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关于形容很恰当的句子

关于形容很恰当的句子

时间:2019-01-25 19:27

关于一些表示各种情感的词语

表示“赞扬、喜爱”语:欢喜、喜悦、雀跃表示“憎恨、厌恶“情感的词讨厌、抵触、恨恶一、欢喜【拼音】[ huān xǐ ]【解释】1.快乐;高兴:满心~。

欢欢喜喜过春节。

她掩藏不住心中的~。

2.喜欢;喜爱:他~打乒乓球。

他很~这个孩子。

【近义词】喜悦、怡悦、愿意、快活、欣忭、欢乐、欢娱、原意、快乐、忻悦、兴奋、欢欣、沸腾、高兴、乐意、得意、夷愉、欢悦、欢快、欢跃、欢畅、欣喜、痛快、欢腾、愉快、开心【反义词】悲痛、伤感、悲哀、悲伤、沮丧、不快二、喜悦【拼音】[ xǐ yuè ]【解释】愉快;高兴:~的心情。

【近义词】怡悦、欢乐、欢喜、愿意、快活、愉快、甜美、快乐、忻悦、兴奋、欢欣、高兴、愉悦、乐意、得意、雀跃、夷愉、欢快、欢跃、欣喜、痛快、欢腾、欣忭、开心【反义词】忧愁、悲痛、痛苦、辛酸、悲哀、悲伤、哀痛、伤心三、雀跃【拼音】[ què yuè ]【解释】像小鸟那样跳来跳去。

形容高兴:~欢呼。

【近义词】欢跃、喜悦、高兴、忻悦、欣喜、愉快、喜跃、欣忭、开心四、讨厌【拼音】[ tǎo yàn ]【解释】1.惹人厌烦:这人说话总是这么啰唆,真~!2.事情难办令人心烦:这种病很~,目前还没办法彻底治好。

3.厌恶;不喜欢:他~这地方春天的风沙。

【近义词】憎恶、厌倦、嫌恶、恨恶、抵触、厌恶、厌烦、憎恨、腻烦【反义词】酷爱、喜欢、识相、迷恋、赏识、宠爱、喜好、可爱、羡慕、兴趣、爱好、喜爱、痴迷、欢迎五、抵触【拼音】[ dǐ chù ]【解释】跟另一方有矛盾:~情绪。

相互~。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的时候,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近义词】冲撞、反感、矛盾、抵牾、讨厌、抵抗、冲突【反义词】吻合、相符

航海毕业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卷姓名————计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1、看拼音,我能规范地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Yù jùn téng huī 抵( ) ( )工 ( )写 春( ) 2、我能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1)武术擂(léi lèi)台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双方的拉拉队毫不示弱,拼着劲儿擂(léi lèi)鼓呐喊。

(2)躲在屏(bǐng píng)风后面的她,屏(bǐng píng)住呼吸,惟恐被同伴发现。

3、 用横线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2分)廉颇说他功无不克,战无不胜,蔺相如没有什么能奈。

( )( )(二)词语大本营(10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6分)千( )一发 精兵( )政 千山一( ) 自( )自受应接不( ) 罪( )祸首 盛气( )人 ( )辕北辙 含赞美意思的词语: 含批评意思的词语: 2、我还能写出形容很专心的四字词语:( )(2分)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分)祝愿 心愿(1)这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 )。

(2)世纪宝鼎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 )(三)句子万花筒(5分)1、在( )里用“√”或“×”判断下列句子表达是否正确。

(2分)(1)“《将相和》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这个句子表达上没有毛病。

( )(2)“元宵、端午、中秋、除夕”是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的。

( )2、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并在横线上写一条课内外积累的关于节约的名言警句。

(本卷出现的除外)(3分) 海纳百川 大好春光看今朝 锲而不舍 有容乃大 风流人物数当代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金石可镂(四)诗园采风(3分)1、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2分)(1) ,青春作伴好还乡。

(2)“青山遮不住, 。

”选自 的《 》2、我不仅积累,我还能恰当运用。

(1分)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 五)才情展示(6分)1、博古通今: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创造人类的是( )(2分)。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2、亲情放送:据天气预报,明天将有寒流过境,我市平均气温会下降十度左右。

如果你此时要给住在市郊的奶奶打电话,你应该怎么说

请把要说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3、妙笔生花:学校的花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有人看了心里不太舒服,你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改一改,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

试试看,请你写下来。

(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段的作者是 ,他被人们誉为“ ”。

你还读过他 和 这两部作品。

(4分) 2、通过阅读和理解,你发现,本文段中,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起初,为檫不檫火柴而( ),随后,为火柴带来的温暖而( ),后来,又为火柴的熄灭而( )。

(3分)3、请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提问并作答。

(3分)问题: 回答: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 。

(2分)他要感谢那只手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

”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   “这是你的手,老师。

”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既有物质上的给予,也包括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

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喝酒”的“喝”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1分)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无足挂齿( ) 估计( ) 贫穷( ) 推测( )3、这个文段主要写 (3分)4、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提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

(3分)问题: 解答: 5、女教师猜想这些孩子会画什么

为什么

(3分)6、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3分)7、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3分)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运用(40分)(一) 小试牛刀:小练笔。

(5分)现在很多同学有这样的阅读习惯:喜欢读图画,而不喜欢读文字。

即喜欢看图画书而不喜欢读文字书。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用50-100字左右的一段通顺的话谈谈你的见解。

(二)大显身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0分)在小学阶段的众多科目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门功课

为什么

请敞开心扉,尽情地表达你对它的热爱吧。

要求:1、事例要具体、生动,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 正确应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一、找出下列单词划线部分的发音与所给音标相同的单词 3% ( ) 1. \\\/æ\\\/ A. answer B. along C. camera( ) 2. \\\/u:\\\/ A. cook B. cool C. good( ) 3. \\\/au\\\/ A. know B. snow C. cow( ) 4. \\\/i:\\\/ A. early B. concert C. people( ) 5. \\\/e\\\/ A. everything B. plan C. number( ) 6. \\\/z\\\/ A. slow B. envelopes C. oranges二、词型转换 4%1. country (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 2. far (比较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3. open (现在分词)___________________ 4. quick (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5. know (同音词)____________________ 6. weren’t (原形)_____________________7. after (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8. No. (完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词组英汉互译 10%1. 举行生日聚会 6. be good at Maths and English 2. 有个相同的爱好 7. about two kilometers away 3. 一些其他的科目 8. on holiday in the UK 4. 看上去很像 9. the man next to me 5. 想做得更好 10. eat lots of delicious food 四、选择填空 15%( ) 1. There _____ a cat and two birds in the tree just now..A. were B. has C. is D. was( ) 2. Why _____ you buy some fruit?A. not B. not to C. don’t D. don’t to ( ) 3. Would you like _________ for your breakfast?A. any eggs B. any strawberries C. some bread D. some apples juice( ) 4. Do you know the answer ________ the question?A. to B. of C. at D. in ( ) 5. Thank you ________ me. A. for help B. for helping C. at helping D. to help( ) 6. I’m going to school ______ Monday morning.A. at B. in C. of D. on( ) 7. ________ would your brother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A. How B. What C. How many D. Where( ) 8. Helen _______ beautifully and she likes _________ very much.A. dances, dancing B. dancing, dances C. dance, dance D. dance, to dance( ) 9. I like Art. __________ you?A. How are B. What about C. What are D. How do( ) 10. Whose ruler is longer, _____________?A. yours or her B. yours or his C. my or his D. their or her( ) 11. In Suzhou it doesn’t often _______ in winter, but it is ________ in summer.A. snowy, rainy B. snow, rains C. snow, rainy D. snowy, rains( ) 12. I watch interesting cartoons on CCTV 3 __________.A. two days B. two every days C. every two days D. every two day( ) 13. Go ________ the street and turn left ______ the second crossing.A. long, at B. away, to C. along, at D. along, to( ) 14. ________ meat do you want? Two kilos, please.A. How often B. How many C. How long D. How much( ) 15. He’s _______ my purse, but he can’t _________ it.A. looking for, find B. seeing, looks for C. finding, look at D. looking at, see五、选择括号内适当的单词填空 5%1. David and I ____________ ( am\\\/are ) in the same class. David ___________ ( likes\\\/is liking ) making model planes, but I ___________ ( don’t like\\\/don’t).2. Mr Black is my ___________ ( first\\\/the first ) PE teacher. He is __________ ( the best\\\/better ) in our school.3. Let the old woman ___________ ( gets on\\\/get off ) the bus first. 4. The ________________ (Australia\\\/Australian ) man is coming. I would like to ___________ ( be\\\/do ) his _____________ ( friends\\\/friend ).5. There ___________ ( isn’t\\\/are ) any milk in the bottles.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8%1. He wrote a letter to his dad in New York. (改为现在进行时)Now he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 letter to his dad in New York.2. It’s a quarter to ten. It’s time for cartoons. (改为近义句) It’s nine ____________. It’s time __________ ___________ cartoons.3. He does some exercise every morning. (改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he ______ ______ exercise every morning?4. She saw the film last year.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 ________ she _______ the film? 5. The station is about 6 kilometers away from our school. (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is the station from your school

6. She is going to buy a new hat, because her hat is too old.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she going to _______ a new hat? 七、翻译下列句子, 每个空格填一词 5%1. 昆明的大部分时间是很温暖的。

It is __________ ___________ of the time in Kunming.2. 你想参加歌唱比赛吗

是的,我很愿意。

Would you lik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in the singing contest

Yes, _______ love to. 3. 南希来自法国,她会讲法语, 她打算在今天下午去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

Nancy is from ______________. She can speak _____________. She’s ____________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in China __________ afternoon. 八、阅读短文, 选择适当的词填空 5%every, pick, sweats, too, autumn, mooncakes, like, also, for, insideHalloween is an holiday. It means “holy evening”, and it comes October 31st. It’s a holiday children. Every autumn children orange pumpkins. Then they cut faces in the pumpkins and put lights . It looks a head. Children put on the masks and ask for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n autumn holiday, . The family usually sit together, watch the moon and eat the .九、阅读理解 15%ALiu Tao: I want to write a letter.Mum: Who do you want to write to? Liu Tao: Mike. I want to be his penfriend . I saw his name in the newspaper yesterday afternoon.Mum: Who’s Mike?Liu Tao: He’s an English boy. He lives in London.  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入适当的单词 (每空一词)5%Mike is from __________ and lives in London. Liu Tao _______ to write a letter ________ him. He __________ about Mike in the newspaper yesterday afternoon. Liu Tao wants to _________ Mike’s penfriend. BBob and Jim worked in the same factory. One day Jim borrowed(借) ten dollars from Bob, but then Jim left his work and went to work in another town, so he didn’t give back the money. Bob didn’t see Jim for a year. Later, he knew from a friend where Jim was. So one day he went there to see him late in the evening. When he got to Jim’s room, he saw his shoes near the door. “Well, he must be in.” He thought. He knocked at the door. There was no answer. He knocked again and said, “I know you are in, Jim. Your shoes are out here.”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短文意思相符, 相符的写“T”, 不相符的写“F” 5%( ) 1. Bob and Jim worked in the same school.( ) 2. Bob got some money from Jim.( ) 3. Jim didn’t give back the money when he went to another town.( ) 4. Jim didn’t meet Bob for two years.( ) 5. When Bob knocked at the door, Jim opened.CThe Road family often does housework together at the weekends. Pam often cleans bedrooms. Her father buys groceries (食品杂货) for the next week. Her mum washes the clothes. John, Pam’s brother, helps to cut grass in their garden. The Roads often ride a bike to the park nearby. In the park, they can play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They always have a good time there. It is happy when a family works and plays together.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5%( )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Road family? __________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 2. The Road family likes to __________________. A. go on a picnic B. go shopping C. have a rest D. go to the park( ) 3. When the family work together, they feel________.A. tired B. happy C. angry D. sad( ) 4. ____________ cuts the grass in the garden.A. Father B. Mother C. Pam D. John( ) 5. A good title (标题)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A. A family works and plays together B. Cleaning the rooms C. A big family D. Pam and her parents(答案)听力材料: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时间、词组或句子(读一遍)10% 1. world 2. tomorrow 3. concert 4. right 5. present 6. a quarter to twelve 7. go jogging 8. a post office 9. Open the box for me. 10. His telephone number is 68851765.二、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答案(读两遍)5%1. A. Can I help you? B. Yes, I’d like a roll of film. Q: Where are they? 2. A.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Helen? B: I’d like a VCD of cartoons. How about you, Tom? A: A CD Walkman. Q: What would Tom like as his birthday present? 3. A.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Mike? B. I often go to see my grandparents. But last weekend, I went to the farm in a town. Q: How did Mike spend his weekend last week? 4. 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 B: In spring, it’s often warm and usually rains. In winter, it’s usually cold and windy. In autumn, it’s cool and foggy. And it’s often sunny in summer. Q: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 in spring? 5. A: Does the boy in green swim faster than the boy in blue? B: No, the boy in blue swims faster than the boy in green. Q: Who is good at swimming? 三、听录音,判断,与短文意思相符的写“T”, 不相符的写“F”(读三遍)5% Little Peter is nine years old. And now he is in Grade Three. He lives not far from the school but he is often late for class. He likes watching TV in the evening and goes to bed late, so he can’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This term, Mrs Black, Peter’s aunt, works in Peter’s school. She asks Peter to come to school earlier. This morning, Peter got up late again. When he ran to school, it was a quarter past eight. His aunt was waiting for him at the school gate. “You are ten minutes late for the first class, Peter.” Mrs Black said unhappily. “Why are you often late?” “Every time I get to the street, I always see a sign. It says ‘SCHOOL---GO SLOW!’ Peter answered. 四、听短文, 填写所缺的单词(读三遍)10%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y’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 The trees turn green. People like to fly the kites and go rowing. In summer the weather gets hot. People like to go swimming and eat ice-cream. In autumn it’s cool and the trees turn yellow. People like to go camping and have an outing. In winter the weather is cold and people usually go skating and make snowmen.答案:一、C B C C A C二、BACDB 三、TFTFF 四:seasons, They’re, warm, turn, gets, swimming, yellow, camping, outing, snowmen 五、ABCCA BCAAC 六、略 七、略八、DCCAB DBABB CCADA 九、are, likes, don’t; first, the best; get off; Australian, be, friend; isn’t 十、is, writing; forty-five, to, watch; Does, do, any; When, did, see; How, far; Why, is, buy 十一、warm, most; to, take, part, I’d; France, French, going, this 十二、 autumn every for pick inside like also sweats too mooncakes. 十三、1)England, wants, to, read, be 2) FFTFF 3) CDBDA六年级数学中期测试卷一、计算题。

(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分) 3÷ = × = 1- = ÷5= ÷ = 0× = ÷ = 6+ = × = ÷ = × = ÷ = 2.求比值。

(3分) ﹕ 0.8﹕1.2 3.用简便方法计算。

(4分) 24× × ×21 17× +17÷ 4.解方程。

(4分) X+ X= 4X-6× =25.计算下列各题。

(15分)×10÷ + × × - ÷3 18×( +6÷ ) ÷[ -( - )]二、填空题。

(18分) 1.18× 表示 ,积是( )。

2. 3里面有( )个 ; ( )个 是4。

3. 2小时的 是20分钟; 千米的8倍是( )米。

4.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的比是( ),把这个比写成分数形式是( )。

5. 在括号内填上“﹥”、“﹤”或“﹦”。

÷ ( ) × ( ) × ( ) ÷ - ( ) ÷66. 一袋糖重 千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袋糖重的 ,份糖重( )千克。

7.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 小红身高1米,她妈妈身高160厘米,小红和她妈妈身高的比是( )。

9. 一根绳子剪去它的 ,正好是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10.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小时在中相遇,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相遇时乙车行了Y千米。

A、B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三、判断题。

(4分) 1. 六(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倍,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

…( ) 2. 除0以外的自然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 ) 3. 一个数除以 ,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10倍。

…( ) 4. 1吨的 和700克的 同样重。

…………( )四、选择题。

(3分) 1. 因为 × =1,所以( )。

(1) 是倒数(2) 是倒数 (3) 和 是倒数 (4) 和 互为倒数 2. 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是多少

正确算式是( )。

(1) × (2) ÷ (3) × (4) ÷ 3. 数a的 等于数b的 (a≠0,b≠0),数a( )数b。

(1)﹥ (2)﹤ (3)﹦ (4)不能确定五、文字题。

(8分) 1. 减去 除以5的商,所得的差乘 ,积是多少

2. 加上 的和乘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35分) 1. 李明收集邮票40枚,王红收集的邮票比李明多 。

李明比王红少收集邮票多少枚

2. 学校种植一批树苗,其中樟树有10棵,桂花树的棵数是樟树的 ,同时又是广玉兰的 。

学校种植了多少棵广玉兰

3. 润发超市卖出啤酒,八月份卖出的箱数与七月份卖出的箱数比是4﹕5。

八月份卖出了180箱,七月份卖出了多少箱

4. 小强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5页,还剩了全书的 。

这本科技书有多少页

5. 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 。

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6.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4,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那个角是多少度

7.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已知阴影部分占三角形面积的 ,占正方形面积的 求正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比。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作文想要得高分是不是字迹非常重要啊

有的老师是这么说我认为,在四六级考试中,英语作文要想得高分,字迹确实很重要,起码要清楚,让阅卷人一看就明白,至于用什么字体并不重要,让人看着舒服、字迹工整、清洁就可以了。

大学英语考试根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教学考试,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两种。

每年考试过后8月份或9月份公布成绩并颁发成绩单,根据教育部规定四六级考试不设置及格线,四级425分(含425分)以上可以报考六级,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四六级的合格线为425分。

英语四六级的分数是排位分,没有总分。

报名时间CET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份、12月份(每年时间略有不同)。

高分作文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还是要写的好,能运用复合句,恰当使用形容词、副词及动词,最好是去背一些好的句子,在平时的时候多去套用,在考试的时候就能用得上,增加作文的闪光点。

大学英语作文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学四级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整个四级卷面(满分为100分)中占15分,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得分直接决定其四级成绩。

美式幽默是什么幽默

美国是一个充满幽默的国家。

打开美国任何一份大报,至少有两整版是漫画和幽默专栏。

美式幽默有多种: 第一:冷幽默。

“后天其实是明天

” “为什么

” “因为今天是昨天。

”—《烦人的哈里》 一位警官从前是商人,有人问他做生意和当警察有何不同。

他回答说:“最大的区别是:做生意,顾客总是对的;当警察,顾客总是错的。

” 第二:高级文字幽默 “您是卡普兰先生,对吗

” “不能说我是,因为我不是。

”《西北偏北》 一家专做隆乳丰臀的美容院广告是:“只要你进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第三:睿智幽默 “这东西法国很少见吗

我家多的吃不完。

有空请您来做客。

” “谢谢。

” “我曾想过各种办法处理它们,可居然忘了用法国人。

”——《知情太多的人1956》 一位私人诊所的医生准备出国渡假,便让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儿子来顶一个月。

一个月后医生从国外渡假回来,问儿子情况如何。

儿子得意地说:“我把您医治了10年都没医好的哪个心脏病人彻底治好了。

” 不料,父亲听了破口大骂:“混蛋

你以为你聪明能干

你也不想想,你这些年读医学院的学费是怎么来的

” 第四:善意讽刺 男:“我和她几分钟前才刚刚认识的。

” 女:“可我看起来你俩像老朋友。

法兰西是个多么友善的国家啊。

”《捉贼记》 一间酒吧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格言:“男人来喝酒通常有两个原因:或是因为他家里还没有一个老婆,或是因为他家里已经有了一个。

” 第五:规模笑话(可以当作小笑话的段落) 老汉:“我犯法了,不敢见警察。

” 女儿:“爸爸,您只是偷运了一箱威士忌而已,不算走私犯的。

” (女儿的男朋友史密斯来了) 老汉:“史密斯,你在警局干什么工作

” 探长:“调查凶杀案。

” 老汉:“不管走私案吗

” 探长:“走私案我不在行,顶多也就能抓住个偷运威士忌的。

”——《怯场》 第六:黑色幽默 飞往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班机即将抵达目的地了,广播中传来机长的声音:“拉斯维加斯快到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也系好您的钱包。

”令人忍俊不住

《怎样写文章》经典读后感10篇

《怎样写文章》读后感(一):写文章没有捷径,但有原则当写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忘记写作的本来目的,这本书能够让人们重新审视一下那些看似基础的写作原则。

记录下来一些个人收获摘要,作为读书笔记放在这里(不是原文,千万不要误导大家)。

不看到一点就写,注意多占有材料。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写不下去的原因,有时是因为我们对于书面语言这个工具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自己虽然觉得已经弄通了,但其实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杂乱,比较暧昧的,或者还只有个粗糙的轮廓,其中细节还很不周到。

注意避免片面性,也就是思想的绝对化,材料与论点不能“油是油,水是水”,材料与观点要统一。

观点要鲜明、突出。

不要故意艰深,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

少用一些模糊的形容词,少一些修饰,尽量把句子说的准确、简短。

没有重点,平铺直叙,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小题大作,不要盲目追求大题目。

修改文章的原则:内容正确、读者易接受。

裁剪要得体。

读一些经典的未定稿。

《怎样写文章》读后感(二):读书笔记(10-09-20):读《怎样写文章》之二在书的开篇,编者选了五篇的文章,主要是在各种会议上讲话的节选,以及给报纸写的按语。

应该说这些文章主要是针对机关的公文写作而提出的要求。

但基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这些内容对我们日常的写作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编者选的《文章要写的生动和通顺》是在1955年为《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写的按语。

文章中提到的生动和通顺的要求,直到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写文章要注意一下方法与修辞,不要造出一些别人不懂的词语来。

更不要废话连篇。

这些不仅工作中写文章要注意。

就像平日写些日志、随感之类的博文也应该注意。

别人肯抽出宝贵的时间赏光来到我的博客,阅读我的博文,内容写的不吸引人,没有特色那是水平问题,能力有限没办法。

而要再废话连篇。

读来都不通顺,那不是让朋友们受苦吗

这样我就该惭愧了

编者选的《要分析,不要片面性》就更有价值了。

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不仅对我们平日写文章有指导意义。

对我们处理工作中的事情,对我们思考问题都有指导意义。

实际上片而性问题就是我们思考问题喜欢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

稍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

绝对化地看问题一般都不那么可靠。

人会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一定也会很多。

我们的工作有成绩,但一定也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总结等等。

而且片面性地看问题,也是有违辩证法的。

不过有时候我觉得,片面性有时候也是难以避免的。

因为我们不论分析问题,还是写文章,归根到底都会有很深的自我色彩。

会受到我们自身的能力、角度、视野等等的限制。

但是我们仍要努力辩证的分析问题,比较全面的看待问题。

不管什么样的文章努力做到全面而不片而。

编者选的《文章的“三性”和写作方法》是从在1958年1月所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摘出的部分内容。

作者提出了文章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三种性质。

准确性应该是判断和推理的问题。

而鲜明性和生动性主要应该是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

我想如果我们工作中所写的文章概念不清、判断不当、缺乏逻辑、不讲用词,那看这样的文章无疑是一种折磨。

耗时费力又无所得

而且如果把那些重要的文件写成这样,估计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一场灾难了。

仅记于2010年09月20日04时30分。

《怎样写文章》读后感(三):《怎样写文章》摘录怎样写好文件——胡乔木关注四个问题:1.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认识;2.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问题;3.看条件:什么样文章,给什么人看,要求不同;4.怎么办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快地达到目的。

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达到宣传的目的,就要讲究方法,使对方能够懂,要合乎三个要求:一要引人看,要有好的介绍方法,要有吸引人的力量。

二要使人看得懂,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就看不下去,看下去了也难得动员他。

似懂非懂,目的就达不到。

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

二、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问题。

(一)准确性的问题:概念、推断、推理问题,都是逻辑问题。

(二)鲜明性问题:1.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只作到材料和观点统一还不够,观点还要突出,不突出即不能鲜明。

要突出要鲜明,要有布局、背景,还要有辩论。

文字形式上要求的要求:1.要有标题;2.导语。

(三)生动性。

在抽象论述中加些不抽象的东西,可以增加生动性;文字讲究些修辞;文章要有情绪,增加些色彩,格式有变,有正反对照,有引用。

三、关于条件。

分两方面,一是给什么人看,二是写什么题目。

还要看时间、地点、条件。

四、怎么办

学点文学,学点文法和逻辑。

观点和材料——邓拓有两种现象:一是偏观点而缺少材料,二是偏重材料而缺少挂点。

要两方面整合,可以与人合作作文,现如今更可团队作文。

虚实结合的最根本要求,是同时掌握观点和材料,既要了解实际情况,又要随时研究理论原则问题,做到两方面如水乳之交融。

文章长短不拘——邓拓现读者普遍喜好短小文章,但文章写得短还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文章无论长短,关键是要看内容。

这里所说长文章,当然不包括若干重大历史性的文献和经典著作在内。

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要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我们日常写文章,不但力求其短,更应该力求其精。

谈修改文章——何其芳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普通修改是文章写成之后;在文章未写成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

修改好的标准:一是内容正确;二是读者容易接受。

义理、考据和辞章——施东向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材料的准确性:第一,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所说明的论点是足够的和必要的,并且是作了具体分析的。

第二,要求所使用的材料是完全准确可靠的。

要有好的形式 。

文章写作杂谈——王梦奎一、多研究实际问题二、“小题大做”三、养成好文风四、一丝不苟五、要多读书,会读书《怎样写文章》读后感(四):读书笔记(10-10-06):读《怎样写文章》之四在本书的附录中,选了三篇编者自己的文章,编者作为经济学家,曾参与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所以谈的也都是自己多年文章写作的经验总结。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而且也更贴近实际,有利于我们在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后应用到工作中去。

附录中选的《文章写作十二题》是作者2009年7月14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一个研讨班作的讲座的讲稿。

在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读书和写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分析了写文章中应该注意的十二个方面的问题。

例如作者分析的把文章写的深入浅出的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专业的领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在专业领域当然可以也应该用专业的术语来写作,这样也便于同行之间理解与交流。

但如果在一些普及和宣传的领域,在写给普通人阅读时仍然卖弄博学,故作高深就不好了。

这样别人看不懂,不就是在自言自语了吗

至于应该把文章写的简单明了就更重要了。

文章要简明清爽,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会有人愿意读,有兴趣读。

这在博文写作中就更重要了。

本来大家就都很忙,时间紧张。

抽空来到我的博客,发现里面的博文又长又无趣,兴致当时就没有了。

哪会再有人来读啊

我们平日写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写文章由短到长,可能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做到,而实现由长到短,就不容易了,需要付出努力,不过也需要一些天分,一点悟性。

而且可能悟性更重要一些。

记得林语堂曾经说:演讲就像迷你裙,越短越好。

我想写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应该越短越好吧

现在网络发达了,当我们准备写一篇文章时,资料就不再是问题。

而且可能会掌握的比较多。

但这也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取舍

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分析材料,要认真剪裁,有所取舍,围绕主题,适当删减。

而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结果枝蔓横生,杂乱无章,那就太失败了。

而有时候我们写文章,会发现我们对有的方面了解的太少。

不容易写的太详细。

这就要像作者说的那样,学会藏拙,不要知道的、了解的写的很详尽,不太清楚的就是一笔带过。

这样很容易暴露我们的弱点。

而是最好都讲的简略些,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然如果将题目改小一些,只写了解、熟悉的部分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吧。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而且编者精选的这些名家的文章确实极为具有借鉴意义。

但是正像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实际上写文章更多的功夫是在文字技巧之外的。

读完这本书,可能多少会有些帮助,有些经验能够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那句老话,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

这些仍然是根本

仅记于2010年10月06日22时00分。

《怎样写文章》读后感(五):读书笔记(10-10-04):读《怎样写文章》之三编者在书中所选的其它十几篇文章也多是出自名家之手。

当然就像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这些文章主要针对的方向是公文写作,所以并没有选那些以文学创作为主要方向的指导文章。

编者选的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时,所谈的几点写文章的经验中,像留心各种事情,多看看、多思考,不看到一点就写。

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多读几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不要可惜。

不要去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等等。

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

看似简单,实际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编者选的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等答《新观察》记者问中所分析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像郭沫若在回答怎样才能使文章写的准确、鲜明、生动的问题时,认为首先是人的问题。

只有写文章的人的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那写的文章才可能准确与鲜明。

实际上这个道理也是很简单的。

古语不是也说:文如其人吗

其次就应该是文章本身的技巧问题了。

实际上说是技巧也不过就是一些我们平日应该注意的方面而已。

并不是什么秘籍。

比如老实地用最适当的字眼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比较容易准确。

不要加太多不恰当的修饰。

比如要使写的文章生动,应该少用形容词。

比如要注意把句子和段落分清楚,标点也一定要恰当。

这些都是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但是,对我们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来说却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编者选的何其芳的《谈修改文章》也写的很好。

实际上修改应该是写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曾经看过一些名人的事迹,说某某写某某文章挥笔而成,一字不改。

对于这样的事迹我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当然可能确实有这样的人,不过我想可能也是先打好了腹稿,要不也难吧。

至于修改的标准作者提出了两个,一是内容正确,二是读者容易接受。

这第一个标准实际上有时候很难说,因为写文章的人想要表达的当然是自己的观点,一定会自认为是正确的,然后才会动笔去写的。

正确这个观点是要全面分析的,要尽力杜绝片面性。

第二个标准应该是很重要的。

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读者读不懂,理解不了,接受不了,那就太没价值了,我想就不用写了吧。

我们写文章要让读者容易懂得、相信,并且要要能够吸引读者,使读者能够得到提高,读后觉得愉快。

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吧

编者选的胡绳的《关于写文章》,对我们在日常写文章中遇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读来深有同感,也比较认同作者的分析。

作者认为写文章,主要就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大家应该都会认同的。

就像我们写博文,不也是想把自己所思所想的表达出来吗

而像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思考的应该比较清楚了,但是当下笔之后,仍然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这应该和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深刻,不够成熟有关系。

有时候可能觉得已经很清楚了,但实际上还是比较杂乱,比较暧昧,或者仅仅有个粗糙的轮廓。

这就像作者分析的那样也是一个好事情,可以让我们警醒,促使我们继续思考,继续研究。

这样常常可以使我们的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以上这此,仅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本书中所选文章的内容。

其它的像孙梨的《芸斋琐谈》(七则),胡绳的《漫谈读书、写作及其他》及《义理、考据和辞章》等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值得深入的阅读。

语文的语法有哪些

语 文 语 法 知 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3、表排除:除 除了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3、单句: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主语) (谓语)(宾语)例: 杨亚 ‖ 写 字主 谓 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 谓 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 语 ) (谓语、宾语)例: 猫 ‖捉鱼 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 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谓 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 画眉 唱 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描写人生气的句子

.他在胸中翻腾,如同压力过马上就要爆炸的锅炉一样。

2.他愤怒的脸扭暴怒的狮子:温文尔了的面庞,燃起火来隔外地可怖,如同优雅的猫忽然尖叫着露出尖利的牙。

不错!就是你错了,不然他的温柔哪里去了;就是你错了!不然他如何燃烧着,引燃着周身的空气,惊人的安静,却让空气怒吼着撕扯你的心跳。

3.他愤怒到了极点,那两颗金鱼眼气得快要掉下来. 4.只见老师一语不发,把书本“啪”地一下拍到了桌上,顿时全班同学都吓了一跳,再也没有谁敢讲话了,教室里顿时静的连针落到地上也能听得

5.他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严厉地瞪着我们,那眼神像要射出火花一般

有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她。

6。

我悄悄地瞥见她,她的气还是没消,皱着眉头急促地呼吸着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7.他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

8.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真会狠狠扇她一记耳光.9.他在一昼夜里积压的怒气如火山一样爆发了.10.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11.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12.看着这景象,愤怒的人群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突然崩开了堤口,咆哮着,势不可挡地涌进了大厅.13.竟然考出这样的成绩,看得出,老师这回是真的生气了,只见老师一语不发,把书本“啪”地一下拍到了桌上,把全班同学都吓了一跳,再也没有谁敢讲话了,教室里顿时静得连针落到地上也能听得见

老师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严厉地瞪着我们,那眼神像要射出火花一般

有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她。

我悄悄地瞥见老师铁青着脸,不带一丝一毫的笑意, 那一幅僵硬的表情,有如影视剧里的特写,久久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14. 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廿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

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涨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15.有一天,我在认真地看书,突然,怒火冲冲的爸爸对着看我,只见,他两手插腰,一只手撑在桌子上,生气地说:“沈莹啊,沈莹,你愿意一辈子都坐在垃圾里吗

”爸爸很生气的样子,头发也竖起了几根,呼吸也很急促,还有眼睛瞪的圆圆的,像两个小皮球,一直不停地盯着我。

我都不得不敢看爸爸的眼睛了,但我看到了爸爸的嘴巴也一动一动的,那显然是因为在生气,嘴巴也“生气”了 16.他怒火在胸中翻腾,如同压力过大,马上就要爆炸的锅炉一样。

17.他愤怒的脸扭曲成暴怒的狮子:温文尔雅惯了的面庞,燃起火来隔外地可怖,如同优雅的猫忽然尖叫着露出尖利的牙。

不错!就是你错了,不然他的温柔哪里去了;就是你错了!不然他如何燃烧着,引燃着周身的空气,惊人的安静,却让空气怒吼着撕扯你的心跳。

18.他愤怒到了极点,那两颗金鱼眼气得快要掉下来. 19.只见老师一语不发,把书本“啪”地一下拍到了桌上,顿时全班同学都吓了一跳,再也没有谁敢讲话了,教室里顿时静的连针落到地上也能听得

5.他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严厉地瞪着我们,那眼神像要射出火花一般

有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她。

20.我悄悄地瞥见她,她的气还是没消,皱着眉头急促地呼吸着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

7.他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

21.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真会狠狠扇她一记耳光.22.他在一昼夜里积压的怒气如火山一样爆发了.23.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2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25.看着这景象,愤怒的人群如同涨满河槽的洪水,突然崩开了堤口,咆哮着,势不可挡地涌进了大厅.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