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台灯下写作的句子

形容台灯下写作的句子

时间:2015-08-10 03:14

《乌篷船》的内容简介

周作人《乌蓬船》一、作家简介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他比鲁迅年少四岁,早年也和鲁迅一样东渡日本留学。

他禀赋聪颖,精通日语,又通英语和希腊语,中国的古书也看了很多,以至被人誉为“博识”。

一九一一年回国以后,他也和许多人一样深恶黑暗的社会现实,“五四”文学革命时,他就曾举起人道主义文学的旗帜,为新文化运动推波助澜;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更在挽联上奋笔直书:“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但是,就在这积极入世的姿态背后,却还隐伏着另一种情感,那就是对于社会进步的悲观看法。

他曾说:“昔者巴枯宁有言,‘历史唯一的用处是警戒人不要再那么样’,我则反其曰,‘历史的唯一的用处是告诉人又要这么样了

’”在写于一九三三年的《知堂文集序》里,他更说自己“常有故鬼重来之惧”。

这使人想起鲁迅,他也同样痛感到封建历史的沉重因袭,也曾多次以宋末、明初的黑暗世道来例比现实。

但在鲁迅,失望越深,反越煽旺了“绝望的抗争”的冲动;而在周作人,博识和敏感加在一起,却蒸发出一股销蚀斗志的冷气。

倘说鲁迅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周作人却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就不为。

在愚民专制的国度里,清醒当然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但如果被这清醒浇灭了热情,那就反而成了坏事。

周作人似乎正是这样,年岁越长,阅历越深,他就越少有激动的时刻。

既然不相信有身外的目标可以追寻,他就只能以调整主观态度来稳定自己;既然无需急急地赶向前方,那就干脆放慢脚步,随意游逛消闲吧。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他在《雨天的书》的序言中写道:“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虽然“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他却仍然祈望自己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很怀念那种“田园诗的境界”。

在写这段话的时候,他似乎还在田园诗和道德文章之间犹豫不定,一面追求平和的情趣,一面也禁不住要发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那样的怒叫。

但到写于一九三五年春天的《关于写文章》里,他却明确宣布了自己的选择:“我想写好文章第一须得不积极。

不管他们卫道卫文的事,只看看天,想想人的命运,再来乱谈,或者可以好一点,写得出一两篇比较可以给人看的文章。

”倘按照这个标准,《乌篷船》大概就是属于这样的文章。

二、作品分析有许多散文一下子就能够吸引住我们。

因为它们那饱含深情的辞句和激动人心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就像把你拉到一道壮阔的大瀑前面,不由得你不动心。

但也还有另一种散文,它本身并没有涂着鲜艳的色彩来惊撼我们,但在它那些貌似平常的辞句后面,却往往流动着一种特别的情趣,宛若浓荫下的一条暗溪,悄悄地滋润我们的心田。

周作人的《乌篷船》似乎就属于这一类,倘在嘈杂的车厢里一目十行,你很可能觉得它淡而无味;但如果在静夜的台灯下从容品味,你或许却会在掩卷之后浮出会心的一笑。

(一)情绪内涵1、写出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从容心境,用轻描淡写掩盖思乡感情。

《乌篷船》是周作人早期散文中很为人所称赞的一篇。

初读有琐细和平淡之感。

说它琐细,《乌篷船》里记叙乌篷船的用途、种类、结构、外形,几乎是絮絮地谈,状物唯恐其不细,绘貌唯恐其不周。

那些工匠式的介绍特别是那几句对船头的描述:“船头著眉目,状如老虎,但仍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

”分明流露出了对家乡风物的亲近感情。

尽管作者的语气很平静,我们却不难揣想他那副津津乐道的表情。

那些似乎漠然而处的形容句更都一个个活动了起来:跨上脚划的小船,“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

这感受多么真切,我们仿佛也坐在左右摇晃的小划子里,迎着岸边的泥土和小草靠过去了。

《乌篷船》用的是简体文字,是为外乡朋友子荣君介绍家乡风物而写的,记叙中的琐细,微微沁出一种人情味的温暖。

2、表现作家内心情绪的闲适、自如,完全放松的态度。

作家正是用一种洒脱的笔调、平淡的语言,渲染出一种物我两相会的情境。

说它平淡,《乌篷船》在细细介绍船本身后,转而向收信人建议一种乘乌篷船的态度。

作家的意见是:以为船速度是缓慢的,乘客坐在船上,“应该是有山的态度”。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期待作家把船行水上的见闻尽情地写上几段美文,但读下去,却很平淡:四周的景物,无非是“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

”仅此而已。

没有辞藻装饰,而行船夜景,也只有这么的一句:“夜间睡在舱中,听水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而泊船看庙戏,则只说“在船上行动有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然后引申到对“布业会馆”里上海的猫儿戏的讥评。

真是平淡得可以

但,假若你再细细玩味,就又会发现这种平淡是作家有意识的一种平淡。

3、明显地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

看上去他是在历数沿河的景致,从岸旁的乌桕、红蓼和白苹,到稍远处时时可见的山,各式各样迎面而来的桥,都记得那样清楚;看上去他是在讲述夜航的趣味,从舷下的水声橹声,到岸上的犬吠鸡鸣,描绘得那样生动;看上去他是在怅叹旧俗的衰亡,从庙戏如何有趣直说到那些新建的“海式”剧场多么粗俗,好恶又是那样分明

可实际上,这一切都不是他要说的主要的话。

他并不仅仅要告诉我们他家乡有哪些风物,他更要让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领略这些风物。

他一开头就告诫说:“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的,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

”这岂不太慢了吗

可作者说,正是要这样慢:“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写到雇船看庙戏时,他更明白说:“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原来,作者笔下的那些山、水、树、桥,都是要用这样慢悠悠的态度才能欣赏的,重要的不是田园景致,而是抱着闲适的心情去亲近它们。

不是匆匆忙忙,更不是步履沉重;不是愁容满面,更不是怒气冲冲;心平气和,悠闲自在,不惊不乍,随遇而安——这似乎就是《乌篷船》作者偏嗜的处世态度。

(二)美感特征对于浮躁时代里的芸芸众生来说,领略周文,能唤起一种乡土情结,升腾起一种淡淡的心境。

周作人的选材极平凡琐碎,一经过他的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有特别的情趣。

尽管那种情趣可能未免落寞、颓废,适合所谓“中年心态”。

周作人的小品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

他的闲话体散文有些类似明人小品,又有外国随笔那种坦诚自然的笔调有时还有日本俳句的笔墨情味,周作人显然都有所借鉴,又融入自己的性情加以创造,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人们常用“闲适”来概括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期间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容,一方面是淡而且深的寂寞之苦,另一方面又别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苦中作乐”,忧患中有洒脱,也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蜡烛阅读答案

【阅读】:蜡烛 一灯摆在整洁桌上,它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

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习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 黑暗──2.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 _______ ________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

【《蜡烛》答案】:1.骄傲;明亮。

2.高傲、炫耀、趾高气扬;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3.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4.第一段:第一到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节到第四节;  (1)台灯向蜡烛炫耀自己既漂亮又有用。

  (2)当台灯出了故障后,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看图写话老师批改作业

灯火昏黄,在寂静的黑夜里那盏唯一的灯光还在点亮。

那是我们辛勤的老师,在用汗水浇灌着未来的花朵

老师认真的批改着,皱着眉头...时而抬起笔,时而闭目休息。

我知道这是老师太过劳累,但是,老师依旧坚持,为了学生,为了我们。

老师,您幸苦了。

怎样分段和概括段意层意

1、概意层意的要求 段意,就段话要内容的概括,又称落大意。

层意,就是一层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概括段意层意的要求是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段或这层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一般用叙述语言表示;如果用疑问句,那么别人依然看不出主要内容。

例如《黄继光》这篇课文,第三大段的段意可以概括为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

如果这一段的段意概括为黄继光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这里的“怎样”就不明确,使人无法知道究竟怎样。

所以,这样的概括不明确,不能做段意。

简练,就是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啰嗦。

完整,就是指段意的语言要完整,不能是半句话,也不能是一个词组。

连贯,就是指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或各层之间的层意,应该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把各段段意连续起来看,就是一篇文章的脉络及主要内容。

2、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与步骤 明确了概括段意层意的要求以后,还要学习掌握概括段意层意的方法。

1).分析关系,摘录中心句 作者写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往往是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的。

最常见的段式就是总分关系,即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

这种总述句(概括句)就是全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作为段意。

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准确,很容易掌握。

其步骤是:先阅读全文,再逐段细读,边读边思考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什么关系

找出中心句,最后组织好语言。

有时中心句摘录下来就可以做段意,有时还需要在语言上加以组织。

一般的中心句在段首,这一段称为总分关系。

有时中心句也可在段尾,称为分总关系。

有时,在一段话的首尾均有中心句,可称为总分总关系。

在摘录中经常遇到的还有一种句子,就是过渡句。

一篇文章在由这段转到下一段时,中间往往用上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这种句子或是上一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或是下一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把它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就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了。

2.)分清主次,归纳段意 作者为了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往往使用描写、衬托、对比等各种写作方法,在概括段意时,就应善于区分主次,抓住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也比较容易掌握。

具体步骤是,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通读全文,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再逐段细读,围绕着题目及主要内容边读边思考:这段写了谁,什么,怎么样了,下一段写了谁,什么,又怎样了……最后用回答问题的方法,组织好语言,就可成为各段的段意。

3.)体会内容,归纳段意 在文章中,有的段落,既没有明显的总分关系,又找不出主要的与次要的,这样在概括段意时,就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内容,理解作者要说明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段意归纳出来。

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读懂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逐段细读,看看每一段围绕全文的主要内容说了什么,去体会作者的意思;最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作为段意。

例如: 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

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

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

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这是《雨》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来抒发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段“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可以看出是写雨后的景色。

这里写了泥土的清香、空气的清新、树木的油绿。

看起来内容很多,实际上却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我们仔细体会,可以看到作者写了雨后的美景。

用一句话归纳出来,就是:雨后的景色真美啊

这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在概括段意时,要注意抓主要内容,不要把段意写偏了。

还应注意段意语言的感情色彩。

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途上却干干净净什么意思

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解答: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的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今天上课,老师亲切地批评了我一顿改病句怎么改

修改病句全解题 一、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

例: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了“谁”) 改: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搭配不当: 例: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不能说“苏州是季节”) 改: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应说“春天是季节”) 三、前后矛盾: 例: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基本上”与“全部”矛盾,二选一) 改: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做完了。

或:我的家庭作业全部做完了。

四、语义重复: 例: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不好的”与“缺点”重复) 改:我一定要改正缺点。

五、不合逻辑: 例: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水果”包括“葡萄、苹果、梨”等) 改: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

或: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水果。

六、语序颠倒: 例: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一次又一次”应修饰“完成了”) 改: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七、形容不当: 例: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改: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八、指代不明: 例: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写检讨。

(前面是“小明”和“小东”,后面是“叫他”,到底是谁

) 改: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们写检讨。

(一) 缺少部分: 1.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2. 光荣的成了中国党。

3. 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4. 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

5.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6. 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7. 雷锋全心全意为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8.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哂纳感做老鹰捉小鸡。

(二) 词语搭配不当 1.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2. 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 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薄?\\\/font> 4. 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5. 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6. 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 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8.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 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 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11. 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12. 锯是鲁班发现的。

(三) 重复 1. 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 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 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

4. 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

5. 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6. 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

7. 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8. 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四) 词序错误 1. 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币。

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2. 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3. 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4. 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5. 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五) 不合事理 1. 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

2. 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

3.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4. 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

5. 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

6.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

7. 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8. 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练习:在原句上修改 1、 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心情比以往都高。

2、 扬杨说他已把握了拼图的技巧。

3、 我记录并观看了教育电视台的心理知识讲座。

4、 六项作业我已经做好了五项,再做完最后一项就差不多完成了。

5、 今天早晨,妈妈从集上回蔬菜、水果、黄瓜和豆角等。

6、 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

7、 我们要保护漓江、太湖、故宫、北戴河这些自然风景区。

8、 海底世界有许多奇怪的稀奇动物。

9、 在联欢会上,丽丽演唱了动听的声。

10、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热潮。

11、 参加的有干部、教师、退休工人和白发苍苍的老人。

12、 参加文艺汇演的有学生、少先队员、工人、农民、教师和。

13、 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后,我们的知识提高多了。

14、 我们的杨老师被评为“跨世纪优秀教师”的光荣称。

15、 今天进行争夺冠亚军的决赛。

16、 他的写作显著提高了水平。

17、 中秋节的夜晚,洒满了皎洁的月光。

18、 他很顽强,向来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19、 肖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

20、 《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21、 如果我们注意饮食卫生,肠道疾病和健康就能避免。

22、 音乐、体育这两门课对我们很感兴趣。

23、 小勤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24、 虚心的人学一当十,骄傲的人学十当一。

25、 损人利己的人,是一种极坏的表现。

26、 老师像狐狸般狡猾。

27、 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28、 正待收割的稻子,颗粒饱满,绿油油的一片,真可爱

29、 我们要和干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作斗争。

30、 同学们都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31、 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32、 大约有五十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33、 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34、 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

小明改进了缺点,经常不断地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

35、 儿童节上午,我们得意洋洋地座在教室里开庆祝会。

员先祝我们节日快乐,还鼓舞我们继续努力,争做合格的毕业生。

然后,演出了节目,表演最精彩的是根据作家高尔基写的“凡卡”改编的课本剧。

36、 他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动了。

37、 今天晚上,又是打雷又是下雨,雷雨交加。

38、 他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目的。

39、 李大伯一贯地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40、 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41、 我校举办了小发明成果。

42、 读完“只有一个地球”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3、 今年春天,我们旅游了桂林山水。

44、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之一。

45、 参观故宫、长城、村等古迹的人络绎不绝。

46、 他看见一个高大魁梧、满面红光、身着军装走了过来。

47、 我到商店了鱼、虾、盐、海带等水产品。

48、 六年级学生是我校人数最多的班级。

49、 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中华儿女。

50、 下课铃响了,争先恐后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活动。

51、 短跑50米决赛开始了,李东第一个首先到达终点,得到了冠军第一名。

52、 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快的步伐来到美丽的校园。

53、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54、 通过中队会,我们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认识。

55、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惯。

56、 《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在民间流行很广很广。

57、 雨,像落叶一样细,像针尖一样轻,密密地向大地飞洒。

58、 走进校园,我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脸蛋和一阵阵动听的声。

59、 星期天,我们在学校里运动会。

60、 爷爷的病经过精确的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61、 民警叔叔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众。

62、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四大河流。

63、 我们平时多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你不认真学习,取不了好成绩吗

65、 今天的气候比昨天冷,他穿着毛衣毛巾来上学。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