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文学爱好者的句子

形容文学爱好者的句子

时间:2020-02-03 22:44

求文学爱好者来解答这个句子。

这句应该是说,他有抱负,有思想,心灵,灵魂才是本来面目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可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写小说。

这个怎么说呢,诗词的构思真是不好说我觉得这个和天赋有关系,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诗一般都是有感而发,只是古诗要押韵现代诗歌,连押韵都不需要了。

多看看别人的诗吧,特别是古诗

有没有文学爱好者推荐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特别好的或特别经典的句子,书也可以,比如

很多,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鹊桥仙)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长恨歌)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 遣悲怀)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 玉楼春)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 竹枝词)

请问文学爱好者

在成长的路上,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

用心体味成长的路上,美丽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春日里,我带着被同学误解的忧愁走向家里,一个刚刚搬来的阿姨轻轻叫住我:“我买了太多东西,你能帮我拿一些吗

”我点点头,她便感激地对我微笑,我心中的忧愁转眼就消失了。

我帮助了她,也快乐了自己。

于是后来,每当我们相遇时,我都会收到一个微笑。

伴着这微笑,我开始着每一个新的一天,结束着每一个充实的一天,更热爱着每一个美好的一天。

于是,受到感动的我发现,美丽就在付出与回报里,在每一个相遇的微笑里——微笑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里,乘凉的我打开一本崭新的宋词集。

默默品读,细细体会,竟感动不已。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悲愤,“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凄凉,“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激昂奔放……从此我爱上了宋词,爱它的豪壮,爱它的婉转。

于是,爱上宋词的我发现,美丽就在词句的精髓里——宋词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里,忧郁的我在家收拾书本,不经意间发现了夹在本子中的一些枫叶,也不知它们在黑暗中度过了多少时日,然而它们依旧平整美丽。

深红的纹络蕴含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如 在深秋枝头的顽强、随风飘落的执着;鲜艳的叶面红得发亮,像一盏饱含希望的灯,一直照到我的心底。

于是,受到振奋的我发现,美丽就在片片枫叶里,在不屈不挠、充满希望的精神里——枫叶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季里,我总会期待下一场雪,那洁白的颜色总让我联想到纯洁。

纯净幽香的百合谷地,纯净无私的白衣天使,纯净恬淡的几抹云彩。

纯净的白掩盖了污浊,奉献了净化心间的最美的颜色。

于是钟爱洁白的我发现,美丽就在洁白的白争里,在净化心间的白色里——白色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禅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想,成长的路上,一点一滴都是美丽的结晶。

唯有用心品味、精心收藏,才会发现,美丽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在装点着成长的夜晚和清晨……花让我陶醉春风响亮地打了一个呼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既而笑靥如花。

一夜之间,犹如解冻的大江,所有的花都如期而至,铺天盖地。

小小的花萼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

于是,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花,“四厢花影怒于潮”,“千朵万朵压枝低”,满鼻子都是明明暗暗的香,濡沐在“春雨无情轻似愁”的长院和“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乡间小路上,花事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花,花,花,成了四季最耀眼的布景,最夺目的信物。

这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这里有冰清玉洁的夏荷,这里有风高霜洁的秋菊,这里有凌寒傲雪的冬梅,花的世界,令人陶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

美丽的花譬喻美好的青春,蓬蓬勃勃。

其实人的生命不正如花吗

美丽如她,短暂亦如她。

生命像花一样绽放,颤颤巍巍,又终于“无可夸何花落去”,湮没在时代的风尘里。

于是人们常常感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朝春尽江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阕《葬花吟》,千载之下,陪葬的该是多少泪人和浇愁的酒啊

如此娇弱的生命,偏偏“风刀霜剑严相逼”,只能花容失色,香销玉殒,“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红粉凋零,红颜薄命之间是否有宿命的因果关系

细细思忖,花本无辜。

君不见,有的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的感叹浩如烟雨,轮回至今,终究“年年岁岁花相似”,倒是无故寻仇觅恨,“岁岁年年人不同”了……推云路,隐霞土,越东海,我归来了,看着那春风十里,烟花泪飘的家乡终于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于珍惜生命中如花绽放的每一天,“生如夏花之绚烂”。

待到“花谢花飞飞满天”,果真有后生痴问:梦里花落知多少

便可以拈花,作微笑状了。

花让我陶醉……[简评] 因为热爱生命,所以陶醉于自然。

花的美无处不在,而用美的语言表现美的情感就不易了。

但小作者却做得近乎完美,这首先得益于她平时大量的积累与融会贯通。

你看,杜甫、白居易、欧阳修等大家诗句信手拈来,点缀其间,恰到好处,使全文溢光流彩,从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而且可以体味其入微的情感。

让我们都来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去观察世界,用一颗热心去感悟世界,那一切都会变得闪闪发光,脉脉含情。

文章寓情于景,顺理成章,颇具感染力。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外婆的家在苏州农村,那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惟留下缠绵的乡音,悠悠故乡水,还有那外婆沏好的碧螺春……“这里是水的世界,看那陈西的小河横贯了这小镇上的一切,人事景情融在水里渐渐淡了散了化了……”听余秋雨先生讲述这小镇乡水的故事不觉出了神,还是自己去水边走走,去感受乡水的气息吧。

正值夏日,烈日当空,走着走着忽觉清风袭袭,顺着凉风,紧走几步,果真,发现一条静谧的小河穿梭于水乡古镇。

一切悄然无声,我蹑手蹑脚,不敢打破这独有的宁静。

这河面像冷翡翠,仙人镜,还是珠玉盘

一时间我惊呆了,竟不知该何以修饰。

当然最在意的莫过于为何日光是如此清凉

定睛细视,找到了其中的原委,那红日当头,恰投入河面中央,万丈华光在水面上散射出条条五彩的光带,光带又好似被这清水所陶醉,脱去了层层的灼热的华袍,最后竟成了点点光斑,在款款柔波中组成螺旋样,好似在跳小蜜蜂的“八”字舞……轻风袭袭,吹来一群野鸭,悠闲地在水中划过层层同心圆,而后是几只翩然的蜻蜓,沾水润舌,此情此景,不正是“蜻蜓点水款款飞”吗

人与景在此刻真正地相谐,相和,带着这点灵感,我划动我的笔尖,任点点心雨飞舞跳动,任款款思绪飘入云天,任丝丝愁情融入水中,我温柔地写下我生平第一篇诗歌——《东方版威尼斯》。

不经意的一道残阳铺入水中,抬起望去,一个梳着长辫子的村姑,正拿着个棒槌在水边洗衣,头上小鸟在轻鸣,耳边雏燕在呢喃,她轻轻拭干珍珠般的香汗。

远处,袅袅炊烟升起,依稀可见朦胧的青砖白瓦。

我无意离去,不知是陶醉在这天堂般的美景之中,还是正留恋这天使般的苏州美人

这悠悠的乡水,不知陶醉了多少人,也不知滋养了多少年的文化底蕴。

夜黑了,月色如水,水如天,独立水边悄然思:在这“中华文化的后花园”里,乡水陶醉了唐伯虎,金圣叹,还是小小的我……[简评] 在考场上,能够用灵性的笔调,写出如此富有意境的抒情散文,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悠悠的故乡水,调动了我们多少思乡的情愫,在炎炎夏日,读到这么清凉的文字,让人觉得如汩汩清泉流入心田。

小作者很会创设意境,古朴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古镇,随着她的笔触,陶醉心灵,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

雨过天晴盛夏的午后,风云突变,铅色的阴云由西北方挤压了过来,远处雷声轰鸣,一会儿狂风大作,大树的枝条被吹得前摇后晃,忽然天空掠过一道闪电,大雨顿时瓢泼而下。

大约一刻钟的功夫,雨过天晴,太阳又钻出云彩。

那雨后的天空蔚蓝如洗,只有几朵淡淡的白云浮在空中。

这时,从西北天际间,出现一条七色的彩虹,与蓝天、白云相映衬,令人心愉神爽。

于是,我不禁想起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

再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真可谓“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啊

近处的院子里,水池已积满了水,清澈见底。

那郁郁葱葱的老槐,盘曲多姿,清翠欲滴,挺拔苍劲。

还有那满坛的花草雨后显得格外舒坦,水珠在片片小叶上滚来滚去,犹如水晶闪烁。

我打开窗户,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涌进了房间,我贪婪地吸吮着,“好舒服啊

”我自言自语道。

这时,我的视线随着院中的条条雨水移动。

水,流出远处,汇成小溪,流进田里,浸透庄稼,仿佛一片丰收的景物立刻跃入眼帘,我的心底感到甜滋滋的。

此时,我出神地望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池塘、槐树、花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雨过天晴的画面,着实使人赏心悦目。

一名文学爱好者的迷茫(前辈请进)

呵呵 跟当年的我多么的相似 喜欢文学不是一件坏事 曹文轩说过 能写一手好文章是一个人的美德 你现在才十六岁 正是一个好年纪 人生观价值观渐渐开始成形 所以挑一些好书看 增加自己的文学涵养非常重要 俗气一点来说 就是找一些名家的作品来看 从模仿开始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所以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出名要趁早的论调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 不过我建议在学习之初还是不要考虑这个问题 专心沉淀自己 观察生活 再勤加练笔 慢慢的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加油 祝你成功

描写爱好的句子有哪些

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爱好写作而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他仍不厌其详地讲他的业余爱好。

那年11月初的天空实在不平静,接二连三的天文现象让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

读书能培养我们的业余爱好,也能提高知识的涉猎范围。

我是个初学写诗的爱好者,可写诗构思不来,写出的句子没有深意怎么办。

哪位大神教教我如何构思。

意向和意

我们知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灵世界的、富有性的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

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

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

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

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

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

(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

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

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

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

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

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

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

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

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

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

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

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

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

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

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

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

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

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

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

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

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

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

(注:每句第二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天海文学社成立好。

)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

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

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

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baogong2004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写诗的前提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

读得舒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像的诗就是好诗

然而作为作者,却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问题。

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什么会读着舒服

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

为什么能给人以想像

如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这首诗读着很舒服。

那为什么会舒服呢

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首先它是有韵脚的,这样,每读完一句,那余音带着我们感受下一句。

在下一句里,同样的余音又出现了。

韵是诗人心中的最强音。

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哀伤的歌。

而在句子中,它字的平仄是起伏的,使我们读过之时,有了抑扬顿挫的感觉。

所以,它会读着舒服。

其次,这首诗给人以美感。

那为什么会有美感呢

它的写景描述非常的到位。

你看这里的景致:月亮落下去了,那夜就更幽暗了,传来了乌鸦啼叫的声音,那夜就更凄凉了,还出现了漫天的白露,更是冷得刺骨

近前,江边的枫树伴着时隐时现的渔火。

真是好一幅江南秋夜的风景画啊

写景绝不可全静,因为全静就无法引发想像。

王安石描述一副画也要用“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动作。

那么这首诗里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还有用耳朵听的部分。

如乌啼和钟声。

我们知道霜是降在地上的,可是诗人却写霜满天,是霜里的寒气弥漫了整个天地。

依靠这并非全静的描写,诗人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美感。

第三,这首诗给人以想像。

我们看到作者对愁眠,是合着忧愁去睡的。

但睡着了吗

没有

那寒山寺的钟声,敲打了过来。

一下一下,敲打诗人似眠未眠的状态。

同时,也使作者觉得这一番凄冷的景致,更加幽静了。

于是我们读过诗后,不免要去想像那寒山寺的钟声,也不免要想像一下作者的愁绪。

想像之中,配合着这一番景致,终于让我们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写这样的诗呢

我们写诗,绝不可以自己觉得舒服便随便写下了,我们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舒服

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妙的景致,又或是心里有了深深的感情时,我们不能只“啊

”这样就结束了,要让它成为诗写出来。

可是,我们的感情我们自己知道,读者不知道,他们必须通过诗才可以明白,那么诗就必须把引发这个感情的东西描述出来,让读者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出现的感情。

这样,读者就会有带入感,会很快理解作者的感情。

所以一首诗绝不可以纯发感想,需要把何时何地都述出来才行

但是,如何述,怎样述,这就涉及技巧问题了。

写诗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却是写诗的基本功。

当我们下决心要写诗之时,我们必须首先磨练我们的技巧。

这就像我们练武必须先扎马步一样。

马步是不能够克敌制胜的,但没有了马步你学的功夫便是三脚猫,上不得大台面。

每当我们扎一会儿马步就跃跃欲试新功夫的时候,严格的师父总要一巴掌打来,厉声喝道:“回去扎马步去

”学写诗也应该这样,把那步扎扎实了再去写诗

那怎样才算扎马步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讲究是非常严格的。

学写之后,在方寸之间便能游刃有余。

而且格律诗讲究平仄,可以就此锻炼你对字的音乐认识。

有人说格律诗已经过时了,不应该再提倡了。

绝不是这样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白话诗中只有新月派诗最美,其后的诗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原因就在于那些诗人是从格律诗走过来的,格律诗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感

不信你看,他们在写做格律诗的时候毫不费力

那么我们要做诗来,就必须首先练上三百首格律诗,而且切不可因为内容而害律。

因为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训练的时期,而不是出成绩的时期

清风良子 读读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吧,也可以去找各个高校编的写作教材,上面有的 十万军 找对人了,我就是写诗的 不过不知道你是写诗歌还是写古体诗 诗歌:其实不难写,我2分钟搞定一首 古体诗:古体诗要求韵非常严。

“韵”,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拼成的,所用的拼音字母前者为声母,后者为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着同韵字(包括部分尾韵相同的复韵母)。

通常在诗词歌赋中尾句要求是同韵字的称之为押韵。

据史记讲汉字从隋代的《切韵》经《唐韵》发展到《广韵》共有206个韵,后来刘渊在《新刊韵略》里给归纳到106个韵,发展到现代演变成十三辙,十八韵。

如今的十三辙十八韵是由平水韵演变而成,即一花(1)、二歌、三些(4)、四姑(5)、五衣(5)、六开(10)、七飞(11)、八高(12)、九收(13)、十天(14)、十一根(15)、十二方(16)、十三东(17)声(18)。

“声”,汉字的读音有高低变化,即声调,声调可使句子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古汉语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上声、去声和入声统为仄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与去声为仄声。

现代汉语将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大约600多字)给分解了,其中百分之五十二归到阳平和阴平中,另外百分之四十八归为上声和去声中。

为此古声韵与现代汉语的声韵就产生了差异,故而就将现代汉语的声韵称之为《新声韵》

写了点东西,希望文学爱好者评论下(要仔细提出我的缺点啊)

- -没事随便说说吧。

“手拿着一把并不怎么会用的佩剑沿着村子里唯一的一条河不快不慢地走着。

”太长了,如果把握不好,最好尽量避免使用这种长句子。

然后是“一年后”,我想问下,你这是开头吗?是的话,那你转得太快了,你的第一段根本就没有勾起读者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不想往下看。

如果你想紧紧抓住读者,那么你必须学会设问,也就是让读者问“为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你就可以转了。

或者你也可以在读者读的起劲的时候转到另一件事去,当然,这需要很强的操控能力。

西源拉着我的手在桃林间穿梭着。

“你等一下哦,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西源的声音总是这么温柔。

你觉得能让我觉得很温柔

特别还写了眼罩。

“我被他拉着手跑向未知的地方。

”未知的地方

当然是未知的地方,你不知道目的地,可我告诉你,文学可不只是如此。

“踏着桃林软软的草地,我希望一直和他跑下去。

”唯一好点的句子。

“桃儿”哎,为什么总是喜欢这样儿,那样儿的。

“ 西源英俊的脸比穿过桃林的清新的光线先映入我的眼瞳。

”这一段,你应该以你的视角去形容他的脸,你可以描绘他的鼻子,眼睫毛或者脸的线条,你还可以写眼睛从黑暗中苏醒,然后再朦朦胧胧的光线中看到他的脸。

就写到这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