形意拳的风格是顾中带打,有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之训,明家交手几如电闪雷鸣,所以形意以善打闻名,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谚语。

1954年,美国有一位名叫吉尔比的格斗高手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见识了一位华人拳师演示的形意拳,大为惊佩,认为它是“拳术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险性”。

如果你是女的建议八卦掌一、八卦掌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所谓八卦掌的阳刚美,是指八卦掌的固有套路中属于那种强劲雄伟、气势宏大、如风出谷、如饿虎出山林、如泰山压崩顶的技击之术和训练招势。

其美学表达形式多为劲力浑厚,动势如龙,换势似鹰,稳固沉实。

而八卦掌的阴柔美则是那些表达委婉清幽、绵软如烟、如牵丝线、如清风霞云似的缠绵化解术及防御招势。

在八卦掌的整个套路设置中突出表现了阴柔美,其美学表达形式为动势如山、行如流水、拧旋如鳝、转翻圆活。

八卦掌是以八卦为盘九宫为法,以九宫飞行之巧藏于天干地支之妙,用五行道理演化而成。

它以阴阳学作为依据,整个动作特点是要作到在拧劲的前提下进行钻翻伸缩。

就其招势特点来说,“钻”是拧住劲后再不断地朝里扣裹,并向前探进;“翻”是将手臂拧住劲后再不断地朝外挣,朝前探。

二者的关系是钻到极点就产生翻,翻到极点就产生钻,这就是八卦掌中的阴阳转换。

“伸”为生为阳仪,“缩”为化为阴仪,与钻翻具有同样的易理。

同时,“钻”有钻中之裹和钻中之探的区分。

所谓“钻中之探”为阳中之阴,打中寓克;“钻中之探”为阳中之阳,打中再打。

“翻”有翻中之挣和翻中之探的区分。

所谓“翻中之挣”为阴中之阴,克中再克;“翻中之探”为阴中之阳,克中寓打。

以上四式合起来谓之“四象式”。

八卦掌中的推、托、带、领、搬、扣、拦、截,是由钻、翻、伸、缩变化而生的,而钻、翻、伸、缩又是由阴阳相生。

即八卦掌的每招每势,均含有阴阳,且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交替,互为条件,互为转化。

这就是八卦掌的魅力所在,阳刚阴柔的美学价值所在。

再以八卦掌中的基本动作单换掌来说,从动作外形看,两掌掌心一向里一向外,两脚一摆一扣,皆有阴阳之分,亦可见阴阳易理之美妙。

从整体动作的内外分析看,则表现为外柔内刚。

从外表看它是一个面对圆心、左臂屈肘外旋向右侧掩肘,于头右侧上方,右掌于左肘外侧下方,两手指向上,两脚对弧线的推掌动作;而它的内在就有阳气和刚劲的外露,他要求周身上下完整不懈,头顶气沉、沉肩坠肘、两臂圆撑、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收臀裹胯、两膝相抱、脚趾扣地,无一处不在顶劲,无一处不在用力。

这就是八卦掌的阴阳同体、内刚外柔、内实外虚、飘而不浮、柔而有骨,阴柔和阳刚之美。

二、八卦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八卦掌的节奏美源自整套动作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于动态与静态的精妙结合。

所谓动态,是指八卦掌的演练过程中,人的肢体在空间完成各种动作时所构成的瞬间形态,是指八卦掌的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对静止和短暂过渡时的定势和造型。

八卦掌的动态有快慢(速度)、轻重(力度)、刚柔(程度)之分,亦有大小、伸缩、起伏之别。

八卦掌的形体动作正是通过套路的动态变化,有节奏的交替列迭,使之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充分的得以展示,进而表现出八卦掌套路的节律感和美感,并产生传统武术所特有典型艺术形象。

八卦掌的静态有高低曲直之分,俯仰开合之异。

八卦掌的演练过程中,通过相对的静态走势,与动作间衔接的短暂过渡,可塑造出无数形象艺术和抽象艺术造型,使其整套动作如龙戏水,如燕穿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此产生了“观其形,悦其目”的艺术效果和“咫尺之内面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山之峻”的美感。

八卦掌的演练由动态到静态,再由静态到动态而形成节奏,又通过节奏的不断和谐,便产生了“韵律”。

如同一曲优美的乐章,其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急缓、抑扬顿挫的精妙组合,便能充分表达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韵律美。

而八卦掌中的这种“韵律”亦能充分的表现出武术攻防技击中矛盾的激烈化和协调性,尤其是那些大动中忽静,至静中突动的节律变化,更是给人以变化清晰、层次分明的美感。

因此,八卦掌的演练只有准确把握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的分寸,并使每组动作形成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辩证统一体,才能表现出鲜明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于节奏美和韵律美的更高层次,则是“神韵”。

精于八卦掌套路演练的武术师总是如有神助,一步一掌,一招一势,无不掌目相随,形神暗合,天衣无缝,给人以通灵美妙之感,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形是神之所在的物质基础,神则形的统帅和灵魂,形出而神生。

所以在八卦掌的套路演练中,常常要求神随形转,形随意动,神形即有含而不露之蓄,亦有豪放舒展之爽。

正所谓:运步行掌一如滔滔江河奔腾而下之气魄,拧身缠肘犹若涓涓细流绕岩而行之润泽。

通俗地说,八卦掌的演练,必须要求演练者对姿态、节奏、韵律与神韵进行细心揣摩和领会,从而把所有的动作贯成一气,并使之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有机整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八卦掌的技击美和技巧美武术技巧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智慧的训练和培养。

具体地讲,武术技巧的训练除体育健身之外,主要包括技击和表演艺术。

技击是武术之本,也是中国武学中单兵作战能力的反映,它将力量、速度、技巧和心理战术综合为一体,最终完成其技击目的。

技巧是技击中的一部分,是为了表现技击。

技巧的最早使用尤重攻守变换及一二次攻击的配合,这些技艺实际上就是兵法中“奇正”的应用。

而现代武术技巧体现在表演艺术上,则是力量、速度、节奏、柔韧、造型等诸多元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表演技艺。

而八卦掌的传统武术套路则多突出其节奏、发力、速度的技艺而形成令人难忘的威势,使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这也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八卦掌的技击过程,具有随形就势,因势变招的自然应对特点,完全是随着人们搏斗的瞬间需要而对技能运用的巧妙化。

正因为它具备了这样的自然法则,才使它在有效的合理的技击法则规范下,唤起了演练者和观赏者对“技击美”和“技巧美”的追求。

当然,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具有表现形式的美和展示内在的美。

在八卦掌的技击法则中,在其“内含”上仍保留了实用技击中格斗价值的精髓,而在其“外形”上则更是注重对演练技巧的不断提炼、创新,和必要的美化修饰,从而使春不仅符合技击的法则,而且更能体现八卦掌传统技击技巧的美学价值。

在八卦掌的训练中,技巧性既是提高练习者的瞬间思辨能力和持久运动活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激活练习者智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从整体技击风格来看,八卦掌的技击技术都是在走转中得以体现的,故八卦掌的绕圈走转是其最为突出的技击风格。

在走转中,以蹚泥步为主要行步,外摆里扣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讲究拧簇转翻,协调完整;手法主要有推、托、带、领、劈、进、搬、扣、拦、截、拿等;腿法则以暗脚、截腿为主。

从整体技击要求来看,八卦掌掌似兵刃,有拨转之功,因而出手换势掌法须敏捷,眼明手快,手眼相随;身似弓弦,动似游龙,有转运之神,其翻转须活泼敏快;脚似战马,有快速运动之力,走转中必然敏捷迅速。

步法的敏快,是在摆扣得法、屈腿蹚泥、夹裆摩胫的前提下进行的,不能脱离技击法则,无原则的强调步法的敏捷迅速;身法的圆活,是以“八卦图”的圆心作为轴心,人体设想为一个圆球体,形似圆心牵着圆体转,圆心动一点,圆体动一片。

上述风格和要求,必然为八卦掌的操练者带来技击优势,所谓“引进落空,攻防配合”,正是八卦掌所具有的基本技巧,遵循这些技巧,便真正体现出八卦掌的技击魅力。

由此可见,八卦掌传统套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技击中的技术性因素,其巧妙的招数和灵活多变的技击方式,以及主动运用攻防结合和虚实转化的谋略,充分展现了八卦掌的技击美;而八卦掌的精湛技艺所体现出的高度灵巧性和协调性,无不反映出演练者形体动作的高度“和谐美”,亦即技巧美。

四、八卦掌的形神美和意境美形神美和意境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意境美离不开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高超技艺和传神精彩的形体表达;而形神美也离不开内在美的意识体验和外在形体节律,和谐统一的艺术表达。

两者的区别则主要反映在它们的作用不同,即形神美感目,意境美则感心。

所谓形神美,形是神之所在的物质基础,神则是形的统帅和灵魂,形出而神生。

而形神兼备则是任何一种传统武术套路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根本点。

即注重内外运动符合生命和自由和谐运动,使内部意气的流动和外部神气鼓荡在运动中趋于和谐,从而达到形神美。

八卦掌的形神美,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从八卦掌的基本理法分析,一是“三形三势”说:行走如龙、动转如猴、换势似鹰;行步若蹚泥、两臂似拧绳、走转如推磨。

二是“三空三扣”说:掌心空、脚心空、胸心空;肩扣、掌扣、脚扣。

三是“三圆三顶”说:脊背团圆、臀部敛圆、虎口张圆;头顶天、舌顶腭、掌顶前。

四是“四坠四敏”说:肩坠腰、腰坠胯、胯坠膝、膝坠脚;眼敏、手敏、身敏、步敏。

这些都是对习练者身形的要求,习练时看似对身形的训练,但久而久之便在内心产生了许多体验,而后由心意发于形体,使心意与形体达到高度统一和谐,便实现了形神合一和形神兼备。

所谓意境美,意者,是习武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境者,是习武者所描绘的画面形象景致。

意境则是习武者的思想感情在演练时所呈现的感人景象,它凝结着节奏、和谐、统一的结构,自我欣赏和被欣赏的美学价值,从而使武术艺术本质和价值不仅仅显示在技术上的熟练,而且身心总是处在一种新的体验之中,即达到了意境美。

八卦掌的意境美,已超越了纯自然状态,跨入了文化创造领域,使其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族特色。

八卦掌的习练者虽因人而异,在演练过程中会因性格、情节、情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更主要的则是从招式之中,眉宇之间,动作的钻翻伸缩或转拧摆扣的变化幻之中,所表达的坚韧顽强、机警勇敢、古朴典雅的艺术形象,以及天高地阔、风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意境美感。

正如八卦掌拳谚所说:“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从我习练八卦掌套路的体会来说,形神美和意境美是相生相伴的。

所以必须练中有思,思中有练,你对八卦掌的“形”有多少理解,在练习时就会体验出多少“神”,多少“意境”。

出神入化才有意境美的显示,而意境落实到最后,就是给人以一种了联想的艺术效果。

至于这种艺术效果是气势磅礴、势如破竹,还是行云流水、平湖秋月,就看演练者当时的心意表达于形体的意境了。

同时,八卦掌不仅仅是动作技术上的熟练,更是使身心处在一个新的体验中,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例如“扣摆俯身穿掌”,上体左转,向左成歇步,左掌自右肘下内旋,俯身屈肘,拇指向右,掌心向里,右掌屈肘至于左肩内侧,掌心向右,目视左掌。

习练时如果只想它是一个歇步上插掌的动作,那么它就仅仅是一个动作了。

但如果加深对这个动作的理解想象,两臂向上钻穿时要有拧裹劲,全身扭转盘缠如同缠在柱子上,这就达到了“乌龙绞柱”的艺术效果了。

如果在习练这个动作时,再加上眉宇之间的情感,便会给人一种威猛雄健的视觉冲击或柔能克刚的震撼。

形神美到意境美便由此而生了。

综上所述,八卦掌传统套路具备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特征,其阳刚美和阴柔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技击美和技巧美、形神美和意境美等四对美学特征,只是它的美学价值的突出表现。

只有在演练和观赏时,自觉表达这些美学特征,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并提升我们对八卦掌的鉴赏能力和兴趣,进而促进八卦掌套路修饰和演练的进一步美化。

形容武术的好句子有什么

无色禅师斜步,袍袖一拂,已将短剑卷起,双手托身,说道:“姑娘愿见示家门师承,这口宝剑还请收回,老衲恭送下山。

”郭襄嫣然一笑,道:“还是老和尚通达情理,这才是名家的风范呢。

”她既占到便宜,随口便赞了无色一句,当下伸手拿剑,一提之下,不禁一惊。

原来对方掌心生出一股吸力,她虽抓住剑柄,却不能提起剑身。

她连运三下劲,始终无法取过短剑,说道:“好啊,你是显功夫来着。

”突然间左手斜挥,轻轻拂向他左颈“天鼎”“巨骨”两穴。

无色心下一凛,斜身闪避,气劲便此略松,郭襄应手提起短剑。

    无色道:“好俊的兰花拂穴手功夫

姑娘跟桃花岛主怎生称呼

”郭襄笑道:“桃花岛主吗

我便叫他作老东邪。

”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来不遵礼法。

他叫外孙女儿“小东邪”,郭襄便叫他“老东邪”,黄药师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欢喜。

无色少年时出身绿林,虽在禅门中数十年修持,佛学精湛,但往日豪气仍是不减,否则怎能与杨过结成好友

见这小姑娘不肯说出师承来历,偏要试她出来,当下朗声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说出你的门派

”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

”无色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姑娘若是接得下老衲十招,那还有甚么说的,自是唯命是听。

”郭襄指着觉远道:“我和这位大师昔年曾有一面之缘,要代他求一个情。

倘若十招中你说不出我的师父是谁,你须得答应我,可不能再难为这位大师了。

”无色甚是奇怪,心想觉远迂腐腾腾,数十年来在藏经阁中管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怎会识得这个女郎

说道:“我们本来就没为难他啊。

本寺僧众犯了戒律,不论是谁,均须受罚,那也不算是甚么难为。

”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说来说去,你还是混赖。

”     无色双掌一击,道:“好,依你,依你。

老衲若是输了,便代觉远师弟挑这三千一百零八担水。

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郭襄跟他说话之时,心下早已计议定当,寻思:“这老和尚气凝如山,武功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御,非显出爹爹妈妈的武功不可。

不如我占了机先,连发十招。

”听他说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这两句话,不待他出掌抬腿,嗤的一声,短剑当胸直刺过去,使的仍是桃花岛“落英剑法”中的一招,叫作“万紫千红”,剑尖刺出去时不住颤动,使对手瞧不定剑尖到底攻向何处。

无色知道厉害,不敢对攻,当即斜身闪开。

郭襄喝道:“第二招来了

”短剑回转,自下而上倒刺,却是全真派剑法中一招“大绅倒悬”。

无色道:“好,是全真剑法。

”郭襄道:“那也未必。

”短剑一刺落空,眼见无色反守为攻,伸指径来拿自己手腕,暗吃一惊:“这老和尚果然了得,在这如此凶险的剑招之下,居然赤手空拳的还能抢攻。

”眼见他手指伸到面门,短剑晃了几晃,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恶犬拦路”,乃属“封”字诀。

    她自幼和丐帮的前任帮主鲁有脚交好,喝酒猜拳之余,有时便缠着他比试武艺。

丐帮中虽有规矩,打狗棒法是镇帮神技,非帮主不传,但鲁有脚使动之际,郭襄终于偷学了一招半式。

何况先任帮主黄蓉是她母亲,现任帮主耶律齐是她姊夫,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数着实不少,虽然不明其中诀窍,但猛地里依样葫芦的使出一招来,却也骇人耳目。

无色的手指刚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闪动,剑锋来势神妙无方,险些儿五根手指一齐削断,总算他武功卓绝,变招快速,百忙中急退两步,但嗤嗤声响,左袖已给短剑划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无色禅师变色斜睨,背上惊出了一阵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这是甚么剑法

”其实天下根本无此剑术,她只不过偷学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剑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过于奥妙,她虽使得似是而非,却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吓得满腹疑团,瞠目不知所对。

郭襄心想:“我只须再使得几招打狗棒法,非杀得这老和尚大败亏输不可,只可惜除了这一下子,我再也不会了。

”不待无色缓过气来,短剑轻扬,飘身而进,姿态飘飘若仙,剑锋向无色的下盘连点数点,却是从小龙女处学来的一招玉女剑法“小园艺菊”。

那玉女剑法乃当年女侠林朝英所创,不但剑招凌厉,而且讲究丰神脱俗,姿式娴雅,众僧人从所未见。

无不又惊又喜。

少林的“达摩剑法”、“罗汉剑法”等等走的均是刚猛路子,那“玉女剑法”绝少现于江湖,本质与少林派的诸路剑术又截然相反,其实以剑法而论,也未必真的胜于少林各路剑术,只是一眼瞧来,实在美绝丽绝,有如佛经中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

”     无色禅师见了如此美妙的剑术,只盼再看一招,当下斜身闪避,待她再发。

郭襄剑招斗变,东趋西走,连削数剑。

张君宝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声。

原来郭襄这一招却是“四通八达”,三年前杨过在华山之巅传授张君宝,郭襄在旁瞧在眼中,这时便使了出来。

当年杨过所授的乃是掌法,这时郭襄变为剑法,威力已减弱了几成,但剑术之奇,却已足使无色暗暗心惊。

屈指数来,郭襄已连使五招,无色竟瞧不出丝毫头绪。

他盛年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十余年来身任罗汉堂首座,更精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与本寺的武功相互参照比较,而收截长补短、切磋攻错之效。

因此他自信不论是何方高人,数招中必能瞧出他的来历,和郭襄约到十招,已留下极大余地。

岂知郭襄的父母师友尽是当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东拉西扯的一番杂拌,只瞧得无色眼花缭乱,哪里说得出甚么名目。

那“四通八达”的四剑八式一过,无色心念一动:“我若任她出招,只怕她怪招源源不绝,别说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甚么端倪。

只有我发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门武功拆解不可。

”当即上身左转,一招“双贯耳”,双拳虎口相对,划成弧形,交相撞击。

郭襄见他拳势劲力奇大,不敢挡架,身形一扭,竟从双掌之间溜了过去。

她当年在黑龙潭中见瑛姑与杨过相斗,弱不敌强,使“泥鳅功”溜开,这时便依样葫芦。

她功力身法自均不及瑛姑,但无色禅师也并不真下杀手,任由她轻轻溜开。

无色喝彩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

”左掌圈花扬起,屈肘当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黄莺落架”。

他是少林寺的武学大师,身分不同,虽然所会武功之杂犹胜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纯正本门武功。

少林拳门户正大,看来平平无奇,练到精深之处,实是威力无穷。

他这左掌圈花一扬,郭襄但觉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笼罩之下,当即倒转剑柄,以剑作为手指,使一招从武修文处学来的“一阳指”,径点无色手腕上“腕骨”、“阳谷”、“养老”三穴。

她于“一阳指”点穴法实只学到一点儿皮毛,肤浅之至,但一指点三穴的手法,却正是一阳指功夫的精要所在。

    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夫天下驰名,无色禅师自然识得,斗见郭襄出此一招,一惊之下,急忙缩手变招。

其实无色若不缩手,任她连撞三处穴道,登时可发觉这“一阳指”功夫并非货真价实,但双方各出全力搏斗之际,他岂肯轻易以一世英名冒险相试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识得厉害

”无色哼了一声,击出一招“单凤朝阳”,这一招双手大开大阖,宽打高举,劲力到处,郭襄手中短剑拿捏不住,脱手落地。

她明知对方不会当真狠下杀手,当下也不惊惶,双拳交错,若有若无,正是老顽童周伯通得意杰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

    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创,江湖上并未流传,无色虽然渊博,却也不识,当下双掌划弧,发出一招“偏花七星”,双掌如电,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她若不出内力相抗,手掌便须向后一拗而断。

这一招少林派基本功夫“偏花七星”似慢实快,似轻实重,虽是“闯少林”的姿式,意劲内力却出自“神化少林”的精奥。

郭襄手掌被制,心想:“难道你真能折断我的掌骨不成

”顺手一挥,使出一招“铁蒲扇手”,以掌对掌,反击过去。

这一招她是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是当年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

这铁掌功在武学诸派掌法之中向称刚猛第一,无色禅师精研掌法,如何不知

眼见这女郎猛地里使出这招铁掌帮的看家掌法,不禁吓了一跳,若是硬拚掌力,一来不愿便此伤她,二来却也真的对铁掌功夫有三分忌惮。

他是个忠厚豪迈之人,但见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样,一时之间却没想到若要精研这许多门派的武功,岂是这二十岁不到的少女就能办到,当下急忙收掌,退开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来了,你瞧我是甚么门派

”左手一扬,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无色的下颚。

无色和旁观众僧情不自禁的都是一声惊呼。

这一招“苦海回头”,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艺罗汉拳中的一招,却是别派所无。

这一招的用意是左手按住敌人头顶,右手托住敌人下颚,将他头颈一扭,重则扭断敌人头颈,轻则扭脱关节,乃是一招极厉害的杀手。

无色禅师见她竟然使到这一招罗汉拳,当真是孔夫子面前读孝经,鲁班门口弄大斧,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路拳法他在数十年前早已拆得滚瓜烂熟,一碰上便是不加思索,随手施应,即令是睡着了,遇到这路招式只怕也能对拆,当下斜身踏步,左手横过郭襄身前,一翻手,已扣住她右肩,右手疾如闪电,伸手到她颈后。

这一招叫做“挟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头”的不二法门,双手一提,便能将敌人身子提得离地横起。

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盘肘”式反压他的手肘,既能脱困,又可反制敌人,但无色禅师这一招实在来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提起,她双足离地,还能施展甚么功夫,自然是输了。

    无色禅师随手将郭襄制住,心中一怔:“糟糕

我只顾取胜,却没想到辨认她的师承门派。

她在十招中使了十门不同的拳法,那是如何说法

我总不能说她是少林派

”郭襄用力挣扎,叫道:“放开我

”只听得铮的一声响,从她身上掉下了一件物事。

郭襄又叫道:“老和尚,你还不放我

”无色禅师眼中看出众生平等,别说已无男女之分,纵是马牛猪犬,他也一视同仁,笑道:“老衲这一大把年纪,做你祖父也做得,还怕甚么

”说着双手轻轻一送,将她抛出二丈之外。

这一番动手,郭襄虽然被制,但无色在十招之内终究认不出她的门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