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抢东西怎么办?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一起游戏时,常常不客气地互相抢东西,这是因为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需要并不强烈,也不知怎么去交往,更弄不清楚玩具还有个所有权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要觉得好玩就抢过来,抓到手里就是自己的。
当别的孩子要宝宝正在玩的玩具而他不给时,父母不能强迫他把玩具给别人,因为那会使他失望、委屈,觉得父母也帮助别人欺侮他,只能更增加他的自私心理。
父母对这个年龄宝宝的抢物用不着过多干预,有时就是让他们相互抢也没有什么。
如果孩子为抢东西而打人、抓人,要不动声色地把他引开,转移他的注意力,等他平静下来,再讲清道理。
用不着当时就狠狠地责备他、羞辱他,那样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自私,更厉害,或者使他感到十分委屈。
随年龄的增长,宝宝慢慢就会产生和小朋友交往的需要,逐步学会和别人的宝宝交朋友。
这时也就会慢慢大方起来,因为这时候他会感觉到大家一起玩玩具才更有趣,更快乐。
这个时期的宝宝正处于第一反抗期,他们经常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若坚持要求宝宝服从,往往会弄得双方都不愉快。
因此,父母对宝宝要慎用不字。
因为这个不字只是否定了宝宝当时想要做的事,却又没有告诉宝宝应该怎么做,孩子只好仍照原来的想法坚持下去。
比如宝宝在玩沙子时随手乱扬,妈妈就应该说:宝宝咱们一起来挖个洞吧
而不是仅对孩子说:不许扬沙子。
这样使孩子比较易于接受,乐于服从。
家长要善于在宝宝面前巧用帮字。
有时父母叫宝宝不要把房间搞得太乱,他偏不,父母叫他喝牛奶,他就是不肯喝。
父母可以这样说:我的牛奶喝不完要坏的,请你帮我喝一点。
我的房间太乱,请你帮我收拾一下。
这样,宝宝就乐于接受,就会服从。
2岁多的宝宝不可能象大孩子那样去受教育,父母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环节中发现宝宝的兴趣,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幼儿的舞蹈动作,几乎都是模仿性的。
好舞好动是宝宝们的天性,2岁时开始形成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动作,意味着宝宝舞蹈动作的开始。
因此,家长要创造条件,培养宝宝随音乐动作的能力。
可以让宝宝模仿做动作,模仿的对象有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及人的各种活动等。
2岁多的宝宝除了不可能要求他(她)自己擦屁股以外,已经可以训练他大小便前自己脱下裤子,自己找盆坐下,拉完之后再叫大人来帮忙擦屁股了。
可以循序渐进,比如,如果穿的衣服较多时,妈妈可以帮他(她)脱下外面较难脱的裤子,让他(她)自己脱下内裤,到夏天时宝宝就更容易自理了。
注意宝宝穿的裤子最好是松紧带的,而且不能过紧,便于宝宝穿脱。
宝宝经常会玩得忘了大小便,直到憋不住时才想起去厕所,如果裤子不便穿脱,就很容易使宝宝陷于困境。
另外还应把宝宝的便盆放在厕所的墙边或一个角落里,这样宝宝自己找盆坐下时,有个参照物和扶助物,避免情急之中把盆坐翻,或者宝宝没坐着盆却坐在了地上。
多锻炼几次后,宝宝自己就会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也就不用大人帮忙了。
这时要及时给予宝宝表扬和鼓励,渐渐宝宝就会习以为常了。
2岁多的宝宝可以玩很复杂的组装玩具了,看到他(她)组装出来的图形,不由人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宝宝的运动能力强了,滑梯、攀架、秋千等玩具不是家庭能买的,但可以给宝宝买辆小童车,让他(她)拍一拍花皮球。
这个时期的宝宝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玩具也有了自己钟爱的类型。
比如,男孩子可能着迷于汽车,为他买套汽车城回家,宝宝会很长时间地在家中操纵他的城市运转。
对女孩子来说,小碗、小盘、小娃娃,玩起娃娃家也是趣味无穷。
这时的宝宝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也都增强了,听诊器、注射器,可以让宝宝当起小医生;小板凳加上火车头,可以让宝宝成为小司机。
这种游戏可让宝宝了解社会,学习观察,知道规矩。
为了让宝宝进入角色,道具是必不可少的。
给宝宝买玩具一定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玩具的材料应该是无毒无害的,因为宝宝经常会将玩具含在口中或用牙咬,所以特别要注意不要买易剥脱漆和小零件的、用了含铅染料的或非食用型塑料的东西。
不要给宝宝买尖锐的、坚硬的、沉重的、高度旋转的、向前速度快的、能蒙住宝宝口鼻的、易于缠绕的玩具,以免发生危险。
选购玩具要记住以下几原则:有趣、有益、无害、不贵。
父母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社会情感,这样可以帮助他(她)和谐地与人交往,并懂得关心爱护他人,体谅、宽容、同情、尊重别人。
还能使他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竞争与压力,在逆境和挫折中充满自信,并积极进取。
一个情商高的宝宝应做到,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平和、开朗、快乐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心。
一些不利于社会情感培养的几种现象: 1.过度保护,家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宝宝失去参与实践的机会; 2.过度称赞,过份的赞扬会让宝宝失去正确评价自己的是非观; 3.过度溺爱,过份溺爱会让宝宝害怕进入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
因此,建议父母应注意的事情: 1. 时时给予孩子信任和关爱; 2.教给孩子方法,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3.生活中不要将孩子放在首位(至少表面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4.家庭内的生活法则应符合社会公德; 5.注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6.教孩子学会表达谢谢你,这是人际交往第一节课的内容。
描写大家抢食物的句子
这孩子好奇心强,见到别人手里的东西就想拿来研究研究。
描写“小孩子分享快乐”的句子有哪些
或许很多家长会很地看到的场景:当家长把宝宝别的宝宝的房间玩时,宝宝会别的宝宝的玩具或是物品,还会高声说,“那是我的”。
其实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而言,具有了权利感是很平常的。
特别是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很独立的个体时,他开始把自己和身边的伙伴,家人区分开来。
自己的孩子抢别人的东西,家长需不需要制止
偶然行为习惯性行为掌握尺度
面对别的小朋友抢自己孩子东西时,妈妈们都是怎么做的
是大人没修,不过楼主也不能什么别人抢,奶瓶这些物品能让给别人咬的?换成我我肯定不给的,其他玩的让给他们玩一下,如果我家宝宝要求要玩,我就会拿回来让宝宝玩,而且告诉其他小朋友,想玩就和我家宝宝一起玩,意味着我家的东西,你们小朋友得以我家宝宝为主,什么是主人,不懂呀
[:em32:]当然他们不过份,就让他们玩咯。
等我家宝宝大点,估计也挺厉害的,我洗个水果给小姑女儿吃,他拍我手不让给,要给他吃。
[:em46:] 小孩在懂道理的前提下厉害点是好事。
孩子总喜欢跟别人抢东西怎么办
你要摸好孩子的脾气, 在他抢别人的东西时候 你一定要拿下来还给人家,孩子哭和闹 你先不要管, 过一会 不管他哭还是不哭,你要和他讲 那个是人家的东西不能拿,等等 还有千万不要说 这样那我帮你买什么什么 代替 这样下次孩子要是想要什么东西也许还会用这个办法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事情很多 对了 有时候你可以在网上看看 别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对你也许会有帮助
孩子没有抵触感别人抢他东西他不敢去拿是不是大人经常打孩子的原因呢
有这个因素,孩子常常着打,心里会越来越胆怯自卑。
没有自己的性格,家长不能用打来教育孩子,换位思考,你希望你孩童时代爸爸用打来教导你,还是语言思想交流来教导你。
语言是多好多美的一种交流方式啊
切莫扼杀了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