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海拉尔冰雪节
12月4日在陈旗
春节想要去海拉尔看雪景
我可是真正的海拉尔人哦~来这里,首先要去东山滑雪场,那里建的狠不错,然后你可以去看看成吉思汗广场,就是市医院对面,你可以来这里逛逛河西,有很多大商场,像华汇、友谊都可以的,你要买比较好玩的可以去河西的俄罗斯商城,那里有俄罗斯的首饰、食品、还有一些皮制品,还有一些蒙古的旅游纪念品,那里你可以淘到宝贝的
来的时候记得穿厚一点的毛裤,加厚的羽绒服,手套、围巾,都要带齐,你还可以去上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原始森林,还有樟子松..如果对俄罗斯感兴趣的话,就再搭火车去满洲里,看看国门什么的,那里有俄式的餐厅。
PS:呼伦贝尔的牛羊肉是最好的,你可以在这里找一些肥牛府或着是火锅店,那里有最最好吃的涮羊肉,烤牛肉,你也可以买一些奶制品,都很新鲜的,不过要去友谊超市或者是胜利市场那样正规的地方去买。
希望你能来这里,虽然有点冷,但是还蛮好玩的,记得保暖吖~
形容冬天的雪的词语
海拉尔的名称是因河而来的。
在《辽史》中写作“海勒儿”,《元史》称“海喇儿河”,后来也汉译“海兰儿河”、 “合泐里”等。
其含义是什么,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有四种说法比较流行: 第一种最流行的是“”的意思,考证者还用《蒙汉辞典》来作证,说“亚尔”是生长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这条河也就叫海拉尔了。
第二种说法是“流下来的水”之意,持这一观点的人用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一文为依据,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种说法是“桃花水”之意,这与前一种说法大致相似,只是更进一步,他们认为的”融化”、“融雪”也语音为“海勒”,春天大兴安岭西坡冰雪消融,其水汇成河——海勒,故得“桃花水”之意的河名了。
第四种说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释是两岸牧草繁茂,呈深绿色,远远望去,与蓝天、白云、绿地之间有如黑绿色飘带,所以也称之为墨色之意。
这四种说法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尤其第四种说法更接近事实,但又都没有说准其真正含义。
道理很简单,这种河流的名称早在1000多年前就见于史册。
当时这里的主人是原始蒙古人,古代人为河流、山脉起名不会去认真引经据典,更不能查阅后人的名著,他们都是根据一般特征而名之。
如黄河,就是用水色黄而称之;嫩江,就因其水清而呼之;黑龙江就是因其在黑土地中孕育,形成滚滚黑色大水而命之。
我们的,也是因其水色黑而被持原始的先民命名为海拉尔。
关于海拉尔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草原明珠”之称。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
周边地区景致极佳,以草原、湖泊、冰雪风光为主要的旅游景观。
这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仍保持完美(没被污染)的草原之一,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你可以来到这里,或信马由缰或策马急驰,惬意十足。
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鸟类资源丰富,在赏鸟之余,呼伦湖日出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地方,牙克石市的凤凰山庄滑雪场不仅有多条天然雪道可以让你尽兴,那些清静幽雅的欧式小屋更令你生出些许避居世外的轻松感受。
海拉尔的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东北部的嘎仙洞是鲜卑族的祖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西部的满洲里是中俄边境小城,市内的中国国门和边贸互市也是别处难得一见的所在。
海拉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生活着包括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在内的26个民族,是各民族文化磨合交融的场所。
海拉尔”是因城市北部的海拉尔河而得名。
海拉尔是由蒙古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海拉尔河两岸过去长满野韭菜,故取名为“海拉尔”。
据史料记载,海拉尔城建于1734年,当时称为“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历史上曾为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饱经忧患,经济落后,满目凄凉。
解放前,这里的民间流传着“轻工业是被服厂,重工业是挂马掌”的说法。
经过近300年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今天的海拉尔已发展成为沿边开放的中心城市,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3个民族,约27万人,总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由解放前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市唯一的航空口岸,东邻东北经济区,西邻满洲里、黑山头等7个口岸,这些口岸呈扇形分布在距海拉尔200公里左右的中俄、中蒙边界线上,为海拉尔外经外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草原明珠”之称。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
周边地区景致极佳,以草原、湖泊、冰雪风光为主要的旅游景观。
这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仍保持完美(没被污染)的草原之一,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你可以来到这里,或信马由缰或策马急驰,惬意十足。
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鸟类资源丰富,在赏鸟之余,呼伦湖日出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地方,牙克石市的凤凰山庄滑雪场不仅有多条天然雪道可以让你尽兴,那些清静幽雅的欧式小屋更令你生出些许避居世外的轻松感受。
海拉尔的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东北部的嘎仙洞是鲜卑族的祖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西部的满洲里是中俄边境小城,市内的中国国门和边贸互市也是别处难得一见的所在。
海拉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生活着包括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在内的26个民族,是各民族文化磨合交融的场所。
海拉尔有中国最完美(无污染)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所产的羊,肉质鲜美,中外驰名,到呼盟自然不可不尝这样的美食。
来草原旅游,如果人多的话,可以品尝一下“整羊席”,先不论味道如何,只这份气势就不是我们平日能够见得到的;手扒肉是草原民族的传统美食,不容错过。
在呼伦湖畔的达赉湖饭店,你可以尝到当地有名的“全鱼宴”,有120种鱼可供挑选。
海拉尔的菜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合理,在满洲里的一家中型餐馆,四人大吃一顿红焖羊肉也只需70-80元。
特色菜: 手扒肉是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也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食品。
手把肉一般即指羊肉,吃法独特,并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食。
到草原游玩,除了策马扬鞭之外,品尝手扒羊肉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项目,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到了草原,才没有虚此一行。
涮羊肉也称“涮锅子”,所用羊肉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羊,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羊肉中的上品。
涮羊肉肉片极薄,每斤羊肉可以切成上百片,然后锅中放入煮肉的原汤,并配以一些海味,再将切好的羊肉片放入锅中。
熟后蘸酱食用,味道鲜美,回味绵长。
整羊席是一道极贵重的菜肴,多用在很隆重的场合,比如那达慕等盛大节日。
其作法与北京烤鸭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将整只二岁左右的肥羯羊放入炉中烘烤后,再填入其他佐料,成品外皮金黄,肉质鲜美,食用时可蘸适量调味汁。
该菜肴的食用过程亦颇为隆重,主人先将整只羊放入大木盘中,并在羊脖上系红绸带,端出来给宾客们看过后再送回厨房,分成小块。
席上最尊贵的客人或长者将首先分得羊头,其余的肉再逐个分给客人们。
海拉尔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宾馆,在市中心地区的中央大街上集中了许多中高档的宾馆,价格多在200元上下,在一些小规模的旅店里,价格会更便宜,通常只需几十元即可,而且这里交通便利,不失为理想的下榻之处。
海拉尔可选择贝尔大酒店、呼伦贝尔宾馆,金帐地方汗蒙古部落住帐篷,其它基本上都有二星酒店。
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谢尔塔拉旅游村、海拉尔敖包山度假村等旅游景点,这里绿荫片片,流水欢歌,游客盈门。
特别是夏日里,这些景点气候温凉,是消夏避暑的佳境。
近年来,海拉尔已经成为国内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海拉尔市的旅游资源丰富,西临烟波浩眇的达赉湖,东有万倾绿浪的兴安林海,南有广阔无垠的绿色草原,北有九曲十八弯的海拉尔河,西山森林公园的樟子松林,“那达慕”大会的旅游营地,都会使人领略塞外风情的质朴和优美。
这里冬季白雪皑皑,夏季凉爽,气候宜人。
航空: 海拉尔东山机场距市区7公里,交通方便。
每周都有从海拉尔到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等地的航班,从海拉尔到北京约两小时可达;海拉尔到呼和浩特约2个半小时可达。
铁路: 海拉尔境内有滨洲铁路通过。
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火车到海拉尔,从北京到满洲里的火车也经过海拉尔。
游客可以乘坐由北京始发经满洲里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K19次(每周六23:10从北京发车,到海拉尔是星期一凌晨2:20,行程约27小时)、北京始发的1301次(早上9:52发车,次日下午15:33到达海拉尔,行程约30小时)、哈尔滨东站始发的T439次(19:08发车,次日早晨7:21到达)。
海拉尔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纬度极高,冬季气温很低,且草原上的草场也会泛黄,所以如果想游览草原风光的话,7、8、9月是最佳时间,但因草原上昼夜温差很大,即使在盛夏,也必须备足长袖衣物。
冬季的海拉尔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是滑雪爱好者的首选之地。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草原明珠”之称。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
周边地区景致极佳,以草原、湖泊、冰雪风光为主要的旅游景观。
这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仍保持完美(没被污染)的草原之一,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你可以来到这里,或信马由缰或策马急驰,惬意十足。
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鸟类资源丰富,在赏鸟之余,呼伦湖日出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地方,牙克石市的凤凰山庄滑雪场不仅有多条天然雪道可以让你尽兴,那些清静幽雅的欧式小屋更令你生出些许避居世外的轻松感受。
海拉尔的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东北部的嘎仙洞是鲜卑族的祖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西部的满洲里是中俄边境小城,市内的中国国门和边贸互市也是别处难得一见的所在。
海拉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生活着包括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在内的26个民族,是各民族文化磨合交融的场所。
海拉尔重要数据 区号:0470 邮编: 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盟的中部,东临大兴安岭。
区划:呼伦贝尔盟下辖海拉尔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
海拉尔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纬度极高,冬季气温很低,且草原上的草场也会泛黄,所以如果想游览草原风光的话,7、8、9月是最佳时间,但因草原上昼夜温差很大,即使在盛夏,也必须备足长袖衣物。
冬季的海拉尔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是滑雪爱好者的首选之地。
住宿介绍: 海拉尔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宾馆,在市中心地区的中央大街上集中了许多中高档的宾馆,价格多在200元上下,在一些小规模的旅店里,价格会更便宜,通常只需几十元即可,而且这里交通便利,不失为理想的下榻之处。
餐饮介绍: 海拉尔有中国最完美(无污染)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所产的羊,肉质鲜美,中外驰名,到呼盟自然不可不尝这样的美食。
来草原旅游,如果人多的话,可以品尝一下“整羊席”,先不论味道如何,只这份气势就不是我们平日能够见得到的;手扒肉是草原民族的传统美食,不容错过。
在呼伦湖畔的达赉湖饭店,你可以尝到当地有名的“全鱼宴”,有120种鱼可供挑选。
海拉尔的菜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合理,在满洲里的一家中型餐馆,四人大吃一顿红焖羊肉也只需70-80元。
特色菜: 手扒肉 涮羊肉 整羊席 外部交通 航空: 海拉尔东山机场距市区7公里,交通方便。
每周都有从海拉尔到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等地的航班,从海拉尔到北京约两小时可达;海拉尔到呼和浩特约2个半小时可达。
铁路: 海拉尔境内有滨洲铁路通过。
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火车到海拉尔,从北京到满洲里的火车也经过海拉尔。
游客可以乘坐由北京始发经满洲里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K19次(每周六23:10从北京发车,到海拉尔是星期一凌晨2:20,行程约27小时)、北京始发的1301次(早上9:52发车,次日下午15:33到达海拉尔,行程约30小时)、哈尔滨东站始发的T439次(19:08发车,次日早晨7:21到达)。
注意事项: ;冬季冰雪最佳旅游时间为11月至次年的2月中旬。
,要注意保暖。
厚衣、皮帽、围巾、手套、太阳镜、冻疮膏是必备品,还要穿保暖性能好、磨擦力大的雪地鞋,以对付积雪。
,相机应装在皮套内,然后揣在胸前的内兜,以防因寒冷失灵。
建议携带相机皮套,放相机入皮套,入室两小时后再打开,这样便不会泛水珠。
,不要离参照物(如公路、蒙古包等)过远,以免迷失方向。
为此,带上小罗盘仪备用,十分必要。
,所以夏季旅游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裤或裙装,应适当带长袖衣服,随时加减。
,应适当带些风油精(当地有售),最好穿旅游鞋而不穿凉鞋,以免蚊虫叮咬。
,也是明智之举,晴天可遮阳,免受曝晒之苦;也可应付说来就来的雨。
2016奔驰海拉尔冰雪试驾什么时间开始
我们店有4个名额可以参加今年在中国呼伦贝尔海拉尔区举办的梅赛德斯-奔驰冰雪驾驭...活动时间安排在国内的..
我眼中呼伦贝尔的雪小作文
暑假的时候,我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草美水丰,山秀云白,美丽无比,是个旅游胜地。
呼伦贝尔的天气非常多变,刚才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就哗哗地下起雨来,没多长时间就又停了,幸运的话还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旅游车带我们驰骋在大草原上,放眼望去,碧绿无限,车子开得飞快,让人不禁想要高呼起来。
草原上的牛、马、羊多得数不过来,它们有的在独自吃着草,有的在悠闲地散着步,还有的成群结队的在水洼边喝水。
草原上还盛开着美丽的油菜花,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阿尔山森林公园原始的美更吸引人。
哈拉哈河弯婉流长,贯穿整个阿尔山公园,河水有时湍急,有时平稳。
最有名的是十里不冻河,它春、夏、秋、冬都不会结冰,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像是在碧绿的草地上镶嵌的缎带。
走在林中,听着哗哗的流水声,让人备感舒心。
呼伦贝尔的山虽不高大,但却青秀,葱郁的可爱,特别的是山上的树木全部长在阴面,向阳的一面山上一棵树也不长。
最有名是秀丽的玫瑰峰,每到傍晚的时候,在太阳的余晖下,它就变成了艳丽的玫瑰色,玫瑰峰也因此而得名。
呼伦贝尔不但草原美,而且天空中的云朵千变万化,景象更美。
它们一大朵一大朵的,缀在碧蓝的天空中,看上去离我们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来。
那的云像被施了魔法,有的像一头巍然屹立的大狮子,有的像一列长长的火车,有的像一只活泼的小狗,还有的开始时像一只飞翔的鸟,看着看着,它又变成了一座城堡……它们变来变去,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呼伦贝尔的美,说不完,道不尽,有时间你们也去看看吧
海拉尔历史及简介
海拉尔的名称是因河而来的。
早在清朝雍正年间,这里是一座清政府戍边的军事重镇。
因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而被称为呼伦贝尔城,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定后大清帝国北部的重要门户。
为捍卫1 000公里长的中俄边界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呼伦贝尔城所处的地埋位置,使其发挥出巨大的辐射作用。
建城初即建有通往齐齐哈尔、黑山头、古北口、张家口、库伦(今乌兰巴托)、阿尔山、吉拉林等数条可通车马的道路。
当年草原上盛况空前的甘珠尔庙会就是依靠这些古道畅通而促成的。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通车,俄、日、德、美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这里进入新的商贸发展时期,在呼伦贝尔城外开辟了贸易市场。
1907年被正式辟为对外国人开放的商埠。
因修筑东清铁路建立车站时,定名为“海浪”站,是海拉尔的译音,后来新街开发,海拉尔站的知名度渐渐提高,“呼伦贝尔城”的名称被取而代之。
海拉尔河在《辽史》中写作“海勒儿”,《元史》称“海喇儿河”,后来也汉译“海兰儿河”、 “合泐里”等。
其含义是什么,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有四种说法比较流行: 第一种最流行的是“野韭菜”的意思,考证者还用《蒙汉辞典》来作证,说“哈利亚尔”是野韭菜生长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野韭菜,这条河也就叫海拉尔了。
第二种说法是“流下来的水”之意,持这一观点的人用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一文为依据,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种说法是“桃花水”之意,这与前一种说法大致相似,只是更进一步,他们认为蒙语的”融化”、“融雪”也语音为“海勒”,春天大兴安岭西坡冰雪消融,其水汇成河——海勒,故得“桃花水”之意的河名了。
第四种说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释是海拉尔河两岸牧草繁茂,呈深绿色,远远望去,与蓝天、白云、绿地之间有如黑绿色飘带,所以也称之为墨色之意。
这四种说法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尤其第四种说法更接近事实,但又都没有说准其真正含义。
道理很简单,这种河流的名称早在1000多年前就见于史册。
当时这里的主人是原始蒙古人,古代人为河流、山脉起名不会去认真引经据典,更不能查阅后人的名著,他们都是根据一般特征而名之。
如黄河,就是用水色黄而称之;嫩江,就因其水清而呼之;黑龙江就是因其在黑土地中孕育,形成滚滚黑色大水而命之。
我们的海拉尔河,也是因其水色黑而被持原始蒙古语的先民命名为海拉尔。
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700多公里,流入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源头之一。
海拉尔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良好,水流较急,河水较清,当河水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以后,开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回曲折,河水漫溢扩散,渗透增加,旁蚀力增强。
尤其到与伊敏河汇合处以下,也就是现海拉尔市区后,地势开阔平坦,河草茂密深绿,芦苇荡片片相连,河水连起一串串水泡、湖泊,河道流速每秒钟只能走几公分的距离,常年泡在水中的苇根水草、腐殖物把水染的更黑,就连生长在这里的鲇鱼、鲫鱼都是黑色的。
早在1 000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见到这条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尔”的河名就产生了。
海拉尔河是条母亲河,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二三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
当时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生活的古人类被考古界称为“扎赉诺尔人”。
自1934年以来,在扎赉诺尔煤矿先后发现古人类化石已有20多个。
虽然目前在海拉尔市境内尚未出土古人类化石,但扎赉诺尔人在这里活动是无疑的。
不仅是因为海拉尔河与达赉湖相连,按着人类生活规律应同属一个活动范围,而且也有考古证据能说明,那时,在人类社会分期属于旧石器晚期,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与没有灭绝的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等古生物共存,而且人类以此为捕猎对象。
在海拉尔地区,无论是北山、东山取土场,都发现大量的此类古生物化石。
早在“文革”期间,黑龙江博物馆就在这里征集发掘大批古生物化石,现在黑龙江博物馆展出的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化石很多是海拉尔市出土的。
1985年,在东山取土场,又发现零散的猛犸象化石,考古人员就曾在一块化石上发现人类砍砸的痕迹,充分证明这里在旧石器时期就是古人类活动的地方。
进入全新世(距今1万年左右),海拉尔地区气候、地貌与生物群同现在基本相似,人类也走进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考古学中,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期间,有一个中石器时代,目前考古界都把海拉尔西山(也称松山)细石器作为中石器时代的代表,也就是在距今6 000~10 000年间,在海拉尔活动着一支使用细石器、走向文明时代的原始人类。
他们手持石制工具,同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拚博,过着原始氏族社会生活,创造出中石器文化。
当中原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海拉尔的原始人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哈克文化。
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礼器——玉器出现了,生产力发展了,先进技术推广了,复合工具应用了,文明出现了,而且将细石器发展到了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